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春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王兴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9月-2000年7月,青岛农业大学(现青岛农业大学),学士;
2000年9月-2003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硕士;
2003年9月-200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
2008年9月至今,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9年12月,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流动站,博士后。
2009年12月-2016年1月,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流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
谷子模式化、谷子抽穗开花的调控机制、谷子耐瘠薄的分子调控网络和植物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本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经费非常充足,学生待遇很优厚。欢迎有志于相关研究的学子报考研究生。
1.谷子模式化研究
作为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在引领重要科学发现和先进研究技术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它们作为旱生C4禾本科的模式植物时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解决诸如C4光合代谢以及许多黍亚科特殊的基础问题。而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和高光效等突出优势,恰恰弥补了拟南芥和水稻作为模式植物的不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禾本科模式植物。。但是谷子缺乏高效的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模式植物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提高谷子遗传转化效率等研究,以期将谷子发展成为C4禾谷类的新型模式植物。
2.谷子抽穗开花调控机制
谷子最佳的抽穗开花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局部环境和栽培地域扩张的适应,对谷子生产至关重要。为了解析谷子抽穗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我们筛选到1个超早熟谷子和1个晚熟谷子(图1)。其中,超早熟突变体抽穗期提前60天左右,而晚熟突变体抽穗期延迟了20天左右。
3.谷子耐贫瘠的分子调控机制
土壤贫瘠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通过增施化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然而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投入还消耗大量的能源、污染环境。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增强植物对低磷低氮的耐受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水稻、玉蜀黍属和小麦等作物相比,谷子更耐贫瘠,是研究植物低磷低氮调控分子机制的好材料。
4.植物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
全能的干细胞能够让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新的器官,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源泉和信号调控中心,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干细胞组织中心建立和维持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我们在植物胚胎发生的研究中,克隆到一个BE1基因,该基因通过糖类代谢调控了植物胚胎发生和胚后发育的整个过程(Wangetal., 2010, 2014)。除此之外,BE1基因还参与了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可能在植物茎尖干细胞的发育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图3A)。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已经处于分化状态的组织或器官可以脱分化形成具有干细胞功能的新的细胞或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再生出新的植株。这些过程几乎是植物干细胞的再生、维持和分化的完整再现。我们克隆了一个PGA37基因,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以逆转体细胞的命运,促使体细胞向胚性细胞的的方向发展,并最终产生大量体细胞胚胎(图3B)。PGA37基因编码一个R2R3-MYB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行使其功能(Wanget al., 2009)。因此,我们正在进行PGA37下游靶基因的分离和鉴定工作。
实验室成员
毕业研究生:王敏(2012年校优秀毕业生)、张树伟(2013年校优秀毕业生)、邢莉、白红红、李玮、孟令芝(2014年校级优秀毕业生)、马宵林、王艳艳(荣获2014年国家奖学金2万元)、陈钊、李娜、何苗苗、樊娟
在读研究生:张瑞娟、屈聪玲、米怡、齐晓、辛高伟、王瑞良、郭小琴、贺榆婷
客座研究生:穆彩琴、李燕、赵庆英
研究方向:植物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油脂生物合成、植物耐低磷的分子调控网络以及谷子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欢迎有志于相关研究的学子报考研究生。
发表的论文
(*为通讯作者,†同等贡献):
SCI论文
1. Helin Tan*, Xiaoe Xiang, Jie Tang, Xingchun Wang. Dynamic profiles of metabolites in the funiculus reveal a nutrient demand during seed maturation in Brassica napu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16 (Accepted) (SCI IF= 3.905)
2. Siyu Hou, Zhaoxia Sun, Bin Linghu, Dongmei Xu, Bin Wu, Bin Zhang, Xingchun Wang,Yuanhuai Han, Lijun Zhang, Zhijun Qiao, Hongying Li*.Genetic diversity of 荞麦 cultivars (Fagopyrum tartaricum Gaertn.) assessed with SSR markers developed from genome survey sequence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016, 34(1):233-241 (SCI IF= 2.304)
