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平,男,出生于1958年1月,浙江瑞安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华峰化学董事长,同时担任中国石油和
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
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等社会职务。
2019年8月,获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941名。2019年10月10日,胡润百富榜发布,尤小平家族排名第626位,财富值65亿元人民币。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尤小平家族排名第205位。2020年2月26日,尤小平家族以18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097位。
人物经历
1973年参加工作
1991年5月,尤小平投资50万元创建瑞安市塑料十一厂,生产
聚丙烯编织袋,当年实现产值109万元。
1994年9月,聚氨鞋底原液(鞋底用聚氨酯树脂)项目投产,标志
华峰集团开始进军聚氨酯行业。
1995年尤小平先生创建瑞安市华峰聚氨酯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当年实现产值4246万元。
1996年6月至今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
集团公司董事、董事局主席。
2013年3月6日,尤小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作了题为《发展绿色建筑,共建美丽中国》的发言。
获得荣誉
奖项
1996年至1997年,尤小平连续两年获得
温州市厂长经理最高奖“
金鹿奖”。尤小平先后获得“
瑞安市劳动模范”、“温州市劳动模范”、“
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浙江省优秀
创业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世界杰出华商”称号,分别担任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会代表等职务。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浙江省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尤小平光荣当选。
财富榜
主要成就
创业成功
尤小平艰苦创业22年来,一步一个飞跃,他带领企业全体职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把一个在1991年仅有50万元资产、数百万元产值的企业,一跃成为资产总值1.06亿元,占地9万平方米,年产5万吨聚氯酯鞋底原液的
温州市重点骨干企业和“五个一批”企业。尤小平还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尤其注重新产品的不断开发。由于企业超常规的飞跃发展,到1997年公司投资2188万元,建造了年产2万吨的聚氯酯人造革用树脂生产线,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560万元,1998年销售收入4431万元。1998年公司又投资1.8亿元,开发年产1000吨聚氯酯氨纶纤维产品,预计1999年底建成投产。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3.29025亿元,创利税1500万元,所以在1996、1997、1998年这3年连续被命名为
浙江省重点民营乡镇企业并获得省
中国工商银行AAA级企业称号,企业的经济实力名列
瑞安市第四位。曾获得省优秀企业经营者及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等较高荣誉。
公司上市
华峰化学是一家典型的
温州市家族式企业。与几乎所有温州商人创富故事一样,华峰氨纶也充满传奇色彩。
华峰集团现在是全国最大聚氨酯树脂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鞋底原液、革用树脂),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但它的前身只是一个生产塑料编织袋的作坊工厂。现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尤小平,当年率领他的家族团队摸爬滚打,财富迅速积累。到2005年底,
集团公司总资产超过14亿元,净资产超过6亿元。1999年12月,华峰集团公司及尤小平等高管19人以现金方式出资6000万元,共同成立了
华峰化学。上市后,从华峰氨纶股份结构来看,其家族企业特点仍然明显。公司主要创办人尤小平及其兄弟姐妹等亲属完全控制着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发行前,尤小平作为实际控制人通过集团公司间接持有华峰氨纶24.761%股份,直接持有股份17.676%,共计42.44%。如果算上其两个妹妹以及兄弟等亲属持有股份,则尤小平家族发行前直接、间接持有华峰氨纶约76.9%股份。
2012年 5月9日,截至收盘,沪指是下跌40.29点,深成下跌230.10点。
华峰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
华峰化学(证券代码002064)、
华峰超纤(证券代码300180)在A股市场上,双双涨停,并一直封于涨停板至收盘。
身价暴涨
华峰氨纶总股本1.42亿,发行价为6.7元,发行数量3550万股,本次流通2840万股;发行后
每股收益0.25元,发行市盈率26.8倍。尤小平实际持有上市公司31.68%的股权,而尤小平的两个哥哥、两个妹妹、一个妹夫直接持有本公司发行前股份的76.9%,发行后的61.6%。华峰氨纶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为4.6元,按照今天开盘的市场价格9元计算市值,尤小平通过上市,股权价值升水一倍,身价涨幅为2亿元。但“尤氏家族”旗下的的主要资产并非氨纶产品。尤小平也曾经坦言,氨纶上市并不是
