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体
1992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南斯拉夫解体是指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1991年6月-1992年4月间分裂为5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过程。5个国家分别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
南斯拉夫联邦地区早在其前身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各民族间已存在矛盾。南斯拉夫联邦成立后,由于地区自治问题使得权力转移至地方共和国,滋生了地区民族主义。同时由于政治体制的频繁改革导致分离主义加剧,联邦政府凝聚力减弱。经济危机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使得地区矛盾不断激化。随之而来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与欧美国家的干预也为南斯拉夫的解体提供了外部因素。1989年10月,南共联盟召开的十三届二十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政治体制改革纲领》表示放弃“一党垄断”,接受多党制政治模式。1990年1月20日南共联盟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会中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盟代表团和其他共和国共盟代表团出现争论,斯洛文尼亚共盟要求解散南共联盟,塞尔维亚共盟倾向统一。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盟在投票失败后退出代表大会,并终止了同南共联盟中央的联系。
1990年4-12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6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先后进行多党制议会选举。选举结果表明,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要求独立,反对联邦制;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行动,力图维持联邦国家的统一;马其顿和波黑两个共和国担心遭到侵占,处于观望之中。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在1990年7月25日通过的《政治结社法》规定公民有权自由结社、建立政治组织和政党。各共和国纷纷成立政党和组织,至1991年底,全南斯拉夫已成立250多个政党和组织。随后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与斯洛文尼亚议会宣布独立。1991年9月8日,马其顿共和国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宣布马其顿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而独立。波黑共和国因为内战,于1991年10月15日才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联合建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标志着1945年后建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解体。
南斯拉夫的解体对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造成各共和国政局动荡不稳定。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因为独立问题相继爆发了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和大量经济损失。而南斯拉夫联盟也于2006年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分别独立。关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夫人米拉·马尔科维奇在《昨天或者明天》一书中提到:“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变革,但是需要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变革,需要的是这些社会变得比较发达和较人道的变革。”中国前驻波黑大使温西贵提出:“南斯拉夫的解体是一个长期的、非常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作用相互交织。民族矛盾是南斯拉夫问题的核心。”
背景
政治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联邦制,由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经过讨论,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地区。在此时期科索沃寻求高度民族自治的诉求较为强烈,与塞尔维亚之间存在矛盾。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在1945年-1988年共进行了60次各种改革,其中宪法改革5次、经济体制改革13次、经济政策改革12次、教育改革5次。而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在1974年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使各共和国的权限和独立性增强,同时提高了自治省的地位,导致塞尔维亚政府与伏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的关系逐渐僵化,自治省名义上位于塞尔维亚,而实际上常常同塞尔维亚对立,这一现象影响了塞尔维亚和联邦之间关系的稳定。南斯拉夫在政治体制方面的频繁改革导致分离主义倾向加剧,联邦政府逐渐对6个共和国和2个自治省失去控制。
除分离主义倾向之外,学者马细谱认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政党南共联盟的领导力下降,是南斯拉夫解体的重要因素。南共联盟成立初期创新马克思主义学说,成立了多民族联邦制国家,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执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但在提出发扬民主和实现自治的想法后,南共联盟领导核心日趋“联邦化”。“六大”之后,南共联盟中央与各共和国、自治区(省)南共联盟之间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三者平行的关系。1980年约瑟普·铁托去世后,南共联盟开始丧失凝聚力和自信,很难代表全联邦发挥作用,整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像一个多党制国家,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力量。随着东欧多党政治体制和“民主化”浪潮的出现,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解体。
经济背景
