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全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196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萧华作词,军旅作曲家晨耕、唐诃、生茂、遇秋谱曲,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首演的大型声乐套曲。
该套曲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组成,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融合了长征途径的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用120句680个字的诗词全景展现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全程,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讲述了
长征的每一段艰难历程,热情地讴歌了红军的崇高理想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长征组歌》自1965年首演以来,作品历经上万场演出的检验,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表达,被誉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并入选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022年5月,该组歌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
作品创作
创作背景
《长征组诗》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为主题,记叙了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穿越中国十五个省、区、市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历程。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胜利30周年,作为万里长征的参加者、幸存者,萧华采用诗歌的形式,以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历时半年,1964年11月中旬《长征组诗》共12首成稿,肖华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著名长征诗句,为组歌取名《红军不怕远征难》。
创作过程
作词
萧华在1962年版的《长征画集》序言中写道:“当翻阅这本画集的时候,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这些画面,一下把我引入到20多年前的回忆中去,使一些永生难忘的情景展现在我的面前……多少同志永眠在长年不化的冰雪中,多少同志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长征的道路。”
的《
》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无奈工作繁忙,始终不得动笔。
1964年4月,萧华因病到
疗养,有了创作的时间。在纪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0周年活动前夕,文艺界的同志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这成了萧华创作《长征组歌》的直接动因,最终促成了萧华要完成《长征组歌》的多年夙愿。
在采用什么形式来反映长征这个人类壮举的问题上,萧华反复斟酌,广泛征求意见。因萧华擅长诗词,是颇负盛名的将军诗人,最后决定选取长征中12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做诗。为此,他研讨了毛泽东有关长征的一些诗词和有关著作,阅读了刘伯承元帅的《回顾长征》和其他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录,反复阅读长征史料,并研读唐诗宋词,按照长征的进程,选取了12个典型事件,构思了组诗的整体布局,使长征全景以诗歌艺术的形式一一展现。他确定在借鉴古诗词的基础上,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作品的内容,采取“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即每段诗词用四个三字句,八个七字句、共12行68个字组成,一诗一韵。
萧华伴着痛苦的回忆、感动的泪水、深情的笔墨、激情的创作,历时半年,于1964年11月中旬《
长征组诗》共12首成稿,他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著名长征诗句,为组诗取名《
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
萧华将长征诗稿送周恩来和在京的元帅传阅。周恩来非常喜欢,当即拿走其中的两首,交给
谱曲,放在音乐舞蹈史诗《
》中。
作曲
1965年2月,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接到萧华创作的《长征组诗》原稿12首,时任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长的
晨耕和
生茂、
唐诃、
李遇秋四人作曲时选取了从《告别》到《大会师》10首,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将长征途径的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用了2个月时间拿出作曲初稿,将诗谱成了歌,原作《长征组诗》改为《长征组歌》,于1965年4月,创作完成了这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在创作过程中,晨耕说过:“别人用过的我们不用,大家熟悉的我们不照搬。把自己当做一名红军战士感悟长征、书写长征,才能谱出新的格局。”红军长征走过11个省份,在《长征组歌》中,战士的脚步走到哪里,作曲家们就用当地的
来表现。有红军传统歌曲,也有
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民间曲调,还加入了
、
、
、
、
、
等民族乐器来伴奏。音乐一响,人们便知长征到了何处。周恩来总理曾说自己最喜欢《
》,这首歌就是融合藏族民歌和红军歌曲而成的一首新民歌。
1965年4月中旬,四位作曲家到
向萧华同志汇报《
长征组歌》的作曲初稿。汇报时,从第1曲到第10曲,4位作曲家边打拍子边唱,边说明一些创意。遇到合唱段落,每人唱一个声部。
唱男高音,
唱男低音,
唱女高音,
唱女中音,前奏、间奏由唐诃一人代表乐队,用声音模拟管弦鼓号的伴奏。萧华对作品比较满意,为了表达谢意,他私人宴请4位作曲家吃了一顿常熟特产“
”。
作曲家们在西子湖畔,赏碧波荡漾,在
墓前,吟诵《
》,脑海里激荡着历史与未来、战争与和平的交响,酝酿着以民族化、现代化、军旅特色为
