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岳自幼受身为
京剧老生演员的父亲
孙钧卿的熏陶,酷爱京剧,10岁即在上海卡尔登舞台演出。1951年,孙岳考入中国戏曲实验学校(今
中国戏曲学院前身),师从余派老生
贯大元。1956年,到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工作,1958年又到中国京剧院,参加了《杨门女将》《强项令》《初出茅庐》等剧目的演出。1960年,孙岳出演新编
历史剧《满江红》并在戏曲电影《杨门女将》中饰演了仁宗。1961年,孙岳正式拜
谭富英为师,得谭门亲传,后多次随剧团深入工矿、农村、部队、县城等全国各地的基层演出。2004年5月25日,孙岳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孙岳擅演的剧目有《
失空斩》《
群借华》《
洪洋洞》《将相和》《奇冤报》《
四郎探母》《满江红》等,他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发展有深入研究,在一些新编传统戏,如《满江红》《初出茅庐》等剧目的创腔和演唱中,他均以新的艺术理念来融化旧的艺术程式,既努力保持谭派韵味,又充分运用余派技巧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和渲染气氛,创造的唱腔被观众称赞为“韵味醇美,技巧精美”。
孙岳于1933年11月在上海出生。自幼受身为
京剧老生演员的父亲孙钧卿的熏陶,酷爱京剧。初由谭派名师
产保福启蒙学艺,又得
程君谋的指点,10岁在上海卡尔登舞台演出。由于孙钧卿、产保福祟尚
谭鑫培,对
余叔岩的余派老生艺术又深有研究,因而孙岳从小又奠定了谭派和余派老生艺术的良好基础。
1956年,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工作。1958年,孙岳到
中国国家京剧院,参加了《杨门女将》《强项令》《初出茅庐》《满江红》等剧目的演出。1960年,孙岳和
杨秋玲、
萧润增、
李嘉林等共同出演新编
历史剧《
满江红》,该剧受到观众欢迎。同年,孙岳与杨秋玲、
王晶华等共同出演由
崔嵬、陈怀皑执导的戏曲电影《杨门女将》,孙岳在片中饰演仁宗。1961年,孙岳正式拜
谭富英为师,得谭门亲传。不久由于文革而难有机会登台演出。粉碎四人帮后,全身心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中去,并随团长期深入工矿、农村、部队、县城等全国各地的基层演出。
孙岳的舞台生涯凡五十余年,擅演剧目有《
失空斩》《群借华》《
洪洋洞》《
搜孤救孤》《
珠帘寨》《将相和》《奇冤报》《
四郎探母》《满江红》《定军山》等。他的大部分剧目均由
王凤朝司鼓、王世荣操琴。同时,孙岳还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岳的父亲
孙钧卿本来是
上海市著名的老生票友,后来干脆
下海当上了专业演员,长期在
陕西省京剧院,曾经与
尚小云,以后又与
尚长荣等合作演出了许多戏。父亲的戏瘾一直非常大,人到暮年还是如此,直到谢世前还是念念不忘舞台。
孙岳从小受他父亲孙钧卿的影响很深,幼年开蒙学了《
搜孤救孤》《
珠帘寨》等戏,又曾得到
程君谋的指点。这三位先生都崇尚
谭鑫培,而又对余派艺术深有研究。孙岳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时,主要由谭派老生
贯大元教授,学了《卖马》《法场换子》《
南阳关》《
连营寨》等很多谭派戏。毕业以后,又拜
谭富英为师,故孙岳的艺术风格可谓宗谭学余。
孙岳的嗓音挺拔,音色醇厚,是天赋的谭派嗓音,他又潜心研究余派的唱腔技巧,演唱颇具苍劲、含蓄的谭派余韵。在
京剧《
捉放曹》里“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这段西皮慢板是谭派着意刻画人物、抒发感情的唱段之一。经过
余叔岩的锤炼,愈加绘声绘色,奕奕有神。孙岳的这段唱可以体现出谭、余的神貌。这段唱一开始情绪就很激昂,唱到“我先前指望他宽宏量大”,用平腔,欲扬先抑。下句“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陡然高唱,一腔愤懑进发而出。最后的“马行在夹道内难以回马,这才是花随水,水不能恋花......”等四句,旋律的起伏转折,九曲三弯,展示了角色
陈宫悔恨交加,进退维谷的矛盾心情。
孙岳自己不仅学谭、学余,同时也学习
周信芳的麒派,还演过
关羽红生戏。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他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反映在一些新编传统戏《满江红》《初出茅庐》《强项令》等的创腔和演唱:他是以新的艺术理念来融化旧的艺术程式,既努力保持醇郁的谭派韵味,又充分运用余派技巧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渲染气氛,创作出许多优美动听的唱腔,被人们誉为“韵味醇美,技巧精美”。
孙岳宗谭学余,天赋优越,嗓音纯正、甜润。他把谭派之委婉、疏朗与余派之苍劲、雄浑有机地融合,使自己的行腔既有挺拔之势,又不失婉转之美,吐字收韵清晰而又含蓄。(《
京剧知识词典》评)
孙岳同志德艺双馨,为人谦和。接触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很随和厚道的好人。在舞台上,他生龙活虎,为自己所挚爱的
京剧艺术竭尽全力;在生活中,他却十分低调,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不争名利,老实做人,质朴无华;在提携后生上,他不遗余力,倾其所学,愿意为年轻人的成才甘当人梯。(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