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营镇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下辖镇
田营镇是安徽省界首市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界首市区东南8公里处,北依颍河,东邻太和县。该镇下辖5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2630人(2017年)。田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田营乡由临泉县划入界首市设立的市郊区,一年后复归临泉县。1958年并入陶庙公社,1977年重置田营公社,1983年改为乡,1992年改为镇。田营镇的区域面积为2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4817人。该镇有工业企业39个,其中规模以上2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9个。田营镇的主要产业为蓄电池回收、再生铅冶炼和新电池加工,是全国最大的再生铅绿色回收利用基地和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新能源生产基地。2004年4月,“酒坛、破洪州”荣获安徽省首届民间工艺奖金奖。
行政区划
1、田营村位于田营镇中部,辖田营、姜湾、李相3个自然村,全村6537人,1720户,耕地4112亩。现有养鸡厂16家,养猪厂4家,面粉厂1家,环窑厂1家,麻绳加工厂4家,已形成了以麻绳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家禽养殖等产业繁荣发展。
2、李能村位于界首市田营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卢窑、高窑、尹湾、田窑、沈张窑、朱窑、赵湾、荣窑、韩楼、李能、计窑、李小寨12个自然村,全村7788人,2370户,耕地4399亩。村里的主导产业是以田营镇工业园为依托,发展废旧汽车电瓶、废旧金属、废旧塑料购销。
3、魏窑村位于田营镇东部,辖前魏窑、后魏窑、张窑、崔楼、邢庄、刘庄、魏新庄7个自然村,全村4185人,1275户,耕地3093亩。以废旧金属回收为支柱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繁荣发展。
4、吴桥村位于田营镇南部,辖吴东、吴西、姜小寨、庞庄、苑庄、岳庄6个自然村,全村5020人,1480户,耕地4109亩。
5、姜楼村位于田营镇西部,辖高庄、田庄、李庄、姜楼、刘庄、小曹庄、任楼、郭路口、布李家、王庄10个自然村,全村6745人,1983户,耕地5647亩。以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为主,已形成了以阳芋、蔬菜、棉花为一体的支柱产业,农副加工业加工业繁荣发展。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32630人(2017年)。
经济
综述
田营镇早在一千多年前,群众就开始用铅作釉烧制陶器。“拉着红盆走四方,换来米粮度饥荒”成为一段历史时期的具体写照。改革开放后,再生资源利用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渠道。本世纪初界首市政府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始进行治理整顿,将散落在各村的小冶炼企业集中起来,在地势低洼、长期荒废的陶庄湖,规划建设了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先后投入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实现了废旧蓄电池加工利用工艺的根本性转变。
2008年,界首市委确立了“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把再生金属作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来做大做强,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制高点。2010年,界首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再生铅企业技改和转型,把田营工业园区打造成生物能源基地。
工业
工业实力雄厚:工业区发展框架已经形成,产业优势已凸显工业工业业生产面临着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机遇。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了园区的集聚、辐射效应,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回收加工集散地。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入库税金2300万元,同比增长100%,工业总产值占全市份额67.1%,成为界首市工业经济支柱和崛起的引擎。
农业
农业潜力巨大:农民耕作技术先进,适应市场能力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一大批农村能人成为农村生产力的开拓者,活跃在市场经济前沿,推动经济的发展济发展。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显现:东部依托园区优势,可吸纳太和县冶炼产业;南部依托陶庙山羊市场可大力发展养殖业;西部依托罗庄区蔬菜产业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北部隔河与市工业园、火车站遥相对应。一旦临界铁路贯通,将使田营很快融入城市发展框架。
特色产业