华峰集团的最终目的,此前,尤小平为资本市场所知的是因为其从事的聚氨脂业务,系列产品“聚氨酯鞋底原液”与
温州市的皮鞋产业群配套,替代了进口产品,使其掘到了第一桶制造业的金。1996年筹资2000万打造一条年产3000吨的聚氨酯鞋底原液生产线,当年即产值过亿。1997年温州制革业迅速崛起,尤又投资2000万元生产聚氨酯革用树脂,当年企业销售总额达3亿元。当时在以贸易和轻工业为主的温州民企中,尤小平的产业成为一大特色,被誉为“
华峰集团模式”。但此次上市的是其2003年开发的氨纶项目,并非获利颇丰的聚氨脂。公司主营氨纶产品的加工制造、销售和技术开发,此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全部投资于差别化氨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公司生产的“千禧”牌氨纶是国内名牌产品,其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国内前列。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其上市首日定价应该在7.5~8.5元之间。
长江证券的分析师更是认为其合理股价区间为6.44~7.87元。新财富
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500富人榜第369名,中国400富人榜第356名。
2019年10月10日,胡润百富榜发布,尤小平家族排名第626位,财富值65亿元人民币。
社会活动
多年来,
华峰集团为失学儿童、贫困农民、各类慈善福利基金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扶贫项目、消防治安等捐款达2550多万元。在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华峰在其
四川省的企业也遭受了损失的情况下,仍然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20万元。
社会任职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浙江省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尤小平光荣当选。
人物事件
尤小平,瑞安周田人,中共党员,
专科学历。现任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年间,尤小平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鞋革树脂生产企业,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氨纶纤维生产企业,
亚洲最大全无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和全国最大超细纤维革生产企业,自主培育两家上市公司。不凡的经历和业绩,使尤小平成为世人公认的“新温州模式”的积极探索者和杰出代表。
从销售员到自主创业
如今,尤小平拥有亿万身价,但他从不避讳年少时跑销售的那段经历。
1973年,15岁的尤小平初中毕业,进入瑞安周田人民公社办的莘民禽畜蹄壳毛制品厂工作。这个工厂主要生产骨头粉和鸡毛掸,主要业务是从各地拉来猪牛骨头蹄角等原料,经过烧煮消毒、晾干、磨粉等环节,制作出高蛋白饲料,还有就是收购鸡毛制作鸡毛掸。尤小平刚入厂时,从事的是烧煮骨头晾干等脏累活,但是尤小平在繁忙之余还有心关注厂里的产品供销情况。工作不到一年,由于做事踏实,头脑灵活,尤小平颇得当时的副厂长赏识,被调派去做供销员。人小志气大,16岁的尤小平就开始天南地北跑供销了。
当时干供销很辛苦,要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一带收购鸡毛,到
西藏自治区、新疆一带收购牛骨,还要到北京天津一带做销售。一出门就是几天几夜的火车、汽车,还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凭借着青春年少的热情和温州人与生俱来的精明和闯劲,尤小平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得到厂领导的赏识。
回想当初,尤小平说“跑销售并非他的追求,而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做的无奈选择。”然而多年天南地北跑销售的这段经历却历练了他吃苦耐劳精神和干练处事能力,也使他悟得了只有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务实诚信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这些经验使他在今后的创业中受益匪浅。
在
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温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潮起潮涌。温州人潜在的经商意识在走南闯北中复苏了。
上世纪80年代初,
温州市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仿佛一夜之间,竖起了千家万户的工厂。那些平地而起的家庭作坊,让尤小平羡慕不已;那些跑销售带给他的信息,更是让他心驰神往。这时拥有敏锐市场眼光的尤小平看到了塑料编织袋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便建议工作的工厂进入这个行业。厂里认可了尤小平的建议,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成立了
瑞安市市塑料七厂,并果断引入设备,在瑞安率先生产塑料编制袋。尤小平也被任命为副厂长,分管供销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塑料编制袋产销两旺,塑料七厂很快就在瑞安小有名气。
到90年代初,
温州市的民营经济已由
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发展成公司和
集团公司,很多企业在
浙江省乃至全国也已崭露头角。瑞安本地的荣光、华泰也都做得有声有色。面对这股时代浪潮,尤小平的心里总是无法平静,心里萌生出应该要有属于自己事业的想法!
