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塞尔维亚语: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ћ;拉丁字母转写:Slobodan Milošević,1941年8月20日-2006年3月11日)出生于南斯拉夫波扎雷瓦茨(现位于塞尔维亚), 曾担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也是塞尔维亚社会党创始人。
1959年,18岁的米洛舍维奇加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1964年,他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米洛舍维奇主要从事经济工作,先后担任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经济顾问、市老城区共盟主席、市银行行长等职务。1983年,米洛舍维奇步入政坛,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团中央委员。此后,他历任南共联盟贝尔格莱德市委主席、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1989年担任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1990年7月,塞尔维亚共盟改组为塞尔维亚社会党,米洛舍维奇出任主席。同年12月的议会多党制选举中,他当选为塞维亚共和国首任总统。在1992年12月举行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大选中,米洛舍维奇蝉联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1997年7月,米洛舍维奇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选举中获胜。
2000年,米洛舍维奇修改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使自己有权再连任4年南联盟总统,并呼吁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但最终,米洛舍维奇在9月举行的大选中失败。同年11月25日,他再次当选为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2001年4月,米洛舍维奇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同年6月,米洛舍维奇因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60多项罪行,被引渡到海牙前南战犯国际法庭。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在海牙监狱中去世。
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大力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他所主张的“所有塞族人应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的政策,受到了塞族人的热烈欢迎,但也成为引发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了国际社会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制裁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武力干涉。在西方国家眼里,米洛舍维奇是巴尔干地区的麻烦制造者,是一个战争犯,但在一些南斯拉夫人心中,他一直是个“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1年8月20日,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生于塞尔维亚族的一个东正教家庭。米洛舍维奇的父亲是东正教的牧师,祖籍黑山,他一生对神学极感兴趣,迷恋于宗教。母亲是小学教师和共产党积极分子,热衷于政治。由于信仰不同,俩人经常发生争吵,最终离异,父亲放弃了家里的一切,只身回到老家黑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米洛舍维奇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从小郁郁寡欢,平时只喜欢跟比自己大的孩子在一起而不愿与同龄人为伍。上中学时,在母亲的极力敦促下,米洛舍维奇加人了共青团。1959年,米洛舍维奇在18岁时加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1962年,父亲在黑山开枪自杀。1974年,母亲也自杀身亡。父母的相继离世对米洛舍维奇的人格和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
初中时期,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米里亚娜·马尔科维奇,20世纪50年代末,米洛舍维奇和米里亚娜来到贝尔格莱德,他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攻读法律,米里亚娜读的是社会学。在大学期间,米洛舍维奇加人了南共联盟,曾任贝尔格莱德大学共盟思想委员会主席。此时的米洛舍维奇已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干和超群的组织才能,在大学就读期间曾任法律系的共盟组织负责人。
1964年,米洛舍维奇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任命为贝尔格莱德政府的经济顾问和信息服务协调员。1964至1966年,他还担任南共联盟贝尔格莱德大学委员会思想工作委员会员责人。1966年以后任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经济顾问。1968年,他成为一家国有天然气公司Tehnogas的副董事。之后,他还曾担任南斯拉夫最大的银行贝尔格莱德市银行行长。
在进入政坛之前,米洛舍维奇长期从事基层经济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米里亚娜不断地让米洛舍维奇与当时的高层人物会面,把他介绍给南共联盟主席约瑟普·铁托身边的人。这时,米洛舍维奇结识了另一位日后对其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伊万·斯坦鲍利奇。斯坦鲍利奇比米洛舍维奇年长5岁,他的叔父彼塔·斯坦鲍利奇是当时的塞尔维亚总理。在两位斯坦鲍利奇的提携下,米洛舍维奇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从政经历