田营镇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突出“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精心打造田营工业园,坚持走“环保是第一生命,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以再生铅冶炼和废旧汽车电瓶回收为依托,再生铅精深加工和塑料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成为特色鲜明、聚集效应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以废旧电瓶回收,再生铅冶炼、精深加工和塑料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步伐,取得了五大成效:(一)、产值税收基本上实现逐年成倍增长。(二)、田营镇工业园田营镇区2006年被省发改委批准成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7年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三)、工业园区已达到年消耗废旧汽车电瓶35万吨和年产再生铅22万吨的水平,是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回收和加工集散地。(四)、华鑫集团再生铅项目已被纳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6611”工程。(五)、华鑫集团是全国《再生铅及合金锭标准》制定单位,是全省唯一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集团企业。
同时,田营镇党委政府立足广大群众有种植蔬菜、育林苗木,发展畜禽养殖的传统和经验,以政策扶持、科技指导为手段,着力发展蔬菜种植、苗木生产和畜禽养殖三大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建设富裕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文化
历史文化
田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处黄淮平原,宋代以来,黄河多次南泛夺淮,在此地淤积了大量粘性较高的沙淤土,为制陶业提供了上好的原材料。明代以后,外来移民与本地遗民相互融合,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刻花软陶泥艺术。
田营镇刻花彩陶,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胎质细腻,呈土红色,施以浅黄色化妆土,刻花以线刻为主,部分剔掉化妆土,用透明釉覆罩,并洒点绿釉,烧成后呈红、绿、米黄三色的纹饰互相映衬,与红胎和浅黄色化妆土形成对比而又和谐的色彩关系,浑朴饱满,自然流动晕散。产品有坛、罐、壶、盒、花瓶、文具、玩具及陈设品等,以化妆土刻花的戏剧人物罐最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是“刀马人”戏剧人物刻花作品,系依据戏剧故事或话本故事作成的装饰纹样,作品风格夸张,形象古朴,刻画畅利,色彩明快,独具民间风味。
田营镇刻花软陶泥,始于隋唐,最早发现于唐代民窑遗址,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沙颖河沿岸的卢窑、朱窑、沈张窑、计窑、盆张窑、魏窑等一带古窑址群落是当时的陶器工艺发源地。根据考古发现,文献资料分析和社会调查研究,初步认定田营陶瓷有四个发展阶段:
一是从隋唐时期至元赵祯延祐时期。期间主要是民窑烧造,器物多为罐、坛、瓶、钵等生活用品,器形粗朴,色彩明快,期间没有详细的传承人记载。
二是清代至民国初期。期间作品造型丰富,图案丰满,出现了以化妆土刻花的戏剧人物作品,人物造型概括,表情夸张,生动富有情趣,另外还有花卉、草虫、鸟纲等题材作品,代表人物:卢西安·弗洛伊德、张布兰、唐老铁、朱怀信等人。
三是解放前至六十年代初期。成立了陶器生产互助组,改分散烧制为集体经营。同时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著名艺人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术学院华中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他们的绘画、制坯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卢山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自创了“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花作品,使田营陶器制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是七十年代初期至今。在民间艺术大师卢山义的带领下,在保留原有“刀马人”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丰富田营软陶泥工艺。让三彩刻花彩陶技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国内外获得了一系列优秀成绩,使田营彩陶这一传统工艺奇葩继续焕发出新的繁荣和光彩。
建国前,陶器生产仍处于脚和泥手制坯的手工作坊时期。建国后1953年成立临时性陶器生产互助小组,同年卢山义创作刻画有仿古人物的陶罐作品,在华东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被评为佳作奖。1954年成立陶器生产组,制作的一万多件工艺陶器全部出口到波兰捷克苏联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1955年改为陶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苏联俄罗斯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画刊》大幅版面介绍了卢山义的陶瓷作品。1958年陶器生产合作社正式改名国营界首工艺陶瓷厂。1961年地址由田营乡卢窑迁至沙河北岸徐寨乡张孔庄。1984卢山义作品《敬德战罗成》三彩刻花腰鼓坛在全国釉陶类评比中荣获第二名;“刀马人三彩刻花坛”在全国大众电影百花奖评比中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光荣称号。1990年6月在江西景德镇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评比会上,“刀马人三彩刻花坛”被评为全国釉陶类第二名;同年8月,在洛阳市召开的全国工艺行业审评会上“刀马人三彩刻花坛”再次被评为部优产品。2003年10月“刀马人三彩刻花坛”荣获中国旅游世博会优秀展品奖。2004年4月“酒坛、破洪州”荣获安徽省首届民间工艺奖金奖。
