《里尔克诗选》是1999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
莱纳·里尔克。
图书简介
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
布拉格。1884年双亲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1894年在报刊上发表许多单篇作品后,独自出版第一本诗集《生活与歌曲》1895年到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学习,出版诗集《宅神祭品》。1906年为罗丹当秘书。1907年《新诗集》出版。1922年完成重要作品《
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十四行》两部。1926年12月29日因
白血病逝世。
作者简介
里尔克,诗歌界的风云人物,他的诗曾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本书将他一身中所著的诗歌重新翻译,再次亮相与读者,本书拥有深厚隽永的内涵,译文优美流畅,插画典雅精致。主要内容包括早期诗作、在古老的房屋、在老城、一座贵族宅院、赫拉钦宫城、十一月的日子、黄昏、年轻的雕塑家、春天、国土与人民、万灵节、冬晨、
斯芬克斯、春天来了的时候、当我进了大学、尽管如此、母亲、卡耶坦·退尔、
民俗音乐、民歌、乡村星期日、夏日黄昏、古老的钟、中波希亚风景、故乡之歌、我怀念、我觉得,有一座小屋是我的、这儿玫瑰花儿黄、我们一起坐着等。
《图像集》是一般文学史经常提到的第一部诗集,一九0二年初版,一九0六年增订后再版。这些诗试图利用“图像”把全诗从结构上固定下来,代表了从模糊的伤感到精确的造型的一个过渡。
基本信息
莱纳·里尔克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
德语诗人的地位依然无可置疑,在他的诗作中,诗的纯美与哲学的深思的结合几近完美。他是喧嚣尘世中的一个孤独者,终身都在寻找精神的故乡。他的诗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善于把他所敏锐地感受和深入地思考的一切,都凝聚为精致而又独特的意象,如同雕塑一般展现在我们跟前。读他的诗,你无法不感到震撼,你会在恐惧中若有所思。
译者简介
译者简介:
绿原,又名刘半九。一九二二年生于湖北黄陂。从事文学写作,兼及德语文学翻译。译有《德国浪漫派》、《
黑格尔传》、《
叔本华散文选》、《里尔克诗选》、《浮士德》等多种。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外国文学编辑出版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比较齐全的汉译选本,以
莱比锡市岛屿出版社的六卷本《里尔克选集》为主要依据,还借重了一些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包括J.B.利什曼、
罗伯特·布莱和迈克尔·汉伯格的部分英译与相关评论,以及奥古斯特·施塔尔的《里尔克抒情诗诠释》等。汉译本按照六卷本原文选载了作者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所谓“少作”到晚年的未定稿),每一集前面都有一篇相关的说明,正文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补充一点有助理解的注释,最后还增译一份简明的年表。
请读片断:
在古老的房屋
在古老的房屋,面前空旷无阻,
下面低沉走过黄昏的时间
以轻得听不见的脚步。
城市仿佛在玻璃后面溶化。
只有高处,如一位戴盔的伟丈夫,
这儿那儿开始眨着一盏灯
远远照进城市喧嚣的沉郁。——
我觉得,在这古老的房屋
正发出了一声“阿门”。
(约1895年晚秋,布拉格)
在老城
古老的房屋,山墙陡峭,
高高钟楼充满了叮当,——
狭小庭院里一阵调笑,
只是极小一片天光。
而在每道楼梯的木桩上
普妥①——笑得很疲倦;
从高高屋顶缓缓流淌
巴罗克花瓶周围的玫瑰链。
那儿蛛网交织
读着神秘的文字
在一座圣母石像下方。
目录:
早期诗作(选)
在古老的房屋/在老城/一座贵族宅院
赫拉钦宫城/十一月的日子/黄昏
年轻的雕塑家/春天/国土与人民
春天来了的时候/当我进了大学
尽管如此/母亲/卡耶坦退尔
夏日黄昏/古老的钟
中波希米亚风景/故乡之歌
(以上选自《宅神祭品》)
我怀念/我觉得,有一座小屋是我的
这儿玫瑰花儿黄/我们一起坐着
