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来》是一首抒情歌曲,创作于1939年3月,由冼星海作曲,塞克作词。塞克和冼星海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深入民间,搜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和故事,为创作这首歌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注重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结合,使歌曲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
这首歌曲是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
组曲中的第二场《播种与抗战》的一部分。也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的烈士和英雄而创作的。歌曲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来源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创作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激励人们继续抗日斗争。《二月里来》具有浓厚风味的江南旋律,体现了冼星海早期倡导的音乐大众化理念。这首歌曲以乐观昂扬的情绪取代了革命歌曲中苦难叙事的悲观和悲壮。原歌曲共有六段歌词,但建国后传唱的只有四段。2009年,《二月里来》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个部委推荐为“100首爱国歌曲”之一。
1938年,诗人、剧作家塞克和冼星海先后来到
延安市,他们同在
鲁迅美术学院任教。一天,冼星海向塞克提议,共同创作一部有力量的大合唱。塞克觉得进行曲式的抗战歌曲已经有很多了,再写“杀呀”、“冲啊”的有点儿陈旧,于是琢磨找一个不同的题材,在艺术上作出尝试。当时正值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于是,塞克想到了写生产运动的题材。1939年3月,在冼星海的催促下,塞克写下一组以生产与抗战为主题的诗,旋即被冼星海谱成《生产大合唱》。该曲就是《生产大合唱》第二场《播种与抗战》里面的一首歌曲。
《二月里来》是一首田野风味的歌曲,表现了
陕北地区农民参加生产运动的场景,但是歌曲却是江南的风格。塞克的歌词写得质朴顺口,前两段以“二月里来”开头,沿用了传统江南
民俗音乐中用时令作序引的“某月里来”的表达方式,本身具有民歌风。原词一共六段,每段四句,冼星海将它处理成分节歌的形式,全曲共四句旋律,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前两句是起承呼应的关系,句末都落在徵音上,旋律线起伏不大,流畅婉转,第三句落在角音上,连续的两个切分节奏和较大的音程进行,同前面形成对比,起到转折作用,最后一句落在宫音上,完满地结束全曲。冼星海的音乐既有壮美的一面,像《
在太行山上》《
怒吼吧!黄河》,也有优美的一面,《二月里来》即体现了这一面。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
岭南大学附中学
小提琴。1926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小提琴和
钢琴。1929年冬赴法留学,先后向小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作曲家
樊尚·丹第和保罗·杜卡等研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春入巴黎音乐学院杜卡的高级作曲班。留法期间,创作了《风》、《
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秋回国,先后在东方
EMI集团和
新华影业公司从事
音乐创作和
配乐,后投身于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在1935年至1938年之间,创作了《
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拉犁歌》、《热血》、《夜半歌声》(以上1936)《
只怕不抵抗》、《做棉衣》(以上1937)、《游击军》、《
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以上1938)等数百首优秀歌曲。1938年应
鲁迅美术学院之邀赴
延安市,任“鲁艺”音乐系教授、系主任,以及延安女子大学兼职教授。在此期间,创作了《
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1940年赴
苏联,在那里创作了许多管弦乐作品,1945年因病逝世于
莫斯科。冼星海一生作有大量音乐作品。除数百首歌曲之外,还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4部大合唱,《军民进行曲》等2部
歌剧,《民族解放》、《神圣之战》2部交响乐,《
满江红》等4部交响
组曲,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大量作品。冼星海为我国革命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