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郸(780-850年),字晋封,清河东武城(今河北
故城县)人,
唐朝官员。他出身清河崔氏小房,唐
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及第,历任浙西(李修廉)观察
推官、
监察御史、西川节度副使、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等职。大和年间,他历任
礼部、兵部、
吏部侍郎,出任宣歙观察使,颇有政绩,授
太常。
开成四年,他授
礼部尚书、
平章事,成为宰相。
李炎时期,他不睦于权臣
李德裕,出任西川节度使。
李忱即位,迁淮南节度使,受封清河郡公。唐大中四年(850年),他卒于任上,时年七十一,追赠
司徒。在
唐文宗、唐武宗兄弟年间,他担任宰相。
《旧唐书》和《新唐书》对崔郸的早期经历描述不一。两者都说他考取了
进士。《旧唐书》说他担任过
监察御史和
考功郎中。829年,
唐文宗在位,时任考功郎中的崔郸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随后又任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中等官员。832年,他不再担任翰林学士。《新唐书》则说他中进士后任
渭南市尉,几经提升后任
刑部郎中。随后,他又在前宰相西川(首府在今
成都市)节度使
杜元颖手下担任副节度使,然后又被召回
长安任
工部侍郎、集贤殿翰林学士。《
旧唐书》称他在834年获这些任命,还担任
礼部尚书。
新旧唐书对崔郸仕途生涯的描述分歧不大。根据旧唐书,他随后任
兵部侍郎,负责
洛阳市的选官工作。当
唐文宗召集群臣商议选官标准时,向崔郸询问他是如何处理不合格的候选人的。崔郸说他会把这些人送到边疆任职,文宗不赞同,认为这是苦了边疆的百姓。但他仍然任命崔郸为
吏部侍郎。837年,崔郸离开
长安,任宣歙(首府在今安徽宣城)观察使、
宣城市刺史。839年,他又被召回
长安,任太常卿。
839年秋,在太常卿任上的崔郸被授予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上相当于宰相。随后他又任中书侍郎,授银青光禄大夫荣衔。840年,
唐文宗驾崩,弟
李炎继位,宰相
杨嗣复、
李珏被罢撤,
李德裕被任命为首席宰相,而崔郸的宰相地位不变,据说李德裕和崔氏兄弟有长期的交情。841年,武宗认定杨嗣复、李不希望自己继位,想处决他们。李德裕在
杜悰建议下,和崔郸及其他宰相
陈夷行、
崔珙一同介入,武宗饶过了杨、李的性命,改为流放到距京城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