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铭鉴
郝铭鉴
郝铭鉴(1944年-2020年4月2日),男,著名语言学家、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笔名雷刚、贺征、斯言、楚山狐等。建湖县人。中共党员。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编辑委员会执行主任。现任《咬文嚼字》、《编辑学刊》主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2020年4月2日上午10时,郝铭鉴去世,终年76岁。
个人简介
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市文教办公室工作。
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责编图书《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美学论集》、《巴金论创作》等。主编、副主编《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中国新文学大系》、《艾青论创作》和《革命烈士遗文大典》等。
所获荣誉
曾获“上海出版奖”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全国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部分言论
中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正陷入混乱,成为影响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治理汉语之乱,教育是关键所在。
郝铭鉴: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水平,第一步是从语文教育抓起,这是最基本的。这一步不抓好,后面再来补救,往往要事倍功半。语文是基础,如果不把语文教育抓好,那整个教育是有残缺的。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对教育一贯重视,孔子就是教育家,有弟子三千,在那个时代,是不得了的规模。孟母三迁,讲的是教育的故事。中国人的教育意识是非常强烈的。过去我们的教育是怎么进行的?一般来说,大家族会开办家塾,将家族里的孩子聚拢来,请老师来教,《红楼梦》里就有描写家塾的章节。另一种典型的形式是社会办学,读书人开设文馆,附近的家庭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书。古代人的教育,教材无非两大类,一类是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另一类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而教学方法,则可用一句话概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里讲究的是“读”和“悟”。
我自己从事出版工作后,接触过的可以称得上“大家”的超过百人,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研究领域也不同比如李四光、苏步青等研究领域并非文史哲,但是,这些“大家”,都是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语文基础都非常好,很多人学贯中西。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的思潮、新的文化出现了,历史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教育也翻开新的一页。从鲁迅回忆自己求学经历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的读书和后来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学内容上。有些内容,以前不会教的,比如数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的东西。因为教育中加入了这些新鲜的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视野都和过去不一样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具备这些知识就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教育随之做出改变,知识结构要重新设计。
除了内容的变化,教学的目的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读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人都有个梦想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现在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让一代又一代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现代语文教育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
人物逝世
2020年4月2日上午10时,郝铭鉴去世,终年76岁。
人物评价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介绍说,即使在病重期间,郝铭鉴依然在“咬嚼”汉语,笔耕不辍。他抱病写下并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为读者详解汉字“画”与“划”的不同用法,发表在《咬文嚼字》三月刊“编校信箱”栏目中,为学界留下余响。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所获荣誉
部分言论
人物逝世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