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威,1931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
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2年,唐孝威毕业于
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
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唐孝威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人物经历
1931年10月,唐孝威生于
江苏省无锡市前西溪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籍
太仓市,少年时期的启蒙教师是他的祖父,中国著名
教育家、交通大学第一任校长
唐文治先生。
1949年秋,在上海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考入北京
清华大学。
1952年9月,唐孝威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开始了他科学研究的生涯,也开始了他和“
两弹一星”的渊源。应该说唐孝威是幸运的。当时,新中国正开始研究
原子核科学技术。一批留学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心系祖国,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他们和原来在国内的科学家一道,带领着像唐孝威这样一批新中国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工作。1953年冬,研究所由北京城内东黄城根原址搬迁到中关村新址,那时,中关村是北京的郊区,这里是一大片农田和坟地。所里的仪器装箱后用驴车陆续运到中关村。惟有一台真空设备,怕驴车在中关村的土石路上颠簸震坏,特别放在大轿车里,由唐孝威等几人用手抬着运到中关村。
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核探测器研究及π介子实验,这是唐孝威科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60年代初转到国防领域。1960年4月起参加中国两弹研制,是确证中子点火技术成功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判断并证实中国
氢弹原理成功的第一人;
70年代中参加中国“一星”工作,70年代末转到高能物理领域。1978年1月,率领中国实验研究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并参加了
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马克杰组合作,进行高能正负电子对撞实验,1979年在实验上发现传递强作用力的
基本粒子———
胶子;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唐孝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80年代末逐步开展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1983年,主编《粒子物理实验方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
90年代初开展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并担任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核医学和
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90年代中开始进行脑科学研究,参加了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部分课题的研究;同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近场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体系特征”的项目主持人。此外,他还参加阿尔法磁谱仪的国际合作,进行探寻空间
反物质与
暗物质的研究工作;
1994年11月,国家科委批准将《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列入国家攀登计划,并聘请唐孝威院士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199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周发勤教授撰写的《
唐孝威科学实验四十年》一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书中对他40多年来在国防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前沿努力耕耘,并始终坚持在实验室第一线进行实验的科学生涯作了生动的叙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唐孝威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
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
核医学、
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参加中国
原子弹、
氢弹的研究、试验,在
中子点火实验和
核试验物理诊断等方面作出贡献。70年代中进行中国卫星舱内空间
辐射剂量的测量。
20世纪70年代末率领中国实验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进行高能实验,参加的马克杰国际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
胶子。
20世纪80年代初领导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L3实验及AMS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在实验证实自然界存在三代中微子以及实验测定中间
玻色子特性等方面作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起和中国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脑功能成像实验和神经信息学研究,并在
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
核医学、
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工作。近年来进行意识问题的
自然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原子核物理实验;高能物理实验;核技术应用;生物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神经信息学等。
1. 20世纪50年代进行核
探测器研究及π
介子实验。50年代初他和
实验组同事在国内“从零开始”,进行探测
核辐射的
计数器和强流管的研制,并且研究气体放电的机制。他在实验上观察到
卤族元素管坪中振荡的现象,并观测低溴压卤素管输出信号延迟的现象。他还先后参加
中原地区铀矿的野外
钻探工作和中国高空环境的监测工作。1956年至1959年在苏联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进行电磁级联簇射的实验和
质子吸收负π介子反应的实验,并研制全吸收契仑柯夫计数器、取样式电磁量能器、星裂探测器等,他参加的小组率先研制成功可控制高压脉冲供电计数器。
