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友(1948年9月 —2018年11月6日),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8年回乡,1977年考取
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
学士,历任《
光明日报》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作家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社长、总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8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8年11月6日0时10分,张胜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人物介绍
1982-1992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1993年任
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9月调入
作家出版社任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1997年4月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1年11月任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2003年12月22日,挂帅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张胜友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同时,还是中国出版界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93年他出任光明日报出版社老总,在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向报社上缴利润80万元。1995年9月他调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仅一个月,作家出版社的月
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升至276万元。一年后发行码洋即从1200万元达到3859万元。2001年则飙升1.7亿元,经济总量相当于改革前的14倍,甚至曾经有一个月份控制中国文学畅销书市场的2/3份额。他从一个记者、作家的角色转换成一位出版家后,不负众望,连年把
作家出版社的业绩推向高峰。张胜友的改革思路很新潮,甚至将足球赛制引进单位的人事改革中来,他先将优秀编辑组成甲A队,被优化组合下来的则组成甲B队,鼓励甲B冲A。
为了给编辑人员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他打破按文学门类划分编辑室的传统做法,把它们变成相应并列的编辑室,允许编辑放手开发各个文学门类的图书,这样既便于公平竞争,又可以使编辑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他的带领下,作家出版社涌现出了一大批贴近市场、具有“双效”的优秀图书,得了10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图书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
中国图书奖、“
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以及
茅盾文学奖。2003年12月22日,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获准成立的第一家大型专业性文学出版集团。
2016年8月17日,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经历
“文革”期间,作为回乡知青,回乡务农整十年(1968年-1977年)。1977年参加首届全国高考,考取
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学习期间,历任校学生会学习部长、秘书长。1982年1月大学毕业,获文学
学士,分配至光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9月调入
作家出版社任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1997年4月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自1996年始,历年均被评为
中国作家协会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年9月1日至1999年7月17日,参加中央党校培训部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9年在“三讲”教育活动中,群众满意率达100%。
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24部,其中《力挽狂澜》、《十年潮》、《历史的抉择》等讴歌中国
改革开放的政论片受到邓小平同志及中央领导好评;《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闽西石榴红》、《
世界大串联》等作品汇编入大、中学语文
教科书;先后荣获20多次(项)文学大奖。
个人言论
张胜友:文学一直是强势力量,我对此深信不疑。所谓的“边缘化”和“萎缩”,指的是文学的极小一部分,即高雅的纯文学。而
大众文学和影视文学其实都没有归进来,这两部分可是大头啊。即便是纯文学,也很有市场啊。《小说选刊》、《
小说月刊》、《
中篇小说选刊》的发行量加起来已经超过60万册,这里面选的可都是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啊;还有各种选本的《
小小说选刊》,发行量加起来也超过100万册。关注现实的作品绝对有市场,《
白鹿原》、《
尘埃落定》的发行量都超过100万册。
周梅森也是个典型例子,他现在每年在我们
作家出版社出一本书,像《
至高利益》,《
绝对权力》和《
我本英雄》等,每本起印都是20万册。 2005年我国出版业会异常繁荣。从
出版管理的角度来看,2005年出版业面临两个关键词:“管住”与“搞活”。即:“管住”不等于“管死”;“搞活”不等于“搞乱”。我认为,文化单位有以下两大类型:一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二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它们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改制成文化企业。但不管怎么改,出版社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保证正确的导向,二是保证文化品位,三是不断发展壮大。我们面临的2005年将是书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出版产业更要遵循以上三条铁律。