我希望,人们为我做了/我羡慕那些云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很久,——很久了
(以上选自《梦中加冕》)
你我的神圣的孤独/我爱被忘却的过道上的圣母
黄昏从远方走来/少女们在唱
我常渴望一位母亲/母亲
(以上选自《降临节》)
有一座邸第/最初的玫瑰醒了
在平地上有一次等候/这是最后几个小茅舍的所在
往往在深夜这样发生/那时我是个孩子
你们少女要像舢板/他们都说:你有时间
我那么害怕人们的言语/不要怕,紫苑亦老
(以上选自《为我庆祝》)
《图像集》(选)
第一册第一部分
入口/ 写于一个四月
汉斯托玛斯六十诞辰二首/ 月夜
钟情人/ 新娘/ 寂静
音乐/ 童年/ 童年一瞥
第一册第二部分
向入睡者说/ 人们在夜间
邻居/ Pont du Carrouse1
孤独者/ 阿散蒂人/ 最后一个
忧惧/ 悲叹/ 寂寞/ 秋日
回忆/ 秋/ 在夜的边缘
前进/ 预感/ 暴风雨
斯科讷的黄昏/ 黄昏/ 严肃的时刻
第二册第一部分
最后的审判/ 儿子
歌者在一位幼君面前歌唱
第二册第二部分
声音集:扉页题辞/ 乞丐之歌
盲人之歌/ 醉汉之歌
自杀者之歌/ 寡妇之歌/ 白痴之歌
读书人/ 观望者
写于一个暴风雨之夜(扉页题辞,外八首)/ 盲女
《定时祈祷文》(选)
关于僧侣的生活(1—28)
关于参诣圣地(29—39)
关于贫穷与死亡(40—55)
《马利亚生平》(选)
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 迦拿的婚礼
Pietà/ 马利亚之死
挽歌(选)/ 为一位女友而作
为沃尔夫伯爵封卡尔克洛伊特而作
《新诗集》(选)
早年阿波罗/ 情歌/ 东方的日歌
橄榄园/ Pietà/ 女士们向诗人们唱的歌
诗人之死/ 佛/ 大教堂
豹/ 圣塞巴斯蒂昂/ 施主
罗马石/ 天鹅/ 诗人
在一座异国林苑里/ 离别
死亡的经验/ 夏雨以前
大厅里/ 最后的黄昏
我父亲青年时期的肖像
1906年的自我写照/ 旗手
最后的伯雷德罗德公爵从土耳其人那里越狱
娼妓/ 桔园的台阶/ 佛
罗马的喷泉/ 旋转木马
俄耳甫斯欧律狄刻·赫耳墨斯
阿尔刻斯提斯/ 维纳斯的诞生
《新诗集续编》(选)
远古阿波罗裸躯残雕/ 勒达
以斯帖/ 死之舞/ 押沙龙的背叛
盲人/ 火场/ 班子
夜游/ 鹦鹉园/ 公园(之二)
玫瑰花心/ 八十老妪写照/ 镜前贵妇
白发老妇/ 床/ 陌生人
火烈鸟/ 睡眠之歌/ 诱拐
单身汉/ 孤独者/ 读者
苹果园/ 狗/ 光轮中的佛
《致俄耳甫斯十四行》
第一部(共26首)
第二部(共29首)
未编稿及残稿(选)
伟大的夜/ “认识了她们就得死”
悲叹/ 被弃于心之山
让我大吃一惊吧,音乐/ 一而再
鬼火/ 鸟群从他身上钻过的那人
群神缓缓而行/ 在阳光普照的路上
你预先失去的情人/ 它向触感示意
对一些人她像酒/ 转折/ 为
约翰·济慈的临终画像而作
哦微笑/ 在无辜的树木后面/ 致音乐
手/ 假想的履历/ 由于有翅膀的陶醉
偶像/ 锣/ 赞美节致埃里卡
墓志铭/
相关书评
一生无家可归
在二十世纪的
德语诗人中间,似乎还没有哪一位像本集的作者那样:童年寂寞而暗淡,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而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却永生到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就一些著名篇什的艺术纵深度而论,就其对心灵的撞击程度而论,真可称之为惊风雨而泣鬼神。诗人的全名是勒内·卡尔·威廉·约翰·约瑟夫·马利亚·里尔克;他本人的签名历来却只是:
莱纳·里尔克。
寂寞而又痛苦的一生
一八七五年,里尔克出生于奥匈帝国
布拉格一个
德语少数民族家庭,没有兄弟姐妹,九岁双亲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是个有点神经质的小市民型女性,把儿子从小当做女孩来抚育,让他蓄长发、穿花衣、以玩偶为伴,并拿“苏菲亚”、“
圣母玛利亚”之类阴性名字叫他:这段远不正常的童年,使得他成年以后与许多女性交往,难免近似对于未曾充分享受的母爱的追寻。父亲当过军官、铁路职员,始终郁郁不得志,便把自我补偿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十一岁被送进了免费的军事学校,从初级到高级,一读读了五年,其间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所受的折磨使他终生难忘。
一八九一年,他以健康原因从军事学校转到一个商业学校,次年同样由于不适应而退学;一八九五年在一位富有