民间传说
田营的来历
安徽省界首市田营,最早的名子叫——已丘集。至于后来为什么又改名叫田仲营、田仲仓、田营寨、田营镇,说起来话很长,要想知道田营的来历,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过去的历史。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隋朝时代,田营一带烧制陶瓷就很出名。由于土地辽阔,人口较少,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明朝政府下令从山东省长子县枣连庄移民到这里(据讲,凡是枣连庄人的后代,现在的小脚趾头的指甲盖都是两掰子),经过几百年的生生繁衍,人口发展成为几十来户人家,这时已形成为村(现在的田营行政村)。平时由于人们生活需要贸易来往,后来自然在村头形成一个农村集市。
故取名为——已丘集。(过去田营古钟上铸有此名)传说在清朝年间,有一位姓倪的官员来安徽巡视时,太和县界首市等方圆百里正遇上大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到处逃要饭,卖儿卖女。为救一方百姓,他私自下令开官仓放粮,救济百姓。事后,这件事传入京城,政府怪罪下来就将他就地问斩。后来,人们把他埋在太和县三角园北30里处,现名为倪邱镇。界首田营百姓为了纪念他,把该集取名为倪邱集。由于时间较长人们发音不准为“已丘集”。
明末清初年间,由于朝代处在新老交替阶段,社会比较动荡,为了防止外来者的骚扰,村民们在村庄四周挖了大约3米来深的寨沟,拉起几百米长的寨墙,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一时期,人们又称田营为——田营寨。
日转星移,话说清代咸丰十二年(1862年)。有一天,三塔集(阜阳市东)牲口贩子赶着大批牲口路过周口市时,因当地村民说闲话时,把他们说成是捻军。理由是,不然为何买这么多匹马呢?这话恰巧被牲口贩子听到大为不悦,随后双方发生争执闹到县衙,后来经周口地方官府过问,判牲口贩子败诉,并罚银许多两。当时因为牲口贩子身无过多银两,地方官员就让牲口贩子以马代银,扣留了牲口贩子许多马匹。为此,牲口贩子十分不满周口地方官府的判决,认为周口地方官员向着当地百姓,于是让人回去报信,并找到税镇当地有名望的头人邢老华,邢老华一听非常生气,认为欺负自己的结拜兄弟的人,就等于和自己过不去,于是邢老华就让手下的人乘着竹筏利用晚间天黑,到了周口把那边的人杀了许多。这还了得!周口市官员赶紧把此事上报朝廷,说邢老华手下的人是捻军,杀人造反!朝廷接到报信后就派部队清扫了三塔集。由于领头人邢老华逃跑到大朱寨(现属于陶庙镇管辖)结拜兄弟朱老华*门下,于是朝廷命令清兵围剿朱老华,攻打大朱寨。
原因是:一、朱老华窝藏捻军匪首邢老华,为大逆不道。二、当时朱老华率众人于大朱寨西北岔路口行拜旗仪式,随捻军攻占界首市、邢寨、洪山庙,又东征双沟、淝河口,西征周口等地,实为叛军。三、为保地方平安。后来大朱寨百姓,为此遭到灭顶之灾,全寨百姓除了老年人、妇女和孩子外,青壮男人一律遭到杀害,死者多达400多人,这是后话。
当时清兵围剿朱老华,攻打大朱寨领兵的将领名叫田仲,由于他治军严谨,爱护当地百姓,在田营驻扎时,深受百姓爱戴,在攻打大朱寨前夕,由于长途奔波加上水土不服,因病而故。田营百姓为了纪念他,把原先的村名——已丘集,改为“田仲”,后来有人说“田仲”二字字好听,建议在“田仲”后面加上一个“营”字(营:过去人指部队所驻扎的地方为营),这就是——“田仲营”的来历。后被人简称田营。
为啥后来又改名叫“田仲仓”呢?
据讲,田仲死后,清朝政府再次派兵攻打大朱寨,这次派的领兵大帅是皇帝四叔,由于清兵因人生地不熟,部队走到阜阳东途中遇捻军埋伏,损失惨重。部队后来好不容易来到田营寨,没曾想刚进田营寨后,寨门就被大朱寨人(又称捻军)关上,结果清兵如同瓮中之鳖,被杀得片甲不留,几乎全军覆灭。到了第二年秋(1864年),清朝政府第三次派兵攻打大朱寨,这一年,恰巧朱老华率捻军远征再转回故地大朱寨时,被清军包围,当时朱老华带众坚守数日,终因抵不寡众寨门被破,清朝官兵血洗了大朱寨,朱老华突围逃匿他乡。清朝政府在扫平大朱寨后,命令部队把一部分士兵留下,一是为保一方平安,二是让部队在此种粮,作为朝廷产粮食基地(粮仓)。所以,后来当地群众又把田仲营改称为——田仲仓。
过去,田营属于颍州区管辖,当时州管辖区划分为108堡,96集。田营居108堡中第一大堡;96集中第一大集。抗日时期归临泉县管辖,解放后划为太和县管辖,1953年界首市撤市建县时归界首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79年建乡,1992年撤区(属于陶庙区管辖)并乡时,经上级批准,由乡改名为——田营镇。
注:(见界首县志)
朱老华——原名叫朱在东(生卒不详),外号朱华子,陶庙乡大朱寨人。皖北界首捻军起义首领之一。家庭贫穷,未能入学,成人后帮家务农。在东20余岁时,正值皖北捻军总领张乐行的义军势力活动在太和、旧县、大朱寨一带,在张的影响下,决心聚众起义。
同治元年(1862年),众人于朱寨西北岔路口行拜旗仪式,在东北推为旗首。后联络邢寨、张寨、魏寨、忘王庄等人众,攻打税子铺、陶寨。随捻军攻占界首市、邢寨、洪山庙。又东征双沟、淝河口,西征周口市等地屡胜,惊动了清政府。
捻军远征时,在东转回故地大朱寨,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包围,在东率众坚守数日,终因寨破,突围逃匿他乡。
注:过去人把坟墓堆大称为邱,通现在的——丘。
袁世凯的祖籍——田营镇
提起袁世凯,在中原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年这位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曾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虽说其人后来野心勃勃只当了83天的皇帝,于1916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六),因肾结石转为尿毒症,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忧病而死(终年57岁),但他的一生还是被后人记入了历史的史册。
