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现更名为
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48年秋天,隶属于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中国最早的译制片生产基地之一。该公司曾译制了新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并在随后的时间里,译制了数千部外国影片,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此外,该公司还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配音艺术家。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8年秋季,当时作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一个部门,称为翻版组,由
袁乃晨担任组长。1950年,随着业务的发展,翻版组升级为翻译片科,
鲍月千成为科长。1952年10月,翻译片人员被划分到制作处,形成了导演组、翻译组和演员组。1955年初,译制片翻译组划归编辑处管理。同年,译制片导演由艺术副厂长直接领导,而翻译人员则归属于翻译组,配音演员则属于演员剧团。不久后,建立了译制片处,徐明担任处长。1957年,译制片处的负责人变为
张健。1958年6月,译制片组重新命名为译制片分厂,张其昌担任组长。1961年12月,译制片合并到了演员剧团,刘水航接任组长。1962年12月,成立了译制片室,
刘迟担任主任。1966年4月,译制组缩小规模,林白成为组长。1973年8月,译制片划归科教片室,
尹广文负责。1981年,译制片划归综合片室,
徐雁成为组长。1985年3月,正式成立译制片厂,
陈汝斌担任厂长。1987年4月,译制片厂更名为译制片分厂,陈汝斌继续担任厂长。1988年10月,荣振东接任厂长。1991年9月,刘雪婷成为厂长。1995年4月,金毅成为厂长。1998年10月,杜慧军成为厂长。1999年10月,公司改制为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杜慧军继续担任经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
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推出了多部受到观众喜爱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认可。公司的译制工作不仅限于电影领域,还包括电视剧、动画片等多种类型的内容。近年来,公司还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创作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其中,《舞台生涯》(1979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永恒的爱情》(1980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妈妈的生日》(1981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神秘的黄玫瑰》(1982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金牌》(1983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寅次郎的故事-浪花之恋》(1984年获得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弗兰西丝》(1985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两个人的车站》(1986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罗马假日》(1987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魔窟寻谍》(1990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阴谋的代价》(1991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月夜》(1992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超胆侠》(2003年获得第九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提名)、《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2009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提名)、《
马达加斯加3》(2013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等作品均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
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配音艺术家,包括
白景晟、
白玫、碧辉、
车轩、
陈光廷、
陈汝斌、陈占河、从连文、崔慕燕(崔睦宴)、
崔隐、
邓小鸥、
方荧、
高凤新、顾谦、郭玲、韩绍君、
郝光、
胡连华、
黄世光、
金毅、荆杰、
李铧、
李景超、
李克己、
李真、林美玉、
刘柏弘、
刘大航、刘斐、刘群、刘儒、刘雪婷、卢志平、鲁非、
陆建艺、陆小雅、马静图、马陋夫、马玉玲、蒙纳、孟丽、
欧阳儒秋、潘淑兰、潘耀华、彭勃、荣振东、宋保义、宋丽婕、苏荧、隋桂凤、孙含英、孙敖、孙佳禾、孙晓雯、孙忠志、汪宝生、王凤文、王洪涛、王健、王瑞、王书斌、王晓巍、王亚彪、尉骞、吴必克、吴代尧、吴静、吴永庆、
向隽殊、肖南、谢遇春、徐丹、徐红岩、徐世彦、徐雁、杨培松、杨晓凡、
叶琳琅、由长科、袁乃晨、苑小君(苑航丽)、张恩贵、张凤志、张桂兰、张慧君、张健佑、张民、
张炽、张声、张玉昆、张钟熙、赵双城、赵文瑜、赵子明、郑万玉、郑小君、周文彬、
庄丰源、庄焰、邸世勋、高步、高荣第、田种玉、陈新资、亢仲武、张雷、郭易峰、陈红、王利军、郭金非、牟珈论、
杨启天、黄玲、杜凤霞、刘增庆、赵宝华、
任伯年、杨洸、
尹一青、
迟志强、陈国军、马海燕等人。
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译制了大量的国内外影视作品。其中包括1949年的《普通一兵》、《
俄国问题》、《
伟大的转折》,以及后来的《罗马假日》、《
马达加斯加》系列等众多知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