南斯拉夫联邦成立后在欧美国家的财政援助下发展经济,增加了外贸出口,减少了财政赤字。南斯拉夫在整个50年代中建立了重工业,工业生产增加了两倍,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南斯拉夫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70年代中期,南斯拉夫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约10%。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南斯拉夫经济趋于动荡。1979年-1981年,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为进口石油多支付了70多亿美元,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南斯拉夫联邦削减国际贸易,因而使依靠能源和原材料等进出口的工业部门的生产大幅度下降。高投资、高消费和高福利政策,使社会消费超过社会生产水平,投资超过客观的现实可能性,形成通货膨胀外债增多。在南斯拉夫大量举债的情况下欧洲经济共同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续向南斯拉夫贷款,使其以新债还旧债,延长还贷期限,南斯拉夫的经济危机因而日益加剧。其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1989年攀升到2500%;货币不断贬值,1985年与西方的汇率相比下降了90%;失业率连年升高,从1981年的14%上升到1988年的17%。同时,人民的实际收入在不断减少。自1979年起,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了1/3,在1983-1988年,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了1/4。1987年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79%的受访者不相信政府能解决积累的经济问题。经济困难引起各族人民的不满和社会动荡。
1989年6月,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物价高涨,出口停顿,外汇汇率锐变,贷款利率达到23.4%,企业因税率过高纷纷倒闭。1989年12月,8608家企业面临破产,在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600万就业工人中有320万工人面临失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在马其顿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等地尤为严重。经济较为发达的共和国和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共和国和地区的经济差已经逐渐扩大。经济较发达的共和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赚取外汇;而经济较落后的共和国难以摆脱经济停滞的状态,地区经济相对差距不新扩大,地区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同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分权化导致中央财力下降,地方财力过大,过度的分权造成了分裂。另外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与产品、收入的集体或集团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造成宏观经济调控不力,市场机制不能发挥的作用。1988年南共联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南共联盟改革三个改革方案,目的在于摆脱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危机。但未能等到改革方案的实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独立”狂潮中开始解体。
民族问题
南斯拉夫王国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解体,原属于奥匈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联合建立“塞尔维亚人一克罗地亚人一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亚历山大•卡拉乔治维奇任国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王国成立后塞尔维亚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上层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特权,否认国内多民族状况的存在,坚持只存在一个南斯拉夫民族,此举遭到国内其他民族尤其是克罗地亚族的反对。1928年,一名黑山塞族议员在议会中枪杀3名克族议员,其中包括克族政治领袖。随后国王亚历山大于1929年发动政变,实行独裁统治,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亚历山大实行的高压政策未助益于民族联合,激起更为激烈的反抗。1934年,亚历山大国王被克罗地亚民族主义组织“乌斯塔什”起义者的人员刺杀。1941年春,德、意等轴心国部队利用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攻占并瓜分南斯拉夫,并在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境内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由“乌斯塔什”的元首安特•巴韦利奇执政。巴韦利奇称为了保护克罗地亚人纯正的雅利安血统,要将其境内的塞尔维亚驱逐出境,在其统治期间杀死了数十万塞族人。1941年夏,以约瑟普·铁托为首的南共发动了反抗德、意等占领军的武装斗争。南共实行反对“一元化主义”与“分立主义”的民族政策,主张承认各民族的民族权利,由拥有平等地位的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南斯拉夫联邦时期
战后南联邦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贫富不均等等。五六十年代实行的自治,使经济权力大多由联邦政府转移到地方共和国手中。分权有助于消除中央集权所带来的指挥不当和官僚主义,但同时也滋生地区民族主义。地方政府官员不再由中央任命,而是选举产生,甚至联邦政府也由各地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共和国经济方面的差距导致了民族主义思想的重现,六七十年代在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民族主义混乱,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克之间互相仇视。克、塞两共和国的领导煽动和组织混乱,与联邦政府相对抗。约瑟普·铁托采取措施,撤销了一批共和国领导人职务,并以武力平息了动乱。铁托一方面坚持民族平等政策,另一方面又过多地强调民族的个性,将联邦权力不断下放到共和国和自治省。在联邦各主要机构中,由各共和国自治省选派相同数目的代表组成。各共和国独立制定政策、计划,自筹资金,自理财政,各自处置文教科技问题。这种地方自治,削弱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各民族间的凝聚力以及联邦政府的统治力。面对民族矛盾的发展,铁托采取加强个人权威的方式保证联邦的统一,维持政局的稳定。1963年通过宪法,他被确定为终身总统。为了确保权力顺利交接,约瑟普·铁托提出设立联邦主席团。共和国和自治省各派一人,加上铁托共9人组成。1981年铁托去世后,作为国家领导核心的联邦主席团逐渐趋于瘫痪约瑟普·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潜在的民族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民族间的冲突日益尖锐,民族关系趋于紧张。在经济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各共和国的领导人更多地维护本地区的利益,忽视联邦整体利益,导致民族主义、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泛滥。