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之春,男,1923年11月生于
常熟市,原名归华,字子春。曾用笔名钝丁、老春、老蠢,室名旧香斋、石鼓赏析之斋、孟闻铜玺室,二春草堂。篆刻家、书法家、古文字学者。
归之春自十六岁起学习篆刻,最初学习浙派,师从苏州黄异庵,1947年成为
上海市邓散木的入室弟子,文学方面则师从国学大师
钱仲联。师范毕业后,他擅长篆刻,精通篆隶,善于诗画,熟悉小学(中国古代研究音韵、文字、训的学科),并精研石鼓。1986年,归之春创建虞山印社,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西泠印社社员、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虞山派篆刻传承人、
常熟市书协顾问、
虞山派篆刻艺术馆顾问、虞山印社名誉社长。他撰写了《石鼓文年代考之管见》《石鼓文书法的误区》《虞山派篆刻的继承和创新》等
金石、篆刻、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在全国性的论文比赛、交流以及在海外发表。他的篆刻书法作品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被收录于《全国印社篆刻展览作品集》《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篆刻·现代卷》《西印社社员百印集》等数十种典籍,以及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和
美国的《
纽约时报》等刊物发表。他的著作包括《虞山集·风景篇》(印谱)、《常熟历史名人印谱》《中国名楼印》,已出版有《赵古泥印集》《赵古泥年表》《中国篆刻百家·归之春卷》《石鼓文三百字注》《二春草堂金石文集》《
印坛翘楚》等。
归之春学印,初从
黄异庵,后师事
赵古泥高足
邓散木。因服于新
虞山印派名家赵古泥的艺品和人品而对其心追手摹。
西泠印社陈兆育评价其印作:“在邓散木与赵古泥之间。”60年代参加常熟县政协诗词金石组,精心创作的“虞山十八景”印集获得好评。当特殊时期来临,政协金石组被迫停止活动后,归之春仍然暗自追求书印之道。在困顿和简陋的生活中,归之春坚持笔墨不辍,每每纸尽墨枯,方才和衣而眠。1988年,他与篆刻界同仁发起成立虞山印社,扶植新人,出版社刊、主编《赵古泥印集》《虞山印社社员作品集》。编著《常熟历史名人印谱》《中国名楼印》(手拓本)和《赵古泥年表》及《附编》等,填补了新
虞山印派史和地方文献的空白。在理论研究方面,归之春在海内外发表
金石、篆刻、书法论文20多篇,辑成《石鼓文三百字注》《石鼓文通假注》等研究著述。还引经据典结合甲骨、金文之释读,选择石鼓文168字,引申通假477字,集成石鼓字格律诗20多首。
归之春潜心于石鼓文的研究,对1300多年来的各家注释进行着细致的清理。他在《石鼓文年代考之管见——析疑三例》中表达了与郭沫若相冲突的观点,在
苏州大学钱仲联先生的鼓舞下,归之春以这篇文章参与了首届全国中文自学者论文竞赛(1985年),最终获得了
二等奖的殊荣。在这次竞赛中,归之春结交了
西泠印社社员
仲贞子。逐渐地,归之春萌发了加入西泠印社的愿望,在仲贞子的引导下,归之春撰写了《虞山派篆刻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多次向西泠印社提交了入社申请,但都没有结果。1995年,归之春又写成了《石鼓文书法的误区》一文,认为以临写石鼓文著称于世的
吴昌硕,对石鼓文本身的研究却并不尽然。他犹豫于这样的观点是否应该发表,后来想着:西泠印社总归不会批准他入社的,只管发表吧。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在《中国书画报》上连续两期的连载。没想到,文章引起了
西泠印社的重视,经过研究,西泠印社批准了归之春的入社申请。归之春加入西泠印社的这一段过程,虽经一波三折,但终归水到渠成。
归之春虽未能亲见赵古泥,但他通过搜索古泥印作(即后于1993年主编《赵古泥印集》的印拓),悉心研究,学
邓散木的章法而奔其锋芒;学古泥之古朴而线条遒动。西泠印社
陈兆育评价其印作“在邓散木与
赵古泥之间”。
1986年,归之春发起成立虞山老年文化活动研究会,任副会长兼金石组长,在文化站举办篆刻培训班,并在
常熟市老年大学授课,传授篆刻技艺,培养学生20余人。他与
王雍、
庞士龙共同发起成立虞山印社,初入社者40余人,主编《赵古泥印集》和《虞山印社社员作品集》等。
1994年古文字学论文《石鼓文年代考之管之二》发表于
青岛市。
2000年至2005年连续被评为
常熟市市书协先进个人。2002年获常熟市教育系统“道德建设明星”和“德艺双馨”称号。2004年获常熟市文化局颁发的“特色文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