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是:在西域有个名为斯调的国家,那里有很多火州。火州上的野火每年春夏之季自行燃烧,秋冬时节自行熄灭。火州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木,在春夏之季随火生而生,在秋冬时节随火灭而枯。人们在秋冬时采集这种树皮纺织成布,就是这种防火衣的火浣布。
一种说法是:在西域的
昆仑山地区有
火焰山,火焰山上生长的草木动物都耐火烧,用这些草木皮、鸟兽毛做成的布当然也能抗火。
一种说法是:西域地区的火中生活着一种老鼠,重100多斤,毛长2尺有余,而且戏如发丝。人们只要往这种老鼠身上浇水,它就会立即死亡。用死老鼠的毛纺织成的布,自然就会防火了。
到了
东汉末年刘志时,汉王室土崩瓦解,自顾不暇,加之西域诸国纷争,洗涤的交通完全断绝,人们再也看不到这种神奇的布------火浣布了。
到了
曹魏时期,有关火浣布的神奇故事还在流传着,但是已有人开始怀疑其真实性。
曹丕曹丕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没有什么布可以耐得住火烧,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种传得神乎其神的布。文帝曹丕还把这种推断写在了他的《
典论·论文》中。曹丕儿子
曹叡继位后,命人把《典论》刊刻在石头上,立于太庙门外和太学之中,以示永世。不想明帝曹睿死后不足一个月,西域的使者就带着火浣布来到了京城
洛阳市,并在新登基的少帝
曹芳面前着实表演了一番。
西域使者像往年一样,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大量的贡品,向这位新登基的天子一一展示,其中一件看似普通的布衣引起了在场官员的好奇。西域使者自豪地说这是一块不同寻常的布,并当场向人们演示了这块布的奇特。西域使者让人拿来一炉炭火,把这块布取出来放进了火里,只见烈焰升腾,劈啪作响,待火灭之后,西域使者把布取出,布竟丝毫不损。在场人们都惊奇地发出啧啧的感叹声。西域使者愈发感到得意,他又命人在这块布上沾上污垢,再次把布放入燃烧的火炉中,须臾间,垢尽火灭,布依然干干净净,好像在水中洗过。
坐在宝座上的
曹芳除惊讶称奇之外,还表现出了一种掩不住的尴尬,所以他不得已,只能派人将
曹丕《
典论·论文》中有关火浣布不存在的断言刮削干净。这件事成为当时人们谈笑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