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文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张浩文,汉族,1958年4月出生,扶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职)。已经出版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著作:《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长在床上的植物》《绝秦书》及《海南民间文学与海南旅游经济》《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述略》《沉默的言说》等。 ,
作品
著作
王鼎钧》(合作)
《中华散文赏析大辞典》(合作)
《狼祸》(小说集,南海出版公司1995)
《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小说集,海南出版社2005)
《海南民间文学与海南旅游经济》(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述略》 (南方出版社2008)
《沉默的言说》(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长在床上的植物》 (小说集,南方出版社 2011)
《绝秦书\u003e (长篇小说,40万字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2)
学术论文(部分篇目)
1、传统文化中的妇女人格模式与当代文学中妇女形象的关系 海南师院学报1988、2
2、中国淫秽文学探源 海南师院学报 1991、4 《新华文摘》 1991、11全文转载
3、自然·艺术·人 ——论文学艺术的超越性 艺术界 1992、3
4、福地之光 椰城 1993、1
5、饺子中的一缕清风 椰城 1994、2
6、女性最后的花园 椰城 1994、3
7、新炒卖 海南师院学报 1994、4
8、尴尬的自恋 学习 1994、4
9、崽崽的小说与随笔 椰城 1995、1
10、把真诚交给心灵 文学报 1995、3、2
11、文坛新炒卖 学习 1995、5
12、走近韩少功 椰城 1995、5
13、解读韩少功 文学报 1995、11、16
14、符浩勇小小说散论 小小说月报 1995、11-12合刊
15、“以意逆志”的现代重构 新东方 1996、6
17、小说的化繁为简 小说评论 2005、2(核心期刊)
18、论海南省民间文学对海南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 第03期
19、宗教的艺术启示 艺术广角 2005、3
20、效率原则与网络小说 小说评论 2005、5(核心期刊)
21、网络文学的死穴 文艺报 2005、6、16(核心期刊)
22、试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形之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23、去隔与贴近——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应对 文学报 2006、6、1
24、就划一根火柴吧 文艺报 2006、10、28(核心期刊)
25、谁来朗诵诗歌 今晚报 2006、12、19
26、新时期海南省小说千姿百态 海南日报 2007、3、3
27、批评家的另类书写 云南日报 2007、6、1
28、警惕口号绑架文学 文艺报 2007、11、8(核心期刊)
29、海南新时期小说创作异军突起 海南日报 2008、4、29
30、孔见小说的寓言化叙述策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4
31、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 新东方 2008、5
32、才子型的书写 文学自由谈 2008、4
33、轮回与镜鉴 张浩文 2009年01月22日(核心期刊)
34、农村题材60年:在负重中前行 文艺报 2009、7、4(核心期刊)
35、“两难原则”的突围图腾 海南日报 2009、8、9
36、“两难原则”在小小说创作中的运用 小说评论 2009、3(核心期刊)
37、“震”出一个新文学?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09、8
38、越界的批评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09、9
39、文学经典:时间的朋友和敌人 文艺报 2010、2、24(核心期刊)
40、有“光”的文学 文学自由谈 2010、1
41、文学的单纯和复杂 文艺报 2010、10、16 (核心期刊)
42、关于文学经典的非经典说法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0、10
43、文学批评的可能性 当代文坛 2011、2(核心期刊)
44、文学:复杂的泡沫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1、3
45、作为泡沫的网络文学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1、8
文学作品(代表作)
1、驴换(短篇小说)延河 1990、2
2、黑烟(短篇小说)延河 1991、9
3、牛祸(中篇小说)天涯 1991、8—9合刊
4、一方水土(短篇小说)天津文学 1991、10
5、河边的故事(短篇小说)椰城 1993、3
6、卦(短篇小说)天涯 1993、3
7、剃头匠(短篇小说)天涯 1993、4—5合刊 获海南省1993年度优秀精神产品奖
8、罗老师(短篇小说)椰城 1994、4
9、围困(中篇小说)天涯 1995、5
10、绣花鞋(短篇小说)山花 1997、2
11、杀狗(短篇小说)天涯 1997、5 《小说选刊》全转载 1997、12
12、小学的爱情(短篇小说)椰城 1997、4
13、失踪的女孩(短篇小说)文学世界 1999、3
14、白馍(短篇小说)延河 1999、7
