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赤鼎
夏禹王铸造的鼎
龙文赤鼎乃是夏禹王铸九鼎之一,秦武王于洛邑求鼎举此鼎受伤而死。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首都。龙纹赤鼎就是其中之一。
九鼎象征天下社稷,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周显王时,九鼎(包括龙文赤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文献记载
龙文赤鼎,又被称为“雍州鼎”或者“秦鼎”。
史书记载,秦武王四年,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都城宜阳县,于是命令“樗里疾”率领“车百乘”先行抵达周王都,周王使人列队恭迎。随后秦武王“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于周王太庙,与孟贲比赛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史记》:“秦惠文王卒,太子武王立。……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战国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史记》:“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史记》:“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按《史记·甘茂传》云:武王至周而卒于周。盖举鼎者,举九鼎也。世家以为龙文赤鼎。”
史书上关于秦武王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的记载并不详细,史官只是寥寥几句交代秦姬发死在了周王畿。
而在明代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这一事件被加工描绘得更加细致——
秦兵乘之,遂拔宜阳。
韩王恐惧,乃使相国公仲侈持宝器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许之,诏甘茂班师,留向寿安宜阳地方,使右丞相樗里疾先往三川开路,随后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起程,直入阳。
周郝王遣使郊迎,亲具宾主之礼,秦武王谢弗敢见,知九鼎在太庙之傍室,遂往观之,见九位宝鼎一字排列,果然整齐,那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载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贡赋田土之数,足耳俱有龙文,又谓之“九龙神鼎”,夏传于商,为镇国之重器,及姬发克商,迁之于雒邑,迁时用卒徒牵挽,舟车负载,分明是九座小铁山相似,正不知重多少斤两。
秦武王周览了一回,赞叹不已。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冀等九字分别,武王指雍字一鼎叹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市耳。”
因问守鼎吏曰:“此鼎曾有人能举之否?”吏叩首对曰:“自有鼎以来,未曾移动,闻人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谁人能举?”
武王遂问任鄙孟贲曰:“二卿多力,能举此鼎否?”
任鄙知武王恃力好胜,辞曰:“臣力止可胜百钧,此鼎十倍之重,臣不能胜。”
孟贲攘臂而前曰:“臣请试之,若不能举,休得见罪。”即命左右取青丝为巨索,宽宽的系于鼎耳之上,孟贲将腰带束紧,揎起双袖,用两枝铁臂,套入丝络,狠狠的喝一声,“起!”那鼎离起约有半尺,仍还于地,用力过猛,眼珠迸出,目眦流血。
秦武王笑曰:“卿大费力!既然卿能举起此鼎,寡人难道不如?”
任鄙谏曰:“大王万乘之躯,不可轻试。”
武王不听,即时卸下锦袍玉带,束缚腰身,更用大带扎缚其袖,任鄙拖袖固谏,武王曰:“汝自不能,乃妒寡人耶?”鄙遂不敢复言。
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将双臂套入丝络,想道:“孟贲止能举起,我偏要行动数步,方可夸胜。”乃尽生平神力,屏一口气,喝声:“起!”
那鼎亦离地半尺,方欲转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札一声,将胫骨压个平断,武王大叫:“痛哉!”登时闷绝。
左右慌忙扶归公馆,血流床席,痛极难忍,捱至夜半而薨。
武王自言:“得游巩雒,虽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洛阳市,前言岂非谶乎?
周郝王闻变大惊,急备美棺,亲往视殓,哭吊尽礼。
参考资料
秦武王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诗词名句网.2018-11-09
资治通鉴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19-02-03
目录
概述
文献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