快速晋升
米洛舍维奇从政较晚,1983年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团中央委员,次年担任南共联盟贝尔格莱德市委主席。1985年塞尔维亚共盟第一次中央全会上,米洛舍维奇首次引起领导层的广泛注意。在会上,米洛舍维奇进行了论战,与那些言之无物、令人昏昏欲睡的发言相比,米洛舍维奇的讲话则显得充满激情、令人振奋,因而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次一鸣惊人的发言,使塞尔维亚的领导层对他刮目相看。1986年,米洛舍维奇被选为塞尔维亚共产党政治局主席,从而上升到最高级领导层,同年5月,他当选为塞尔维亚共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同年还被选为南共联盟中央委员。1987年4月,米洛舍维奇受时任塞尔维亚总统斯坦博利奇的委托赴科索沃安抚闹事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情绪,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波列塞族人抗议阿族人的群众聚会上提出了“谁也无权镇压人民”的著名口号,并号召人民“改变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认识和许多人”,以便“使我们生活得更好”,从而赢得了群众的青睐。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
1989年,米洛舍维奇出任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同年,他根据1974年《南联盟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省的自治权。
1990年上半年,当南共联盟面临解体、其他政党纷纷成立、塞尔维亚的反对党要求废除1989年选举结果、重新实行多党制大选时,米洛舍维奇作为主要倡导人,提出将塞共盟和塞社盟(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统战组织)合并,成立塞尔维亚社会党,并于7月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党主席。在同年12月的多党制大选中,他再度当选为塞尔维亚总统。
1991年,阿尔巴尼亚族人自行组织公民投票表决,宣布科索沃为独立的共和国。米洛舍维奇下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军警在科索沃全境发动了清剿阿族非法武装的攻势。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长达几个月的轰炸下,米洛舍维奇被迫下令将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战争的失败和此后西方国家对塞尔维亚人实施的制裁,使得米洛舍维奇的民众支持率下降。同年,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当中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以及马其顿相继宣告独立。根据“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应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的口号,米洛舍维奇支持联邦军队对独立活动进行干预,但这一次,他没能成功地阻止各共和国的独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最终宣告解体。在这一过程中,米洛舍维奇指责西方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造成了南联邦解体。而西方认为,正是米洛舍维奇强烈的大塞尔维亚主义情绪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其他民族产生了防范和害怕的心理,从而造成了各共和国的独立倾向,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的解体。
1992年4月27日,在米洛舍维奇的指导下,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此时,在前南斯拉夫的一些政坛元老、新秀在多党制浪潮中纷纷下野时,米洛舍维奇的政治地位却能稳如泰山,且有所加强。同年12月米洛舍维奇再次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任期至1997年7月。
1992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刚成立时,多布里察·乔西奇担任总统,但实权却掌握在作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的米洛舍维奇手中,南联盟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均需得到米洛舍维奇认可。另外,米洛舍维奇还推荐米兰·帕尼奇担任南联盟总理一职,因为帕尼奇拥有美国塞尔维亚双重国籍,是一位侨居美国多年的商人,受到西方的支持。米洛舍维奇想通过帕尼奇,缓解西方对南联盟的制裁,帮助南联盟摆脱困境。但同年12月,帕尼奇遭弹劾。米洛舍维奇还牢牢控制着舆论工具,择机调整领导班子,排除异己,从中央到地方均安排效忠和听命于自己的人担任要职。
1996年3月2日在塞尔维亚社会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米洛舍维奇再次当选为主席。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1997年,米洛舍维奇已经蝉联两届塞尔维亚总统,根据共和国宪法规定已不具连任资格,因此他决定角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6月米洛舍维奇被社会党正式提名为南联盟共和国总统候选人,7月14日被南联盟共和国议会确定为南联盟总统唯一候选人。7月15日,他在南联盟议会第四次非常会议上当选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7月23日宣誓就职。
1998年,塞尔维亚与科索沃阿族之间的长期争端迅速恶化,演变成塞尔维亚安全部队与科索沃解放军游击队之间的公开武装冲突。1999 年初春,塞族人发动了旨在击败叛乱分子的大规模攻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进行了报复,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以为米洛舍维奇会很快投降。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以前批评米洛舍维奇政府的塞族人纷纷支持自己的国家。