15、墙上有个老鼠洞(中篇小说)黄河 1999、5
16、鸡蛋要案(短篇小说)上海文学 1999、9(核心期刊)《中华文学选刊》全文转载 1999、6
17、杀头公猪上西安市(短篇小说)小说界 2000、5
18、你是一棵草(中篇小说)钟山 2000、6(核心期刊)
19、裁员(中篇小说)山花 2000、12
20、棺材里的手(短篇小说)花城 2001、2(核心期刊) 《短篇小说》全文转载2001、5
21、谁是那个贼(短篇小说)创作 2001、2
22、求证(中篇小说)上海文学 2001、12(核心期刊)
23、关于一座城市的兽话(中篇小说)黄河 2002、2
24、鞋子去找鞋子的朋友(短篇小说)大家 2002、4(核心期刊)入选《2002年度中国最佳短篇小说》(花城出版社
25、批斗两只狗(短篇小说)山花 2003、6(核心期刊)
26、三天谋杀一位乡村作家(中篇小说)大家 2003、4(核心期刊)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3、9转载(核心期刊)
27、何时握住兄弟的手 大家 2005、3(核心期刊)
28、潜伏 福建文学 2006、5 《朔方》2007A 入选《21世纪年度小说选·2006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29、两个小偷 青春阅读 2006、6
30、谁能弄醒我的弟弟 延河 2007、1
31、白玉灯(中篇小说)中国作家 2007、6(核心期刊)
32、杀鸡给鸡看(中篇小说)大家 2007、4(核心期刊)
33、五条腿的生活(中篇小说)天涯 2008、6(核心期刊)
34、长在床上的植物(中篇小说)阳光 2010、4
35、秦人酒状图(散文)天津文学 1996、6 《中华文学选刊》全文转载 1997、1
36、城市:飘零与固守(散文)天津文学 1994、8
37、胡说警匪片(散文)椰城 1994、8
38、手足之情(散文)天涯 1997、5
39、大话莫辩(散文)天津文学 1998、3
40、无言的同桌(散文)椰城 1998、5
41、马与汽车之比较研究(杂文)今晚报 2000年8月14日 入选《2000年度全国最佳杂文》(漓江出版社
42、被劫持的村庄 (随笔) 天涯 2007、3(核心期刊)入选《2007中国年度随笔》(漓江出版社)
43、无援的村庄(随笔) 天涯 2009、4(核心期刊)
获奖
1、《剃头匠》获1993年度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
2、1998年获海南省第三届青年文学大奖
3、2000年入选海南解放以来文学创作三十强作家
4、《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述略》获海南高校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 教育厅
5、《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述略》获首届海南省文艺评论奖 特别奖 省文联
长篇小说
海南作家张浩文一向以构思精妙、意蕴深厚的中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题材。虽然众人一直期待他能拿出一部卓然不群的长篇小说来,可是这个身材高大、笑声爽朗的陕西省汉子,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时,却始终只是神秘一笑。而今,他终于推出了一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绝秦书》。这是一部记录民国十八年陕西大灾荒的小说。
2012年,刘震云的小说《一九四二》被拍成电影,将河南大饥荒搬上荧屏。海南省作家张浩文推出了自己的长篇小说《绝秦书》,以纪念陕西大饥荒(民国十八年饥)。临近的两个省份,同样为产粮大省,相似的大饥荒情景,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一种必然?
面对这样的问题,张浩文沉吟半天,然后缓缓道来。张浩文认为,中原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收成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各种极端气候都可能导致灾荒。局部的灾荒并不可怕,以中国地域之大,如果动员各种力量救灾,局部的自然灾荒未必一定会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灾难。因此凡是自然灾害最后导致社会灾难的,一定有人祸的因素做推手。
陕豫两省确实是产粮大省,但以当时薄弱的水利条件而言,越是倚重农业就越是受制于老天。更不堪的是在灾害发生后政府的应对措施:1942年河南省遭灾后南京国民政府根本就不相信灾情,不但不赈灾,反而加征粮税;1929年陕西省(包括整个西北)发生旱灾,管制陕西以至西北的西北军政府为了争夺地盘,正积极筹备与南京中央政府决战,不仅不救灾,反而加紧催逼军粮,甚至把外地援陕的救济粮圈为战备物资,还以阻止中央军进陕的名义疯狂炸毁铁路,几乎掐断了外地援陕的通道。
“正是这种腐败的政府和无理性的政治行为把自然灾害催化成触目惊心的社会灾难。”张浩文认真地说,“在这个意义上说,陕豫两省时隔十多年的大饥荒绝对不是巧合,它有着深刻的内在必然性,是同样的天灾遇上了同样的恶政。”
用文字树立纪念碑
陕西省大饥荒已经过去了70多年,虽然灾难如此之大,却有诸多人并不知道,在陕西的近代史上竟然有这样一场大灾难。张浩文称,自己小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讲十八年年馑,讲到伤心处竟至于凄然泪下。没有人再讲这样的故事了,也正是他揪心的地方。之所以书写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为了用文字为那场灾难树立一个纪念碑,用文学给那场灾难建立一个形象博物馆,让那场灾难时时警醒人们。“我要把老人们讲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告诉我们的后来人。”张浩文坚定地说道。