热血在身体中沸腾,希望在思想里闪光。千载难逢的机遇,不甘寂寞的尤小平毅然决然放弃了当时人们羡慕的一个集体企业副厂长的职位。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
中原地区虽然春寒料峭,但改革的春风却给神州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在美好的春天里,人们很忙,忙着播种。希望也由此而萌芽,渐渐长大。
1991年初,正月初十刚过,尤小平就找到厂长,提出想自己离厂创业的想法。与尤小平共事多年的厂长十分惊讶。
他问:“工厂是集体企业,你是副厂长,是个干部,工资奖金有单位保障着。你现在出去闯,万一赔了本,怎么办?”
尤小平笑笑说:“吃公家饭,日子确实过得舒服,生老病死都有集体照顾着。可日子要是过得太舒服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人会懒掉,身上的那股劲也会慢慢磨掉。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为干集体,还是经营私企,都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自己就是想趁着年轻,好好地闯一闯。就算闯不出名堂,好歹自己试过了,到老也就不会有遗憾。”
厂领导的规劝没有动摇尤小平“
下海”创业的决心。尤小平开始筹办办厂的各项手续,并协同弟妹共同创业。当年5月,尤小平投资50万元创办的从事简单的塑料制品加工的红帽子企业——
瑞安市塑料十一厂(
华峰集团的前身)正式挂牌成立。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终于诞生了!
作为一名目光高远的企业家,尤小平从建厂那一天起,就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视为立业之基。他看着第一批
塑料袋出现在面前,心里涌起股异常的情愫,仿佛一位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降临人世!
凭着过硬的质量和娴熟的销售手段,尤小平创办的塑料十一厂的业务蒸蒸日上,越做越大了。1991年,塑料十一厂的年产值还只有409万元,第二年便直线上升至1193万。到了1994年,年产值更是高达1817万,创造了温州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又一生动范例。
然而,对于正当青年、有着宏伟目标的尤小平来说,塑料十一厂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小试牛刀”的开始而已。当他登上人生的第一个高度之后,他期盼的是下一次更为激动人心的超越!