随着贫富差距扩大,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986年9月,塞尔维亚共和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公布了一份《关于我国现实社会问题备忘录》,内容提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领导人从民族上、政治上和文化上分裂联邦,仇视塞尔维亚。《备忘录》的公布激化了南斯拉夫其他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斯洛文尼亚波黑战争北马其顿黑山等相继出现民族主义。80年代中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中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不断制造事端反对塞尔维亚族,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取消科索沃自治省的地位,派出塞尔维亚族官员和军警至科索沃各地接管政权维持秩序。塞尔维亚族与阿尔巴尼亚族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时有发生。南共联盟和联邦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方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其在实践上出现诸多失误,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和国共内战埋下隐患。
国际环境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加速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瓦解。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消亡。南斯拉夫联邦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安全上失去保障了,在经济上也失去后盾。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时间不同的政党和组织相继出现,每个国家都存在几十个至几百个大小各异的党派。议会选举、总统竞选、“休克疗法”,造成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力量的尖锐对立,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变革始于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旋即波及东南欧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最后结束于南斯拉夫。当苏联和东欧的政局发生剧变的时,南共联盟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遭受冲击,处于动荡和解体之中。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迅速瓦解的,南斯拉夫各地在不断发生动乱事件。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干预是导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重要因素。尽管南斯拉夫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就开始摆脱斯大林模式,但西方认为它在巴尔干半岛处于特殊的位置,仍是“社会主义”阵地。欧美国家为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霸权,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利用了民族主义打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加速南斯拉夫的解体。德国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为独立国家,主张肢解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对待南斯拉夫问题的态度倾向于德国的立场,支持分裂南斯拉夫,希望收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还南斯拉夫的几处领土。冷战后的美国为了制止俄罗斯重新崛起和制约欧洲盟国,采取双重政策和双重标准,公开干预南斯拉夫地区事务,竭力将巴尔干纳入其控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安全体系。欧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南斯拉夫地区的全面干预和控制,使原本错综复杂的南斯拉夫内部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更加激化,冲突频繁,危机起伏。
过程
罢工运动
米洛舍维奇出生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波泽勒瓦克的一个塞尔维亚人家庭,于1987年担任塞尔维亚南共联盟总书记。米洛舍维奇上台后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分裂势力采取强硬的态度。1989年2月中旬,科索沃煤矿的阿尔巴尼亚族工人举行大罢工,自治省陷入瘫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组织大型集会支持和声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罢工活动,谴责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沙文主义政策”。1989年3月28日,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修改宪法的决议,取消了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的地位,宣布这两个地区完全由塞尔维亚司法管辖,以加强内部(包括两个自治省)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该决议否定了1974年宪法所赋予这两个自治省的所有权力,导致各共和国之间的局势日益紧张。同年10月,南共联盟召开十三届二十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纲领》,表示愿意放弃“一党垄断”,接受多党制政治模式。自此,南共联盟领导层内的分歧日益严重,党的“联邦化”问题更加突出。
南共联盟十四大
1990年1月20日南共联盟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大会旨在制订新的纲领和克服危机的基本措施。大会开幕的当天,在讨论到南共联盟的改革和作用以及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命运时,会上出现了争论。冲突主要发生在斯洛文尼亚共盟代表团和其他共和国共盟代表团之间。斯洛文尼亚共盟要求解散南共联盟,塞尔维亚共盟倾向统一。在1月23日的会议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盟代表团的建议获得169票支持,1432名代表投票反对。于是,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盟代表团宣布无限期退出代表大会,并终止了同南共联盟中央的一切联系。1990年5月26日,南共联盟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在休会4个月之后继续举行,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的共盟代表团拒绝出席。于是,这次代表大会改变原先的议程,变成了一次对形势的讨论会,既没有选举新的中央机构,也没有作出任何重要决议。大会虽然建议在1990年9月29日举行正式的民主重建代表大会,但会议并未如期召开,南共联盟就此终结。
宪法争端