据有关资料记载,说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项城市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祖籍在河南项城县。其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楼形成明朝正德年间
在距今400多年前,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韩楼行政村一带还是空旷无人居住的田野,到了明朝时期,那时的韩楼人是受朝廷政府的命令,从山东省陆安府长子县枣连庄移民而来。
当时,从山东枣连庄移民而来的人家只有四户,他们分别是韩家、计家、李家、尹家。而这四户人家,又分别定居住在四个地方。韩家定居在现在的韩楼;张家定居住在现在的李能庙;尹家居住在现在的尹湾;计家定居在现在的计窑。他们四家又因为都是从一个地方移民而来,所以感情非同一般,为让后人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后来四家合计,联合盖了一个聂氏宗祠。此举,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来讲是少有的事。
经过几百年的生息繁衍,韩楼由原来的两户人家,已发展几十户人家,因为大都是姓韩的人家,所以起名叫韩楼,这时韩楼村已逐渐形成。
得罪上司袁家定居韩楼
到了清代约1857年,袁世凯他的父亲袁保中,随从袁世凯的爷爷袁树,来到今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韩楼行政村定居,过着农家田园平静的日子。当时由于袁家在田营镇韩楼村属大户人家,光庭院占地就有十多亩,家人和佣人及帮工加起来有三十多口,盖有青砖瓦房二十多间,这在当年对老百姓终生来说是不敢想像的。所以,过去难怪四方百姓,把韩楼又称为——袁楼。
至于说,袁世凯的祖父为什么千里迢迢携妻儿老小,从京城搬到今日田营镇韩楼定居,据讲是因为当年袁世凯的祖父在京城做官时,不小心得罪了京城某一大官员,为了全家人免遭迫害,所以被迫搬出京城。当他们路过此地时,袁世凯的祖父发现韩楼村南二里外有一条沟,水倒着流,认为此地不同寻常乃是风水之地,在此居住今后袁家一定能兴旺发达(过去的人都信迷信)。他的祖父经再三考虑便在韩楼定居下来,并花费花费量银两盖了一片青砖瓦房座北朝南,大门对着倒流沟。按照过去迷信的说法,倒流沟的水对着袁家流,袁家今后一定能得此风水而兴旺发达。
老道作梗袁家无奈搬迁
话说,袁家在田营镇韩楼村居住后,家庭确实兴旺发达起来,过着丰衣足食平静的日子。
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位老道(有人说是毛巡按),发现袁家居住的地方是风水之地,日后家中有人定能发迹做大官。于是老道鼓动当地百姓在韩楼村的南面,倒流沟的北面,对着袁家立了一座窑,以破袁家的风水。
自从当地百姓听老道的话,在倒流沟立了一座窑后,袁家的风水确实遭到了破坏,但是,从总的来讲,没伤大元气,家族仍然兴旺不衰。由于,一座窑的火势太小,无法破袁家风水,于是老道又让当地百姓,在倒流沟的东西方向,又立了两座窑。由于三座窑一字排开,日夜不停地烧,地地较大,终于把袁家的风水给破坏了,袁家从此慢慢地走向地地,再也没有昔日的旺盛,在这种情况下,1859年春,袁世凯的祖父只好再次举家搬迁,来到了今天的河南省项城县张营村定居。那时据讲袁世凯还未满周岁,而袁家在田营镇韩楼行政村居住只有二三年的光景,所以袁家由于在田营镇韩楼行政村居住的时间较短,这一段经过被人们忽视了。1964年,韩楼行政村修路时,从袁家地基上,还挖出许多大青方砖。至今,还有一小部分留在地底下。
家族兴旺袁世凯当皇帝
后来,听说到了河南省项城定居后,因得风水之地,家族又兴旺起来,并在此地盖了一条街,势头比以前在田营镇韩楼村还大。再后来,袁世凯不但当上了大总统,而且还称上了皇帝。为什么袁世凯皇帝位没坐稳?按照迷信的说法,因为他不是真龙天子,所以皇位才坐不稳。
琉璃寺的传说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的东面,有一座占地20多亩的古寺,名叫——琉璃寺。据说此寺建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到了解放后,此寺被拆除,2004年,有当地群众捐款重建。
琉璃寺大殿坐北朝南,高大宏伟,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寺院大殿柱子两边上写道:宝相真修三界生道果,本性天然一行体天方。横批:药师佛殿。大殿内供有三佛,正中间大的为——药师佛(人又称他为,东方游历世界,“消灾延寿王”),药师佛的两边各有一小佛像,左边男佛为——日光菩爽(代表太阳),右边女佛为——月光菩爽(代表月亮)。出了大殿朝南约30米,有一男一女两佛,分别为“弥勒佛”(又称欢喜佛)、“韦陀佛”(护法之意)。平时,这里香火不断,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人们来这里烧香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
寺院主持人师彻定说法:烧香拜佛,对当地群众来说,祈求佛保一方平安,管四周一带风调雨顺;教人积德行善,不做坏事。其功能具有:多一个烧香者,社会就会少一个犯罪者。
至于烧香拜佛是否灵,寺院主持——师彻定道:信则灵,不信则无。我们暂且无需去论证,只说一说,有关琉璃寺的来历,因为上百年来,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明朝正德年间,京城有一位姓毛的巡按大官,到各地视察。有一天,他路过中原地带一山脚下时,发现此地有一座大坟地,坟头上空,烟雾缭绕,九条巨龙在烟雾缭绕盘旋。不看也罢,一看吓一跳曰:“此地乃风水之地!不知此坟何许家人也,将来会辈辈出巡按。”这还了得,于是他派手下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此坟墓给挖了(后人传说的“毛巡按破风水”之事,由此而来)。
暂由此讲毛巡按破风水之事,话说有一天,毛巡按回乡探父,和父亲闲谈之中无意叙说到此事,他的父不听便罢,听后大怒道:
“吾儿,你干了一件蠢事。”
毛巡按一听,丈二摸不清头脑,问道:“父亲,此话怎讲?”
