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芳(1929年-2011年12月18日)是一位著名的
越剧演员,原名干掌珠,出生于
象山县石浦镇金鸡山村。1942年,她13岁时离开家乡前往
上海市谋生,并拜名
小生尹桂芳为师,改名尹瑞芳,开始了她的越剧生涯。尹瑞芳被认为是最得尹桂芳真传的弟子之一,她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浪荡子》等。尹瑞芳在越剧界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被誉为“越剧一姐”,她的逝世也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和缅怀。
1946年,被广大观众誉为“
越剧皇帝”的尹桂芳在上海与越剧舞台姐妹合作成立
芳华越剧团,尹瑞芳开始担任配角。在《浪荡子》、《
梁祝》、《
西厢记》、《宝玉与黛玉》、《屈原》等剧中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正反派角色,以酷似其师的扮相、唱腔和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个可爱的形象,受到
上海市观众的好评。
1956年至62年,尹瑞芳五次被借到
象山县主演《梁祝》、《花逢春》等剧目,其中1959年在《秦月楼》、《
团圆之后》中扮演吕贯、施俏生等主要角色,有观众竟把她当作
尹桂芳,从而斐声剧坛。
1962年,
芳华越剧团从
福建省回上海演出,尹桂芳为满足上海广大尹迷观众的需求,让尹瑞芳与
戴忠桂合演《梅玉佩》,尹瑞芳主演
秀才许金梅,以其醇厚隽永、潇洒深沉的尹派唱腔特色,在拥有一千四百多只座位的瑞金剧场上演一个多月,上座率始终很高。尹瑞芳演艺达到成熟。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迫使尹瑞芳离开了舞台。1978年,尹瑞芳从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退休回到了老家,再次接受象山越剧团的邀请,在《
红楼梦》,《
梁祝》等剧饰演主角并兼导演。她主演的《红楼梦》曾轰动一时,当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铁瑛携夫人曾特地从
杭州市赶到
宁波市天然舞台,观看尹瑞芳主演的全场《红楼梦》。
1979年,在《冤雪龙泉井》中,尹瑞芳继承其师大胆塑造爱国诗人
屈原的成功经验,吸收
京剧中某
老生唱腔的因素和
绍剧中激越高亢的音调,成功塑造了剧中的人物形象,同年11月到杭州演出,省电视台现场转播此剧,在全省引起强烈的反响。
1983年,尹瑞芳加盟宁波越剧团,担任《七娘救夫》的男主角,在宁波、
上海市等地演出时感染了一大批热心观众。其师
尹桂芳,师辈
王文娟、
傅全香等著名人士闻讯都赶来祝贺。 《七娘救夫》一剧被拍摄录像并制作成VCD出版。
1980年开始,尹瑞芳担任象山越剧团文艺学校教师。凭着丰富的舞台经验,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对
越剧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悉心教学传艺,培养出
董柯娣、陈丽炯、
任志莲等著名越坛新秀,深受学员的爱戴和尊敬。尤以其师嫡传的《屈原 天问》一折,传授董柯娣,使她在1982年
浙江省戏曲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汇演中,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她也荣获优秀园丁奖。
1988年之后,尹瑞芳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越剧事业,毅然辞去宁波越剧团艺术顾问一职,自筹资金,创办“小芳华”越剧团,招收、培养小学员,在宁波兰江剧院,
上海大世界,长江剧场,
扬中市、丹扬、
海门区等地演出,倾倒了广大越迷。私人创办专业越剧团的壮举,在
宁波市、
上海市越剧界传为佳话。此后,年逾古稀的尹瑞芳,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仍担任
象山艺术学校顾问,为学员传技授艺。
2011年12月18号凌晨1点,著名
越剧表演艺术家
尹桂芳老师嫡传弟子尹瑞芳老师因病逝世,享年82周岁。尹瑞芳老师的送殡仪式,定于12月23日,
董柯娣为老师扶棺。
尹 瑞芳留下的资料不是很多,文革前在芳华时期基本上为尹桂芳配戏,大致有《
西厢记》、《屈原》、《落绣鞋》、《王十鹏》等等,在这些剧目中留有录音片段,尹瑞芳在1962年回上海演出的《梅玉佩》由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保存。这是尹瑞芳在文革前唯一留下的一个由她主演大戏的录音资料。文革后,1978年《
红楼梦》实况选场一套、《哭灵》静场录音一折、《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实况录音一折。1979年《冤雪龙泉井》(又名《斩皇子》)在
杭州市演出时
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作实况录音保存,并且于1980年在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静场选场录音保存,1983年《七娘救夫》实况录音一套以及该剧的静场选场录音一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