伯父的资助下,进
布拉格大学读哲学,次年迁居
慕尼黑,名义上继续求学,实际上正式致力于文学写作,此前已在布拉格发表过一些诗文。
一八九七年,前程远大的诗人初访
威尼斯共和国,遇卢·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位比他年长而又博学多才的女性,她对他的创作生涯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并与他保持着毕生的友谊。他和她两度相偕访问
俄罗斯(1899,1900),同时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代表作《定时祈祷文》。旅俄归来,在不来梅沼地停留期间,他为附近沃尔普斯威德一群艺术家所吸引,其中有女画家保拉·贝克尔和女雕刻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一九○一年与克拉拉结婚,生女名露特。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家农舍,经济拮据,难乎为继,次年只得把孩子托给外祖母,夫妻分居从事各自的艺术,并相约在可能的情况下再会。
从此,
莱纳·里尔克开始到处漫游,一九○二年到
巴黎,一九○三年游历
罗马,一九○四年访问
瑞典;但是,到一九一四年世界大战爆发为止,巴黎一直是他的“根据地”(虽说其间经常外出遨游),不论从他在那里所体验的贫困、悲惨和冷漠而言,还是作为欧洲艺术中心来说,都对他的创作生涯打下不可磨灭的记。
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艺术大师
奥古斯特·罗丹那里得到极其宝贵的教益,不仅帮助开拓了他的创作境界,而且促使解决他长久为之苦恼的艺术与生活的对立问题;一九○五年为了报答大师的亲切款待,他主动牺牲大量时间承担他的秘书任务,不幸次年由于不适当地处理一件信函而被辞退;但在一九○八年出版的《新诗集》二集的扉页上,仍恭敬地写着“献给我伟大的朋友奥古斯特·罗丹”;另外,他还写过两篇关于罗丹的专文,阐释了罗丹的原则精神:艺术家的工作才是唯一令人满意的宗教活动形式。一九○九年,他多次旅居
意大利,游历
埃及、
西班牙等文化胜地;一九一一至一二年,作为侯爵夫人马利·封·屠恩与塔克西斯的客人,住进她的别墅即
亚得里亚海海边的杜伊诺堡,开始创作著名的《哀歌》和组诗《马利亚生平》。
一九一四年大战爆发,在初期“爱国主义”浪潮中,诗人写过出人意表的颂扬战争的《五歌》,不久变得抑郁而消沉,麻木等待和平与文明的回归;一九一五年,被征参加奥军,旋因体力不支转入军事档案局,随即复员。一九二二年,他在瑞士瓦利斯的穆佐古堡发现一个理想的写作环境,于是块然独处,写成《
杜伊诺哀歌》和《致俄耳甫斯十四行》的全部定稿,达到他的诗歌创作的顶峰,完成了他的笔补造化的艺术使命。一九二六年,茕茕孑立的诗人死于麻醉剂也难以缓解其痛苦的
白血病,身旁没有一个亲人。
从模糊的伤感到精确的造型
莱纳·里尔克成名后甚悔少作,但他在布拉格所写的一切亦非全盘不值一顾。当时虽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笔下大都是些模仿性的伤感之作,其中却也不乏对于美的敏感和追求,一些闪光的佳作亦足以预示诗人的前途,如《宅神祭品》(1896)、《梦中加冕》(1897)、《为我庆祝》(1899)等。《图像集》是一般文学史经常提到的第一部诗集,一九○二年初版,一九○六年增订后再版。这些诗试图利用“图像”把全诗从结构上固定下来,代表了从模糊的伤感到精确的造型的一个过渡。作为真正诗人而问世的诗集首先应当是《定时祈祷文》,这部诗集写于一八九八到一九○三年,出版于一九○五年。这些无题诗当然不是
基督教所谓的“祈祷”,而是试图通过作者所感受和认识的“现实”和“存在”,表现对于单纯心灵的倾慕,以及对于他的“艺术宗教”的皈依。作者短诗创作的顶峰无疑要数《新诗集》,此书共分两集:
第一集(1907)包括名篇《豹》、《旋转木马》、《大教堂》、《俄耳甫斯·欧律狄刻·赫耳墨斯》,以及一些以基督教题材抒发非宗教诗情的诗篇(《橄榄园》、《Pièta》)等;第二集“续编”(1908)包括古典题材(《阿波罗》、《勒达》),旧约题材(《亚当》,(
夏娃》),威尼斯题材以及动物题材(《鹦鹉园》、《火烈鸟》)等。
这些诗大都凝神于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大教堂建筑),既反映了作者从中景仰的内在美,更是他利用有形物(“物诗”之物)表现外化自我的手段。作者所从事的“物诗”观念远比上一代诗人
