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清(1902年4月-1930年),名涛,别号寿山,出生在
湖南省益阳县桃江镇,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工农革命军红军第4军第11师师长。
1912年,张子清进入长沙陆军芝芳学校学习,毕业后考入
湖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张子清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政治连连长、
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9月,张子清参加
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后,其任工农革命军第三营营长,跟随毛泽东建立和保卫
井冈山市红色根据地,历任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
遂川县,先后建立了
茶陵县、遂川、
宁冈三县革命政权,同年3月,张子清随毛泽东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
湘南起义,为朱毛
井冈山会师立下了不朽功勋。1929年1月,为掩护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转移,他率红五军坚守井冈山,坚持带伤指挥战斗。1930年5月,张子清因伤重牺牲在
永新县南乡洞里村,时年28岁。
人物生平
1902年4月,张子清出生在
湖南省益阳县桃江镇(今
桃江县)板溪风景寺一个农民家庭里。他自幼受反帝运动和父亲对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
1912年,张子清考入长沙陆军芝芳小学,毕业后考入
湖南陆军讲武堂。1920年,张子清从湖南讲武堂毕业,同年任
永州市镇守使署上尉副官,是湖南新军中一名思想激进的青年军官,积极参加反对湖南军阀
赵恒惕的斗争。
1922年春,张子清因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遭到通缉。为了逃脱反动当局的追捕,便回到了家乡,在大水洞、
浮邱山一带组织游击队伍,公开打出“武装反赵”的旗帜。后来他联合
雪峰山邓赫绩领导的农民武装,组成“湘中游击司令部”,担任第一支队队长。这支队伍后被编入国民军第六军第九梯团,南入
广州市参加北伐。
1925年,张子清由夏曦、
郭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中共湘区委员会选派他到广州国民革命政府举办的政治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北伐军宣传队工作。
1926年春,张子清随军入湘,党组织派他到
常德市,在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任连长。随后,
黄埔军校第三分校在
长沙市成立,他又被调到该校任政治教官。后主动放弃去美国留学的机会,毅然到广州,进入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政治连连长,后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3营副营长,并随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
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在“
三湾改编”时,张子清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3营营长,率部转战于湘南桂东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活动,先后攻克
遂川县、
宁冈、新城、
茶陵县。
1928年1月5日,张子清率部攻克遂川县。2月17日,
中国工农革命军向宁冈新城进军,出奇制胜,全歼守敌。先后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革命政权。2月下旬,
前敌委员会在宁冈大陇朱家祠堂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扩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两个团,毛泽东兼任师长,张子清任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3月中旬,张子清随毛泽东率第一团出发,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帮助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和农军胜利到达
井冈山市,实现了
中国工农红军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井冈山会师。在草铺湾追击逃敌时,张子清腿部和左脚踝骨中弹负伤,不能行走,由战士龙开富背回砻市。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
湘南起义农军一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5月4日,朱毛红军召开会师大会,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张子清为红四军第11师师长兼31团团长。在这个月召开的湘赣边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张子清被选为特委委员,并被任命为边区政府军事部长。在接应朱德、陈毅部队上
井冈山市时,张子清在酃县接龙桥阻击战中,脚踝中弹负伤。同年5月的一天,在井冈山茅坪红军医院,张子清接受了手术治疗。
1929年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柏露会议,决定红四军主力向
赣州市、
龙岩市进军。张子清由于腿伤不能随军远征,
前敌委员会将他留下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同年春,湘赣敌军攻陷井冈山,张子清被护送到深山区,隐藏在一个被后人称为“红军洞”的石洞中。不料连日
大雪,交通断绝,随身带的一点干豆、竹笋都吃光了,饿了4天4夜,等到敌人撤退后,张子清才被背下山来。这时,他的伤势越来越重,体质也更加虚弱。
1930年5月,因伤重不治,张子清在
永新县南乡洞里村蕉林寺牺牲,年仅28岁。张子清牺牲后,中共永新县委派鄢辉将他的遗体接回县城,并召开了300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将他安葬在永新城郊东华山上。
人物关系
(参考来源)
相关事件
回援井冈山
张子清在
秋收起义前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又称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第三营副营长。秋收起义部队经
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时,他担任第三营营长,当时
中国工农革命军缩编为团后挑选团长,考虑了他与陈浩两人,最终在
余洒度师长坚持下,陈浩被任命为团长。
1927年10月23日黄昏,工农革命军在快要进入遂川
大汾镇外时遭