3. Yu Cui, Jinsheng Wang, Xingchun Wang, Yiwei Jiang.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diversity for drought tolerance among and within perennial ryegrass accessions. HortScience, 2015, 50(8):1148-1154 (SCI IF= 0.943)
4. Lu He, Bin Zang, Xingchun Wang, Hongying Li, Yuanhuai Han*. Foxtail millet: nutritional and eating quality, and prospect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 2(2): 124-133
5. Xingchun Wang*, Zhirong Yang, Min Wang, Lingzhi Meng, Yiwei Jiang, Yuanhuai Han*. The BRANCHING 水果酵素1 gene, encoding a 糖苷 hydrolase family 13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in vitro plant regeneration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Tissue \u0026 Organ Culture, 2014, 117(2):279-291 (SCI IF= 2.39)
6. Chunmei Guan, Xingchun Wang, Jian Feng, Sulei Hong, Yan Liang, Bo Ren, Jianru Zuo*. 细胞分裂素 antagonizes abscisic acid-mediated inhibition of cotyledon greening by promoting the degradation of ABI5 protein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ogy, 2014, 164(3):1515-1526 (SCI IF= 6.28)
7. Wei Li, Chao Wu, Guocheng Hu, Li Xing, Wenjing Qian, Huamin Si, Zongxiu Sun, Xingchun Wang, Yaping Fu, Wenzhen Liu*. Characteriz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a novel rice narrow leaf mutant nal9.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3, 55 (11): 1016-1025 (SCI IF= 3.67)
8. Yan Liang, Xingchun Wang, Sulei Hong, Yansha Li, Jianru Zuo*. Deletion of the Initial 45 Residues of ARR18 Induces 细胞分裂素 Response in Arabidopsi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2, 39(1):37-46 (SCI IF= 3.981)
9. Xingchun Wang, Li Xue, Jiaqiang Sun, Jianru Zuo*. The Arabidopsis BE1 gene, encoding a putative 糖苷 hydrolase localized in plastids, plays crucial roles during embryogenesis and carbohydrate 新陈代谢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0, 52(3): 273-288 (SCI IF=3.67)
10. Xingchun Wang, Qiwen Niu, Chong Teng, Chao Li, Jinye Mu, Nam-Hai Chua, Jianru Zuo*. Overexpression of PGA37/MYB118 and MYB115 promotes vegetative-to-embryonic transition in Arabidopsis. Cell Research, 2009, 19(2): 224-235 (SCI IF=14.812)
11. Zhiyu Peng, Xin Zhou, Linchuan Li, Xiangchun Yu, Hongjiang Li, Zhiqiang Jiang, Guangyu Cao, Mingyi Bai,Xingchun Wang, Caifu Jiang, Haibin Lu, Xianhui Hou, Lijia Qu, Zhiyong Wang, Jianru 左姓, Xiangdong Fu, Zhen Su, Songgang Li, and Hongwei Guo. Arabidopsis Hormone Database: a comprehensive genetic and phenotypic information database for plant hormone research in Arabidopsi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9, 37: D975-D982(SCI IF= 9.202)
12. Jiaqiang Sun, Naoya Hirose, Xingchun Wang, Pei Wen, Li Xue, Hitoshi Sakakibara, Jianru Zuo*. The Arabidopsis SOI33/AtENT8 gene encodes a putative equilibrative 核苷 transporter that is involved in 细胞分裂素 transport in plant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5, 47 (5): 588-603 (SCI IF=3.67)
中文论文
1. 穆彩琴, 张瑞娟, 屈聪玲, 韩渊怀, 王兴春, 杨致荣*.基于核糖核酸Seq技术的谷子新基因的发掘和基因结构的优化.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2. 张耀元, 路阳, 张彬, 禾璐, 刘龙龙, 王兴春, 李红英, 韩渊怀. 谷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SiLCYB基因与米色形成的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14(6):1341-1351
3. 王兴春*†, 谭河林†, 陈钊, 孟令芝, 王文斌, 范圣此*. 基于RNA-Seq技术的连翘转录组组装与分析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 45(3):301-310
4. 王兴春*, 陈钊, 樊娟, 何苗苗, 韩渊怀, 杨致荣*.利用核糖核酸Seq技术鉴定拟南芥不定芽再生相关的转录因子 生物工程学报, 2015, 31(4): 552−565
5. 杨致荣*,陈钊,樊娟,李润植*,王兴春. 蛇根木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51(4): 445-454
6. 张彬, 禾璐, 候蕊, 路阳, 马芳芳, 王兴春, 杨致荣, 韩渊怀, 李红英*.谷子乙炔锌指蛋白基因SiZFP18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20(5):9-15
7. 王兴春*, 王敏, 季芝娟, 陈钊, 刘文真, 韩渊怀, 杨长登*. 水稻糖水解酶基因OsBE1在叶绿体发育中的功能. 作物学报, 2014, 40(12): 2090-2097
8. 王艳艳,张春雨,王兴春*,刘斌*.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Ⅲ的PCR产物克隆方法.生物工程学报,2014,30(8):1266-1273
9. 孟令芝,樊娟,陈钊,李亚娟,王兴春,杨致荣*. 植物耐低磷的转录调控机制.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4):415-417,421