1990年5月15日-1991年5月15日,按轮换原则由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鲍里斯拉夫·约维奇担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主席职务。在此期间,约维奇总统强调,在制定一部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新宪法之前,各共和国没有修改和通过自己宪法的权力。约维奇指出,各共和国虽拥有自决权,但如果破坏全国的宪法秩序,将导致国共内战和南斯拉夫崩溃,这是不允许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反对联邦领导人的这一观点,它们担心北马其顿共和国和波黑支持塞尔维亚制定中央集权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便鼓励它们争取独立的行动。同时,约维奇号召南斯拉夫人民军收缴分布在各共和国(主要在斯洛文尼亚)领土防卫部队手中和仓库里的武器,集中到联邦军队手中。这一措施促使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联系进一步紧密。5月17日,斯洛文尼亚民主联盟和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举行会晤,反对联邦国防部收缴武器,要求联邦安全部门增加透明度,要求外交部、内务部和总参谋部等部门增加各共和国的干部,以削减塞尔维亚在上述部门的人员。
政治结社法
1990年7月25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的《政治结社法》规定公民有权自由结社、建立政治组织和政党。至1991年底,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已成立250多个政党和组织,其中塞尔维亚57个、斯洛文尼亚47个、波黑43个、马其顿25个、黑山35个、克罗地亚42个。这些政党宣布反对南共联盟的一党垄断,主张立即举行多党制议会选举,要求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要求军队和警察中立和非政治化。这些政党通过利用群众对党政部门领导人的不满情绪,向南共联盟夺取政权。1990年4-12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6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先后进行了多党制议会选举,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相继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或反共的政党和组织。有的地区南共联盟的力量占优势,有的地区民主反对派占主导地位。在1990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各共和国的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的共产党人放弃了南共联盟的纲领,迎合反对派政党选举前提出的纲领要求,反对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民族主义立场;波黑共和国的共产党人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穆斯林民族主义政党的攻击下失去了影响力;马其顿共和国的共产党人只在一部分马其顿族选民中仍有影响;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共产党人对反对派保持较大的优势,在选举中获胜。
1990年7月19日,斯洛文尼亚公开支持科索沃自治省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第七共和国”,谴责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自治省的强制措施。与此同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宣布不派自己的士兵去科索沃自治省和其他共和国服役,并开始筹建本共和国的军队。7月25日,南斯拉夫联邦克罗地亚共和国改国名为“克罗地亚共和国”,恢复了历史上克罗地亚的旧国旗和旧国徽,把一切与社会主义和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名称改掉,允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被禁止回国的民族主义分子返回克罗地亚。1990年10月4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总统会晤,提出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邦联制方案”。该方案规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应该改组为“主权国家联盟”,有共同的议会、部长会议和联盟法院。组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拥有自己的货币,向国外派驻自己的外交使团,在统一指挥下各共和国有自己的军队,等等。
各国状况
斯洛文尼亚
南斯拉夫联邦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是反对派组织要求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私有化最早的地区。1990年4月,斯洛文尼亚登记注册的主要政党有:自由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民主革新党(原南共联盟)、民族党等。斯洛文尼亚的最大反对派政党“斯洛文尼亚民主联盟”(德莫斯DEMOS),是一个6党联盟。1990年3月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议会首次从宪法中去掉“社会主义”字样,改称斯洛文尼亚为共和国。在4月8日进行首届多党议会选举时,反对派“德莫斯”获胜组织政府,在240个议席中占127席(占55%)。5月10日,斯洛文尼亚的前共产党人米兰·库昌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库昌在1986-1989年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共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库昌是著名的民主派人士。起初,他主张政治多元化,反对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1990年底,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后,他转而支持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并于1992-2002年连任两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总统。
克罗地亚
1990年初,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各种政党纷纷成立,主要有:民主共同体、社会自由党、民主改革党(原南共联盟)、人民党、权利党、农民党、社会党等。4月22日-5月6日,克罗地亚共和国举行第一次多党制选举。在两轮选举中,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HDZ)获胜,得到41.5%的选票,控制了议会2/3的议席。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从多党议会选举开始,就要求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主张6个共和国组成松散的主权共和国邦联克罗地亚共盟-民主改革党在选举中失去政权,成为在野党。克罗地亚前共产党人弗拉尼奥·图季曼于1990年5月当选为克罗地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马其顿