从传统行业到高新技术产业
时间走到1994年。当时
温州市小商品发展正如火如荼,生产鞋子的厂家更是犹如雨后春笋,一家家拔地而起。用于生产鞋底的重要原料聚氨酯鞋用
没药树自然也就成了“香饽饽”。
尤小平“居安思危”意识到,“小商品”时下固然可以赢得“大市场”,但“低门槛”必定让产业走进“死胡同”。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总能成竹在胸,预先嗅出一些气味的尤小平把目光瞄准了聚氨酯鞋底原液。其实早在1984年,尤小平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产品时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高投入高盈利的领域。由于当时资金、技术等都不具备,才忍住进入该产业的“冲动”。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关注着这一行业的发展,他在等待着最合宜的时机。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1995年1月,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尤小平,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起了一条聚氨酯鞋底原液的生产线,跃过塑料制品
加工业这个过低的产业门槛,撕开了被国外
跨国公司垄断的层层防线,冲进了这个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分子材料产业。
这是华峰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成功转型,更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经过第一次产业转型的成功,尤小平坚定了对聚氨酯产业发展的信心。1997年,华峰的产值达到2亿多元,可谓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要是一般的企业经营者看到这样的业绩,肯定就是抱着这个行业就够赚一辈子而乐开了花。
然而尤小平没有停止产业扩张的步伐,又瞄准
温州市制革业的主要原料合成革
没药树大部分依赖进口时的商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入2000万元再打造一条聚氨酯革用树脂生产线。当时正值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市场迅速回落,整个行业环境普遍不景气。这个决定一提出,就遭到了公司董事会的质疑。不过,没想到这个冒险的决定,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年的销售总额达3亿元。
作为企业决策者,尤小平想得比较多。“危机下企业只有立稳脚跟,迅速壮大,才有不被吃掉的危险。”随着
温州市制革业的发展,其生产原料合成革
没药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与其看着这些原料从国外进口,还不如自己生产,分享这块“大
蛋糕”。
要干就干最好的。1999年,尤小平高瞻远瞩,再作惊人之举,投资有“贵族”产品之称的聚氨酯纤维(即氨纶)产业,这次得到了公司董事会的一致赞成。2006年8月23日,
华峰化学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实现了温州民企国内上市“零”的突破。
逆势投资,会不会是一大“冒险”?是谁壮了尤小平的胆?为什么华峰总能领先半步?尤小平说“在市场低谷中培养新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机。
危机并没有阻挡华峰加大投资的步伐,反倒促成华峰在随后10年里争得率先突围和发展的先机。
从2006年开始,华峰在“做强主业、适度多元、产融结合”战略思想指引下,延伸价值链,遵循“横到边、纵到底”的产业布局,接轨长三角、拓展中西部、挺进大东北,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一个个产业堡垒。
华峰集团超纤、
华峰铝业、华峰保温材料、华峰聚胺、华峰热塑性材料、华峰物流、华峰房产、华峰金融……
一批批新项目紧随而至,合奏出华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交响曲,成就了华峰成为
浙江省乃至全国民企“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回首来时路,尤小平深情地说:企业发展就像是一条
抛物线,为了让华峰走得更高、走得更远,他们必须在一条抛物线到达顶点时,换一条抛物线,走到另一条抛物线上,这样才会形成阶梯发展。
尤小平的“抛物线论”概括了企业发展的模式,更是深入浅出地说出了企业资本运作的高深经营战略。
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
《庄子·刻意》有云:“‘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尤小平熟知,如果要把华峰打造成百年老店,就必须“吐故纳新”,不断地进行扬弃,扬长避短,敢于去突破任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框框。
1996年,
华峰集团成立时,还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
尤小平始终认为,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在的华峰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家立志于打造世界一流聚氨酯产品制造基地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华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华峰应该说只是完成了第一次创业,要最终实现其远大目标,华峰就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必须尽快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逐步向现代企业靠拢。因此,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华峰集团能否成功进行二次创业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从家族式
经验管理到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也就是说取决于
华峰集团能否是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变。
在这个有着“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称的
温州市,民营企业多半都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这种家族经营模式在当时企业规模小时确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优势。资本高度集中,决策速度快,能够及时把握市场机会。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入世后全球化的竞争,单纯依靠自身积累恐怕难以寻求更大规模的发展,华峰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呢?
