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织图
南宋楼俦的绘画作品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原地区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清代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
作品内容
南宋绍兴年间於潜县令楼绘制的《耕织图》呈献给赵构,深得高宗赞赏并获得吴氏题词。皇上还专门召见他,并将其《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诵,从而引发了“耕织图”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社会上接连不断地出现了许多《耕织图》,形成了中国绘画史、科技史、农业史、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成就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耕织图》历经近千年流传到世界各地。
楼的《耕织图》又是一卷诗画相配的文学艺术作品,有人将他的诗与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相比较,充满田园气息,也有人评价他的作品的内容更像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农学著作,有人将它与《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相媲美。说是一部有韵的农书。
《耕织图》描绘细致入微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有赖于楼璹对农业生产的长期观察体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他在任县令时,跑遍於潜县治十二乡之周边的南门、横山畈、方元畈、祈祥畈、对石畈、竹亭畈、敖干畈等大畈,深入田头地角,出入农家,与当地有经验技术的农夫蚕妇研讨种田、植桑、织帛等经验技术得失。尤其难得的是,它在画面上留下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图像,为研究农业特别是农具留下了无法从文字资料中得到的珍贵资料。例如《灌溉》《一耘》图,绘出了当时使用斗、桔和龙骨车抽水灌田的情景。从《收割》图中看到的是一幅紧张的割稻场面。《织》和《攀花》等图绘出了当时已经使用的素织布机和花织机,使人们能够更形象地了解当时蚕桑及纺织的发展面貌。其中记载的许多耕织知识和生产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作品影响
楼璹的《耕织图》影响,南宋时几乎各州、县府中均绘《耕织图》,元延五年(1318年),司农司苗好谦编写《栽桑图说》,将元初李声临摹的楼璹《耕织图》一同编为《农桑图说》,印发给老百姓。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楼王寿《耕织图》被引用编入《便民图纂》。各种形式的《耕织图》鼎盛于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二次南巡时,意外得获南宋楼璹《耕织图》,感慨织女之寒、农夫之苦,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璹原作为基础重绘《耕织图》。康熙不仅每图亲题七言律诗一首且于图前亲书序文,并于序首,序尾盖印。后来雍正帝又命画师参照楼璹《耕织图》和《御制耕织图》绘制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各题五律诗1首。爱新觉罗·弘历也命画师摹绘楼《耕织图》,亲自作序,并在保留楼王寿原诗的同时,于每幅题七律及五律诗各1首。自南宋楼《耕织图》问世,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版本的《耕织图》层不出穷。现美国英国日本朝鲜等国有多种临摹本珍藏。据东海大学文学部渡部武统计,他所研究过的《耕织图》版本就有56种之多。《耕织图》被称为“中原地区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
焦绘耕织图令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在序首盖了“佩文斋”朱印,在序后钤盖了“康熙宸翰”阳文朱方大印和阴文“稽古右文之章”朱方大印,再命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镌版印制,颁赐臣工。焦绘《耕织图诗》问世以后,它的墨印彩绘本也开始出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墨印彩绘本影印出版,令世人一睹珍品风采,又能了解晚唐五代十国以来墨印彩绘之技法。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之《东方文库续编》中的《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所收之《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一文,将焦图与楼图作比较:“最为不同者,则焦图应用西洋之透视法以作画是也,”“楼图简单朴素,而焦图则纤细丽都。”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由于其“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和详细的生产过程,而起到了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本身也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
资料