1990年6月17日,马其顿共和国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МВРО-ДПМНЕ)在斯科普里成立。该党主席是留布乔·格奥尔吉耶夫斯基。在11月11日和25日的第一次多党议会选举中,马其顿共和国共有18个政党和1个社会组织以及43个独立候选人参加。选举后民族统一民主党获得议会120个议席中的38席,原马其顿共和国共盟改建的民主复兴党占据第二位,获得议会31席,阿尔巴尼亚族政党获得22席,自由派人士获得18席。马其顿共和国国内民族关系复杂,要求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稍晚于其他共和国。
波黑
波黑在多党议会选举前夕,主要有三个政党:穆斯林民主行动党(领导人为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塞尔维亚族民主党(领导人为拉多万·卡拉季奇)和克罗地亚族民主共同体(领导人为马特·鲍班)。1990年11月18日,波黑共和国首次举行多党议会选举。议会中,穆斯林民主行动党获得86席(占35%);塞尔维亚族民主党获得72个席位(占30%);克罗地亚族民主共同体获得44个席位(占18%)。大选后没有任何政党在议会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过半数,形成三族三党鼎立的局面。这一结果反映了当时波黑三族居民的构成情况。波黑共和国共盟—社会民主党选举失败,失去执政地位。大选后三个主要政党分别获得了共和国的领导职位:波斯尼亚族的阿·伊泽特贝戈维奇任共和国主席团主席,塞尔维亚族的莫·克拉伊什尼克任议长,克罗地亚族的尤·佩利万任总理。这种不同民族政党“三分天下”的局面导致波黑战争后来的政局动乱不止。
塞尔维亚、黑山
1990年12月9日和26日,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进行议会和总统选举。选举前夕,塞尔维亚的反对党主要有两个,即以作家武克·德拉什科维奇为首的塞尔维亚复兴联盟和以哲学家沃伊斯拉夫·舍舍尔为代表的塞尔维亚激进党。这两个政党及其领导人都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主张“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成员,应该是民主的、多党议会制的和亲欧洲的”。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的两轮选举中,塞尔维亚社会党赢得胜利,得票率为65.35%,占塞尔维亚共和国国民议会250个议席中的190个,即占77.6%。塞尔维亚社会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抵制选举,他们于7月5日宣布,要求成立独立于塞尔维亚的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共盟(主席为莫米尔·布拉托维奇)获得黑山议会125个席位中的83个,布拉托维奇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如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虽然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分裂。各共和国的多党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要求独立,反对联邦制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行动,力图维持联邦国家的统一;马其顿和波黑战争两个共和国担心遭到侵占,处于观望之中。
三种方案的讨论
1990年10月10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成员同各共和国总统一起讨论了国家未来的三种方案: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张“真正的联邦”;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坚持邦联制;马其顿共和国和波黑产生动摇,但倾向于有效的联邦制。12月22日,克罗地亚在“邦联制方案”被否决后颁布了本共和国的新宪法,宣布克罗地亚为“主权国家”,强调不再承认联邦对各共和国之间的谈判与协议拥有仲裁权。同日,斯洛文尼亚就共和国的未来举行全民公决,93.2%的人投票支持建立独立的斯洛文尼亚国家。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独立
1991年4月,各共和国之间反复协商与谈判均宣告无效。5月15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的工作已陷入僵局。在选举联邦主席团主席时,克罗地亚人斯蒂佩·梅西奇只得到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波黑4个共和国的4票,距法定的5票少1票。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梅西奇自己宣布就任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利用联邦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加速了宣布独立的步伐。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就共和国的未来举行全民公决,94.23%的公民支持建立“主权和独立共和国”。
1991年5月28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代表团访问了马其顿和波黑战争两个共和国,通报斯洛文尼亚即将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独立。6月15日,库昌总统和弗拉尼奥·图季曼总统代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在卢布尔雅那会面,商定最迟于6月26日同时退出南斯拉夫联邦。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议会宣布克罗地亚共和国为主权独立国家。25日晚上,斯洛文尼亚议会投票通过了共和国独立声明,并宣布南斯拉夫联邦宪法对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无效。
克罗地亚战争
早在1990年7-8月份,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居民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与新成立的民主派政府对立,并决定就自治问题在塞族居住区进行全民公决。克罗地亚当局无法容忍“分裂主义”活动,宣布将用“法治国家的一切手段阻止全民公决”。8月17日,塞尔维亚族夺取克罗地亚警察部队的武器,在交通路口设置障碍,同克罗地亚“特种部队”发生局部冲突。1991年3月初,“塞尔维亚族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自治区”在克罗地亚宣告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克宁市,塞尔维亚族的这一行动旨在从克罗地亚“分离”出去。3月3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为克拉伊纳地区出现的事态发生军事冲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军为平息冲突于4月底占领克拉伊纳地区。6月,克罗地亚正式宣布独立后,克罗地亚境内3个塞尔维亚族自治区于同年12月宣布成立“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脱离克罗地亚,随后便开始同波黑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进行合作,拟同波黑共和国境内新成立的“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合并,或与塞尔维亚共和国实现“统一”。