遂川县靖卫团肖家璧部袭击,张子清指挥第三营攻夺制高点,后被隔断与团部联系,部队沿山梁向左侧撤走,因暮夜中迷失方向偏离大汾,去向不明,而毛泽东率部分队伍从大汾撤出。之后工农革命军主力回到茅坪,张子清所率第三营一直杳无音讯,甚至有人怀疑他带部队投到
中国国民党那边去了,对此毛泽东坚决不信并以
关羽的典故来反驳这种说法。
不到1个月后,在12月下旬第二次攻打
茶陵县时,工农革命军第一营战斗激烈力不能支之际,张子清率领的400多人的第三营作为援军赶来投入战斗并击败敌人。原来第三营在大汾误入
桂东县境后进行了农村游击,进入鹅形后与正在崇义上堡整训的
南昌起义余部接上联系,听陈毅提及湘东茶陵有
中国工农红军活动,张子清估计是
井冈山市的队伍便率部赶来。
刮骨疗毒
在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打茶陵末期,发生了团长陈浩等四人欲率部队投靠
中国国民党方鼎英第八军的变故,宛希先报讯后毛泽东截住部队并逮捕了陈浩等人,随后
前敌委员会宣布由张子清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并让其参加前委,张子清由此成为毛泽东深为器重的军事助手,协助指挥了攻打遂川县城、攻克宁冈县城等战斗。
1928年4月26日,张子清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随毛泽东进入
桂东县、
资兴市接应湘南农军后到达酃县县城,得知敌军追来,张子清主张御敌并抢先占领城外高地,次日指挥部队与前来进攻的湘敌两个团激战5个小时并击败敌人,但他在指挥战斗时脚底踝骨中弹受伤,被战士们抬回宁冈,即便如此,在4月28日回龙市以及5月4日
井冈山市四支部队合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出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大会时,张子清都是躺在担架上参加。
张子清住进茅坪红军医院治脚伤,可医院条件极差,开刀无麻药等必要医疗物资,面对艰难的医疗方案,张子清毫不犹豫同意开刀。手术过程极为痛苦且不理想,弹头难以取出,张子清多次痛得
昏厥过去却仍坚持让医生继续尝试,其事迹让毛泽东感慨他如同“刮骨疗毒”的
关羽一样。毛泽东提出派人护送张子清去长沙大医院治疗脚伤,张子清拒绝了,一是担心途中遇敌封锁有危险,二是怕影响其他受伤同志情绪而不愿离开
井冈山市。他的这份抉择以及过往表现让毛泽东、朱德等人对其十分牵挂且高度评价,毛泽东向朱德讲述张子清将门出身情况后,赞叹他对革命竭尽忠勇,就如同关云长一般。
舍命献盐
1928年3月,张子清率部随毛泽东出发,支援
湘南起义。在酃县阻击战中,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抗击敌军4个正规团的进击。浴血奋战三天三夜,终于粉碎了敌军企图卡住湘南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的通道的阴谋,为实现
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扫除了障碍。但在此次战役中,一颗子弹击中了张子清的左脚踝。
张子清负伤后,毛泽东、朱德等人非常牵挂张子清,他们几次来到红军医院看望他,并且提议派人秘密护送他前往
长沙市,到大医院治疗,但都被张子清拒绝。他认为,红军将领不能搞特殊化。
在缺乏足够医疗物资的情况下,他先后动了5次手术,脚上那颗子弹头始终没有取出。伤口感染越来越严重,每次清理伤口都会让张子清痛得满头大汗。来看望他的战士们急在心里,便将缴获到的一袋食盐留给了张子清。
当时,根据地内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食盐也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战士们擦洗伤口的宝贵药品。张子清明白这一小包食盐十分珍贵,他也不舍得用,便将食盐藏在了枕头底下。
后来,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红军伤员越来越多,盐水也供应不过来。眼看这一批重伤员的伤口不断恶化,自己也负重伤的张子清将珍藏的一包盐交给了护士排长。护士排长接过这包盐,眼泪夺眶而出。
于世长眠
1929年1月,
中国国民党湘赣两省出动18个团对
井冈山市发起第三次“会剿”,中共井冈山前委制定应对策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转外线作战,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与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并任命张子清为红五军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守山防务,毛泽东向彭德怀着重介绍并夸赞张子清如同关云长般的将才,彭德怀也认可其留下对守山有利。
柏露会议结束后,张子清由战士用担架抬着,与彭德怀等人先后到黄洋界、
八面山等哨口察看防御工事、兵力及火力部署情况,之后住在茨坪的李家祠,一起研究制定各个哨口的御敌方案。
1929年1月26日至29日,守山军民在
五大哨口与强敌浴血奋战三昼三夜守住阵地,因张子清伤脚不便走路,彭德怀安排他住在大井后的窝棚,派人照顾并通报战况。但后来
井冈山市被痞汉陈开恩出卖,敌军绕到
中国工农红军背后打破防线,黄洋界、八面山哨口失守后,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按布置突围向
赣州市而去,临行前彭德怀委托边界特委安排张子清到九陇山。
1929年5月,张子清由地方党派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离开九陇山,来到
永新县南乡的洞里村,藏在村后山上的焦林寺继续养伤,由于脚底踝骨里子弹无法取出且伤口多次感染恶化,最终不幸牺牲,年仅27岁。其牺牲时间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鄢辉老人的访问确认为1929年5月,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书中记载的“1930年5月”有一年的差异。
后世纪念
墓地
1981年中共中央拨款重建了张子清的墓地。墓地四周,苍松掩映,
翠柏环抱,一块刻有“张子清烈士之墓”的石碑耸立其中,墓门两侧竖着石柱,刻着一副对联:青山埋忠骨,浩气贯长虹。
雕像
位于
井冈山烈士陵园的雕塑园里,陈列着19位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人物
塑像,而张子清也因功勋卓著,排在雕像的第七位。
地名纪念
益阳市桃江县鸬鹚渡镇张子清村是革命烈士、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将领张子清的故乡,也是益阳市唯一以烈士姓名命名的行政村。
纪念馆
桃江县设有张子清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张子清烈士的铜像。展厅内通过珍贵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张子清同志的生活场景、革命经历和思想轨迹。
人物评价
张子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他为革命竭尽忠勇,是红军中的
关羽。(毛泽东评)
生命有限,但信仰永恒。张子清赤胆忠心、信念坚定、大义无私、为国献身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
红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