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菱
菱科菱属植物
野菱(食虫类:Trapaincisavar.sieb.)为菱科菱属四角刻叶菱的变种,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中国的河南省江苏省、安徽、湖北、四川省云南省等省地,以及日本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常生于水塘或田沟内,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气候,较耐寒、耐干旱,适宜在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上生长。
形态特征
野菱是菱科菱属的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根二型:着泥根细铁丝状,着生水底泥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淡绿褐色或深绿褐色。
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在主茎和分枝茎顶,在水面形成莲座状菱盘,叶片较小,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被少量短毛或无毛,有棕色马蹄形斑块,边缘中上部有缺刻状的锐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边缘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叶柄中上部稍膨大,叶柄有海绵质的气囊为长纺锤形或披针形,绿色无毛;沉水叶羽状细裂,早落。花小,单生于叶腋,花梗细,无毛;萼筒4裂,绿色,无毛;花瓣4,白色,腋生,或带微紫红色;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丁字形着生,背着药,内向;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具倒生胚珠1棵,花柱细长,柱头头状,上位花盘,有8个瘤状物围着子房。
坚果三角形,果高1.5厘米,果表面凹凸不平,其四角或两角有尖锐的刺,呈绿色,4刺角细长,2肩角刺斜上举,2腰角斜下伸,细锥状;果柄细而短;果喙细圆锥形成尖头帽状,无果冠。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本变种浮水叶互生,聚生于茎顶形成莲座状的菱盘,叶片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表面深绿、光滑,背面淡绿带紫,被少量的短毛,脉间有棕色斑块,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的缺刻状的锯齿,叶缘中下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中上部膨大或稍膨大,或不膨大,长3.5-10厘米,被短毛;沉水叶小,早落。
花单生叶腋,花小,两性;萼筒4裂,无毛或少毛;花瓣4,白色;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丁字型着生,药背着生,内向;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花状;花梗无毛。
果三角形,高宽各2厘米,具4刺角,2肩角斜上伸,2腰角圆锥状,斜下伸,刺角长约1厘米;果柄细而短,长1-1.5厘米;果喙圆锥状,无果冠。7-8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范围
野菱分布于中国河南、长江流域等省地;日本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亦有分布,常生于水或田沟内、水塘中。
栖息环境
野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气候,喜阳光,抗寒力强。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很强,耐水湿干旱,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上生长。
栽培
野菱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保护等级
野菱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用途
野菱果肉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加工成菱粉或生食、煮食,还可酿酒。菱盘可作牲畜饲料和肥料。
文化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是唐代诗人王维赞美野菱之美的诗句。
参考资料
野菱.野菱.2024-09-03
野菱.大道家园.2024-09-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栽培
保护等级
用途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