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岞村
福建惠安县崇武镇辖村
惠安县崇武镇大村地处东海南海交界处,位于崇武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临台湾省,南隔泉州湾晋江市石狮市相呼应,北隔海与小岞对峙,西面与港前村紧邻,再往西则和本镇的崇武城区和五峰村相连。全村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大岞地形属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大岞”古称大岞,海边岬角高地之意,唐朝形成村庄即以此为名。聚落依山势自北向南拓展,呈方形状。2019年7月28日,大岞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村庄简介
大岞是革命老区村,设村级党委,下设13个支部,党员268名。村委会下设4个工作片,40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总产达8.5130亿元,渔业1.1520亿元,工业2.8940亿元,其他4.467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245元。先后被评选为“福建省最美的乡村”、“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惠安县定位创建“美丽乡村特色村”等称号。
气候特征
大岞村海岸线长约3000米,沙岸2000米,其余为岩暗。大岞村位于北纬24°24′-24°25′,东经118°53′-118°59′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大岞村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湿多雨;夏季晴热多热带气旋;秋季云淡气爽;冬季晴冷少雨。大岞耕地资源少,在大岞山上岩石丛间有零星的分布,但水产资源丰富(鱼类、贝类、藻类等品种繁多)。
旅游业
综述
大岞村地处崇武半岛最东突出部,三面环海,是闻名中外的“惠女”集聚地和惠女文化发源地之一。村内,惠女民兵哨所、惠女客栈、惠女艺术摄影基地、惠女民俗风情园独具特色,“岞山八景”引人入胜,新石器时代遗址颇具历史价值,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艺术家和游客来此创作游玩,成为惠安县县旅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保单位
惠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崇武镇大岞村的大岞山(西岞山)东坡的龙喉岩背面,遗址在岩石土坡间的40×30米的范围内,堆积层呈灰黑色,厚约 1米,表土已被农耕破坏。地表发现散露多种陶片及已风化的属于原始人类食后抛弃的丽文蛤壳。先后采集到石刀1件、残石2件、陶片100多件。陶片可辨器形有:釜、钵、罐。陶质多为红、橙红、黑等颜色的夹砂粗陶,细泥磨光者较少。纹饰有篮纹、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及附加堆纹等。
龙喉、狮石台崖刻
惠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龙喉与狮石台摩崖石刻位于崇武镇大岞村大岞山上,其东侧为大岞海,风景秀丽,距崇武风景区约2公里,上有明代题刻6段。
大岞天后宫德政碑
惠安县2012年公布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宁爷神断恩遍张族德政碑》立于崇武镇大岞村妈祖宫内。大岞妈祖宫始建于明代,1988年重建。坐西北向东南,两进三开间,硬山式,祀海神妈祖。宫内存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宁爷神断恩遍张族德政碑》一方,嵌于墙上,长方形,花岗石石质,高1.6米,宽0.7米,风化严重,字迹已模糊难辨。另者,还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的石香炉一座。
大岞哈氏祖墓
惠安县2012年公布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明哈氏祖墓计有两处,一处位于崇武镇大岞港东北海岸,另一处位于崇武镇潮乐村蜈蚣山,据分析是当时流行的真假墓。两墓都位于山上,周边均为山林。大岞哈氏祖墓建于明代,大岞港处墓坐北朝南,整座墓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墓碑长251厘米,高85厘米,厚19厘米。顶部呈圆弧形并向两侧外弯倾斜,碑面是一组祥云烘托着一轮大圆月的浮雕图案,圆月中阴刻“明哈公祖墓”五个大字。
协会团体
崇武镇大岞村老年协会
关爱女孩家庭协会
健跑协会
教育发展促进会
所获荣誉
大岞村先后被评选为“福建省最美的乡村”、“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惠安县定位创建“美丽乡村特色村”等称号。2015年,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名单。2016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9年7月28日,大岞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1年11月12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2021年11月1日,入选2011—2017年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公示名单,保留省级美丽休闲乡村资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庄简介
气候特征
旅游业
综述
文保单位
协会团体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