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机体对外环境和对内环境维持稳定的反应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人体免疫力是指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身体一系列对外界细菌、病毒和入侵的异物抵抗能力,以及对体内癌前细胞、衰老细胞、其他异常物质的清除能力。它的组成是一个系统,包括皮肤、各种体液分泌和血液中各种
免疫细胞等,共同构成人体的防御体系,使身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
数百万年来,人类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
免疫力的定义
人体体内的防御、控制病毒入侵的能力就是免疫力,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免除
瘟疫(主要指细菌、病毒感染),因此免疫力也可称为免除瘟疫的能力。
当病毒入侵机体时,机体都能够动员像海陆空
三军样的防御网(个体的免疫力如同一个国家的军力),通过多层次、逐步递进的防御途径将病毒清除,把这些途径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了免疫力。
免疫力的构成
呼吸道的物理屏障
免疫力第一层次:空气中病毒通过呼吸进入机体时,
鼻腔内分布浓密的鼻毛可以直接阻挡病毒向深部入侵,同时病毒会刺激鼻黏膜的
神经末梢,引起机体打喷嚏,通过机械剧烈排气,将入侵病毒排出。除了鼻腔部位的物理屏障,在咽喉部以及
气管和
支气管部位,更是有大量粘液存在,这些粘液粘附病毒,阻碍病毒感染肺部组织细胞。 特别的是,气管和支气管表面是一层由纤毛上皮细胞、分泌粘液的
杯状细胞以及
免疫细胞组成的黏膜,黏膜层的下面为平滑肌层。当病毒入侵时,一方面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另一方面平滑肌强烈收缩,从而产生咳嗽咳痰症状,将痰液包裹的病毒排出体外。随着年龄增长,杯状细胞或者平滑肌细胞对于病毒刺激的反应性可能会降低,从而降低了物理屏障的保护性。
血液中的补体系统
免疫力第二层次:病毒必须进入细胞内才能体现其感染性和
毒力。人体内的细胞并非像在陆地一样,其四周其实都是液体,而这种液体来自于血管里的血液。在血液中,有一套
蛋白质形成的保护体系,被称为补体系统,用于阻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补体系统被激活,产生两种抗病毒效应:一是补体介导在被感染细胞表面打孔,诱导被感染细胞死亡,细胞在死亡过程中,进入其中的病毒也随之被分解、清除;二是补体介导
巨噬细胞吞噬被感染的细胞,从而在巨噬细胞内部将所吞噬的细胞连同病毒一起降解。另外,补体成分C4能够对一些具有包膜的病毒,起到中和作用,阻止病毒进入细胞。补体成分主要是由肝脏的细胞所产生,当肝脏功能不好时,补体的产生量会降低,从而降低补体对病毒入侵的防御。
肺上皮细胞干扰素通路
免疫力第三层次:肺组织上皮细胞表达ACE2蛋白受体,通过ACE2的介导,
类SARS病毒进入到正常肺组织细胞。 然而这些细胞对于病毒的入侵,并不是没有反应而任由病毒宰割,而是继承了古老的、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抗病毒机制,即激活I型干扰素(细胞产生的一种核心的抗病毒蛋白质分子)。当病毒进入细胞时,肺上皮细胞的I型干扰素被激活,从而阻止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这是机体细胞对病毒入侵的普遍反应,是古老的细胞进化的结果。在免疫力不强的个体体内,如果I型干扰素产量很低,则病毒在肺上皮细胞内的复制和扩增将不受限制,从而导致病毒颗粒在感染的细胞内大量复制。
固有免疫系统
免疫力第四层次:上述的三种层次基本上只能发挥辅助的作用,真正控制病毒感染必须依靠机体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叫作固有免疫细胞(或者称为先天免疫细胞或天然免疫细胞),包括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病毒入侵时,在前面三种防御途径发挥作用的同时,固有免疫的
细胞也感受到了病毒的刺激,并作出应答,包括巨噬细胞对病毒颗粒的吞噬与降解、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感染部位上千万倍地产生释放I型
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等。不同的个体乃至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这些固有
免疫细胞在肺
呼吸道分布的数量及其功能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病毒的防御效果是有差异的。
获得性免疫系统
免疫力第五层次:免疫细胞的另一类免疫细胞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两种,它们是抗病毒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当入侵的病毒突破呼吸道粘液屏障,进入肺上皮细胞,在感染细胞内大量扩增并被释放出来时,新的病毒颗粒可以随着淋巴液回流,进入其附近的淋巴结(医学上称之为引流淋巴结),淋巴结的结构如同一个橘子,外表面是一层膜如同橘子皮,内部则分别由B细胞和T细胞聚集的区域构成,如同一小瓣一小瓣的橘子肉,在一瓣一瓣的橘子肉和橘子皮之间是有空间的,其间充满淋巴液,这有些类似于护城河,而在河道两边也分布了很多B细胞,当病毒随淋巴液到达这些部位时,病毒会刺激护城河周边的B细胞,产生出很多不同种类的抗体,但仅有少数的抗体能够识别病毒,绝大多数不能够识别病毒,这就是所谓的非特异性抗体,它们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就可以产生,其目的是让那些能够识别病毒的少数抗体去协助激活前面所述的补体途径以及