默里克、迈尔等尝试过的那一种更为深,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的一次重大的飞跃。自从来到
巴黎,结识了
奥古斯特·罗丹,读到了
夏尔·波德莱尔的诗作,并鉴赏了
保罗·塞尚的绘画……他日益感到有彻底摆脱从前沉溺其间的过度主观性之必要。从前他认为,诗人只须等待诗情自发的漫溢,就可“诗意地”描写“诗意的”题材:这个观念现在使他感到厌恶;他现在必须实践罗丹的教导,ilfauttourjourstravailler(“必须不断工作”),必须像一个雕塑家或画家坐在模特儿面前,专心致志地工作下去,而不去捉摸什么灵感——据说名篇《豹》就是这样在巴黎植物园写成的。不过,在《新诗集》中有时也可见出,作者似乎只是对一件既成艺术品表示一点个人评价而已,往往甚至离开了诗而迷失于历史主义的兴味中。
本来诗人还可以按照那种创作方法写下去,写出《新诗集》的第三部,但是他从不满足于、更不流连于已经达到的任何成就的任何阶段。在长久玩索外在性和客观性之后,他又强烈地意识到一直没有解决的个人生存问题,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作为有限生物究竟是什么,为了什么,能够希望达成什么。因此,他确认下一步必须写出完全不同于以往作品的诗,明确而不模糊、具体而不抽象、集中而不散漫地回答这些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晚年两部功夫在诗外的杰作《
杜伊诺哀歌》(1923)和《致俄耳甫斯十四行》(1923),二者在本书中均有全译,并有较详细的评介。旅居
巴黎期间,
莱纳·里尔克还写过一部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笔记》(1910年出版),以一个丹麦诗人为主人公,写他流落巴黎所经验的悲惨的物质生活和贫困的精神生活,全书充满贫穷,疾病,丑陋,凶残,恐怖等现象,如盲人,孕妇,弃儿,医院的阴暗走廊,破屋的断垣残壁等后期印象派笔墨。这部小说既像是作者本人的自述,又像是
挪威象证诗人奥布斯特费尔德的剪影,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的内心危机在
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指导下的一个化解过程。他还有一篇叙事散文诗,即《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1903年出版),写一六六三年
土耳其战争中一名
奥地利骑兵团旗手(据云是作者的远祖)牺牲于
匈牙利的故事,该书曾在一部分
德语读者中间引起长久的轰动。
此外还须提及几篇光耀夺目的“挽歌”,特别是本集译载的《为一位女友而作》(悼女画家保拉·贝克尔)和《为沃尔夫公爵封·卡尔克洛伊特而作》(悼一位不相识的自杀青年诗人),因为对于死者的悲悼在作者来说也许是他讴歌得最为动人的人生经验。
关于
莱纳·里尔克的历史评价,由于他的创作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深邃而复杂,或者说晦涩而朦胧,多年来不但言人人殊,而且前后抵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们为例,他们几十年来对于里尔克的评价可以说前后判若云泥。从一九二六年到三十年代初期,一般都认为诗人是“非人民”、“反人民”、“连他用
民俗音乐调子写的诗也不是人民的”等等;到三十年代中期,
法西斯主义势力在欧洲兴起,国际统一战线政策实行,
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里尔克的批判才逐渐稀少,反而在他的创作中发现
人道主义因素,开始肯定诗
诗人同情人民,特别是穷人;认为他的诗“贯注着对于‘人的本质力量之客观化’,即对于人同自身、同其同类、同物的相互协调的热情追求”;明确指出“
浪漫主义的反
资本主义是
莱纳·里尔克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等等。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人的认识难以一成不变,见仁见智的相互转化不足为奇;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里尔克及其作品会从更新的角度在艺术上和科学上得到更其完整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