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林
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
王霞林,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区九帖洲连兴洲母子圩(今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新港母子圩),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迁居今扬州江都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人物简介
历任新华日报副总编,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长期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工作和人大工作,参与传统文化、民主法制、人大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曾总结推广张家港市经验,参与起草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在全国较早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的概念。提出的“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地方立法原则,得到全国人大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现任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
出生头桥
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新港母子圩,是头桥乡贤王霞林先生的祖居之地,“九帖洲”是组成头桥镇的主要大洲
“母子圩”所在的“连兴洲”,是九帖大洲辖下的若干小洲之一,“开沙洲”与“连兴洲”等头桥沙洲,组成了今头桥镇安帖村。头桥乡境史上原属扬州市,后属邗江区,现属广陵。1956年,根据“苏民辛字第27697号”文和国务院“第25次会议”同意,析原“江都区”之一部为“江县”,头桥随属。“邗江县”的县名由时任国务院内政部长的谢觉哉查考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确定并沿用至今。2000年,根据“国函(2000)130号”文,撤销原“邗江县”,批准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随属。2011年,经国务院、江苏省批准,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析原邗江区之一部入广陵区,头桥再次随属至今。故而,头桥镇在民国时属当时江都县(民国江都县即今扬州市,民国江都县的县城位于今扬州市中心广陵区一带),在解放后曾属邗江县(今扬州市邗江区),便是这个原因。所以,原“江都区九帖洲连兴洲母子圩”即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新港母子圩”。
工作简历
王霞林先生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参加工作。1951年在苏北行署农林处、淮阴苗圃工作。
1954年后,任江苏省南通县农委助理秘书、县委办公室秘书。1959年后,任江苏省南通县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64年任江苏省南通地委办公室副主任(1966年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因“文革”未到职)。1968年在江苏省南通地区革委会宣传组工作。1970年后,任新华日报社编辑、记者。1973年任新华日报社革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党组成员。1981年任中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1989年12月当选为第八届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4年12月在中共江苏省委第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九届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7年3月在江苏省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补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
回乡省亲
1988年,客居他乡的头桥乡贤王霞林先生非常怀念故土,思乡之情于切,于是专程返回衣胞之地的故乡头桥镇安帖村新港母子圩,探望仍居于家乡老宅内的故土亲人,受到了圩中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主要著作
近年来头桥乡贤王霞林先生在国家级报刊和全国性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有:
《邓小平理论在江苏的成功实践》
《人大监督问题研究》
《苏南小康之路调查》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政治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
《人大监督工作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主要论文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王霞林.中国知网.2024-11-0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出生头桥
工作简历
回乡省亲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