思路决定出路。尤小平没有停留在思考而是体现在行动上。1997年,他将家族的小企业整合起来成立了
华峰集团工业集团。这一切看起来,华峰已经是个“大企业”了,但是尤小平心里明白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他深知:做企业就像推雪球上山,越往前滚,雪球就越大,就越发停不下来,就需要有更大的后劲才能让企业攀上新的高峰。
这股后劲要从哪里获得呢?尤小平开始觉察到企业发展潜在的危机了。
当时尤小平想到的是,只有利用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迅速集中,才能尽快做强,应对国际化的竞争,亦即上市融资。
而这样一来就必须打破封闭的所有制资本结构,势必会危及到家族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把手中的企业拱手分给别人。尤小平借鉴了当时国家从特区试点开始,从增量改革入手的改革模式,采取了“从母体突破,在体外新生,促整体提升”的制度创新思路。也就是一方面坚持私人控股,保持民营企业的资本特色;另一方面吸纳社会资金,实现资本社会化。企业管理人员全部持股,通过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形成了
集团公司控股,高层持大股,兼顾中层的股权结构。
尤小平选择了以氨纶公司作为试点,集团公司控股51%,其余的49%由自然人持股。随后,为促使氨纶公司尽快上市,尤小平又着手调整氨纶公司的股权结构,集团股份被稀释至47%。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完成企业体制、股权结构、管理结构的完善,有步骤地实现企业制度的转型,健全“三会”职能,实行两权分离,促进公司法人治理规范化。
几经周折后,在2006年8月23日,
华峰化学终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
温州市第一家民营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可以说氨纶公司的上市是实现华峰规模扩张、体制创新的一条高速通道。它使得华峰抢占了资本市场先机,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跨越式发展。
上市给华峰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在华峰氨纶上市当天,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尤小平不假思索,“之前,如果说华峰集团的发展是做‘加法’的话,那么上市后则是在做‘乘法’”。
华峰氨纶的上市,并不是华峰的最终目标,而只是华峰开展制度创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使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开始。
随后几年,尝到了资本市场甜头的尤小平,在集团内部把
华峰化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验成功地进行了推广与复制。
华峰集团的制度创新或说体制改革,可谓是民营经济的“腾笼换鸟”。
2011年2月22日,
华峰超纤在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这标志着华峰集团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正式诞生。一家集团企业自主培育两家上市公司,这在
温州市乃至“
浙江省资本板块”都是“一枝独秀”。
从以人为本到文化创新
2008年9月,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
寒潮席卷全球,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一时,“裁员减薪”成为那时国内企业救活自身的通用“秘籍”。
面对寒潮袭来,华峰下属各公司也同其它
制造企业一样,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开工不足的情况。然而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尤小平坚持“不把责任推给社会”,在企业里做出了“不减薪,不裁员”、“不让一个员工下岗”的承诺。
尤小平激动地说:“华峰能有今天的成就,绝对不是自己这几个人,想怎么干就干得起来的。自己非常幸运,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遇上了。虽然当前企业遇到困难,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喝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员工们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困难面前,保住他们的‘饭碗’,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企业家的良知,也是企业‘四个共同’文化核心理念对自己的要求。”
与此同时,华峰适时推出带薪年休制度,采取带薪培训、带薪休息的缓冲方式化解困难,有效稳定了员工队伍。
尤小平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财富。现今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已经不再是要素制约,而是思维、观念的制约。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惊喜。
尤小平的言与行,始终让大家感觉到一个有所作为的企业家,一个心怀感恩的共产党员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为一己之利而斤斤计较的人是境界一般的人,为他人之利而奔走忙碌的人是高尚的人。
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实践,尤小平在集团员工大会上提出了“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四个共同”核心理念的提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切实体会到华峰是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最佳平台。