2. 60年代初转到国防科研领域。1960年4月起参加中国“两弹”研制,进行在研制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和第一颗
氢弹中所需的核测试工作,以及核探测器的研制工作。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他领导的研究室在中国青海核基地艰苦创业,在原子弹
中子点火、
核试验近区测试和氢弹原理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问题。在突破原子弹中子点火技术时,他领导实验组进行测试,是确证中子点火技术成功的第一人。完成任务后,又到新疆核试验现场进行
核爆炸的测量。1964年10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是受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的有功人员之一。在1966年突破
氢弹技术时,他领导实验组在新疆核试验现场进行测试,是判断并证实中国氢弹原理成功的第一人。他在两弹研制中,特别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具体指导工作,并亲自讲课,组织学术讨论会,从而形成一支很好的科研队伍。
3. 70年代中参加中国“一星”工作,在北京进行中国第一颗返回式
人造卫星舱内空间
辐射剂量的测量,为中国卫星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有实际价值的
实验数据。他还和合作者在回收卫星内放置的
核乳胶探测器中,观测和分析原初宇宙线高能重
原子核径迹。
4. 70年代末转到高能物理领域。1978年1月他率领中国实验研究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进行高能物理实验。这是
改革开放后
中原地区向西方派出进行国际合作实验的第一个科学实验组。中国组参加
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马克杰组合作,进行高能正负电子对撞实验。在马克杰合作组里,他领导的中国组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制造、仪器安装调整、
实验数据获取、事例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1979年马克杰合作组在实验上发现传递强作用力的
基本粒子枣
胶子,还精确测量e+ e-→μ+ μ-反应的电荷不对称性,检验电弱统一理论。
5. 80年代初起到90年代末,他领导实验组到瑞士
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参加莱泼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高能物理实验的国际合作,进行L3组合作实验。他领导的实验组在北京研制和批量生产L3
强子量能器正比室,运到
欧洲总装后进行实验,还参加L3 BGO量能器和
漂移室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并在国内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工作,为L3组在实验上证实自然界存在三代中微子、精确测量Z0粒子与W±粒子的质量和宽度、以及精确检验电弱统一理论作出了贡献。1982年出版了他主编的《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一书。1995年出版了他与合作者合写的《正负电子物理》一书。
6. 80年代起他在国内指导学生,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中进行实验研究工作,包括:
电子偶素三
光子衰变光子能谱与角分布的测量;
量子力学局域隐参量理论的实验检验;
相对论性氧
原子核碰撞分裂为四个氦原子核现象的观测;原子核β射线与原子
电子等同性的超高灵敏度实验;自灭流光特性的测量;离子轰击表面产生潜径迹的扫描
探针显微观测等。
7.80年代末起,逐步转到生物学领域,开展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包括:
活细胞内部运动的研究,
细胞分裂机制的研究,以及用近场技术研究亚细胞结构等。他和合作者在实验上观测到活细胞内胞质颗粒的拟
布朗运动现象和
花粉管顶端的跳跃式生长现象。90年代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近场技术、研究
生物大分子体系特征”的主持人。2001他年发表了《细胞运动原理》一书,阐述活细胞内分子涨落的观念,并探讨活细胞内部运动的定律。
8.90年代参加阿尔法磁谱仪(AMS)的国际合作,进行探寻空间
反物质与
暗物质的研究工作。和实验组同事在国内研制阿尔法磁谱仪内的反符合计数器及电磁量能器等,运到国外总装后进行空间实验。
9. 90年代初转到医学领域,开展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 研究,并应用于心脏疾病与脑疾病的诊断。90年代他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中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01年出版了他主编的《核医学和放射治疗技术》一书。
10. 90年代中开始进行
神经科学的研究,包括:人的
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认知和脑疾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他和合作者在实验上测量双任务短时记忆的混合广度,并提出短时记忆的生物物理学模型。他参加了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脑高级功能的机制”课题的研究。他积极推动中国脑功能成像的工作,1999年出版了他主编的《脑功能成像》一书。2002年他发表了《脑功能原理》一书,提出脑内信息加工过程的量子化假说,并在脑的系统水平上探讨脑区激活与相互作用的定律。
11.2000年起他和国内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中国“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的工作,并在2001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全球“人类脑计划”研究。2001年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立神经信息中心。还在
浙江大学和同事们建立神经信息学中心,开展神经信息学研究。
12.2001年起在浙江大学领导实验组,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分子生物学和
细胞生物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对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内老年斑的结构与成份及
蛋白质的异常积聚过程进行研究。
13.2001年起在浙江大学和同事们建立颗粒物质实验室,进行颗粒物质物理学的研究。并和国内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和多学科的专家一起,推动
中原地区交通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与一些自然灾害成因和防治有关的
颗粒流运动规律的研究。
14.2001年起在心理学领域中进行情绪、梦、脑内评估等心理活动的研究。提出情绪的数学公式;探讨感知与情绪的
相关性;分析梦中脑内信息加工的特点;讨论脑内评估与抉择的规律。
学术成就