1999年5月,联合国前南刑庭认为米洛舍维奇是科索沃战争的发动者,并且在克罗地亚等地的战争中犯有“战争罪”,米洛舍维奇被起诉。而与此同时,北约的狂轰滥炸及多年的战乱使得南联盟原本脆弱的经济更加破败不堪,国内反对米洛舍维奇政府的力量抬头。
2000年6月,米洛舍维奇修改联邦宪法,使自己有权再连任4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呼吁提前举行总统大选。但最终,米洛舍维奇在9月举行的大选中失败,科什图尼察当选为南联盟新总统。
下台后经历
被逮捕入狱
2001年1月29日,米洛舍维奇被软禁在家中。同年4月1日,塞尔维亚警方以“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罪名将米洛舍维奇逮捕入狱。6月28日,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到海牙前南刑庭。同年,米洛舍维奇发表书面声明,称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是诋毁南斯拉夫的阴谋,是对他个人的恶意攻击,并拒绝承认法庭司法的合法性。在法庭上,他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他是试图拯救南斯拉夫免遭西方阴谋分裂的和平缔造者,而使南斯拉夫变成今天这样的真正元凶是西方大国和北约。他谴责西方国家对同一问题的两面立场:“当塞尔维亚帮助塞族人时,我是罪人;当梵蒂冈帮助克罗地亚人通过武力手段分离出去时,教皇是圣父。”
开庭审理
2002年2月12日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院开始审理对米洛舍维奇的指控。检察官在起诉书中列举了66条罪状,指控米洛舍维奇自1991年以来,在科索沃、克罗地亚和波黑战争地区犯有“伤害人类罪、种族屠杀罪和战争罪”等罪行,其中“科索沃案”5条罪状、“克罗地亚 案”32条罪状、“波黑案”29条罪状。同年8月6日,塞尔维亚选举委员会宣布,由于米洛舍维奇曾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两次当选过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根据宪法,他无权作为总统候选人第三次参加总统竞选。8月10日,塞社会党决定,将提名正在海牙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院受审的米洛舍维奇,参加下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塞社会党认为,尽管米洛舍维奇目前在海牙受审,但这不构成他参选的障碍,因为目前米洛舍维奇尚未被裁定有罪,在这种情况下,他拥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塞社会党认为选举委员会的决定不构成障碍,只有塞尔维亚最高法院才能作出最终裁决。
2003年9月23日,塞尔维亚一名特别检察官指控米洛舍维奇策划谋杀塞尔维亚前总统斯坦博利奇,并企图杀害反对派领导人德拉什科维奇。同年12月,米洛舍维奇当选塞尔维亚议员。
2004年7月5日,海牙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对米洛舍维奇的审讯因其健康原因将无限延期。同年8月31日,米洛舍维奇首次正式在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此前,他一直认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设立这一法庭的决议有失公允,法庭不具备国际合法性,因此无权对他进行审判。
2005年6月1日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播放一部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的录像短片,试图向法官证明米洛舍维奇确实在波黑犯下有种族灭绝的罪行。
2006年1月,俄罗斯表示,鉴于医生证实米洛舍维奇的健康状况恶化,如果米洛舍维奇获准前往莫斯科接受治疗,俄政府将保证他在治疗期间遵守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提出的有关保外就医的所有要求。但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拒绝了米洛舍维奇提出临时到俄罗斯治病的请求,理由是不相信他在结束治疗后会返回海牙继续接受审判。同年2月24日,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巴布林说,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不允许米洛舍维奇到俄治病的决定与欧洲委员会倡导的人道主义原则相违背,并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监狱离世
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2006年3月11日宣布,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死亡,终年64岁。
政治举措
政治改革
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政策
米洛舍维奇自从1986年当选塞尔维亚共和国共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就开始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政策。他认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在南联邦中人口最多(占 41. 4%),幅员最大(占 34 %),南联邦实行的“轮换制”原则使塞尔维亚不仅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称的权力,而且“丧失了国家特征”,所以呼吁“拯救塞尔维亚”,主张在南联邦议会实行“一个公民一张选票”的制度,欲掌握联邦的决策权。这种主张得到塞族人的拥护,但遭到了其他共和国的普遍反对。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的民族分离主义持强硬态度,结束了原塞尔维亚主席团主席斯坦博利奇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民族主义的软弱政策,撤换了科索沃自治省的主要领导人,后通过修改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收回了科索沃的部分自治权,解散了自治省议会。此举被批评为“新斯大林主义”,使其他共和国对塞尔维亚戒心倍增,认为这是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开始复活的重要标志,在客观上助长了其他共和国的分裂倾向。