“此坟,乃是你母亲的坟墓也!是当年你母亲不幸去世时,我把她埋葬的地方。”
一听父亲所说,毛巡按这才感到自己惹了大祸,扑通跪下道:“孩儿年幼无知,请吾父亲大人赎罪。”
毛巡按的父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少停片刻道:“我儿不知不为罪也。起来吧,让家父慢慢讲给你听。本来这件事早就该给你讲,只是一来当初你年幼小,二来家父不想再提起痛心的往事。”。
那时,我们毛家业大家大,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人称我为大财主。我年轻时有一爱好,爱游山玩水。
有一天,我乘船来到中原大地一座山脚下,没想到刚下船,天空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把船给刮跑了,我从此被困在山上。当时我下船时,两手空空,没带任何食物,由于几天没能进一粒粮食,饥寒困乏使我昏倒在地,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慢慢苏醒,睁眼一看,自己躺在山洞里,身边有一位野人,后来我才知道是她救了我。开始,我还念念想回家,可无人相助,又无船经过,只得留在此地。日久天长,我不知不觉和野人,也就是你的亲生母亲产生了感情,再后来也就有了你。
时光慢慢流失,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一艘大船路过此地,我上了船和船主商量让他带我和你母亲与你一起回家,开始船主同意了,后来他得知你母亲是野人,死活不让她上船,怕她伤害船上的人,并叫手下的人抽掉船板开船离岸。我跪下苦苦哀求船主不要丢下她,让你母亲和我们一起走,无济于事。当时你母亲怀里抱着你,站在江边拼命的大喊大叫,挥动着手,泪流满面乞求带上她,可船主却无动于衷,你母亲看见自已无指望,她突然把你放在地下,用双手把自己的胸膛扒开让我们看,以证明自己的心是红的,她是一位好人。
当时,船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无不为你母亲的行动所感动,大伙赶快把船开回来,可为时已晚,当我飞奔到你母亲跟前,此时你母亲已说不出话了,她一手紧紧的搂着你,另一只手紧紧抓着我的手,脸上布满泪水,眼睛望着我,其意是让我不要抛弃她。由于你母亲流血过多死去,当时我万分悲伤,可又无奈,只得把你母亲就地找个地方埋下,抱着刚满一岁的你离开此地。从此,我再也不出远门,一心把你抚养成人。
巡按听了父亲的叙说,早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后悔当初自己心胸狭窄,酿成大祸。现在他唯一的愿望,为母亲重修坟墓,补救毛家的风水。他的想法得到父亲的同意。于是,毛巡按急忙告别父亲,打道回京。
话说毛巡按回京后就着手为母亲重建坟墓及追风水之事。据说,当时追风水是从西安京城开始,三里建一座庙,五里一座寺,一直撵到现在的田营镇计窑地带,在此地建寺院一座,起名为留龙寺,由于在建寺院时用上等的琉璃瓦建筑材料,十分漂亮,人们当时又给它起名为琉璃寺。寺院建成后,毛巡按并请人在寺的大殿内塑药师佛、日光菩爽、月光菩爽得像,一表对已故的得得的怀念和保四方百姓的平安。到了后来,此事传到正德皇帝耳朵里,正德皇帝十分为毛巡按的做法感动,挥笔为琉璃寺院写下碑文。此碑,至今还树立在琉璃寺大院内,以供前来烧香拜佛者观看。
注:
正德皇帝,明朝第10位,姓朱名厚照,在位16年。喜欢微服私访做荒唐事却是在《明史》上明明白白写着的。他喜欢佛教,曾自号“大庆法王”。
陶庄湖起雾现城的传说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东南3华里,有一个小湖,名叫陶庄湖,又称陶中湖。过去,这里人迹稀少,方圆左右几公里外,湖草荡漾,碧波连天。上百年来,在这里流传着——陶庄湖起雾现城,神奇的传说。
讲在很久以前,陶庄湖附近村有位村民,因为家中断粮,这一天,他只好早早起床挑着一担茴草打算去城里卖掉,好换点米面油盐,当他路过陶庄湖时,天刚有点蒙蒙亮,没走多远只见眼前雾气腾腾,透过雾气隐隐约约看见不远处有一座城,他稀里糊涂的往城里走。进了城,只见里面有许多穿衣打扮十分讲究的人,他们中有担挑的,有打卦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来人往。商店里,货架上平时用的什么东西都有;街面上叫卖声,声声不断;饭店里,酒香菜美,人更是围破了门。总之,是一片热热闹闹繁荣的景象。
据说此城很大,有东西南北4个大城门。东门在太和县大尹家,西门靠鱼场(田营镇),南门靠大朱寨村(陶庙镇),北门靠计窑村(田营镇),方圆好几里地。在城里,他走着看着感到有点累,就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躺下休息一会,他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公鸡的叫声把他吵醒,他睁开眼一看,天已方亮,他发现自己睡在湖里,头下枕着一口大铁锅。他想起,此锅是他梦中一位白胡子老头送给他的,说这是一口宝锅,有了此锅,将来方圆左右百姓不愁吃喝。当时,因锅大,携带不方便,他把锅就地挖窑埋下(陶庄湖地势中间凹,四周高,成铁锅型状,每年一到雨季,积水成湖一一有陶庄湖之称)。从此,陶庄湖起雾现城,每到60年就出现一次,陶庄湖也因此出了名。
