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壳虫(
食虫类:Icerya purchasi ),又叫
牛带绦虫、
草棉蚧、棉花蚧、棉花虫、澳洲白条蚧、吹绵蚧等,是
硕蚧吹绵蚧属的一种害虫。吹绵蚧壳虫原产于澳洲,分布于亚洲、
欧洲、非洲、
北美洲等地区。
吹绵蚧壳虫两性异形明显,雌成虫体椭圆形,体长5.0~7.0毫米,桔红或红褐色,背面隆起如龟甲,上有短细毛和
白蜡树粉,周缘有细长蜡丝;雄成虫体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褐色,腹部桔红色;
前翅狭长无后翅。吹绵蚧壳虫在中国
柑橘属产区每年发生2~4代,世代重迭,主要以二龄以上的
若虫和雌成虫越冬。雌成虫寿命约60~70天,
雄性寿命较短。吹绵蚧壳虫平均两年发生5代,各阶段的发生盛期不一致。吹绵蚧壳虫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250种以上。若虫和雌成虫吸收植物的
叶芽,嫩枝及枝条汁液。
吹绵蚧壳虫
寄生在植株后,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枝条枯萎,大发生时枝叶布满白色虫体,并能诱致煤烟病,不能开花结果或结果甚少,有时甚至全株枯死。吹绵蚧壳虫的防治,采取以
生物防治为主,药剂和人工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命名及分类
新西兰昆虫学家马斯凯尔(William Miles Maskell)从新西兰
奥克兰珀切斯博士(Dr. Purchas)寄给他的标本中,发现了吹绵蚧壳虫。这种昆虫便以Purchas博士的姓来命名。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椭圆形,体长5.0~7.0毫米,桔红或红褐色,背面隆起如龟甲,上有许多黑色短细毛和白色
蜡粉,周缘有银白色的细长蜡丝;产卵
前腹部后方有一个半球形的白色蜡质卵囊,囊表有脊状隆起纵行蜡线14~16条。雄成虫体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褐色,腹部桔红色;触角长,10节,黑色羽毛状,口器退化,有复眼和单眼各1对;
前翅狭长无后翅,灰褐色,足3对,细长;腹部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各生长毛4根。
分布
吹绵蚧壳虫原产澳洲,分布于
日本、
朝鲜、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和
斯里兰卡等国,在欧洲、非洲、
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分布。中国分布于
辽宁省、
广东省、
湖南省、湖北、
福建省、台湾等省(区)。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在中国
柑橘属产区每年发生2~4代,世代重迭,一般自第一代后期起,桔园内可同时见到各种虫态。主要以二龄以上的
若虫和雌成虫越冬。越冬代的若虫历期和雌成虫寿命均很长;非越冬代的第1、第2龄雌若虫历期约30天左右,第3龄约20~30天;雌成虫寿命约60~70天。第1、2龄若虫多
寄生于叶片背面主脉附近,2龄后迁移分散至枝叶树干及果梗等处。
觅食行为
若虫和雌虫耐饥耐寒力均很强。吹绵蚧壳虫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250种以上。常见的寄主植物除
柑橘属类果树外,还有
木麻黄、
台湾相思、木豆、
刺槐等。若虫和雌成虫吸收植物的
叶芽、嫩枝及枝条汁液。
敌害
吹绵蚧壳虫有几种重要天敌,如
澳洲飘虫(Rodolia cardinalis Mulsant)、
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 Mulsant)、
小红瓢虫(Rodolia pumilaWeise)等。
生长繁殖
交配
雌虫为雌雄同体,其卵可在雌体内受精,故未与雄成虫交配的雌成虫所产的卵,同样能发育为雌虫和少量雄虫。但因雄成虫数量很少,寿命较短,飞翔力弱,因此能与雄成虫交尾的雌成虫为数不多。
产卵
气温在20°℃左右,为产卵的适宜条件,15℃以下产卵量显著减少,