基调,充分调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广阔丰厚的音乐素材,为《长征组诗》谱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美旋律。
排练过程
《长征组歌》的排练演出得到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尤其在创作、排练《长征组歌》的前期阶段,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领导同志都对《长征组歌》的创作予以亲切关怀和指导。周恩来总理和萧华将军多次指导排练,徐向前、聂荣臻、杨成武等三十几位老
中国工农红军讲述长征故事,演员们学党史、读原著,参观
人民英雄纪念碑、
革命历史纪念馆……每个人都沉浸在长征岁月中,感悟着
长征精神。1975 年,邓小平同志在观看了《长征组歌》的演出后,也提出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邓小平认为组歌中第二曲原有的歌词太悲壮,建议将其更改为“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
太阳”。
为了更好地排练《长征组歌》,合唱团提出要学习《
东方红》的协作精神,并提出了“三严”:严格要求、严肃态度、严密组织,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将其完整地展现在舞台上。合唱团的成员们一天分三个班,基本上是 12 小时不间断排练。在休息过程中,演员还在不停地练习。
为《长征组歌》设计场面、舞台背景的舞美专家,根据歌词设计舞台上细小动作,告诉演员什么时候面朝上看,什么时候面朝下看最合时宜;在第二曲开始时,怎么表现冲锋的场面;在第三曲时怎么表现
遵义会议的场景;在第四曲中,如何歌颂毛主席用兵如神等。
群众也加入到《
长征组歌》的排练、修改、演出活动中。比如,《过雪山》这一幕讲述的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过雪山,由于严寒很多战士被冻死了;由于路遇泥潭,很多战士陷入泥潭牺牲了。在台下观摩排练的群众认为,单靠歌声无法表现当时悲壮的场景。于是就纷纷出主意,建议在舞台上设置一个造型,做成一个
雪崩以后的舞台造型。为了能更好地表现
中国工农红军心连心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群众还建议演员演唱时背靠背坐在地上,从而表现出在无依无靠茫茫的草原上,战士们心连心齐心渡过难关的决心。
1966 年初,《长征组歌》合唱队跟随周恩来出访东欧
罗马尼亚和
阿尔巴尼亚等国,受出国人数的限制,合唱队缩编为 18 人。18 个演员,不仅要参加合唱,还要分别担任独唱、领唱、朗诵、舞美等任务。战友歌舞团还为此组织专门力量对其进行了从乐谱、配器、声部到动作、队形、布景的全方位的重新编排。
《长征组歌》排练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歌曲,排练现场有一幅很大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红箭头标出了每首歌曲在长征中所对应的具体位置。1965年《长江组歌》首次公演时,为了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
唐江对演奏员们提出谱架不得上台的要求。这对40天排完十首歌曲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
主创团队
作词人
萧华(1916-1985),
赣州市兴国县人。1928年
入团,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不满18岁的肖华跟随部队开始长征。在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都参与了指挥。1964年9月,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肩负起全军政治工作的重任。1964年4月,写出了《长征组歌》初稿,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定稿。
1967年刮起“
一月风暴”,萧华受到迫害,周恩来总理用《长征组歌》保护了的萧华。他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嘛!《长征组歌》我都会唱,我们为什么不唱呢?”萧华和总政治部党委,一度恢复了工作。但是不到半年,在砸烂“总政阎王殿”的大冤案中,萧华被“彻底打倒”,并被非法关押达7年之久。在逆境中,他不断哼唱《长征组歌》,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坚信群众坚信党。直到1975年7月,萧华恢复工作,出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萧华调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政委。1983年6月,萧华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于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作曲人
晨耕(1923-2001),原名陈宝锷。河北完县人。七岁就在地方民间乐队吹奏竹笛和演奏
打击乐器。1937年参加
八路军,后调入文工团,曾在
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49年任
开国大典军乐队指挥。后任战友歌舞团的领导和艺术指导,同时在
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长征组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九曲皆为晨耕所做。
生茂(1928-2007),原名娄盛茂,作曲家。河北晋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正军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唐诃(1922-2013),原名张化愚,作曲家,
易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副团长等职。共作有上千首歌曲,撰写了上百篇音乐论文,出版了音乐文集《
歌曲创作漫谈》。
李遇秋(1929-2013),本名李遇秋,作曲家,北京人。1950年进入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后师从
桑桐、
邓尔敬、
钱仁康、
丁善德等。1957年毕业后,回原单位——战友歌舞团从事
音乐创作,先为舞蹈作曲和为
声乐编配伴奏,后与晨耕、唐诃、生茂等人集体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并承担全部乐队总谱的写作。
指挥
唐江,1928年出生在山西原平,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及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中数次荣立战功,1951年曾代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第三届