随着时间推移,灾难的亲历者们日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灾难,成为一段历史。而生长在和平如斯的环境之中,当代的人们又该抱着何种心态翻开书页,开启灾难历史的大门?“在今天这样的核武时代,战争不会轻易发生,可谁也不敢保证天灾不会降临,人注定不能胜天。”张浩文略一停顿,缓缓说道,“也就是说,无论科技怎样发达,我们都无法完全避免自然灾害。”
在张浩文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而在于,一旦发生了自然灾害,人们应该怎么办。“以史为鉴,正是为了未来。”张浩文如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勇气直面历史,就没有希望走向未来。起码在我看来,民国十八年的灾难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专制残暴的政府视人民如草芥,正是这样的黑暗政治把自然灾害催化为社会灾难。”
张浩文称,诺贝尔奖获得者、被称为穷人经济学家的阿马蒂亚·森专门研究过灾荒,他认为自然灾害不一定导致大规模的灾难,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一个社会公民权利的保障程度。在民主制度下,即使发生了自然灾害,信息的透明、舆论的监督、选民的制约等因素必然迫使政府立即投入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损失;而在专制制度下,信息的封锁让外界难以了解灾情,不受制约的政府和官员会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大发灾难财,因而迅速把自然灾害扩大为社会灾难。民国十八年年馑形象地诠释了阿玛蒂亚·森的观点,这场灾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天灾,但我们要力争避免人祸。这正是我们今天回顾十八年年馑的目的所在。我不愿意设想我们大家去经历真实的灾难,我写作《绝秦书》的目的就是要力争避免民国十八年那样的灾难重演。”说话间,张浩文一脸正色。任何描写灾难的文学作品都是事后对灾难的还原,因此都是再现出来的“真实”,《绝秦书》也是如此。“在小说里,我依据掌握的资料尽量真实地还原那场灾难的氛围,然后依据想象把人物置身其中,根据他们的性格演绎他们的行为。”
为善树立一个标本
大饥荒中,人性的变化极为明显。《绝秦书》又想表现出何种人性?“灾害把人忽然置身于绝境,生死抉择考验着每个人。”张浩文严肃地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可人不是动物,在本能之上还有理性和伦理的导引,他此时必然会陷入激烈的内心纠结中。”在张浩文看来,中国民间神祇遍地都是,他们都是引导人们向善的路标。中原地区的文化精神是以伦理代宗教,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早已融化于人们的血液中而凝结为信仰。在灾难面前中国从来不缺少舍身为人、抗灾殉难的英雄,从神话里为治水不顾亲情的大禹到现实里5·12汶川地震中舍身救学生的谭千秋老师,这样的义士史不绝书。鲁迅就说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也由此,张浩文在《绝秦书》中力争为善树立一个标本。他说,《绝秦书》中,主人公周克文为了赈灾献出了两个儿子的生命,尽管他的粥棚最后被难民们踏平了,全家人也被难民潮裹挟而去不知所终,可这种善行毕竟给惨烈的灾难带来了一丝暖意。
承担项目
1、海南省民间文学与海南旅游经济(海南省社会科学项目) 2004年
2、新时期海南小说创作述略(海南省社会科学项目)
3、《旱》(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社会反响
张浩文是海南当前比较活跃的重要作家之一,部分作品已经引起了国外研究和批评者的注意。国内《小说评论》《文学自由谈》《文艺报》《文学报》《文史哲》《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及国外《侨报》(美国)等媒体都发表过关于其小说的研究和评论文章。
主要研究及评论:
1、张浩文小说论 赵康太 小说评论 1991、1
2、张浩文的小人物 韩少功 文学自由谈 \u0026nbs, p; 1994、3
3、回眸高的苍生 韩少功 陕西日报 1994、5、30
4、人文精神的真实展现——论张浩文的小说创作 印晓红 新东方 1997、3
5、多层次的审美——评张浩文小说集《狼祸》 印晓红 文学报 1997、5、8
6、善恶两极的跳跃——试论张浩文小说主题变化的意义 陈海燕 文史哲 2003青年学者专号
7、死于梦想 夏维东(新泽西州)? 美国侨报2004、4、2副 刊
8、三分之一理想主义者——马高明形象浅析李方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谋杀的两极?薛俊芳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0、谋杀未遂下的存在悖论 张艳宁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1、前现代危机与现代性困惑——张浩文小说论 颜水生 唐红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桃源、田园、荒原——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2、人文情怀、民间立场和平民意识——评小说集《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王雁翎 海南日报2006年5月20日
13、投向家乡土地上的目光——评小说集《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王雁 文艺报2006、6、3
14、背后现实的另一种索求——评小说集《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梁凤莲 信息时报 2006、12、11
参考资料
张浩文.海南师范大学.2015-12-13
目录
概述
作品
著作
学术论文(部分篇目)
文学作品(代表作)
获奖
长篇小说
承担项目
社会反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