尤小平不止一次在企业内外部会议上提出,“让员工的内在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让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
无论是员工的工资福利、住房保障,还是员工的学习教育和绩效机制,华峰尽量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此,华峰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人文关怀,并让广大员工都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让全体员工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此,华峰在
温州市民营企业中率先推出了员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华峰投资4亿多元,建造了专家楼和员工公寓,为有住宿困难的外来员工提供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住宿条件。
为此,华峰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本着“培训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宗旨,建立了“在岗学习,集中培训,知识管理”三大培训机制,形成全员岗位学习培训体系;成立培训中心,建立了内部培训师队伍,每年投入近500万元,专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在企业里营造了全员学习、全员沟通、全员创新、全员发展的氛围。
为此,近两年来,华峰三次普涨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薪酬,使员工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忠诚度。
……
在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的同时,作为企业掌门人的尤小平没有忽略员工更高的精神需求和良好的精神享受。他从吃、穿、住的物质层面和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等精神层面各个角度去满足员工的需求。
对内它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功处理好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它体现了企业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了企业与社区、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今,随着“四个共同”理念的不断实践和升华,它已经成为构建“和谐华峰”的指导思想。“华峰是全体华峰人的企业.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员工的想法。
尤小平不仅善待员工,对公司员工实施人性关怀,同时他也善待客户,与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了一条安全、稳固的、强强互补的社会化的“供应链”。
记得有一次,
华峰超纤公司接到
广东省经销商海岛公司的一个电话:“有一位重要客户提出一笔两天内交货的订单.完成这笔交货,对该公司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时华峰生产繁忙,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个客户的要求。得知消息的尤小平却说,“客户的需求就是华峰的责任”。华峰毅然接下了这笔订单。为了公司的信誉,华峰发动车间员工的能动性,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仅24小时,客户的产品赶出来了!由于
温州市距离广东路途遥远,1天时间,无论如何不能把产品运到客户手中。了解这一情况,尤小平又立即责令将这批货物由海运改为空运。这一改就给华峰增加了数十万的运费。有个别人想不通,可尤小平说:“为了保证信誉,几十万元值!再多也值!华峰人一诺千金,客户的成功就是华峰人的成功!”
无独有偶。2009年9月5日,
华峰化学公司包装员工发现一产品外观与正常产品对比有少许差异,秉着“不让一件
不合格产品出厂”的质量意识,她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了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情况。接到汇报后,尤小平责令该公司立即召开质量事故现场分析会,当找到造成这批“瑕”产品的症结后,却发现该批产品已经发往公司各驻外办事处和部分客户处,尤小平毫不犹豫作出了决定:“为了公司的品牌信誉,必须对所有“瑕疵”品进行追回处理。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能让不良产品流到用户手中,造成用户的损失!”。
以上只是尤小平诚信经营、注重承诺众多事例的冰山一角。
2005年,聚氨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如果
华峰集团将上涨之后的成本转移到终端用户的身上,必然会引起鞋革类企业生产成本的巨涨。作为国内聚氨酯产品制造的龙头企业,华峰主动承担了价格压力,为稳定下游行业市场秩序做出了贡献。2009年初的金融危机,华峰部分长期合作的下游客户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生存考验。与此同时,根据合作的诚信度,不管市场上原材料供应多么紧张,尤小平总是竭尽全力保证客户的产品供应,为客户铺货周转资金,把客户这个“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
温州市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尤小平带头人讲诚信,管理人员讲诚信,员工也讲诚信。是诚信让华峰诚待员工与客户,是诚信让华峰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是诚信让华峰得到用户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是诚信促使了华峰健康持续发展!
