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峰山镇
重庆市渝北区下辖镇
玉峰山镇,隶属于重庆市渝北区,地处渝北区东南部,东与龙兴镇石船镇接壤,东南与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毗邻,南与江北区寸滩保税港区相连,西倚回兴街道和两路,北连双桥街道,距渝北区人民政府驻地10千米,区域总面积61.12平方千米。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江北厅石盘头场;2007年12月,原玉峰山镇的玉峰村、旱土村、天竺社区与石坪镇合并建立玉峰山镇。截至2020年6月,玉峰山镇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石坪北路248号。截至2020年11月1日,玉峰山镇常住人口为16731人。
2018年,玉峰山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建置沿革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江北厅石盘头场。
民国二年(1913年),以场后有大土坪而更名为石坪场,属江北县义里。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石坪镇,属第五区管辖。
1997年,渝北区为地级区后,石坪镇升为副县级镇,属渝北区。
2007年12月,原玉峰山镇的玉峰村、旱土村、天竺社区与石坪镇合并建立玉峰山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玉峰山镇下辖石坪、天竺2个社区,中心、环山、桐、香溪、石岩、龙门、双井、龙井、玉峰、旱土村10个行政村;下设10个居民小组、1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玉峰山镇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石坪社区、中心村、石岩村、环山村、桐桷村、香溪村、龙门村、双井村、龙井村、玉峰村、旱土村,镇人民政府驻石坪北路248号。
位置境域
玉峰山镇地处渝北区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3′52″—106°47′54″,北纬29°42′53″—29°49′18″之间。
地形地貌
玉峰山镇地处铜锣峡山南段与龙王洞背斜切割的方山丘陵南段尾部,地势东北西三面高、中南低;地形属切割较重的方山丘陵;境内最高点位于玉峰山峰顶,海拔为630.6米;最低点位于龙井村(并含环山村山下部分),属槽谷深丘,海拔为210米。
气候
玉峰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25℃,1月平均气温6.5℃,7月平均气温27.4℃;全年有霜日数6—7天,最早在11月中旬,多出现在1月份;年平均日照市时数为15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801毫米,95%的年份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雨量495.3毫米(1961年)。
水文
玉峰山镇境内河流主要为朝阳河、古华河、香溪、玉龙溪、向阳溪、白鹤溪等9条河流。
自然灾害
玉峰山镇主要灾害有干旱、大风、暴雨、冰雹、洪灾雷暴、雪、霜和山体滑坡、地震等;严重的一次旱灾出现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一年秋收后至当年春播一直无雨,为百年所仅见,秧田出现乳白色虫茧及蚱蜢
自然资源
玉峰山镇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矿,分布在铁山坪煤层上,平槽为多,其种类为菱铁矿赤铁矿两种,约含铁质30%—40%;其储量约为2.27万吨;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膏、含钾凝灰岩、石盐、白泡石、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白泥等。2011年,玉峰山镇有耕地面积29308亩,人均1.0亩,全部为水浇地。
人口
2011年末,玉峰山镇总人口297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00人,城镇化率9%;总人口中,男性15096人,占50.74%;女性14658人,占49.26%;14岁以下人4403人,占14.80%;15—64岁20941人,占70.38%;65岁以上4410人,占14.82%;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玉峰山镇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长率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2人。
截至2018年末,玉峰山镇户籍人口为32240人。
2021年6月7日,重庆市渝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玉峰山镇常住人口为1673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玉峰山镇财政总收入40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42元,比2010年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万元。2011年,玉峰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041元。
农业
2011年,玉峰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比2010年增长0.4亿元,农业增加值0.4亿元。玉峰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番薯为主。2011年,玉峰山镇生产粮食6902吨,其中小麦156吨,稻谷1873吨,玉米2903吨,红苕2236吨。玉峰山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玉峰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玉峰山镇生猪出栏15683头,年末生猪存栏3502头;出栏家禽51400羽,年末存栏家禽64200羽;畜牧业总产值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5%。2011年,玉峰山镇水果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4000吨,主要品种有车厘子蜜橘葡萄。玉峰山镇渔业以养殖白鲢和草鱼为主。2011年,玉峰山镇水产品总产量577吨,渔业总产值0.0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
工业
2011年,玉峰山镇工业总产值为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0.2亿元。2011年,玉峰山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职工0.7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4%。
商贸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商业网点118个,职工864人。2011年,玉峰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77亿元,比2010年增长22.3%;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1亿元。
金融
2011年,玉峰山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3亿元,比2010年增长21.4%;年末有2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9.4%;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比2010年增长22.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6人,专任教师5人,教职工12人;小学4所,在校生1900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学生600余人,专任教师4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玉峰山镇主要学校有玉峰山中学,学校占地3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11年,玉峰山镇教育经费达1423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90元,比2010年增长11.8%。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综合文化中心1个,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文化演出团体5个,人员160人;有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3万册。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体育场地11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登山节等;100%的城市社区和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有广播喇叭30只,入户率80%,通响率80%。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0%;有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渝北电视台等60余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9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分院2个;病床15张,固定资产总值313万元;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玉峰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住院手术600台次,出院病人0.8万人次。2011年,玉峰山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万人,参合率96.7%;孕产妇死亡率20/10万。
2011年,玉峰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8户,人数43人,支出15.3万元,比2010年增长20.3%,月人均3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3户,人数933人,支出178.4万元,比2010年增长26%,月人均190元,比2010年增长5%;廉租房补贴13620元,慰问困难群众慰问金49.2万元(275户、1993人),家电下乡补贴20万元,汽摩下乡补贴66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5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参保率达100%;每人每月生活补助8090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97万元(1846人),独生子女享受升学奖励9万元(76人)。
基础设施
2015年,玉峰山镇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硬化进山公路10多千米,完成了3千米环服(环山—服装城)路硬化建设,投入60万元完成3千米泥结石路建设。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千米,投递点12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3.1万份,期刊0.31万册,业务收入15万元;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移动宽带接入用户0.06万户。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千米,生产能力300吨/日,年工业用水50万吨、生活用水6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40吨;排水管道3万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项,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0吨,工业废水处理率90%。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2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交通
2011年末,玉峰山镇有公路28条,总长86.3千米,其中国道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境内长8千米,乡镇道路总长23.8千米,村级公路总长54.5千米。
历史文化
玉峰山镇因境内玉峰山而得名。
风景名胜
玉峰山镇境内有重庆市玉峰山森林公园;园内有渝北第一峰玉峰山,山上尚存清光绪年间用条石修彻的3000米的古长城、古城门(天城寨)和永伏寺、宝神洞等人文景观。公园规划开发为四大功能区:玉峰山寻幽访古观光区、大毛坪田园风情览胜区、玉泉湖森林旅游会展区、枫叶湖游乐度假区;并配套建设有亭台楼阁、山乡乐园、天然浴场、植物花卉园等13个景区和44个景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位置境域
人口
经济
社会事业
交通
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