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肛蛙(学名:Nanorana quadranus),又名扩肛蛙,是叉舌蛙科倭蛙属的
两栖纲,中国特有种,分布于
甘肃省、
陕西省、
河南省、湖北、
湖南省、
四川省、
重庆市等地。隆肛蛙体背呈橄榄色,略带黄色,体侧棕黄色并有黑色云斑,四肢和腹面为鲜黄色。雄蛙肛部周围的皮肤形成明显的方形囊状泡起,雌蛙背部的小白刺不如雄蛙的明显。隆肛蛙生活环境较广泛,一般栖息在海拔335-1830米的大、小流溪或浸水沼泽地中的水荡内或其附近,白昼伏在草丛中或溪边石穴间,受惊扰后,跳入水中,潜入水底石下。
捕食多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雄蛙体长约82毫米,雌蛙体长约90毫米,
蝌蚪体长可达86毫米。隆肛蛙是一种常见的物种,但因过度捕捞和
栖息地丧失而面临威胁。
秦岭山区千米以上海拔的河流和水坑中,常可见到一种体形较大的蛙。其体形壮大,瞳孔略方形,趾端球状和趾间满蹼等特点与
石蛙类极相似。这种蛙就是由中国著名
两栖纲学家
刘承钊等于1960年鉴定发表的新种——隆肛蛙(Rana quadranus)。其名源于
雄性个体肛部周围皮肤膨胀呈方形囊状泡隆起这一性征。此
林蛙属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蛙群。
隆肛蛙体大而扁平,体长78mm,最长可达93mm;体重60g,最大可达75g,远大于
秦岭低山区分布的
黑斑侧褶蛙,但较
巫山地区的隆肛蛙小。体背呈橄榄色而略带黄色,体侧棕黄色并有黑色云斑。颌缘及四肢有清晰的黑色横纹,四肢和腹面为鲜黄色。约有5—10%的个体头背中央脊部有一条黄色纵带,由吻端直达肛部,为色斑之变异。因生活环境不同,背部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不规则的深褐、深绿色斑纹。头宽略大于头长,由于腿后端枕部皮肤下陷呈横沟而使头呈三角形,眼大而鼓起,无外声囊。皮肤较粗糙,除吻、头顶及背中部较光滑外,头侧、横沟后和背后端及体侧遍布疣粒或小白刺。肛部隆起皮肤在
雄性较光滑,有微小突起,在
雌性部分标本具小疣粒。前肢适中而后肢长而粗壮。一般雌性个体较大而肥,雄性略瘦小。
解剖观察表明:隆起蛙肛部皮下有一较小的淋巴囊,其和体部皮下大淋巴囊间一下组织小梁象分隔,这就是其肛部隆起的结构基础,其它一些无尾类(如
黑斑侧褶蛙)则缺乏这种淋巴囊。
秦岭山区的隆肛蛙和
巫山地区的不同,在生活时一般肛部隆起不明显:而活体经固定后雌雄个体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甚至有些雌性的隆起较雄性更显著,囊内充满透明得液体。组织切片研究表明雌雄蛙肛部的皮肤腺分布有差异,
雄性含有许多大粘液腺,这说明隆起具有性差,可能与生殖有关。
成体栖息于河流、水沟和积水坑,也见于河边山林中,白天多伏于较大石块下或池边洞中,极少外出活动,傍晚和黎明为其活动高峰期,爬于石块上或水坑旁、惊动后迅速跳入水中。嗜食蚊、大蚂蚁、叩头虫和芜菁等,从胃中剖检出小昆虫等动物达20余种,有益系数为81%。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为其冬眠期,主要静卧于河流水中较大石块下,4月初开始活动并准备产卵繁殖。其卵相粘在一起呈团块状,卵径约2.5—3mm,卵胶囊透明、较坚韧,粘附于水流缓慢处较大石块下面。7月份即可见到孵化出的小蝌蚪。
蝌蚪体形大而肥硕,但较
巫山地区的小。体长可达26.5 mm,尾长55mm。头窄而体宽,尾肌非常发达。口宽而唇乳突多,口角两侧的
副乳突很多。口呈喇叭状,口唇略向内收呈吸盘状,可
吸附于石块上。唇齿变化幅度较大,以Ⅱ,6—6/Ⅰ:1—1和Ⅱ:1—7/Ⅱ:1—1所占比例最大。
变态早期的蝌蚪颜色神黑,略带小绿点:愈到晚期,体色愈浅,呈土灰色或浅绿色,尾部颜色更浅。个别蝌蚪头背脊处有一条浅黄色细带,延伸至尾基部。其长大后,即为具黄色脊带的隆肛蛙。
蝌蚪主要生活于静水区和流动很缓的水域,常以口部吸附于石块上。石块附近的蝌蚪,白天常伏于石下,黄昏后外出游荡。翻开石头,即迅速游向另一石下,不易捕捉。每年5—9月,均可在同一水域见到处于不同变态期得蝌蚪。由于海拔较高,气温和水温较低,结合饲养观察,推测其一般需2—3年、以蝌蚪形式越冬,然后发育成小蛙。
隆肛蛙(学名:Rana quadrana)为
蛙科林蛙属的
两栖纲,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
河南省、
山西省、湖北、
四川省、
贵州省、
陕西省、
甘肃省等地,多见于山区的溪流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650至2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