张敬国老人说,过去田营镇村民张庆香,大约在1972年时曾见过陶庄湖起雾现城一事,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至于真假暂且不去论说。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市蜃楼一类的现象吧。不过,自改革开放以后,陶庄湖已今非昔比,这里百年的茴草不见了,工厂一座挨着一座,烟囱林立直刺天空,每天方圆左右的人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公路两旁路灯高挂,宽敞柏油马路直通厂门,大货车小轿车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城区景象。
人们说:如今陶庄湖起雾现城一事,已不再是神话。昔日方圆几里只长茴草,不长粮的沟洼地,成了俺发家的聚宝盆,这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
七十二眼井七十二座庙七十二位娘娘传说
我今年93岁,从小时候记事起界首市田营镇田营村(过去叫田营寨)就有许多庙和井。如:田营东南村——奶奶庙(解放前曾被做过中国国民党的乡政府)、火王爷庙、关爷庙、倒坐观音庙;田营东北村——八王爷庙(解放后曾被做过解放军的乡政府)、倒坐观音庙、三王爷庙;田营西北村——关爷庙等等,有些庙名因日久天长已记不起来了。听老人讲,从前田营村共有七十二座庙、七十二眼井,这些庙大约盖于明朝正德年间。
这些庙在当时非常有名气,曾吸引着四面八方人们前来烧香,所以平时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七、(火王爷会)四月初一(奶奶庙会)十月十八(八王爷庙会)三大会,更是热闹非凡,方圆几十里外的人都到这里来烧香。至今这三大古会,人们还都在赶。遗憾的是,这里的庙如今都不存在。它们有的因年久破损,有些庙是在1957年解放军第二次进驻田营时,把庙神给砸了,把房屋分给了穷人住了,有些庙拆了建学堂了。
至于为啥当时盖这么多庙?当时民间有这么一种传说:
讲明朝正德年间,有一天,有一位道士云游路过田营时说过这么一句话,此地乃风水之地,日后田营这一带地方不但要出许多大将军、刀斧手、而且还要出正宫娘娘。了不得呀!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京城里一位大官耳朵里了,这位大官听了心里十分害怕,“民间出正娘娘”这怎能行?于是就想方设法加以制止。后来听说他手下有一位军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田营地带盖上七十二座庙、挖七十二眼井,方可镇住。”于是这位大官就派人到田营地方,花了许多银子,动用了很多人,盖了七十二座庙、又挖了七十二眼井,结果不知何因没镇住,这位京城里的大官后来又派人再次来到田营,在田营村北头和村南头又盖了两座倒坐观音庙才给镇住。结果田营一带没能出现大将军、刀斧手和娘娘。反而,田营东面:魏窑、卢窑、朱窑、沈张窑、计窑、盆张窑出了许多窑匠;田营西面:布里家出了许多卖凉粉皮的刀匠;田营出了七十二位假娘娘——指戏中扮演的正宫娘娘。
这就是我小时候,从老一辈人那里听到有关“七十二座庙、七十二眼井、七十二位娘娘”的传说。
鬼坑的来历
曾听说过这坑,那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叫鬼坑的。然而,天下之大,无名不有,在今天的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的东南方就有一个坑,人们给它起个名子叫——鬼坑。
说起鬼坑,这里还有一段让人听了痛心流泪的故事。
在田营地来历一文中讲到,当年税镇的邢老华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杀逃到陶庙镇大朱寨后,清代政府官兵并未放过他,一直追到大朱寨,当时清朝领兵大将名叫田仲,其人在未攻打大朱寨前就因病而故,使邢老华暂时躲过大难。第二年,清朝政府又派了皇上的四叔亲自来攻打大朱寨,由于清兵因人生地不熟,途中遭埋伏,损失惨重,部队后来好不容易来到田营,没曾想到刚进田营寨后,寨门就被大朱寨人(又称捻军)关上,结果清兵如同瓮中之鳖,被杀得片甲不留,几百号人无一幸存。当时由于清兵死得过多,血流成河当地无法一一掩埋,最后只好在田营南面挖一大坑埋在那里。后来每年这时,埋葬清兵大坑的上方,一到夜晚鬼火不断,吼声四起,声声凄惨,令人毛骨悚然,从那以后田营百姓给它起了一名字——鬼坑。
也就是这一鬼坑,曾经引发出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那年,清兵攻打大朱寨不成,反而又损兵折将,十分恼火。第二年,清朝政府趁朱老华率捻军远征回故地大朱寨时,再次发兵攻打大朱寨。这一次,大朱寨百姓(捻军)没有像前两次那样幸运,由于清兵人多将广,武器装备精良,有备而来,把大朱寨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所以这一次没能挡住清兵的攻打,寨门很快失守。清兵攻下大朱寨后,为报一箭之仇,把大朱寨百姓(捻军)见了就杀(除了老头、妇女和孩子外),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到处是喊杀声可想而知尖叫声,到处是哭叫声,声声凄惨。一刹时,百姓(捻军)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大朱寨。
