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矶鸫(
学名:Monticola solitari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青石灰色矶,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
栗色。雌鸟上体蓝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夏季时常栖息于多岩石的山地或海岸上。冬季时南迁,偶见于城墙、古塔、废墟等处。它们取食或由高处直落地上捕取,或骤然飞出在空中
捕食飞虫。雄鸟在繁殖期中善于鸣叫,鸣声富有音韵,十分动听,繁殖期在每年的4-7月,巢置于山腰的岩隙间,形似碗状。巢基以
苔藓植物、枝条、树皮等所造成,内垫以
金鱼藻,须根等。每窝产4枚卵,淡蓝色,有时在钝端处缀以红褐色细点。主要以昆虫为食,如
蝼蛄、
蚱蜢等,也吃
蜘蛛目。分布广泛,为
留鸟及候鸟,见于欧亚大陆、中国、
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
苏门答腊岛及
加里曼丹岛。蓝矶鸫是
马耳他的
国鸟,并曾出现在该国的货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意大利。
雄性成鸟(夏羽)上体自额至尾上覆羽,头和颈的两侧,下体自颏至胸等部均辉蓝色;眼先近黑;翅上的小覆羽蓝色,余羽均黑褐,而外狭缘以蓝色,大覆羽和次级飞羽大多微具白端;尾羽黑,羽缘带蓝。下体自胸部以下纯
栗色;腋羽亦同色。至秋。自头顶至上背各羽的端部转为黑褐色,并贯以黑褐色横斑;下背至尾上覆羽,黑斑较微,而具棕白色羽端;翅上的内侧覆羽与下背同色,余羽黑褐,而具明显的棕白色羽端。下体自颏至胸均蓝,各羽端部棕白,并具黑褐色次端斑;后面栗红色各羽均具棕白或白色羽端,并大都更贯以黑褐色次端斑,有的羽还带些蓝色。
雄性成鸟(夏羽)上体自额至上背褐灰,隐约具有黑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蓝,各羽具白端及黑褐色次端斑;两翅和尾与雄鸟相似,但较苍淡,翅上的覆羽和飞羽均缀以
白缘𫚐;眼先污白;颊和耳羽暗褐,而缀以白色细点。颏和喉及喉侧等均白或棕白色,各羽均缘以圈状黑斑;胸以下略同,但这些圈状斑却转为横斑;尾下覆羽棕色更著。喉的中央有时并无斑杂,但此部并不成为一个块斑状。
雄性幼鸟(采自8月间)上体淡蓝,自额至上背各羽端部具有棕白色点斑,并缘以黑端;下背和腰各羽均具白端,并贯以黑斑;翅上各羽、尾上覆羽以及尾羽均具棕或棕白色羽端。下体与
雌性成鸟的秋羽略同,但下腹或全部或仅中央为棕白色而微具黑斑。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5~56g,♀45~64g;体长♂196~227mm,♀182~225mm;嘴峰♂17~23mm,♀19~21 mm;翅长♂113~126mm,♀105~119mm;尾长♂73~93mm,♀76~91mm;跗♂27~30mm,♀26~30mm(华南
亚种)。(注:♂
雄性;♀
雌性)
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低山峡谷以及山溪、湖泊等水域附近的岩石山地,也栖息于海滨岩石和附近的山林中,在中国西藏也出现在海拔3900米以上的河石滩灌丛,冬季多到
山脚平原地带,有时也进到城镇、村庄、公园和果园中。常停息在路边小树枝头或突出的岩石上、电线、住家屋顶、古塔和城墙巅处。
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地上觅食,常从栖息的高处直落地面捕猎,或突然飞出
捕食空中活动的昆虫,然后飞回原栖息处。繁殖期间雄鸟站在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枝头长时间的高声鸣叫,昂首翘尾,鸣声多变,清脆悦耳,也能模仿其他鸟鸣。主要以
甲虫、
刘纯燕、
步行虫、
蚱蜢、
鳞翅目幼虫、蜂、
毛虫、
差翅亚目、叩头虫等昆虫为食,尤以
鞘翅目昆虫为多。主要为
留鸟,部分夏季迁徙。
每年的4月下旬开始
产卵。繁殖期间雄鸟常站在巢附近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顶枝上高声鸣叫,时而飞去又飞回,或从一处飞向另一处,时而又将尾呈
扇形散开和翘到背上。通常营巢于沟谷岩石缝隙中或岩石间。巢呈杯状,结构较为粗糙,主要由
苔藓植物、细枝、枯草茎和草叶等材料编织而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仅协助运送巢材。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淡蓝色或淡蓝绿色、有的在钝端被有少许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4~29mm×18~21mm。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孵化期12~13天。
早成雏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育雏,在巢17~18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
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