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冠英(1906年5月16日—1995年9月2日),小名松寿,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松寿等,江苏扬州人,中国古典文学家。1906年生于
扬州市,1995年9月2日卒于北京。1931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后在清华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任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余冠英是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培育出大批人才。治学严谨,见解精到,成就卓著。职称为二级研究员,研究方向是
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等。
余冠英的父亲是清季武职人员,母亲虽没学过太多的文化,但会读书绘画。
陆冠英之上的两个姐姐都过早夭折,所以这个男儿的出生对家庭来说就尤为金贵。小名“松寿”是望他健康长寿,大名“冠英”就是切盼他日后成为“群英之冠”。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冠英身上,所以从3岁起,就用方块卡片教他识字。6岁时全家迁至扬,并在此生活了20年,少小的事物件件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扬州市旖旎的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气息,陶冶了他的性情,滋养了他的文学素养,就是弥留之际,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扬州那让人眷恋的绿杨情。
陆冠英11岁那年,父亲辞世,家道中落,但母亲仍十分重视冠英的学习,凡是冠英想买的书,母亲尽量满足他。扬州有两家冠英常去的书店,母亲给了他一个折子,可先取书记账,年底一并付钱。冠英13岁考入高等小学,15岁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后改为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冠英也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革命思想,交结进步的同学朋友。到“五”运动爆发时,
扬州市爱国学生也奋起支援,余冠英便成了新成立的扬州学生联合会的第一任会长。他组织学生游行,邀请进步人士到学校讲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共产党员恽代英。
1926年,余冠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清华大学历史系,后转入中国文学系。他主修
中国古代诗歌,同时喜欢创作
自由诗。四年级时,冠英在同学中组织了“唧唧诗社”,每作一诗,社友们都要评头品足,在相互切磋之中体味诗之欢乐。
除诗之外,
陆冠英的小品、散文、小说也很出色。他用汉朝大将“灌婴”之谐音为笔名,大多发表在《
清华周刊》及《中国文学会刊》上。这些文章有的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的《当代散文精华》收入,有的被
朱自清编的《
中国新文学大系》收入。同时代的
吴组缃教授在1931年写的《清华的文风》一文中,曾高度评价了余冠英当时的作品,称余冠英是清华的代表作家,代表了清华的文风。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冠英编辑影响很大的《
国文月刊》到40期。
1938年5月,由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组成的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暑假后,又从
蒙自市迁往
昆明市,由朱自清主持中文系。冠英得知后,带家小由
上海市坐船到
越南,再由
滇越铁路赶往昆明,出任联大师范学院讲师,后又升副教授、教授。1945年后,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李公朴、
闻一多教授被害案相继发生,
法西斯主义的独裁行径使冠英思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1948年6月18日,他与
朱自清、
金岳霖、吴晗、
陈梦家、钱伟长、
朱德熙等毅然在著名的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即《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
1952年院系调整后,余冠英为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兼古代文学研究组的组长。1955年文研所划归
中国科学院,余冠英成为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文艺网委员、国际笔会会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余冠英改任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兼《
文学遗产》杂志主编。1985年,79岁的余冠英退居二线,但仍任文学所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及博士生导师。1995年9月2日,余冠英先生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