他本人及与合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0多篇。学术专著有:《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负电子物理》(合著)(科学出版社),《细胞运动原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核医学和放射治疗技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脑功能成像》(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脑功能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除上面提到的几本学术专著外,还著有:《正负电子对撞实验》(1985年),《同步辐射及其应用》(1986年),《探索自然的对话》(合著)(2001年),《医林奇葩》(主编)(2001年)等书。译著有《狂热的追求》(合译)(1994年)。
人才培养
他在科研工作和高校教学中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除给大学生授课之外,多年来还在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等单位指导和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1人、博士生20人、
博士后6人。特别是2001年到
浙江大学工作以后,致力于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在读的研究生有14人,其中浙江大学10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4人。
荣誉表彰
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
经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人物事迹
核爆的幕后英雄
1998年9月14日,
何梁何利基金奖评选委员会书面通知唐孝威院士:“鉴于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杰出贡献,经专家提名推荐、初审评议和终审评定的严格评选,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决定授予您199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15万
港元。”但令人料想不到的是,这项殊荣却被唐孝威谢绝了。他说:“我对一切奖励和奖金都看得很淡,只愿意老老实实为祖国多作贡献!”对此,有人惋惜,但更多的人对这位著名物理学家和中国“
两弹”核爆的幕后英雄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步入科学的圣殿唐孝威的家乡在江苏无锡。祖父
唐文治是现代著名
教育家,
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任校长。1937年11月,
上海市沦陷,年仅6岁的唐孝威随祖父、母亲和两个妹妹逃到
桂林市,一年后才迁居
上海法租界。1939年,唐孝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小学读书,靠奖学金读完了小学,直接升入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在中学,唐孝威受
学生运动的影响,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读书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位同学那里被《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深深地吸引并萌生了一个信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49年2月,唐孝威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
新中国成立后,唐孝威作为共和国的首届大学生从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核探测器组工作。当时,核
探测器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在著名物理学家
戴传曾教授的指导下,唐孝威从仪器的设计、制作、安装,直到调试,都自己动手,闯过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关,终于研制成功具有国际水平的气体电离探测器,获得了1956年度的国家
自然科学三等奖。当时,中国的地质部门正为寻找核工业的基本原料——
铀矿成立了野外勘探队,由于勘探队没人会用新型的射线探测器,唐孝威便被派去与专家们一起到南方的崇山峻岭进行野外勘探。 50年代中期,唐孝威被派往
莫斯科杜布纳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当时,这个研究所已改组为由
苏联、中国和东欧等11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的联合研究所,拥有100亿电子伏特的质子加速器,是5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三个
高能加速器之一。先期到达杜布纳研究所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
王淦昌教授,看准了一个研究电子学探测器的实验室,便让唐孝威去经受锻炼。唐孝威在那里潜心研究了三年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仅在《
物理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有14篇之多。与代号“596”的工程结缘 1959年6月,国际上政治风云突变。
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美、英、法等国也对中国在
原子科学技术领域实行严密封锁。中国决定“自己动手,从头做起”,把“596”定为中国研制
原子弹特大工程的代号。唐孝威奉命从苏联回国参加“596”工程,负责核测试及
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最初的研究是从缩小尺寸的模拟试验开始的。试验现场设在长城脚下的
延庆八达岭一侧。试验时,唐孝威常常在荒山石坡上爬上爬下,检查测试仪器的性能,记录数据;试验一结束,马上又开始下一轮试验的测试准备。如此循环往复转个不停,穿的胶鞋也磨破了好几双。当研制原子弹的工作进入决战阶段时,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由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参加的15人专门委员会。唐孝威和助手们也随大批科技人员来到
青海湖附近的
西北研制基地。这里海拔3000多米,高原缺氧,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刺骨的寒冷使唐孝威的类风湿脊椎炎频频发作。关键时刻,他的妻子、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先生的小女儿吕芳风尘仆仆地从遥远的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岗位调到青海基地工作。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唐孝威终于驱散了病魔。
唐孝威的三次“起跑”
被誉为“新中国培养的杰出实验物理学家”的唐孝威院士,虽年已近古稀,但工作起来仍劲头十足。如今,他是AMS?阿尔法磁谱仪?国际合作项目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小组的组长,带着六个博士生和一个
