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1807年-1855年),字文浚,号五桥,浙江宁波府慈城五马桥前新屋人。
清代富商,出身
慈溪市望族。
五岁丧父,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受督学
何凌汉委托,整认讹钟,始成《
宋元学案补遗》100卷。
咸丰年间
太平军起,冯云濠筹防助饷,捐银二十万两,累叙至候选道。建德润书院、慈湖书院。好藏书,有醉经阁(在今慈城五马桥畔),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载:“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溪二老阁书又遭劫,多为冯氏醉经阁所收。”。
幼颖悟,五岁丧父,哀痛若成人,长而才识过人。家素封,好行善事,凡邑之
浚河、济荒等事,不惜千金倡首,为一邑劝。并创造德润、
慈湖两书院,浚北湖,筑两堤。凡排难,一言立决,人皆敬服。(
光绪《慈溪县志》卷三十三)
相传冯云濠在宁波药行街开设的“冯万丰”药号,是浙东最大的药材批发商号,当时宁波是全国药材营销中心。
咸丰初,因资助
清朝30万两白银作军饷去镇压
太平军“有功”,受到清政府“嘉奖”,并取得免税贩运的特权,业务大振,在全国各地开设许多商号,迅速致富。
慈溪市药材商人也有冒“冯万丰”牌号做运销商,好多人发了大财。
据其同时代人,当过慈溪、
宁波市知县,宁波
知府,后任
浙江省学政的
段光清,在《
镜湖自撰年谱》一书中写道:“慈溪冯氏巨富也,朝野闻名,有家财二千万。”“全国各地都有商铺。”“宁波东郊的几条街都是他的。”段和冯云濠兄弟都是朋友,应是十分了解他家情况的。
冯云濠家有财产2000万两,这是一个什么数目呢?当时全国税收约为7000万两,著名的山西商帮(晋商)无家族资产有2000万两的,徽州商帮(徽商)也无家族资产有2000万两的,即使被后代人奉为商圣的
杭州市“红顶商人”
胡雪岩,经商顶峰时资产也不到2000万两。当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宁波帮”在上海滩风光最盛时,最富家族资产也只有1200万两。可见冯云濠是
清代国内最大富豪之一,所以有人誉其为“清代的
沈万三”。清末,
宁波市当地甚至产生谚语“像不像,看冯霭云(阿荣谐音,小名)样”,讽刺某人赚了一些钱,却装成大富翁的样子。
冯云濠经商成功后,生活十分简朴,平时喜欢看书写字,并在家建造了一座
浙江省著名藏书楼———醉经阁,废寝忘食收集家乡文献,且藏书多
善本。同时其又是一个十分豪爽的慈善家。
光绪《慈溪县志》讲他“好行善事,凡邑之浚河济荒等事不惜千金”。更是一个读书人,与同郡王梓材合作,完成了《
宋元学案补遗》100卷学术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曾在2003年影印出版。
清藏书家。字文濬,号五桥,
慈溪市人。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
举人,曾捐助银两20万两,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晋候选
道员,官至观察使。好行善事,曾资助千金建造德润、
慈湖两书院。喜藏书,足迹遍及川、广、云、贵。同时博采群书,搜藏珍版孤本,建有藏书楼为“醉经阁”(一作“缀经阁”),“醉经阁”曾是
浙江省三大名阁之一,由
咸丰御赐,藏书之名仅次于范氏“
天一阁”。所藏有
全祖望《宋元儒学考》和后著《补遗》100卷,尤多明版舆地图籍。书籍5万多卷,藏有扬州八怪的真迹,还有《滋蕙堂法贴》石刻。其“醉经阁”四周砌有高耸之风火墙,与第宅相隔,后有月池。编《醉经阁书目》,著录图书600余种;刊刻有《
宋元学案》。子冯汝霖,字听。所居“寄月楼”藏书数万卷,多精品,校精细翔实。孙
冯可镛,在1930年开始出售“醉经阁”藏书,落入
秦润卿的“抹云楼”。1946年国民党慈城军火库大爆炸时,波及冯氏第宅焚为废墟,而“醉经阁”安然无恙,至今尚存。藏书印有“五桥珍藏”、“慈溪冯氏醉经阁图籍”等。著述不多,与
王梓材合有《
宋元学案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