最近几年,我国出版市场纷繁而蓬勃。在这种局面下,我国大力组建了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等巨型出版集团。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是2003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的。它旗下共有11家成员单位,如
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家》、《
小说选刊》、《作家文摘报》、《
诗刊》、《
民族文学》、《
中国校园文学》等。此后,又很快组建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便很多优秀小说、畅销小说及时地搬上银幕和荧屏,实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正在投拍作家张平的《
国家干部》,这一重头举措,毫无疑问将延续至2005年,并将成为2005年出版市场及影视市场的一道绚丽风景。中国作家集团将在2005年形成一个完整、科学、有机、合理的链条。在这个链条的驱动运作下,我们的2005年,无疑将会有新的亮点。同时,集团还新成立了纸业印务公司,并将它定位为出版集团的印刷基地。最近,集团又创办了《
长篇小说选刊》,这样就占据了整个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制高点。
集团于2004年岁末、2005年年初,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
不死鸟小说节”和“中国散文节”,并拟设立“电影电视原创小说奖”和“新时期优秀散文家奖”——举办这些大型活动,是通过商业化运作来实现的。因为许多企业要改善自身形象,投资文化领域是他们最好的捷径,这些活动也会相应提高承办城市、企业的文化品位。这些都将借助集团的品牌优势来构建文化产业链。
我认为这也是2005年出版产业的一个方向。总之,成立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把规模拼凑做大,而是要通过资源重组、品牌延伸、深度开发,提高出版的整体效益,发挥出版的规模优势。在当前的出版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如,畅销书与主旋律图书、纯文学图书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问题。我认为在2005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其实,这两者应兼顾而不可偏废。我以前在
作家出版社的办法是,如果能做主旋律图书就应放手去做,亏了算社里的,赚了算编辑的,获了奖社里再重奖。这样有助于主旋律图书、畅销图书之前的机制平衡。此外,编辑与发行之间的矛盾也很常见。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得两个轮子一起转,通过利益杠杆进行调节,收入与效益挂钩,编辑与发行都了解与监督彼此的业务进程,并互相促进。总之,我认为,做出版业要“以人为本”。
每个出版社编辑的个体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积极性、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整个出版社就搞活了,资源也就得到了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整体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双效丰收!2005年,我们充满信心。
艺术成就
张胜友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世界大连串》(与人合作)、《沙漠风暴》、《力挽狂澜》、《十年潮》、《历空的抉择》、《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等。先后获国家级及各类文学奖项20多次。
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
教科书。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24部,著有散文及报告文学集《闽西石榴红》,《人口:魔方世界》,《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中国潮》,《世界大串连》,《邓朴方和他的伙伴们》,《月食啊,月食》,《生命交响曲》,《东方大爆炸》,《破冰之旅》等12部,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十年潮》《历史的抉择》《石狮之谜》《让浦东告诉世界》等30余部(集)。
部分作品选入大、中学语文
教科书。 《在人的另一片世界》获全国1985年-198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世界大串连》获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
一等奖及首届“
徐迟报告文学奖”,《力挽狂澜》获1991年全国抗洪救灾优秀作品
特等奖,《沙漠风暴》获中国首届报告文学505杯奖,《擎起达摩克利斯剑》获《
光明日报》飞天杯优秀报告文学奖等。
人物影响
曾经担任
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9月担任
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他还兼任中国报告文学副社长,出版散文报告文学集13部,撰写电影电视专题片30多部。作家出版社,自1953年以来,致力于当代文学家,出版大量优秀文学图书。其中有的作品先后国内外享受广大的影响。其中如长篇小说《中国制造》,《十面埋伏》等等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和图书大奖。
人物评价
张胜友是转型中的中国文化出版行业一个典型而特殊的角色,对他来说,“官商”两字有着另一番滋味。拥有重量级作家的天然资源,曾以“当代小说文库”、“作家参考丛书”等囊括中外最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的品牌享誉文坛。大师的思想令
作家出版社聚集了巨大的力量。身为国家级出版社的正局级干部,他不能轻易开除任何一个员工,他必须衡量和计算好每一处人际关系,而且绝对不能翻身落马;而作为自负盈亏的作家出版社社长,他又必须绞尽脑汁,在市场上谋求利益与利润的实现。他不同于他的国外同行,他当然有中国特色的资源与优势,但是条框和限制更多,而前进路上的陷阱则无处不在。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者,张胜友在某种程度上创造着奇迹,1993年他出任
光明日报出版社老总,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向报社上交利润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