如今一提起此事,大朱寨的人们仍记忆难忘,人心寒颤,仿佛此事就发生在眼前。
解放后,人们为了记念大朱寨死去的百姓(捻军),1956年,曾有人把此事写成书,名叫《五华传》(失传),1958年,阜阳和平剧团把此书改编为《捻军颂》,作为进京汇演的剧目,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注:1.《捻军颂》一戏,主要反映清末阜阳一带农民起义之事。
2.捻军: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
背角无齿蚌寺的传说
从前,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田营村北有一座寺,寺里有许多和尚,至于寺里的和尚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只知一石二斗小米只够做一顿饭,有时做饭的小和尚不小心掉进锅里也无人知道,只有盛饭时发现骨头方知有人掉进锅里,虽说有点玄乎,但足以说明寺里和尚甚多。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不河蚌寺的和尚多了有好的也有坏的。尤其是那些坏和尚大都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每天看到一些年轻美貌的妇女,他们眼睛都是瞪的大大的,嘴里都快流出了口水,恨不得一下子扑上去亲上两口,有的还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娶上一位漂亮的媳妇,于是他们就起歹心,不许方圆左右的百姓挖井,要想吃水必须到河蚌寺里去挑水。
和尚心歹独霸泉井调戏妇女
开始,周围百姓还以为河蚌寺的和尚出于心好,感激不尽,因为河蚌寺有一眼井,井口比大方桌小点,是一只老泉眼向外喷水,水质非常甜美好喝,所以周围的村民都乐意去寺里挑水,每初一、十五都到寺里烧香捐款,平时遇上寺里和尚化缘尽量多给一些施舍。后来,那些离寺较远的村民却不愿意再去寺里挑水。一来河蚌寺离家太远不方便,挑一担水要费时费力,尤其是遇到阴天下雨更是苦不堪言,二来听说寺里有些和尚不规,生怕自己的老婆去寺里挑水,被不守规的坏和尚调戏。为此,周围的村民自家挖井,不去寺里挑水。
时光一天一天过去,河蚌寺的坏和尚每天看到去寺里挑水的妇女越来越少,于是又想起一个坏招,三天两头去那些不愿意去寺里挑水的农户家中化缘,闹的人家鸡犬不安。为此,周围的村民曾经抗争过,无济于事。加上河蚌寺的和尚太多,村民又实在惹不起,为了吃水只好忍气吞声每天去寺里挑水。由于村民已对寺里坏和尚有所觉察,所以每天去寺里挑水大都是家中男人去,有时家中男人生病或出门在外,家中女人不得已才去河蚌寺挑水,即使去也是小心翼翼尽量回避那些和尚,有时难免遭到不轨的和尚调戏。
图谋不轨激起民愤一耙了之
常言道:作恶多端,上天总会要惩罚他的。当时河蚌寺里有些心术不正的和尚趁机调戏去寺里挑水的妇女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一年、二年……久而久之,村民对此十分愤恨,可又怎么不了这些坏和尚,只好把情况反映到京城。京城里的官员接到村民的告书,立即派人核实,通过调查事实确凿,认为正像村民所反映的那样,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于是京城里就派一名大官员下来整治这些不守规和尚。村民们听说此事后,高兴地奔走相告,这一天,村民们吃过早饭,地地手中的农活,一大早就来到背角无齿蚌寺里观看京城里的大官是如何整治这些平时不守清规的和尚。再说,河蚌寺里的坏和尚由于民愤极大,加上涉及的坏和尚过多,京城的官员就只好让人们在地上挖了许多地穴,让这些不守规的坏和尚站在里面,用土埋住只许露出个头。有人说这样治不老实他们,还是罢了,算啦!谁知京城里的官员当时没有理解,听人说:“罢了,算啦!”,误认为是叫他用耙耙了这些坏和尚,算啦!于是就派人到村里搬来许多耙,把这些不守寺规的坏和尚都一一给耙了。
从那以后,村妇们到河蚌寺里挑水,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现如今河蚌寺虽人去寺空,但河蚌寺地基仍在,那口老泉井,由于天长日久,已被河沙淹没。
倒流沟的传说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自古水往东流。然而,在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却有一条沟,水,不但不往东流,反而由东往西流。因此,人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倒流沟”。
