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石平远图》描写深秋之旷野,一条曲折的小河分割平坡,坡旁有几块圆形巨石立于水中,而坡上则树木密集,多枯树枝,形似“蟹爪”,将这种带有北宋山水画标识意义的圆曲坚挺的线条美发挥到了极致。该画作表现的就是一种山河明净、苍茫远阔的画面,让人感到山水的沉雄远阔,以及岁月的沧桑。
《窠石平远图》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窠石平远图》左侧有款“窠石平远”四字及“
元丰戊年
郭熙画”。“郭熙印章”一方。有“
晋国奎章”、“敕赐临济壹宗之印”等印记十一方和半印一方。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窠石平远图》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中,他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泽厚”,“其山多堆阜,盘礴面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画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特点。图左有小字落款:“窠石平远,
元丰戊午(1078年)
郭熙画”,知是其晚年的作品。
此图自题《窠石平远》,而中国山水画的“三远”取景法,正是郭熙始创。从图中看,一派平旷的原野,着重画近景的坡、石、水流、丛树,只在右边画一座不高的远山,画面的上半部几乎不着笔墨,正适以
烘托秋景的空旷萧瑟。
窠石用
卷云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盘礴,是郭熙的创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画中没有萧瑟和悲凉,从构图的气势,用笔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窠石平远图》若从画面上由远及近的来看,依次是山,水、窠石,寒林,并没有那种令人们激动感觉,反而令人们感到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此图较多变化,或树身虬曲,细枝向下,藤蔓缠身,或树身挺直,细枝向上,密集而错落,爽利坚挺,显现其晚年笔墨愈益老辣放纵。而树叶或阔笔清点,或细笔双勾,又填以红,映衬秋色,窠石依然以粗笔勾席,以破笔似“
卷云”扫出大致结构,淡墨谊染,形似“鬼脸”。远山也只是略加勾皴,注重淡墨的层层渲染,益增清幽旷“远之感。
《窠石平远图》标明了所采用的是“平远”法。
郭熙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大,气势雄壮,使人观之精神振奋。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水中天:“古代山水画常取立轴或
长卷形式,这幅画横长竖短,画面比例略似现代
风景画,而且留出大片天空,造成秋高气爽的效果,这种构图安排在古代山水画中殊不多见。画中景物疏朗简洁,但都经过画家经营推敲,笔墨不多而意境深远。"
《窠石平远图》曾经《
宣和画谱》中著录,被
宋徽宗时宫廷所藏,后
朱元璋三子
朱棡朱桐得到该画作,上钤有“司印”,后被明末清初藏书家、文学家
梁清标所收藏,又归
梁氏亲戚某家秘藏,民国时仍一直在梁氏家乡
正定县一带流传,在
清代土地改革时从当地地主家里搜到,当地人不知此为何物,将其随便挂在保定莲池书院文化馆的墙壁上。1950年冬,已从
上海市调到北京文化部文管局的徐邦达,到
保定市地区收购古书画,在保定莲池书院文化馆发现此画,该画作最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2年6月28日至2012年11月12日,古书画临摹复制大师金仲鱼先生摹制的宋代
郭熙《窠石平远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妙笔神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与装裱修复技艺展”中被展出。
郭熙,
北宋河阳府温县(今属
河南省)人,字淳夫。工画山水、寒林,独步一时。取法李成,又自有新意,得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
赵顼时,为御画院艺学、翰林待诏。又长于论画,著有《山水训》、《画意》、《
画诀》、《西题》等。作品有《
早春图》、《窠石平远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