博士后,参加了举世轰动的寻找宇宙反物质的国际空间科学实验,并作出重要贡献。唐孝威的成就何止于此呢,他曾在三个不同的科研领域里作出过巨大贡献。他将其称之为三次“起跑”。
第一次“起跑”:承担核测试及核探测器研制重任
195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唐孝威,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名为原子能所?从事核探测工作。时年21岁的他,从此开始了科学研究的生涯。
开展核实验研究,必先研制核
探测器。因为
核辐射是不能用人的感觉直接感触的。探测器是专门用来记录和测量核辐射的工具,好比是实验物理学家的眼睛,
核能事业的所有部门都离不开它。
唐孝威所在的核探测器组的研究成果,曾获得1956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奖,他们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核探测器研究的奠基者”。
当国家地质部为寻找核工业的基本原料——,而专门组织的野外勘探队正苦于不会使用射线探测器时,唐孝威来到勘探队。他同地质专家们在崇山峻岭中勘探,并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
探测器。之后,他参加了监测国外进行大气层
核爆炸对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三人小分队,乘坐专用飞机,进行高空环境放射性的监测。此项工作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在野外地质探矿和高空
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核探测器的开端”。
1958年,唐孝威被派往
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研究。1959年6月,
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美、英、法三个
核大国也对中国在
原子科学技术上实行严密的封锁。我们别无选择,只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1960年4月,唐孝威奉命回国,到
两弹研制单位报到。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教授当即安排他领导一个小组,承担核测试及
探测器的研制工作。
十年浩劫之后,历经磨难的唐孝威接到的第一件任务,就是用
核乳胶作为记录空间辐射的探测器,进行卫星载核乳胶的观测和分析。唐孝威一炮打响,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果。
1977年8月,著名华裔科学家
丁肇中教授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邀请来华访问。8月17日,邓小平会见并宴请了丁教授。席间,邓小平提请丁肇中帮助中国培训一百名物理学家。最后双方达成每年派遣中国科技人员参加西方国家大规模国际合作实验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唐孝威教授带领中国第一个科学实验小组,于1978年1月到达德国汉堡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加入丁肇中领导的马克·杰?大型
探测器的代号?合作
实验组工作。合作实验组是在当时世界上正运行的能量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佩特拉上开展实验的。
来自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唐孝威?曾在
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从低能物理研究领域转过来的“新兵”,从来没见过这么先进的实验设备。加之语言不通,困难重重。为了攻克这些障碍,唐孝威带领同志们主动找外国同行交谈,又将对方的谈话录了音,拿回宿舍再一遍遍地听、练……不到半年,就过了语言关。唐孝威身先士卒,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没有午休,没有星期天。刻苦的磨练,使中国科学家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实验本领迅速提高。
第三次“起跑”:身
核医学和
神经科学的研究80年代初的一天,老一辈生物学家
贝时璋在中关村遇到唐孝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在物理学领域做了很多工作,这很好,我认为你仍有潜力可以发挥。你探索了无生命的科学领域后,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探索另一个有生命的科学领域,即生物学领域。这样,你探索的就是整个自然界了。”这一席话,使唐孝威大受启发。
他的研究首先从
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开始——把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是使核技术造福于人类,和平利用
核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适应从物理科学领域转到生命科学领域进行交叉研究这个大转折,唐孝威挤出时间奔波于许多图书馆查阅最新资料;到研究生院旁听有关课程;向从事医学、心理学、生物学、
计算机科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求教,与之讨论。
社会任职
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方研究员,二机部九室主任,西德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国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及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评价
唐孝威对中国
人造卫星空间
辐射剂量的测量、粒子探测器的研究、粒子物理实验、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可贵贡献。
浙大校友网:“唐孝威院士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褚健说。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唐孝威生于无锡前西溪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祖父
唐文治41岁弃官从教,是中国著名的
教育家,
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孝威自幼聪颖好学,深得祖父喜爱,祖父的为人、学识、思想,对唐孝威产生深远影响,也是唐孝威的启蒙教师。
家庭成员
唐孝威的配偶是吕芳,她是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的幼女。
淡泊名利
唐孝威由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其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贡献,荣获1998年度
何梁何利基金奖。该奖项包括一份奖励证书和15万
港元奖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唐孝威婉拒了这一荣誉,表明他对任何形式的奖赏不以为意,更愿意默默地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