1988年4月在科索沃波列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米洛舍维奇发表了“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应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的言论,故被人称为“最大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随后他坚决反对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撤换了代表科索沃自治省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的支持下,1988年修改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把实际已处“平起平坐”地位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重新纳入塞尔维亚的权限范围,此举造成南斯拉夫其他加盟共和国对自治权被削减的恐慌。
1989年,当科索沃出现独立势头时,米舍维奇果断地下令向科索沃增派警察部队,解散科索沃自治省议会,暂时控制了局势。尽管此举使塞尔维亚同科索沃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但米洛舍维奇正是利用塞族群众中的民族主义情绪,牢牢地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修改宪法
米洛舍维奇于1990年当选为社会党主席,而后又在年底进行的多党制大选中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同年,塞议会决定修改宪法,新宪法极大地加强了共和国总统的权力,如任命政府总理和最高法院法官、指挥治安部队、解散议会和宣布紧急状态等。此外,新宪法规定,塞尔维亚对本土以外的塞族人负有责任。这为米洛舍维奇推行其大塞尔维亚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6月,米洛舍维奇修改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使自己有权再连任4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经济措施
由于南斯拉夫解体后混战和联合国1992年起对南实行的国际制裁,使南联邦经济遭到致命打击。加上战争涌入的50多万难民,到1993年时南联邦经济已濒于崩溃。米洛舍维奇力主改革和发展经济建设,从1994年实行金融改革和经济复苏计划开始,国内经济逐步走出困境。1994年以制止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与汇率的金融改革计划达到预期目标,1995年的平衡预算和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也取得较好效果。1996年米洛舍维奇进一步提出经济开放、增加投资的经济改革计划,终于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经济告别了恶性通胀的阶段,国内生产回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外交政策
对美西方政策
科索沃问题上,米洛舍维奇为保卫国家主权完整坚决抵制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欲驻兵科索沃的要求,不惧威胁和炮火,同其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米洛舍维奇同西方国家打交道有强硬的一面,也有妥协的一面。既坚持原则,又适时做出让步。1995年11月,历时3年半的波黑战争趋于尾声,在美国的主持下,在代顿举行和平谈判,由波黑总统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率领的穆斯林代表团、克罗地亚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率领的克族代表团以及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率领的塞族代表团参加了谈判,米洛舍维奇同其他方代表一样态度强硬,使谈判多次陷人僵局。当所有人都以为谈判要破裂时,米洛舍维奇忽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尤其在涉及领土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终于打破僵局,达成协议。
对俄政策
在面对北约战机的空袭时,为了取得俄罗斯的支持,在米洛舍维奇的策划下,南联盟议会于1999年4月12日一致通过了加入白俄联盟的决定。4月1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26票赞成、46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基本上通过了支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加入俄白联盟的决议。
对华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米洛舍维奇任南斯拉夫最大的银行贝尔格莱德银行行长时曾经访华。那次访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97年,他再次访华。从所见所闻中,他得出结论,中国有希望,中国是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未来世界的希望。他由衷地期望中国强大、再强大。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事情不光是停留在言词上。他提出,南斯拉夫打算在位于多瑙河的贝尔格莱德开辟一个多河开发区,希望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开发,举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都可以。
人物事件
死因存疑
2006年2月,米洛舍维奇曾提出到俄罗斯就医,但被法庭拒绝。根据各国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患重病情况下应该保外就医,如果公诉方或法庭认为犯罪嫌疑人社会危害极大不得保外就医,则应该送到监狱医院住院治疗,直到病愈或病死在监狱医院的病床上。但是监狱医生并不认为米洛舍维奇属于患重病。同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被发现死在海牙羁留中心牢房的床上。