1991年9月7日,在欧洲共同体、美国苏联的倡议和主持下,关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海牙举行(通称为“和平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的宣言》,强调致力于和平解决南斯拉夫危机。但克罗地亚境内克罗地亚族、塞尔维亚族两族的矛盾并未因此缓解,相反武装冲突在不断升级。半年内双方战死、失踪12万人,伤2万多人,50万人沦为难民。在这期间,驻扎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军奉命出面干预,力图将冲突双方隔开。不久,克罗地亚共和国武装力量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对抗,企图迫使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撤离克罗地亚。到1991年底,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已公开站在塞尔维亚族一边防止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进攻塞尔维亚族控制区。于是,克罗地亚境内的武装冲突变成了以克罗地亚共和国军队为一方和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与塞尔维亚族武装为另一方的战争。而且,战场的形势对克罗地亚共和国日益不利,它面临丧失独立的风险。
在这种形势下,联合国秘书长派出私人特使,即美国前国务卿赛勒斯·万斯进行调停,促使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军三方的领导人于1991年11月23日在日内瓦达成停火协议,其中规定:克罗地亚立即解除对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兵营的封锁;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立即撤离克罗地亚当局的控制区;冲突双方同意由联合国尽快向南斯拉夫派遣维持和平部队,进驻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居区。持续数月的国共内战基本停息。12月8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签署从克罗地亚撤军协议。在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斡旋下,冲突双方又于1992年1月2日在萨拉热窝签订停火协议,接受万斯提出的“和平计划”,同意将塞尔维亚族聚居区宣布为“联合国保护区”(简称“联保区”),派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来执行“和平计划”。
然而,克罗地亚当局和塞尔维亚族双方的根本矛盾并未因签署停火协议而消除,双方对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各有打算。克罗地亚当局希望借助维和部队重新控制塞尔维亚族聚居区,而塞尔维亚族则希望利用维和部队造成塞尔维亚族控制区脱离克罗地亚共和国统治的既成事实。关于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地位与归属问题没有解决。塞尔维亚族领导人一再指责克罗地亚当局对塞族进行“种族清洗”,强调再也不愿生活在克罗地亚国家中,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的独立。克罗地亚共和国领导人则强调,克罗地亚必须“收复失地”以维护领土完整,决不允许在其境内建立“国中之国”。1993年1月22日,克罗地亚军队向境内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保护区发动进攻。25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02号决议,谴责克罗地亚军队的武装进攻,要求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将部队撤出“联保区”。2月9日,克罗地亚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联合国驻克罗地亚维和部队继续驻留问题提出三项条件:解除塞尔维亚族武装,恢复克罗地亚对“联保区”的管辖权;否则,克罗地亚不同意联合国维和部队延期,将要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出面解决问题。同年6月23日,克罗地亚境内塞族公布了最新的全民公决结果,98.6%的选民支持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作为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并将同波黑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合并。此后,这一地区的摩擦、冲突和战斗从未停息。
十日战争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后,立即划地为界。它与当时尚未完全解体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边境通道的控制、海关的管理、境内军事设施(如机场、兵营等)的归属等问题上发生争执。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地方防御部队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军之间爆发了“十日战争”。6月27日凌晨,南斯拉夫联邦警察和联邦人民军奉命出动坦克、飞机向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进军,封锁和控制了南斯拉夫联邦与奥地利意大利的边界,以维护国家“边界安全”与“领土完整”。斯洛文尼亚进行全国总动员,以抗击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的“占领”。双方展开激战,互有伤亡十日战争正式爆发。
6月28日,武装冲突仍在进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地方防御部队在许多地方设置了新的路障,阻止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军前进,并向人民军兵营发起进攻,逮捕人民军家属。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依靠空军的轰炸,清除障碍物,控制了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境内的南斯拉夫联邦国界。当日,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最高级会议作出决定,向南斯拉夫联邦派出部长级和平使团,并冻结对南斯拉夫联邦的一切经济援助。6月29日晚,由欧共体国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三国部长组成的“和平使团”飞抵南斯拉夫联邦,促使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和斯洛文尼亚立即停火。
随后的几天,停火协议无法实施,双方的战斗仍在继续,并进一步升级。这期间,欧共体三国外长多次进行调停、斡旋。在他们的反复劝说和调解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联邦政府代表团、人民军军方代表以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有关各方于7月7日在布里俄尼岛达成协议,原则通过了由欧洲共同体拟定的《和平解决南斯拉夫危机宣言》,主要内容是:要求立即停火;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尽快返回兵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推迟3个月执行其国家独立的决定;尽快就南斯拉夫联邦未来体制进行谈判。在协商过程中,南斯拉夫联邦做出重大让步,同意由斯洛文尼共和国控制南斯拉夫联邦在斯洛文尼亚境内的边界和海关。双方停止交火,互相释放了全部战俘。7月10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议会批准了这个宣言。7月18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意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要求,决定在3个月内全部撤出在斯洛文尼亚境内的联邦人民军部队。至此,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境内的战火才完全熄灭。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约有60多人死亡,几百人受伤,物资损失达10亿美元。
