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华中农业大学下设二级学院。根据2021年8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5个系,开设10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员工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
学院历史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1904年开设的农政、财政和理财课程。1952年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的相关系科合并设置华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92年由农业部批准建立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6年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同年,农业部批准以我院土地规划与管理系为基础,建立土地管理学院,与经济贸易学院合署办公。2005年原经济贸易学院和文法学院管理科学系合并,组建经济管理学院,与土地管理学院合署办公。2013年学校将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下属的土地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验中心调整到公共管理学院,其他下属单位,隶属经济管理学院管理。
师资力量
师资信息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37人。学院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重大专项经济研究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湖北省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百人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1人。
机构设置
学科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农业经济管理系、林业与资源经济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专业系等5个系。建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现有农林经济管理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农村金融管理、农村中小企业管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本科专业。
在2008-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三名,为农林院校的第一名。2013年,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再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市场营销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3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市场营销专业获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在校学生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076人,其中博士生165人,硕士生151人,本科生2760人。(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本科生教育
1、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全国同类学科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 “九五”以来,先后被湖北省批准为重点学科、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学科的整体实力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03中国大学评价》对全国各类院校的文、理、工、经、管等学科的排名,在全国447所有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华中农业大学的管理学科列第23位。在培养目标上,毕业生具有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成为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级专门人才。
2、经济学专业
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设立产业经济学硕士点,2005年设立国际贸易硕士点,2002年设立农产品贸易与农村金融博士点。主要培养从事各类商贸活动及其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1994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2年招收本科生。本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
4、工商管理专业
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涉农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培养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懂法律、懂财务的高级管理人才。
5、市场营销专业
1993年开始招收专科生,是全国农业院校中第一个设置市场营销专业并招收该专业学生的学校,也是武汉地区最早招收该专业学生的高校之一。1996年招收本科生。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营销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有稳定学科研究方向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建立起较好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该专业强调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依托资源优势,面向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教学与研究。
7、会计专业
1992年开始招收两年制专科,1997年成立会计系,开始招收会计本科生。多年来,本专业立足于农业院校的实际,依托农业经济管理的传统学科优势,将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培养涉农中小企业会计人才”。
研究生教育
1、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
——农业经济管理(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下设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改革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农村与农业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投资经济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研究课题46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5项、国家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63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询报告50余份,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有13名教师受聘担任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咨询专家。在教育部组织的2003-2006年度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我院农林经济管理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位。
——林业经济管理(Forestry 经济学 and Management):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环境管理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课题10余项,各种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20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询报告30余份,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有5名教师受聘担任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咨询专家。
——农业贸易与农村金融管理(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Trade \u0026 Rural 财政学):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农产品流通理论与政策、农业投资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FAO合作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技部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90余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提供决策咨询报告30项。
——农村中小企业管理(Management of Rural Small-Middle Enterprises):校级重点学科,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中小企业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农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国家软科学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教改工程项目2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省部级和其他合作课题9项;研究经费达200余万元。
——土地经济管理(Land 经济学 and 管理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土地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土地资源评价等三个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重点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2、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见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3、工商管理(Scienc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
——企业管理(Enterprise Management):下设营销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和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部,出版著作20多部。获得省部级学术奖10余项,先后与大连华农集团、湖南金健米业等上市公司和企业合作,针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管理咨询。
——会计学专业(暂未招生)
——旅游管理(暂未招生)
——技术经济及管理(暂未招生)
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种群,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下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25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36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10部。
5、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校级重点学科。下设产品流通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国际合作、农村财政与金融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9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
6、国际贸易学(International Trade)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下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贸易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等研究方向:。“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FAO合作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农业部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136余万元。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17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提供决策咨询报告30项。
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育人传统,坚持科研、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篇获提名,1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67篇学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在全国英语竞赛、全国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中有40余人次获奖。学院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在社会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如我国加入WTO农业谈判专家组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程国强,我国加入WTO农业谈判官方组组长、中国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马有祥,广东省“十佳青年”罗必良湖北省“十佳青年”王红玲等。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厚德重行的育人特色,不断探索以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从1990年开始,学院坚持23年实施“爱心支教工程”、“爱心阳光工程”、“爱心夕阳工程”、“爱心花朵工程”、“爱心帮教工程”等五大名牌工程,培养了以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西部山区义务支教用爱心感动中国的中国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用责任仗义执言、第一个致信总理发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南方周末》2000年度人物李昌平等为代表的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科研交流
交流合作
学院获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成果奖20项。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来院讲学、合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次。
对外合作交流是学院利用院内外资源提高学院影响力,增强学院办学实力的重要途经,学院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外合作交流。1999年以来,学院共主办“全国农业经济管理教学研讨会”、“海峡两岸应对WTO机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全国土地整理理论、方法与实务研讨会”、“中西部地区绿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探讨会”、“纪念全国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暨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统筹城乡发展论坛暨抚贫开发理论研讨会”、“海峡两岸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10余次,邀请美国剑桥大学演化经济学家Hodgeson教授、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 Ekko Van’lerland教授、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终身教授Sheng L. Deng博士、京都大学加贺爪优教授、日本冈山大学品部义博教授、昆士兰大学RAY教授、台湾清华大学黄宗煌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曲福田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总代表马有祥博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100余场,选派教师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加拿大西班牙荷兰泰国以及国内其他地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有200余人次。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影响力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科研成果
学院瞄准学科前沿,围绕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项目数和经费逐步增长,科研实力稳步提高,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领域,其中,既包括一直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传统优势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也有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营销、中小企业管理、粮食与食品安全、资源经济与资源利用等新型研究方向。“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1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8项,横向课题及其它192项,总经费达3348.729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0余篇,出版专著25部,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1项;学院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共主办8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平台和专家优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批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决策咨询成果;续建和新建了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农村软科学研究会、工商管理研究所和园艺经济研究所等11个科研机构,为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研究团队提供了广阔平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承担部分教改项目
教研部分成果奖
期间部分主编教材
发展前景
指导思想
学院坚持“教育创新、科技强院”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互为支撑,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共同发展,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相得益彰的科研格局;通过创新机制,奖励冒尖,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奋斗、朝气蓬勃、求真务实的科研团队;在激发科研活力的同时,为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前景展望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未来,学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学院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人才是兴院之基的基本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兴院、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战略,继续推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着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整体实力居于全国同类院(系)前列,各学科协调发展、部分优势学科特色明显、水平更高,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教学科研并重的学院,为最终成为研究型学院而奋斗!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院历史
师资力量
师资信息
机构设置
学科专业
专业设置
在校学生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科研交流
交流合作
科研成果
承担部分教改项目
教研部分成果奖
期间部分主编教材
发展前景
指导思想
前景展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