巨噬细胞的吞噬等。当病毒随淋巴液流动,穿过护城河进入
蜜橘肉的B细胞所在区域,这个时候病毒激活B细胞产生的抗体就是病毒特异性的,即这些抗体能够识别病毒的某种成分。这些早期产生的病毒特异性抗体属于IgM型,与病毒的亲和力(结合能力)并不强,其作用是进一步加强补体激活和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高亲和力抗体产生需要2周左右时间才达到峰值,是B细胞经过完全活化和变异筛选并转变成为
浆细胞的结果。浆细胞的体积非常大,里面充满了新合成的抗体,浆细胞将抗体释放出来后,抗体进入血液,经
血液循环到达病毒感染部位,其主要作用是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然而,抗体对于已进入细胞内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对于躲藏在细胞内的病毒,其最终的杀灭依赖于人体内的T细胞。
病毒感染的
呼吸道部位通过炎性因子招募一类功能特殊的
树突状细胞,它们到达病毒感染部位,摄取病毒的抗原(病毒蛋白质),经淋巴液回流,进入淋巴结T细胞聚集的区域,供T细胞来识别病毒抗原,能够识别病毒抗原的T细胞被活化,进行大量扩增(1个T细胞可以扩增出10万个),此即为活化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它们随后离开淋巴结,进入血液,经
血液循环进入病毒感染的呼吸道部位,通过识别病毒感染的
细胞,进而将它们杀死,同时,细胞内的病毒也随着死亡而被降解清除。T细胞杀伤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一个T细胞能够连续杀伤好多个被感染的细胞,因此,对于病毒感染的最终控制,是依赖于T细胞的。
抗体和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生成是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把关层次和最后层次,如果前面的4个层次环节都不能够控制住病毒,最后这一层次将是控制病毒最后的杀手锏,即抗体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对于已进入细胞内的病毒,则通过T细胞杀伤将它们清除。然而,抗体产生和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大量生成,不仅取决于T、B细胞的数量和状态以及所接触的病毒抗原量,而且还受T、B细胞周围一系列因素的调控,而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别,从而导致不同个体在抗体生成和T细胞活化方面存在差异。
现代工业大量废气排放造成地球大气层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有害物质过量排放,使空气、土壤、水源污染;每一、两年一次的大规模因细菌、病毒引起的流行病肆虐等等,严重困扰着人类的健康,
耳念珠菌更是因为人们过度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造成。
免疫失常
免疫力下降
原因
表现
1. 人体伤口愈合会变得缓慢。可能需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愈合。很多朋友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情况,这些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2. 当免疫力下降时,很多人会感觉疲惫乏力。一到换季时,气温稍微有变化,人就容易感冒、咳嗽,皮肤也易发
湿疹、过敏等。
免疫力过高
免疫力过高,人体会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对体外的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此时,几乎所有的物质都会成为变应原,比如尘埃、花敏、药物或食物,它们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不正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变异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荨麻疹、变异性结膜炎、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情况。还有一些会导致身体内部细胞产生自体免疫反应,患上自身免疫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红斑狼疮、
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炎症性肠病等。体内异常过高的免疫反应甚至会造成器官损害、衰竭,危及生命,如急性重型
肝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