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亢
陈胡公的第20代孙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是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他是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小孔子40岁。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担任单父邑宰,施德政于民,备受后人好评。《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端木赐的对话。他的兄弟去世时,他反对家人殉葬。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赵恒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朱厚熜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子庙。陈亢出生于蒙城县城西黄练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人物生平
陈亢原名亢,是陈胡公妫满的第20世孙春秋末年陈国人。哥哥陈子车担任齐国大夫。陈亢十八岁入孔门,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孔子76位弟子中,陈亢名列第28位。《论语·季氏》第十三章载有子禽与伯鱼关于学诗、学礼的对话。
后来因为陈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为避免战乱而避难于卫国的河阳,以陈为姓,史称为陈亢,是陈州陈楼一带最早姓陈的人。死后其子陈德与陈瑶率领陈亢弟子20余人到南陈首都治丧,葬于今太康县城北10余公里的来凤岗。陈德守墓,后来就定居下来;陈瑶则子继父业,在南陈故地定居下来。故陈德被称为太康县陈氏的始祖,而陈瑶被称为淮阳陈州陈楼陈氏的始祖。
家族成员
二十世祖:陈胡公妫满
儿子:陈德、陈瑶
后代:陈岩
轶事典故
◎无为而治
陈亢担任鲁国单父邑宰时,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县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温良恭俭让
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端木赐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
◎反对殉葬
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文献记载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篇》三十八篇:“陈亢,陈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无陈亢(Gāng),但郑玄注《论(Lún)语》和《礼记。檀弓》都说他是孔子的学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学而)中说:“子禽,姓陈,名亢。端木赐,姓端木姓,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陈亢(Gāng),字子禽。《尔雅》:“亢(gāng),鸟咙。”故名亢(Gāng)字子禽。
●《集解》引《孔子家语》曰:‘名亢(Gāng)字籍’。案:‘亢(Gāng),字也;籍,名也。称亢(Gāng)籍者。
●《文十一年。左传正义》曰:‘古人连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家语》非也。’籍亦鹊之假借,字亢(Gāng)者,”
● 旧《项城县志》
●《太康县志》记载:“陈子禽,春秋陈国南顿人,名亢,字子元,一名子禽,孔子弟子。”
论语文载
论语·季氏》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学而》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yú)?抑与(yǔ)之与(yú)?……。
《论语·子张》第二十五章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孔子岂贤于子乎?……。
后世纪念
● 陈亢墓
子禽墓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北杨庙乡子禽墓村内。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子禽墓高2米,周长40米,墓冢为圆锥形。座落在一个土岗上。土岗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清乾隆9年(1744年)在墓周筑垣墙167米,墓前建有聂氏宗祠三楹及屏门,门悬有匾额,上书“先贤子禽氏祠墓”。现所有建筑俱毁,仅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清康熙帝五十年,一通立于爱新觉罗·旻宁五年。两通碑均在墓南陈庄。
● 子禽墓村
《太康县志》和太康《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430年,陈亢在卫国病死,家人将他的灵柩南迁,准备安葬在他老家南顿。可是南行至阳夏“来风岗”时,不知何因,家人把他安葬在岗子上了。其家人亦在此定居守墓,繁衍生息,“来风岗”因此更名为“子禽墓村”。
● 石碑
清代及民国《蒙城县志●人物志》中均记载:“周,陈亢,字子禽乾隆三十二年,邑侯淡如水立有陈亢故里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文献记载
论语文载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