马其顿、波黑独立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的行动对其他共和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国际社会为了和平解决南斯拉夫危机,对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规定了3个月的“冻结期”。在“冻结期”期间,1991年9月8日,马其顿共和国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宣布马其顿脱离南斯拉夫联邦而独立。
10月3日,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决定“转入战时工作条件”。这一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4个共和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南斯拉夫联邦的领导权已完全被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人民军掌握,它们决不服从。10月7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独立问题3个月“冻结期”结束。次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议会断绝了同其他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法律联系,两个共和国已成为被西方国家默认的具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而波黑共和国虽然陷入内战,但是在1991年10月15日也宣布独立。在“冻结期”期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各共和国之间,南斯拉夫同苏联美国欧洲共同体之间,举行了多次会晤和谈判,提出了种种解决南斯拉夫危机的途径和方案,但都未取得实质性结果。
南斯拉夫联盟的成立与南斯拉夫联邦的终结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并宣布建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继承者。新建立的“第三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1945年后建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解体。取而代之的是5个新国家,分别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波黑。2006年5月21日黑山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解体,塞尔维亚于同年6月6日正式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它继承了前南斯拉夫联邦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承担了前南斯拉夫联邦在国际上的义务。
影响
国际问题
南斯拉夫解体后,欧洲出现了日益加剧的动荡和危机。东欧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各国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民族冲突此伏彼起。随着欧洲地缘战略和经济形势的演变,尤其是俄罗斯局势发展的不确定性,东欧各国加快了申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的步伐,以寻求安全保护和经济援助。同时解体后巴尔干地区表面维持相对稳定,但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未消解,国际维和部队的撤出后武装冲突无法避免。美国也借此机会加强了对欧洲的主导权,引起了欧美矛盾。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对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首先,巴尔干地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迫使美欧大国重新重视和评价该地区的安全问题。起初,美国并没有意识到东南欧冲突的严重性,因而对联合国和欧洲解决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地区危机的重要性持观望态度。欧洲国家及其领导人对南斯拉夫解体感到担忧。不久,随着巴尔干地区事态的发展,美国直接介入巴尔干问题,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只起着辅助作用。2001年9月之后,美国对东南欧的注意力减弱,越来越关注亚太地区。于是,欧盟在巴尔干半岛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次,南斯拉夫崩溃也促使俄罗斯更加重视巴尔干地区事态的发展。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危机出现时,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大国一起,希望在外交政策和安全方面进行合作,而科索沃问题的走向迫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再次,美苏冷战之后北约试图介入世界新秩序构建,借此实现扩张。1991年后北约开始轰炸波黑战争科索沃塞尔维亚的军事目标,在波黑和科索沃部署北约武装力量。从此,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滞留巴尔干地区,直至发动侵略南斯拉夫联盟的科索沃战争。接着,北约又以巴尔干为基地,对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实施军事打击。
遗留问题
南斯拉夫解体遗留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塞尔维亚的地区政策问题。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受损最大。几百万塞尔维亚族人留在塞尔维亚境外的其他共和国,塞尔维亚自治省科索沃于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解体南斯拉与南斯拉夫地区的领土和民族问题阻滞着塞尔维亚的正常发展。其次是地区的政局动荡不稳,如马其顿与希腊关于马其顿国名之争的问题。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名更正问题影响到它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马其顿的阿尔巴尼亚族占马其顿总人口的1/4—1/3。阿尔巴尼亚族频繁在马其顿挑起争端,使马其顿种族冲突不断。
战争问题
多民族国家分裂成多个国家,往往不是一场“和平”革命,而是在分摊财产和分担债务,尤其是在领土、边界、民族和国家地位等问题上矛盾突出,相互指责和攻击,从而演变成冲突和战争。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在解体后爆发波黑内战与科索沃战争
波黑内战
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正式宣布独立后,波黑境内三大政党在波黑是否独立的问题上出现矛盾。克罗地亚族民主共同体和穆斯林民主行动党主张独立,塞尔维亚族民主党反对独立。1991年10月10日,波黑共和国议会制订《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15日,在塞族议员抵制讨论退出议会的情况下,波斯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议员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由此,波黑共和国政府中执政的三方矛盾公开化。