世界青年电影节。回国后经过中央音乐学院7年学习,指挥了若干大型作品,1964年担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执行指挥之一,1965年担任《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任指挥。从1965年8月1日首次公演起,一直到1996年8月1日,唐江指挥了指挥了700 多场。在《长征组歌》首演31周年纪念日的演出现场,当演奏完第五曲《飞越
》时,他把指挥棒交到了青年指挥家蒋斌的手中。因病于2012年3月4日在北京去世,终年84岁。
《长征组歌》排练期间,
对每一首作品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精心编排每一首歌曲。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将在排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和声、节奏等作曲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在排练后晚上仅有的一点时间进行调整、修改。1965年《长江组歌》首次公演时,为了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唐江对演奏员们提出谱架不得上台的要求。这对40天排练完十首歌曲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
领唱者
演出团队
合唱团编制60人,其中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也有十几个刚入伍的新兵,都没有长征的经历。合唱队员不畏严寒酷暑排练、演出,受到老将军、老红军讲的长征故事感染,人人“学红军、唱红军、要做
中国工农红军接班人”。
1965年,中央领导首次审查《长征组歌》排练,正值七八月酷暑,演员们穿着厚厚的棉服站在台上,在强烈的
舞台灯光的“烘烤”下,有五六个同志晕倒了。为了防止前排演员演出时因为舞台温度过高而晕倒的现象发生,后面的演员紧紧拽着前面演员的衣服,以达到提神的作用。1965 年寒冬,《
长征组歌》合唱团到
邯郸市慰问战士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里,演员们身穿单衣在露天的演习场表演。演到一半的时候,有的演奏员手已经近乎冻僵了,声音也不那么自如了,身体哆嗦,歌声颤抖。台下坐着的一千多名战士被台上演员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们与台上的演员一同放声歌唱,台上台下顿时歌声连成一片。演出一结束,几十名战士立刻冲到台上,他们脱下身上的大衣,流着眼泪给演员们披上。
《长征组歌》的“首唱”演员们退休后,仍经常聚在一起,回味《长征组歌》气势磅礴的歌词,感人肺腑的旋律。1998 年,以
唐江为指挥,40 多位当年首唱组歌的老战友聚集在一起,成立老战友合唱艺术团,在新时代继续高唱《长征组歌》。老战友合唱艺术团每周日进行排练,尽管演员们居住地分散,甚至很远,但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准时参加排练演出。后来,老战友合唱艺术团成员发展至 120多 人,成立 8 年时,已演出了 180 多场。
音乐结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一一长征组歌》是一部具有宏大的宣传画般效果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音乐结构上,《长征组歌》由十首曲式各异、相对完整独立的合唱曲按对比并置原则组合而成。组歌各乐章按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地点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一乐章的小标题贴切地点出了该乐章的特定内容、预示着音乐的风格和表现上的着重点。虽然称为组歌,却不是一般的歌曲联唱,而是由统一的内容和完整的构思(按事件发生的时序安排结构和总体布局,以告别为起点,会师作终结,选取长征途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点和战事作中间环节)所联系的大型声乐套曲。它不仅具有大合唱(Cantata)体裁的一般特点,譬如常以歌颂重大题材为内容、由合唱队与管弦乐队共同演出、音乐层次丰厚、表现手法和形式多样化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音乐创造上有它自身的特色。在音乐形象、音乐语言、结构手法、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各具艺术特色。
配器
器乐采用以大合唱体裁一般通用的管弦乐队为主、兼容部分民族乐器,用
二胡、
琵琶、竹笛、
竹板、
板胡、
唢呐等民族乐器来伴奏组成混合乐队的形式,并充分发挥了
民俗音乐在艺术表现上的功能,而不是仅仅当作点缀或陪衬,特别是在需要渣染色彩烘托气氛时,突出地使用了民族乐器的色彩(如三、四、六、七、八、九等乐章中都大段地突出了民乐的主奏作用)。
相关演出
首次公演
196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长征组歌》在
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首演大获成功,后在天津、上海、南京、太原等地公演,场场爆满。
重要演出
作品特色
《长征组歌》自《告别》开始,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战略转移去远方的壮烈场景,不仅为我们讲述了长征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鲜明地展示了当时我党在历史关头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接着《
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辉》二曲,唱出了红军战士的心声,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党内机会主义路线展开的严重斗争。从《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到《祝捷》