10. 王兴春*,杨致荣,张树伟,李红英,李生才*.拟南芥不定芽发生早期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生物工程学报,2013,29(2):189-202
11. 白红红,章林平,王子民,王兴春,邵国胜*.锰对水稻亚铁毒害的缓解作用.中国水稻科学,2013,27( 5):491-502
12. 张树伟,郑泽宇,高泽文,梁海涛,樊霞,李俊瑞,王兴春*.不同外界因素对花生果针膨大的影响.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33-135
13. 杨致荣,王兴春,薛金爱,孟令芝,李润植*.药用植物长春花WRKY 转录因子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生物工程学报,2013,29(6): 785−802
14. 王兴春*,杨致荣,王敏,李玮,李生才*.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32(1):109-114
15. 杨致荣,王兴春,薛金爱,李润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植物生理学报,2012,48 (10):997-1004
16. 王敏,李宏,王兴春*.脱落酸信号感受和转导研究进展.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4):379-382
17. 王兴春*,李宏,王敏,杨致荣.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网络。生物工程学报,2010,26(2): 141-146
18. 王兴春,杨致荣,魏兴华*.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山西农业科学, 2010,38(5):3-6
19. 王兴春*,陈胜萍,刘姿娴,杨蕊菊,杨致荣*. 拟南芥海藻糖信号途径突变体筛选体系的建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29(6):550-553
20. 冀华,王兴春*.激素调控植物衰老的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68-70
21. 邓岩,王兴春,杨淑华,左建儒*.细胞分裂素: 代谢、信号转导、交叉反应与农艺性状改良. 植物学通报,2006, 23:478-498
22. 张健†,徐金相†,孔英珍†,纪振动†,王兴春†,安丰英†,李超†,孙加强,张素芝,杨晓辉,牟金叶,刘新仿,李家洋,薛勇彪,左建儒*.化学诱导激活型拟南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遗传学报,2005,32(10):1082-1088
23. 王兴春,杨长登*,李西明,马良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快速聚合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7-10
24. 杨致荣,王兴春,李西明,杨长登*.高等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遗传,2004,26(3):403-408 (*同等贡献)
25. 王兴春,杨长登*.转基因植物中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4):19-22
26. 王兴春,方红明,徐惠兰,杨长登*.提高籼稻优质米品种成熟胚培养力的研究.种子,2003,113(1):26-30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早晚熟突变体的谷子抽穗开花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31471502,研究年限2015年1月-2018年12月
2.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大豆抗旱分子机制的初步解析,项目编号PCCE-KF-2015-03,研究年限2015年6月-2016年5月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GA37靶基因的鉴定及其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31100235,研究年限2012年1月-2014年12月
4. 山西省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资金,淀粉分支酶OsSBEIII基因调控籽粒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分子机理,研究年限2012年1月-2014年12月
5.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玉米淀粉分支酶ZmSBEL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项目编号2010021030-1,研究年限2010年1月-2012年12月
6. 中国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淀粉分支酶OsSBEⅢ基因调控籽粒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分子机理,项目编号20090301,研究年限2009年1月-2010年12月
7.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玉米ZmSBEIII基因调控淀粉合成和籽粒发育的机理,项目编号2009016,研究年限2010年1月-2012年12月
参与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矮杆短生育期谷子的C4禾谷类新型模式植物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31600289,研究年限2017年1月-2019年12月
2. 谷子、糜子基因资源开发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第二名
3. 山西省百人计划项目和131人才工程项目,中方合作者,第二名
4.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E1基因调控离体器官再生的机制及其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2013011028-1),第二名
5.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101601),油菜籽中油脂形成的主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
教材和专著
1.主编《植物离体再生的调控机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北京
3.主编《水稻DNA指纹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0,北京
4.参编《生物化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北京
专利
1)左建儒,王兴春,滕冲,牟金叶。促进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和脂肪酸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2.07,中国,ZL200810114530.3
2)左建儒,牟金叶,王兴春,滕冲,谭河林。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2.05,中国,ZL200810114531.8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研究方向
实验室成员
发表的论文
SCI论文
中文论文
主持科研项目
参与科研项目
教材和专著
专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