美国白灯蛾活动的正常温度为22~28℃,高至39℃则死亡。一般气温在25~26℃之间,最适于吹绵蚧壳虫的繁殖,温度升高至40°℃以上或降至零下12℃时则大量死亡。
卵产于雌成虫体后的卵囊中,每头雌成虫的产射量因代、季节、气候条件和营养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一般每雌虫能产卵300~400粒,多的达800余粒,4~5月间,气候温暖高湿,产卵量最高,8~9月份高温干早,产卵量最低,平均每头雌虫只产射100余粒,而且产卵持续期很长,造成
若虫的孵化期和后续代的发生极不整齐。长椭圆形,长约0.7毫米,初产为橙黄色,后变桔红色。
若虫
吹绵蚧的卵孵化率很高,若虫孵化后钻出卵囊,很活泼,第1、第2龄若虫多爬至树冠外层的嫩枝及叶片上群集危害,2龄后逐渐迁移到枝干上。一般雌若虫蜕皮一次迁居一次,直至变为成虫形成卵囊时才固定下来。雄虫较善于爬行,尤以第3龄时活动最甚,飞翔力弱,只能飞30~70厘米远。寿命较短。
雄蛹
雄若虫经两次蜕皮后变为前蛹,口器退化,不再为害。蛹椭圆形,桔红色,腹端凹陷呈叉状,蛹体外部有一白色疏松的由蜡丝组成的茧体包被。在树干伤疤、穴洞或树干附近的松土
禾本科杂草中营茧化蝇,约7~10天变为有翅雄虫。
发生规律
在
浙江省中部,每年发生2~3代,
四川省东部则发生3~4代,平均两年发生5代。冬季大多为
若虫时期,少数是成虫和卵越冬的。世代不整齐。
美国白灯蛾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发生。成虫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发生,7月中旬为盛期。第2代卵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幼虫于7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发生;8、9月间为发生盛期,成虫10月中旬至翌年7月发生,翌年2、3月为发生盛期。
病虫危害
吹绵蚧壳虫
寄生在植株后,叶片变黄,枝条枯萎,大发生时枝叶布满白色虫体,并能诱致煤烟病,被害枝叶乌黑干枯,提前落叶,树势衰弱,不能开花结果或结果甚少,有时甚至全株枯死。
若虫每蜕一次皮换一地方为害,喜群集,尤于树干伤口处密度最大。雄虫第3龄时活动最甚,此时口器退化不再为害。
防治
吹绵蚧壳虫的防治,采取以
生物防治为主,药剂和人工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澳洲飘虫、大红飘虫、小红飘虫等对吹绵蚧壳虫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这些飘虫可用人工引放助迁的办法,加以利用。因此生物防治吹绵蚧壳虫,除设法采取一般保护利用天敌的办法外,还可在春季吹绵蚧壳虫盛孵前期采集引放或助迁这些狐虫至
柑橘属园中,一般300~500株柑桔的果园引放澳洲孤虫50~100头为宜,也可按吹绵蚧雌成虫的数量引放,一般30头唯蚧放澳洲飘虫1头。引放飘虫的果园,两个月内不能喷化学农药,果树上的吹绵蚧壳虫将被食尽,且年内吹绵蚧壳虫不可能大发生。
药剂防治
一般在
香椿萌发前宜用喷药防治;松碱合剂或
茶粕松碱合剂。药剂宜在
若虫盛孵期使用。
人工防治
春芽开始萌发,吹绵蚧壳虫十分严重,飘虫尚来不及消灭时,可用草把及时刷除枝干上越冬成虫及若虫,可压低虫口基数,减轻虫害。此外在吹绵蚧壳虫发生严重年份,尽量避免黄豆等主要寄主植物在周边种植。
相关事件
18世纪70年代,吹绵蚧壳虫传入
加利福尼亚州,威胁
柑橘属生产。最初用草木灰防治,毫无效果。1888~1889年从
澳大利亚引进了129只
澳洲飘虫,澳洲瓢虫很快在美国建立了永久
种群,并完全抑制了吹绵蚧壳虫的发生与危害。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一成就曾轰动了国际昆虫界,认为这是一劳永逸的治虫方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引进天敌防治外来种害虫的成功范例。1909年,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引入两批澳洲瓢虫到台湾省,先后释放53次,22000余头,控制吹绵蚧壳虫效果甚好,并在当地建立了种群。这是中国最早的国外天敌引种成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