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冲破了艰难险阻,战胜了雪山草地的恶劣的环境,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四渡赤水,跨越金沙,展现出壮丽多姿的图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主义的凯歌,歌颂了在毛泽东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战士和各族人民心相连,团结战斗军民鱼水情的胜利征程,描绘得有声有色,威武雄壮、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长征组歌》十首歌曲,音乐形象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富于真实感,是组歌最大的艺术特征。十首歌曲所刻画的音乐形象无一雷同,即使是体裁相同或近似的几个乐章,其所刻画的音乐形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譬如《告别》《突破封锁线》《大会师》三首歌曲中都有快速行进的段落,三者都是进行曲体裁,但曲作者并没有以一般的体裁特征去代替音乐形象的个性特征,而是创造了准确生动地反映歌词特定内容、特定事态、特定情景的音乐形象:《告别》中的快速行进乐段刻画出在悲壮的气氛中,红军战士被迫转移急切踏上征途时的坚毅沉雄的音乐形象;《突破封锁线》中那富于冲击力的音调和重力感的节奏所刻画的则是紧张急促的、处于战斗动态中临危不惧的红军形象;《大会师》中的快速行进乐段,则是以响亮的音调和刚劲的节奏刻画出各路劲旅大会师时红军队伍威武雄壮的形象。三者各自刻画出来的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又如《告别》的中段和《报喜》的首段,虽均是抒情曲体栽,且都具有江西民歌的音调特征,但其所刻画的音乐形象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委婉而深沉,描绘出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后者亲切而热情,表达了红一方面军殷切怀念兄弟部队的真挚感情。再如《
遵义会议放光辉》和《雪山草地》,前者表现的意境悠远深遂富于诗意,后者则抒发了红军官兵的高尚情怀,音乐形象始如沉思继而豪放。除以上所举几例外,毋庸置疑,在组歌中,由于战斗性和抒情性统一,歌唱性和舞蹈性对应,叙事性和谈谐性结合以致构成各乐章特定的音乐形象,更是不乏其例。
组歌的音乐语言平易质朴亲切感人,是又一突出的艺术特征。组歌的音乐语言(最重要的因素一旋律)融合了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其中包含
江西采茶戏、贵州苗族民歌、陕北民歌,湖南民歌的曲调,还大量吸取富有地方色彩的
民俗音乐素材,使得这部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更加生动、丰富、亲切、更具有其生命力和音乐形象的感染力。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大胆吸收了红军歌曲、革命民歌和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所开拓革命的群众歌曲的传统,将其与民族音乐的素材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音乐。
艺术手法简洁朴素是组歌又一特征。不论是在旋法、结构、和声、
织体、配器等哪一方面,都显著地表现出简朴的风格。在旋法上,较多地运用了民歌和群众歌曲中常用的发展手法(如重复、变奏、引申、对比、贯串等);在曲式结构上,突破了十段歌词格式单一的局限,从表现歌词内容出发,分别采用了民歌和群众歌曲中常用的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变奏式等,总的说来,各乐章结构都很简练紧凑;在和声方面,以古曲传统的功能和声为基础,而且较多地使用自然音体系的和弦,同时又有目的地适当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四、五度和音以及某些民族的、带有地区性的二度和音,用以表现民族的风格,在调性关系上有首尾统一的调性布局,和声简单明晰;在合唱
织体方面,以混声四部为基础,也较多地采用了支声式或模仿式的二声部,即使在需要加强音响力度和音色浓度时采用了混声四部,也常以男高音重复女高音声部(或反之),这样既照顾到和声的丰满又可使主旋律清晰突出。层次分明、浓淡适度、繁简得当、音区适中等是组歌在织体写法上的特点。
组歌在演出时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在运用大合唱体裁通常惯有的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
声乐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又穿插了生动活泼的表演唱(如第四、第八首),使之更富于生活情趣,音乐形象的地方色彩也更浓厚。
作品评价
(
中国中央电视台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铭记人类历史伟大的壮举。十个
长征壮烈场面,再现二万五千里红色传奇。这是经典中的经典,旋律中承载着血与火的洗礼。这是史诗中的史诗,文字里镌刻走向胜利的足迹。依稀故乡告别、热泪沾衣,难忘突破封锁、遵义会议。唱罢
四渡赤水、铁索飞渡,回望雪山草地、会师
吴起。祝捷报喜大会师,壮志飞扬歌一曲。红色经典不褪色,《长征组歌》震天地。
(音乐家
朱践耳评):“这是革命的大合唱,是大合唱的革命。”
作品影响
1965年7月,《解放军报》全文发表了《长征组歌》,《
解放军文艺》7月号同时登载。《长征组歌》的出现,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京、津、沪、宁等地演出后,引发社会上的巨大反响,一些歌曲在广大群众中迅速传唱。舆论一致认为,《长征组诗》创造性地将革命
现实主义和革命
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用艺术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奇迹,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赞扬了中国工农
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从1966年起,奉周恩来总理指示,《长征组歌》列为他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赴
、
阿尔巴尼亚等国随访艺术团的重要剧目,尔后曾多次复排演出,并摄制成音乐
艺术片,成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30年来的重点保留节目。
《长征组歌》自问世以来,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不衰。长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意志的集中表达,正如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高仁祀所言:“
长征精神,民族之魂。”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2021年5月4日晚,
上海市200多名青年学子在
上音歌剧院携手唱响新时代版《长征组歌》,致敬先辈同龄人、传承经典,为新时代
;同年10月24日晚,
学生和教工合唱团与
上海交通大学交响乐团联袂,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同台演绎《长征组歌》,在歌声里重走长征路,体悟红军战士坚毅无畏的精神。
组歌内容
《长征组歌》由十个单歌组成,分为《告别》《
》《
》《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
》《
》《
》《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性的壮丽史诗,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