耕织图起源于南宋时期,刘松年曾作《耕织图》,同时代的作品农耕二十一图并纺织二十四图,有木刻流传。康熙帝命内廷画家重绘《耕图》与《织图》各23幅。其中耕图内容有:浸种、耕、耙、、碌、布秧、初秧、淤荫、拨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登场、持穗、舂碓、簸、扬、入仓、祭神。织图内容有: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娥、祀谢、纬、织、络丝、经、染色、攀华、剪帛、成衣。乾隆亦曾命冷枚陈枚各绘《耕织图》。瓷器上出现的耕织图纹,始见于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五十一年以后广为流行,并成为康熙时期的独特题材,多用青花或五彩表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五彩耕织图纹棒锤瓶,瓶身相对两面分别绪“碓”和“分箔”画面,画面的左上方各题写五言诗。“舂碓”诗为:“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更须筒车抟,地碓劳蹴踏。”“分箔”诗为:“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促。众多抢分箔,早晚槌满屋。郊原过新雨,桑添浓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在瓷绘画风上,完全仿效原作中西相参的画法,精美非凡。
历史传承
楼璹所绘的《耕织图》共有两个版本。一是正本,进献李治,藏于皇宫;一为副本,留在家中。正本进献高宗后,高宗十分欣赏,命翰林图画院摹绘。摹本中的《耕图》现已无考,而彩色摹本《蚕织图》正本自宋以来一直深藏后宫,但在民国期间突然失踪。直到1984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重新发现,现藏于故宫博物馆。副本由其侄子楼钥题跋。其孙子楼洪、楼深根据家藏原图副本,配上五言诗,仿刻于石,使之流传后世。
楼璹《耕织图》原本及刻石今均已散失,其五言诗45首仍流传至今。由于《耕织图》反映了农耕时代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耕与织的生产环节,因此一问世便受到广泛关注。南宋时期,各府、州、县的衙门墙壁上都绘有《耕织图》的图画和诗歌,让官民观看,以了解耕织过程和细节。元代以来,历代都有《耕织图》的摹本。元代时休宁县人程根据楼氏家族收藏的副本临摹,流传于世。清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将程棨摹本置于盒内,收藏在圆明园贵织山堂,同时命画院临摹刻石,所刻之石也同藏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毁圆明园时,《耕织图》被掠去,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佛利尔美术馆。刻石在这次浩劫中部分被毁,余石于民国初年被徐世昌收藏,镶嵌于花园墙壁,至1960年,留存的刻石才归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现存共23方,其中耕图13方、织图7方,另有3方未能辨识。
明代时有摹本。邝璠著《便民图摹》十六卷。其中卷一、卷二为《耕织图》摹本。卷一为《农务之图》,卷二为《女红之图》。邝璠的摹本比之原图本减少了图数,也更换了配诗。195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便民图摹》,内有耕织图共计31幅,皆为黑白线条,其中耕图15幅,织图16幅。与楼璹原图基本相同。
清代的摹本为焦秉贞摹本。焦秉贞为济宁市人,著名画家,工西洋画法,官至钦天监五官正。清康熙三十五年,焦秉贞奉旨以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绘制了《耕织图》46幅。第一至23幅为耕图,第24至46幅为织图。每幅图内空白处均以小楷书楼璹五言律诗一首。由于康熙帝的赏识,于康熙五十一年将此图刻印成书,五十三年又颁布此书为《御制耕织图》。其后,爱新觉罗·弘历又收集和翻刻《耕织图》,《耕织图》的摹刻之风和推广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第二次高潮。一些府县纷纷刻板印发。《耕织图》的翻刻本屡见不鲜,主要有佩文斋本、点黄道周本、内府彩色套印本等。同时《耕织图》的内容还被移植到其他艺术之中,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形式频频出现,如在石刻上、窗口木雕上、瓷器彩绘中、织花纹样中等都有《耕织图》的图案,如现故宫所藏青花瓷耕织图大碗、康熙五彩耕织图纹瓶等瓷器上的耕织图就摹自焦秉贞的《耕织图》。在这次高潮中,地方印行的一些农书也以各种形式翻刻《耕织图》,如《幽风广义》、《蚕桑萃编》、《授时通考》等。耕织图的内容因此深入民间,成为民间流承的民俗成分。
据考证,雍正乾隆两朝都曾几度摹绘、刊行焦绘《耕织图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朝冷枚(焦秉贞弟子、供奉内廷)、陈枚(画家、官内务府员外郎)绘制的焦图的绢本着彩摹绘本,而大连图书馆所藏乾隆时刊印的《御制耕织图诗》则不但有康熙的诗,雍正、乾隆时的御制诗也都赫然在目。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专家居蜜女士提及他们也藏有《耕织图》,真不知《耕织图》会有几许。有意思的是,焦绘《耕织图》成为当时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特有纹饰。今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五彩耕织图碗,画面取“舂碓”和“分箔”两组题材。而楼(左王右为士加冤上加工加)的《耕织图》由于选材和表现手法上的长处,后世亦出现不少摹本。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据元代程棨摹本刻石,系阴刻,线条洗练刚劲。图存圆明园贵织山堂,石置多稼轩。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焚掠,程棨本《耕织图》不知所终,刻石被毁;直至1960年,残存刻石终归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仅存23石,相当于原45石之一半。
爱新觉罗·弘历颐和园(颐和园)的一处富有田园风光的景色命名为“耕织图”。乾隆皇帝不仅命人绘制《耕织图》,并且将《耕织图》中的美景用实际山水复原出来,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衣食之本,用艺术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镶嵌在清漪园绚丽的湖光山色之中。《耕织图》的绘制到清代达到鼎盛,而以《雍正耕织图》最为精美独特,深藏故宫三百年,到今天已成为非常珍贵的文物与艺术品,被视为镇馆之宝。目前,《雍正耕织图》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参考资料
楼璹与《耕织图》.宁波网.2012-10-12
目录
概述
作品内容
作品影响
历史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