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萍
张学思将军的妻子、八路军女战士
谢雪萍(1920年11月27日—2022年4月8日),曾名谢惠琼,广东德庆人,张学思将军的妻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谢雪萍早年从事纺织工作,1938年赴延安市投身革命,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谢雪萍与张学思在延安结婚。在1941年至1958年,谢雪萍先后任晋中军区卫生部机关支部书记、辽宁省政府民政厅干部股股长、东北人民政府政务秘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海校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东城区九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等职。
1960年,谢雪萍参与北京景山学校建校筹备工作,并任校领导,1970年6月调离景山学校。1972年,谢雪萍上书毛泽东,成功为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的张学思平反。同年,谢雪萍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任党支部书记一职,1975年起在北京图书馆档案室工作。1988年秋,谢雪萍调至全国政协工作。2016年,谢雪萍在张学思的百岁诞辰之际,将张学思和张学思母亲的13件遗物捐赠到张氏帅府博物馆。2022年4月8日晚,谢雪萍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谢雪萍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德庆县的一个雇农家庭,早期从事纺织工作,被大家称做“小广东”。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广东纺织厂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导致无法开工,谢雪萍为了活命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美亚纺织厂工作。
革命经历
1938年,18岁的谢雪萍经八路军广州办事处的介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市。1939年6月,她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春,谢雪萍在中国女子大学学习期间结识了张学思,随后二人相恋,并于同年9月正式结为夫妻。在完成延安的学习任务后,谢雪萍随张学思率领的东干队前往东北地区,目的地为抗日前线晋察冀
1940年10月初,谢雪萍随东干队到达兴县。10月23日,她随东干队从兴县出发,准备跨越同浦路,经岚县北、静乐县南向云中山挺进。10月底,谢雪萍随东干队到达了晋察冀军区,但遭遇了日军对晋察冀的冬季大“扫荡”。在冬季反扫荡之后,1940年12月底,谢雪萍随东干队来到冀中军区根据地,被分配到了卫生部。
由于怀有几个月的身孕,当时谢雪萍存在诸多不便,于是在1941年3月来到了冀西。冀西的唐县南清醒村是卫生部的驻地,她在那里担任卫生部组织处干事,与张学思分居两地。1943年2月,张学思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处长,谢雪萍随他前往晋西北,在司令部做组织工作。在1941年3月至1944年3月间,谢雪萍先后任晋中军区卫生部机关支部书记、政治部民运部干事等职,并参加了3次大型反扫荡斗争和平原反包围战、掌史突围战。
1944年3月至1945年9月,谢雪萍先后在平西军分区审计委员会、平西地委城工部工作。1945年12月,她担任辽宁省政府民政厅干部股股长,1948年春被调至梅河区梅河镇工作。同年8月,谢雪萍任东北人民政府政务秘书。
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0年1月至1953年6月,谢雪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海校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直工科代理科长和干部部军衔奖惩抚保科科长。1953年9月,谢雪萍前往北京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完成学业。1958年至1959年,谢雪萍任东城区九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1960年,谢雪萍参与了北京景山学校建校筹备工作,并担任学校领导。1970年张学思逝世后,谢雪萍同志调离景山学校。1972年冬至1975年夏,她任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1975年,谢雪萍在北京图书馆档案室工作。1988年秋,谢雪萍被调至全国政协工作,是政协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晚年生活
2016年,96岁的谢雪萍,在丈夫张学思的百岁诞辰之际,将张学思和张学思母亲的13件遗物捐赠到张氏帅府博物馆。张学思14岁便离开帅府,后来一生都未踏入帅府,时隔84年,他的遗物重回帅府。
2022年4月8日19时58分,谢雪萍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事迹
为丈夫申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海军党委第一书记、海军政治委员李作鹏整理出一份《关于张学思的严重问题》的材料,指责张学思“来海军后忠实地执行了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还说他有“特务嫌疑”。1967年9月11日,张学思被逮捕、囚禁。张学思被捕后,关在北京郊区某营区的一间阴暗、潮湿、不通风、只有十平米的房子里,但他坚持不说假话、不出假证。
张学思在三年的时间内瘦了90斤,谢雪萍带着孩子来看望他时泪流满面。1970年2月18日晚,张学思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肺原性心脏病,重度营养不良。周恩来得到消息后,立即指示抢救,但张学思已病入膏肓。5月29日,张学思因病重逝世,终年54岁。临终前,他手书“恶魔缠身”四个大字。
九一三事件”后,谢雪萍意识到为张学思申冤的日子到了。1972年4月,她怀揣着给毛泽东的信来到中南海,毛泽东看后让到叶剑英处来处理此事。在谢雪萍等人的努力下,张学思得到平反。1975年4月8日,海军召开了给张学思同志平反、恢复名誉大会。1980年12月,中央军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了为张学思同志进一步平反昭雪的报告,对张学思同志做出了全面高度的评价。
会面张学良
谢雪萍曾三次前往美国,两次会面丈夫张学思的大哥张学良。第一是在2000年6月10日,当时谢雪萍已经80岁,张学良刚过一百岁寿诞。谢雪萍与子女一起飞往美国夏威夷与张学良会面,张学良当时还十分的健康,他多次回忆起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当时和张学思一起的日子。谢雪萍后来还见到了大嫂赵一荻,但她身体状况不佳,已经住进医院。赵一荻病逝后,谢雪萍还为她送终。
2001年,谢雪萍第二次前往了美国,为张学良庆祝101岁生日。当时张学良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谢雪萍与他见面后没多久,他便离世了。谢雪萍得知消息后,马上前往美国为其送终。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谢雪萍的丈夫张学思是张学良的弟弟,二人1940年相识于延安女子大学,当时张学思在延安女子大学参加报告会时见到了谢雪萍并被其吸引。为了再次见到谢雪萍,女大一有报告会,张学思就早早赶到会场。张学思第三次来到女大礼堂时遇见了老乡顾大姐。在顾大姐的牵绳搭线下,二人相识相恋。1940年9月,谢雪萍和张学思在宝塔山的窑洞里,与东干队另外几对新人一起举行了集体婚礼。
家庭生活
1941年,谢雪萍生下了一个孩子,但由于需要工作,且经常行军转移,只能把孩子送到老乡家帮助代养。一年后,谢雪萍和张学思去找老乡、孩子时,才发现村子被敌人烧毁。1942年10月,谢雪萍生下一个女儿,张学思给她取名“启明”,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要来临。之后谢雪萍再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女儿启明由于患上急性肺炎,找不到对症的药物治疗,最终病故。
家庭关系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谢雪萍同志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建设,心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事业发展,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仍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为党和人民政协事业增添正能量。谢雪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人民政协报 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革命经历
新中国成立之后
晚年生活
人物事迹
为丈夫申冤
会面张学良
相关作品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家庭生活
家庭关系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