从责任关怀到“绿色”责任
2011年3月上旬,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尤小平,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企业界倡导推广“责任关怀”的建议》,其核心内容是:把“责任关怀”纳入企业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要把“责任关怀”的评价作为企业评价的一项经常性内容,作为考核企业是否注重环境、安全、健康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这已是尤小平第四次向全国人大会议发出在国内企业推广“责任关怀”的呼吁。
尤小平说,关注员工健康、关注环境、关注社区民生目前不是企业愿不愿意的事,而是必须要做的事。不这么做,企业内部和谐不了,社区环境和谐不了,企业发展也就长久不了。化工产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见效周期长。如果一个化工企业没有长期打算,不立足于长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收益。
在很多企业还不清楚“责任关怀”是什么的时候,尤小平,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家,已经付诸行动。几年下来,尤小平的
华峰集团集团已在“责任关怀”实践、倡导及推广上先行迈出了一步。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也应该超越简单的捐赠,它已经内化为企业重要的经营责任。安全、环保、节能不能简单地视为外加的社会责任或法律要求,它能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利润。这是尤小平对“责任关怀理念”最直观的理解。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华峰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个性化、人性化、高质量的安全绿色环保新产品,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
绿色企业。华峰每年定期举办“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附近居民、人大代表、新闻媒体前来参观。每日在厂区宣传栏公布废水监测结果,每月在网站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每年发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几年来,华峰在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已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购置先进环保设备,保证三废达标排放;另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中水深度处理项目,采用
超滤反渗透膜技术,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年节水可达50万吨。
目前,
华峰集团东山工业园区已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固体废物利用率达也到97%,能资消耗水平更是已居行业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分别比国内清洁生产标准低58.1%和75.7%。安全环保的重视和措施有力致使华峰先后荣获中国化纤行业首家环境友好企业、金
蜜蜂属成长型企业、浙江省
绿色企业、浙江省污染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并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现场验收。国家环保部门在华峰实地调研时发现,周边群众对华峰的印象非常好,满意率达到100%。
正是凭着这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华峰严格执行“责任关怀”——EHS体系标准,建立员工职业健康识别系统,保证了企业健康与员工健康的和谐一致。
如果说责任关怀是华峰回报社会的一种载体,那么以尤小平为首的慈善事业则是华峰回报社会的另一种载体。
有一种爱叫关怀。尤小平如是说,企业家、尤其是共产党员企业家应当有一颗仁爱的心,奉献的心,爱护员工,爱护社区群众,爱护需要帮助的人。应该带头履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责任精神。
多年前的一天,尤小平接到一封来自
四川省的求助信。信是一位叫王艳萍的高中女生写的。她在来信中提到家庭的贫寒和她想学习的愿望。当即,尤小平就让身边的人给她寄去了助学金,并予以鼓励。
王艳萍考上大学后,学费负担沉重。他又为她承担了学费,希望她能完成学业。王艳萍来信写道:“难以忘记在自己万分困难的时候,你的慷慨相助,更难忘记你对自己的关怀之情!……”看着王艳萍同学的来信,尤小平心里倍感欣慰。
随后的几年,尤小平除了对
温州市当地的寒门孩子给予捐资助学,还将助学延伸到北京、新疆、
四川省、
江苏省、
杭州市等地的学生和学校。
孩子是大家的未来,贫困孩子最需要大家的帮助。经过几年助学,和贫困学生接触后,尤小平在想,助学,就这样送一点钱就够了吗?能不能让受助学生在得到物质上资助的同时,能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尤小平和瑞安慈善总会副会郑超豪交流,萌发了构筑诚信立志与助学活动相结合的设想。2007年8月17日,华峰向
瑞安市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设立了“华峰诚志助学基金”,为更多寒门学子走向大学殿堂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
尤小平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受助学生树立诚信,成为一名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好公民,也让助学活动可持续发展,让爱心延续传递,让更多的人能“梦圆”校园!
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华峰已经为抗洪抗震救灾、助学助教、扶贫济困、植树造林等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公益社会捐赠了7150多万元巨款。2009年华峰被评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除了直接捐赠以外,尤小平还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号召力,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为慈善事业出力。2010年10月8日,为推动长江绿化,再现长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贡献一份力量,华峰集团捐赠1000万元用于长江沿岸的植树造林。同年12月,华峰再次捐款1000万元,用以打造“森林
瑞安市”。捐款当天,瑞安当地企业也纷纷响应,先后捐款达5700万元。这两笔捐款,折射出
华峰集团沉甸甸的“绿色责任”。
人物评价
中青网:10多年时间,尤小平把华峰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发展成为一家国内最大的聚氨酯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
温州市本部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创税收4亿元,从2000年至2007年,累计创税超11亿元。
华峰化学于2006年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主板正式上市,成为温州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被国内
经济学界誉为“新温州模式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