1992年2月29日-3月1日,波黑战争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独立。63.4%的选民参加投票,其中近63%的人赞成独立。塞尔维亚族民主党抵制公决,没有参加投票。内战的导火索在一场婚礼上引发,3月1日,一对塞尔维亚族夫妇在萨拉热窝东正教堂为儿子举行婚礼时,据称遭波黑族袭击,新郎父亲当场丧命,塞尔维亚族旗帜被焚毁。这一消息引起塞尔维亚族的愤怒。当晚,塞尔维亚族和波斯尼亚族武装居民在萨拉热窝市互筑街垒,设置路障。3月5日,两族居民发生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26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驻波黑部队出面干预,波斯尼亚族武装同其交火,再次出现伤亡。4月5日,波黑战争进行总动员,指控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侵略”波黑,并邀请克罗地亚正规军支援。克罗地亚族武装站在波斯尼亚族一边向塞尔维亚族发起进攻。从此,武装冲突蔓延开来,成为一场以争夺领土为目标的内战。
波黑内战爆发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进行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提出了多个解决波黑冲突的方案,但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直至1995年10月31日,波黑交战三方领导人,即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被召集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在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主持下举行了和谈预备会议。经过3周的反复谈判,有关三方在代顿草签了结束冲突的协议。协议规定波黑将成为独立国家由波斯尼亚族-克罗地亚族联邦和塞尔维亚族两个部分组成,各控制51%和49%的领土。12月14日,波黑战争和平协议在巴黎正式签署,波黑内战结束。波黑内战自1992年3月爆发,持续了40个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时间最长和规模最大的战争,约20万人死于战乱,近200万人流离失所。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自治省,省内大部分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1974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使科索沃取得与其他共和国同样的权力,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使用权力进行分裂活动,约瑟普·铁托去世后,科索沃的情况趋于混乱,接连举行游行、罢工活动。1990年初,随着中东欧剧变,科索沃的独立倾向日益加剧。7月,科索沃宣布为“共和国”,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独立单位。同时,塞尔维亚议会决定解散科索沃自治省议会和政府,并派出大批塞族官员和军警到科索沃各地接管政权。导致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对立。波黑独立后,阿尔巴尼亚族认为科索沃也能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实现独立。1998年2月,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同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国际社会进行调解后无果,双方冲突不断升级。
1999年初,科索沃战争全面爆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法国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城堡组织和平谈判,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双方未能妥协,和谈未果。3月15日,第二轮谈判继续进行。19日,主持和谈的两位主席-英法外长宣布谈判破裂,责任全部推给了南斯拉夫联盟政府。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起空袭。投掷2.3万枚炸弹打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的行政办公楼、医院、学校、桥梁、电视台、炼油厂、化工厂、电站、住宅等大量民用设施。造成南斯拉夫联盟70%的桥梁、50%的动力系统、12条铁路干线、5条公路干线和大多数工厂被摧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战争同时导致20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和几十万人流落异乡。5月8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致使3人死亡,20余人受伤。6月9日,南斯拉夫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了关于南斯拉夫联盟军警部队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北约宣布停止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轰炸。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解决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战争就此结束。
评价
对于南斯拉夫的解体,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夫人米拉·马尔科维奇在《昨天或者明天》一书中提到:“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变革,但是需要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变革,需要的是这些社会变得比较发达和较人道的变革。”
关于南斯拉夫解体,中国前驻波黑大使温西贵提出:“南斯拉夫的解体是一个长期的、非常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作用相互交织。民族矛盾是南斯拉夫问题的核心。”
美国学者罗宾在《牛津欧洲史》第4卷中指出“和苏联不一样,南斯拉夫是通过暴力倒台的”。
对于南斯拉夫解体的评价,中国学者马细谱在《南斯拉夫通史》一书中提到:“南斯拉夫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近30年来,一个好端端的南部斯拉夫地区却人为地脱离历史轨道,成为中东欧转轨国家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
参考资料
南斯拉夫史(全两册).豆瓣读书.2023-12-20
南斯拉夫内战和解体.豆瓣读书.2023-12-20
南斯拉夫分裂大戏.豆瓣读书.2023-11-27
南斯拉夫通史.豆瓣读书.2023-11-27
豆瓣.豆瓣电影.2023-12-20
目录
概述
背景
政治背景
经济背景
民族问题
南斯拉夫王国时期
南斯拉夫联邦时期
国际环境
过程
罢工运动
南共联盟十四大
宪法争端
政治结社法
各国状况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马其顿
波黑
塞尔维亚、黑山
三种方案的讨论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独立
克罗地亚战争
十日战争
马其顿、波黑独立
南斯拉夫联盟的成立与南斯拉夫联邦的终结
影响
国际问题
遗留问题
战争问题
波黑内战
科索沃战争
评价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