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泔镇,隶属于
陕西省乾县,地处乾县东北部。东邻
礼泉县石潭镇,南临
泔河与
阳洪镇相望,西与峰阳镇接壤,北靠礼泉县
南坊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千米,总面积56.4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注泔镇下辖9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注泔镇
户籍人口22540人。2011年,注泔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7亿元,财政总收入76万元,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
历史沿革
相传
秦始皇巡幸至此,饮西沟甘甜泉水,人们将秦始皇饮过之泉水称为“主水”,遂取“主水甘泉”之意称日“注泔”为地名。
元、明、清三代属北乡七里,名为注泔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注泔联保。
1949年,人民政权成立后属第十区。
1951年6月,改为注泔区。
1956年3月,合乡名为泔注乡。
1958年9月,注泔成立和平公社。
1958年,合大县时,注泔公社还辖礼泉石潭、
石泉县2乡。
1961年,撤大县仍为注泔公社。
1984年,改设为注泔乡。
1997年,撤乡,设为注泔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辖孔头、新华、注泔、南北坳、南注泔、南道、健全、羊牧、瓜赵、周家、张家、东南12个行政村;下设10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注泔镇下辖9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南注泔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注泔镇地处五峰山前台缓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靠
五峰山,沟壑纵横,地面多有起伏。境内最高点半天村,位于镇政府北,海拔690.0米;最低点为泔河沟,位于周张村南,海拔600.0米。
气候特征
注泔镇气候属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明充足,无霜期长;春季雨水较少多干旱,夏季雨量充足,秋季温度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6℃,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2℃。生长期年平均224天,无霜期年平均21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72.6小时,年总辐射115.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3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注泔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
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
泔河,自北向南在折东王石镇而下,境内流长11千米。
自然资源
注泔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等。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65年6月18日下午4时,境内多地遭受冰雹灾害,雹粒大如核桃,降雹持续时间近30分钟,造成人员受伤和农作物受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总人口23181人,其中
城镇人口3716人,城镇化率16%。总人口中,男性12054人,占52%;女性11127人,占48%。2011年,注泔镇
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1‰,
人口自然增长率3.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1.47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注泔镇财政总收入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万元,比上年增长7%。
2011年,注泔镇耕地面积5.4万亩,人均2.3亩。是
陕西省苹果基地和酥梨基地。果树种植面积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近90%,其中苹果4.1万亩,酥梨0.4万亩,杂果0.1万亩,2011年,注泔镇总产量达到4.9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蛋鸡为主。2011年,注泔镇生猪存栏5800头,羊存栏3000多只,蛋鸡21200多羽。2011年,注泔镇生产肉类162吨;畜牧业
总产值0.28亿元,占4.8%。
2018年,注泔镇有工业企业1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商业网点200个,从业人员2389人。2011年,注泔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7亿元;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1.5亿元。2011年,注泔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邮政局1个,乡村通邮率97%;征订报纸0.75万份、期刊0.18万册,邮政业务总量17.8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3个,
固定电话用户503户,移动电话用户1.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57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45.8万元。
2018年,注泔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9个。
交通
注泔镇交通便利,南距
上海—霍尔果斯公路10千米,12个行政村全部铺设了通村路,
镇区通有班车,开往
西安市和县城。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9千米。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镇文化站1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个,村级图书馆4个,藏书1万余册,文化娱乐协会1个。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76人,专任教师115人;小学8所,在校生1160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56人,专任教师8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
截至2011年末,注泔镇医院1个,医护人员16名;村级卫生所28个,从业人员32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注泔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户,人数1333人,月支出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五保供养21人,孤儿7人,支出3.2万元。农村
医疗救助26人次,支出1.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1.1万人,参保率95%。
文化
历史遗迹
北寺遗址
位于注泔镇胡罗村北,注泔沟东岸,建国后曾为小学校址,“文化大革命”前拆除,现为打麦场。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地面砖瓦残片较多,建筑痕迹不清,据当地群众讲,原有前后殿。该遗址为寺庙遗址。
太白寺遗址
位于注泔镇
屈家村西北角,紧挨村庄,庙外有一土壕,寺庙于“文化大革命”前拆除,现为屈家村小学所在地。东西60米,南北40米。
位于注泔镇街道,中间有乾(县)南(坊)公路穿过,公路西为学校所占,路之东南部为注泔邮电所,北半部为空地,地面无遗存。其范围南北78米,东西73米。在该遗址上发现一个莲花座和一已埋入地下的石
佛像,还发现一块瓷碗残片,呈豆绿色,碗内底部有花卉,上部有龙须图案,背部有冰裂
纹饰。
灵感寺遗址
位于注泔镇周张村(原三姓村)小学内,南北140米,东西100米,向东向北有扩建,遗址被压在几座教室之下。寺内留有唐
贞元元年(785)经幢一通,清重修灵感寺纪念碑两通,一为雍正十三年(1735)立,一为光绪三十年(1904)立。原有石佛像一尊已埋入土中。始建于明而重修于清。
福泉寺遗址
位于注泔镇蒋家村(现已合并为北
孔头村)南500米,南面和东面均为坡形耕地,西靠泔河沟,遗址范围南北40米,东西30米,地面散见砖瓦残片,建国后曾做过小学校址,50年代拆除。始建年代不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