2006年3月12日,来自荷兰以及塞黑的法医对洛舍维奇的遗体进行尸检。联合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问题国际刑事法院当天在结束尸检后发表声明,初步认为米洛舍维奇死于心脏病。
米洛舍维奇的律师托马诺维奇3月13日出示了一封信件,米洛舍维奇在去世前致信俄罗斯驻荷兰大使馆,称自己正遭人毒害,其目的是想让他在法庭上“闭嘴”。
2006年3月17日莫斯科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中心权威专家马尔加里特·舒米林参加完尸检后提出4点疑问:一是心肌梗塞的持续时间:米洛舍维奇的心肌梗塞据称持续了3小时,这意味着他本应在这段时间内感受到剧烈疼痛或身体不适,并有所反应。然而,据观察,他在死亡前并未显示出相应的症状。二是身体检查结果:尽管米洛舍维奇的死因被归结为心肌梗塞,且通常与心脏动脉损伤有关,但他的尸体上未发现暴力痕迹,其他器官也没有严重损伤。他的儿子马尔科提到,米洛舍维奇生前最后几天并未抱怨胸痛,而是腹部剧痛,怀疑肾脏有问题,甚至担心被下毒。三是毒物学检验:通常毒物学检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即便是在最先进的实验室中,至少也需要10天。荷兰医疗中心能够迅速完成检验,这一点令人质疑。四是药物服用情况:毒物学专家提出的米洛舍维奇可能服用了利福霉素的说法至今没有人予以驳斥,说明国际法庭方面默认了这点。这种药能把人的尿液、体液和眼泪变成红褐色,解剖化验时不可能发现不了体内利福霉素的存在。
莫斯科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博克里亚表示,米洛舍维奇的心脏病完全可以通过显微手术治疗,许多国家专科医院都能做,根本不是什么医学难题。海牙国际法庭拒绝前南总统前往莫斯科接受治疗,分明是不希望米洛舍维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屠杀争议
1995年7月,联合国设立在斯雷布雷尼察的“安全区”内,包括少年在内的8000多名穆斯林平民被逮捕后遭屠杀。海牙国际法庭指控米洛舍维奇,以及塞族战时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和军队指挥官拉特科·姆拉迪奇应对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残忍的事件负责。
2002年4月10日,国际前南战犯法庭宣布了对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惨案的调查结果,称没有证据表明是米洛舍维奇和前波黑塞族强硬派领袖卡拉季奇下令制造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
在2003年8月25日的审讯中,有证人表示米洛舍维奇曾协助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试图通过驱逐和杀害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平民的手段来扩大塞族军队控制的领土,米洛舍维奇在海牙法庭上接受审问时否认了这一指控。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前总统佐兰·利利奇也曾于当年6月17日在海牙前南战犯法庭上作证说,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不可能下令制造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米洛舍维奇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南斯拉夫人民心中,他曾领导斯拉夫人英勇反击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轰炸,并与西方抗衡叫板,米洛舍维奇是一个“民族英雄”;但在西方国家眼中,他是巴尔干一系列麻烦的制造者,是一个“战争犯”。(央视新闻 评)
他的去世是塞尔维亚、塞人民以及社会党的重大损失。(时任塞尔维亚社会党最高委员会主席达契奇 评)
米洛舍维奇之死,意味着20世纪后期巴尔干战争的主角离开了舞台。米洛舍维奇虽然被一些人斥为“巴尔干半岛屠夫”,但很多塞尔维亚族人都认为他是一位英雄。他死在了狱中,不仅让审判了他4年,试图给他定罪的人感到受挫,他还通过这种死法对法庭做出了最后一次挑衅。他一直声称塞尔维亚族人在历史上苦难深重,他最后死在监狱中也树立了他的塞尔维亚族受难者的形象,而且被认为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国家。(法国前外长杜斯特·布拉齐 评)
作为“大塞尔维亚主义”的继承人和执行者,米洛舍维奇发起的战争曾导致数十万人伤亡、上百万人逃离家园、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因此“他的去世标志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地区曾经最苦难、最悲壮同时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时代的终结”。(克罗地亚政府 评)
人物荣誉
米洛舍维奇被俄罗斯《苏维埃俄罗斯报》授予2002年度“人民之声”奖章。颁发“人民之声”奖章是《苏维埃俄罗斯报》每年迎接新年的一项传统活动。米洛舍维奇获奖的理由是“他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囚徒,因为勇敢地与北约反人类的罪行做斗争而被捕”。
参考资料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斯•米洛舍维奇.《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5期.2024-03-09
Slobodan Milošević.britannica.com.2024-03-09
米洛舍维奇生平.江淮晨报.2023-12-26
档案:米洛舍维奇生平.新浪网.2024-05-17
米洛舍维奇狱中死亡.新浪网.2024-03-09
..2024-05-25
Slobodan Milosevic Biography.notablebiographies.com.2024-04-12
米洛舍维奇海牙不归路.新浪网.2024-03-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从政经历
快速晋升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下台后经历
被逮捕入狱
开庭审理
监狱离世
政治举措
政治改革
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政策
修改宪法
经济措施
外交政策
对美西方政策
对俄政策
对华政策
人物事件
死因存疑
屠杀争议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人物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