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溪村位于
浙江省丽水市瓯江下游,处于
青田县、
永嘉县两县交界之处,距离青田县城大约13公里。该村不仅是
温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还是丽水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温溪村地处
瓯江下游,位于青田、永嘉两县交界处,距青田县城13公里,系温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丽水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行政区划
地域面积为10.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4亩,下辖风门底、
章山2个自然村。1992年,全村1417户,5252人。其中农业人口768户,3244人,非农业人口649户,2008人。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温溪村旧称
安溪县,据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程氏宗谱》记载:“安江(瓯江)皆山,溪水绕其间,故曰安溪”。后因当地方言“安”与“温”同音,且又靠近
温州市,二十世纪40年代改名为
温溪镇。
成立与发展
温溪村始建于
宋徽宗(1101~1125年在位)时,距今约800多年。古时温溪是一片沙滩,
瓯江水顺南沿东流。先住西山脚的始祖于宋徽宗时迁居此地,逐渐发展成"地广则田畴,交错人稠,则鸡犬遥闻"的温溪村。
行政隶属
温溪村自清末至1947年属
温州府永嘉县。1948年8月划归
青田县。如今,方言、人文习俗以及经济流向都近似温州。
瑞安鼓词、温州道情、温州乱弹深为温溪人所喜爱,旧式民居也具温州特色。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温溪通往沿江有7条巷,每巷1埠,埠巷互名:渡头埠、文化埠(原叫水龙埠)、打铁埠、牛轭埠、石板埠、水坎埠、航船埠。江边有17株古榕树,一字形排列,宛如绿色长城。树龄最长达500余年。树冠荫覆1亩多地,枝叶伸向江面,树下筑有各式坐阶或石桌之类,乃乘凉、观景、休息胜地。电影《阿诗玛》、《蓝天哨鸽》曾在此拍摄外景。
基础设施
温溪东江岸筑有一条长400米,高3米,宽2米的长堤,系以当地士绅单伯武为首,于1928年开始,历经3年筑成,名曰武成堤。后于1955年在堤东续筑380米,堤内有水竹林200亩,今堤固如初。
经济发展
农业
温溪村姓氏繁多,最早有单、程、朱、杜、胡等姓,许多地名冠以姓氏,如程岙坑、朱岙底、杜岙前、章岙底等。今全村仍以程、单为大姓,两姓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
商贸
1984年,
温溪镇被确定为
丽水市地区对外经济开放"窗口"。次年7月,
青田县城建局抽调59名技术员和乡镇规划员,从温溪的下花门到沙埠共9公里地面进行集镇总体规划,温溪村被作为重点布局,提供征用土地230亩,为26个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安排建房基地,还为前来办厂、经商的专业户落实房基600间,建筑面积总计20.6万平方米。同时,开辟村尾长500米,宽24米的温州街(后改名温东大街),建立住宅区。在村头新建长370米,宽30米,辟有行车道、行人道、绿化带的处州街,街两旁由
同济大学专家设计的商业、邮电、银行、工商、税务等10多家单位的立体型建筑群。拓宽了安定路(即330国道线温溪段)、繁华路(原车站路),新辟温中街、小康路。修建了
榕江路,初步形成集镇建设规模。仅两年,全村共投入建设资金1000万元,其中村集体投资50多万元,建造占地面积7亩,拥有五层42个房间160张铺位的温溪饭店,合资创办了地砖厂、宁波电子仪器厂青田分厂,还引进资金100多万元,能人13名,新办企业60多家。500多农民在全国各地承包商店、柜台,推销本地产品。同时,还大力发展了
交通运输业、
种植业以及其他各种服务业。
6年的集镇建设,使
温溪镇的基础设施更臻完善,新建的占地22亩的综合性汽车站,每日有专门开往
杭州市、
温州市、
上海市、
江苏省等地的班车,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00多辆,主要开往桥头、
青田县、贵岙、
中国田鱼村等地;温溪港500吨级的货轮直通沿海各地;建成了110千伏变电所并入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建成了日供7000吨的自来水厂;开通了1000门自动电话;新辟了小商品、蔬菜、粮食、木材、建材、鞋革、服装等专业市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同时,文教卫生体育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创办了镇中学和4所幼儿园、电影院、
新华书店总店、电视差转台、青田县第二医院、录像厅、歌舞厅、老人亭等。
制造业
1992年,经上级批准,
温溪镇被定为
青田县侨乡经济开发区。温溪村作为开发区重点地段,位于江边的60亩土地被列入工业规划区,先后已有20多家集体企业申请在工业规划区内征地。
开发区以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为启动点,以引进资金、人才、产品为目的,诚招各地有识之士以及外商、华侨、港澳同胞前来投资开发。温溪村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现有的经济实体为基础,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注重外资引向工作,使企业与外资进行"嫁接",并发挥其典型示范效能。原信友皮鞋厂与
温溪镇籍
葡萄牙华侨周浙敏的之翠商场合资创办了当地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浙江力葡皮鞋有限公司后,扩大生产规模,
日产汽车公司皮鞋700多双。1992年5月皮鞋首次销往葡萄牙,开始了温溪产品自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创汇1.2万美元,当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这一年,温溪村境内共创办了16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以鞋革业居多。鞋革业已逐步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在当地颇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至1992年底,村内共建有鞋革企业60多家,平均日产皮鞋7000双,产品运销全国各地,享有"鞋革城"美誉。
为了综合开发农业以及
交通运输业,该村于1991、1992年连续投资35万元,建成江心大滩800米防洪堤坝1条,并通过县级验收。1992年底,又投资60万元开通温东大街南端190米街道通瓯江埠头,拟兴建300吨级水运码头1座。由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92年经受了"8.31"特大洪灾的考验。尽管全村1000多间房屋和500多亩作物被淹,但未出现房屋倒塌、人畜伤亡事故。是年,年产值仍达300万元,人均收入945元,位居全镇之首,并被评为
丽水市地区"工业名星村"。
传统文化
革命传统
温溪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有当地
王金宝结识反清秘密会党,创建双龙会,曾在丽水一带开展活动,后因叛徒出卖遭清政府杀害。1929年,当地青年张学东组织附近农村暴动,后因战斗失利被捕牺牲。在
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还有中共党员章阿生、程祥照等。
1949年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温溪村曾在丽水地区享有较高的荣誉。1969年,村党支部书记程宗波曾以省农民代表身份去首都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20周年典礼。温溪老年人协会是全国成立最早的老年人综合组织之一,1983年以来,这个组织为开拓老年人事业,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