说起倒流沟,这里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倒流沟源头在田营镇的西南面“八一沟”。每年雨季到来沟水暴涨,水,一个劲地自西向东直奔陶庄湖一带,把整个陶庄地地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居住在这里的四周百姓,十年遭九淹,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生存,他们只得“叫卖红盆走四方”,常年流离在外。
有一年的秋天,一位云游四方的老道路过此地,看见周围百姓衣不遮体,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瘫倒在路两旁。老道心里十分纳闷,心想,秋天正是庄稼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百姓会有如此情景?他向一位老者打听才知道,原来陶庄湖这一带常年遭“八一沟”水灾,每年一到雨季,方圆几里的庄稼都被水给淹没,颗粒无收。所以,这里的百姓常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困难。老道问:
“你们为何不去治理?”
老者答道:“早就想治理,可官府无人过问,我们又无能为力。咳!如果谁把‘八一沟’的水给引走,不让它再流入陶庄湖一带,这里的百姓会天天会给他烧高香呢。”
“可惜,无人能办到呀!”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道听罢,从包中取出笔和纸画了一张符交给老者,告诉他“把此符埋在李能庙地带,保证今后这一带百姓不会再受水灾。”老道说罢转身而去。
老者把老道交给他的纸(道家称“符”)打开一看,呵,上面划的弯弯曲曲的不知是啥,他半信半疑:“这能管用吗?”
老者又一想,“他骗我这个快该死的老头子干吗?咳,管它管用不管用,埋了再讲。”
呵,你别说,自从老者把老道交给他的纸(又称“符”)按老道临走交代的话去做,把它埋下后。“八一沟”的水流入陶庄湖后不再往东去,而是从李能庙村转弯往北经过李小寨村、再调回头由东向西途经计窑村、张窑村,最后从魏由由地带直奔大沙河。
这里的百姓,从此再也不受水灾,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而倒流沟也因此出了名。
田营村路东蟾蜍不叫唤的传说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田营村北门外,路东和路西各有一口塘(过去叫寨河)。路东的塘大些,长约90多米,宽100多米,路西的塘相比小点。不同的是,路东塘的蛤蟆不叫唤,而路西塘的蛤蟆叫唤不停,说起来很奇怪,据上岁数的人讲,这里曾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大约在清朝年间,田营寨(过去不叫村),有一位老中医,以种田为生,平时农闲时为方圆左右百姓看看病,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善事,深受人们尊敬。有一年的夏天,大伙劳累了一天,拉个席子到大塘边乘凉,而路东塘中的蟾蜍叫唤声很大,吵得大伙无法入睡,人人对此非常反感,心想谁能把大塘中的蛤蟆治住不叫唤了该多好呀!这时,老中医气愤地指着大塘中的蛤蟆说:“再过一两天之后,就不让你叫唤了!”。等到一两天过后,老中医画了一个符,里面包上个砖头,又用线绳子把符系牢,扔到大塘里,你别说打那以后,每到夜晚人们乘凉时,再也听不到路东蛤蟆叫唤了。
后来,有人做了个试验,把路西塘里的蛤蟆捉住拴在路东大塘中,这只蛤蟆再也不叫唤了。而把路东大塘里捉到的蟾蜍捉住放到西塘里,他仍然叫唤。当时老中医在气愤中还说了这么一句:“等到大塘干了以后,人们挖塘泥时,只要留下一个方桌大小块的塘泥,就管住它永远不叫唤。”后来大塘虽然干过几次,但大塘中的蛤蟆仍然不叫唤。
现如今这个传说田营村老少人人皆知,有细心的人还亲自留心观察过,路东的蛤蟆现虽已叫唤了,但声音仍不如路西的叫唤声音大。老人说,路东蛤蟆叫唤大约是从1970年开始的,可能是时过境迁时间长了,符子失灵了或者是日久天长人们多次挖塘泥,把原土挖完的缘故。
社会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四通八达,“井字”型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电力、电信、邮政、金融、交通等服务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区域内拥有田营、卢窑两个农贸市场,年交易额突破二千万元,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资料
安徽省地名网-安徽省行政区划.博雅地名网.2021-05-25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工业
农业
区位优势
特色产业
文化
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社会
基础设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