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肇庆市下辖县,地处肇庆市西部,
西江中游北岸。区域面积2002.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德庆县常住人口有33.77万人。
德庆县境内丘陵与河谷交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
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是广东境内15个
秦汉古县之一。
周代时,为百越(粤)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
南越国,置端谿(溪)县,为德庆设县之始。1988年后,隶属肇庆市。截至2022年10月31日,德庆县下辖1个街道、12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德庆大道8号。
德庆县是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龙母文化和儒家文化在境内交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母祖庙,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母诞”庙会。德庆县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景点主要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德庆学宫景区和盘龙峡景区等。
德庆县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家居建材、食品南药三大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南药产业等,其中何首乌、巴戟天、广佛手、
肉桂“四大南药”被认为品质优越且知名度高。2021年,德庆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在
肇庆市位列第七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92:34.56:35.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979元。
名称
德庆县曾被称为
康州,因宋高宗赵构曾担任康王,
绍兴元年(1131年)登基后,将康州升级为府,改名为德庆府。此举意在以德行来带来繁荣和庆祝。后“德庆”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周代时,为百越(粤)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即把岭南纳入
秦朝版图,在中国实行郡县制,置
南海郡,现德庆县属南海郡。秦末,
赵佗起兵隔绝
五岭通中原的道路,建立
南越国,现德庆县属南越国。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置端谿(溪)县,为德庆设县之始,隶属
苍梧郡。晋
太康元年(280年),分
端溪县为端溪、元溪两县。
晋朝永和七年(351年),分苍梧郡设立晋康郡。端溪、元溪2县改隶晋康郡,郡治在
元溪县。
南北朝梁代,撤销元溪县。
隋朝至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销晋康郡,置端州,端溪县属端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端州南康州,兼置
总管府,总管粤西一带六州军事,属南康州管辖。唐
贞观十二年(638年),改名康州,属康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康州为晋康郡(后复名康州),郡(州)治设在端溪县。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康州升格并易名德庆府。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德庆府为德庆路,端溪县为德庆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德庆路,端溪县为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德庆府为
德庆州,属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明万历五年(1577年),德庆州领封川、开建2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川、开建2县改隶肇庆府,从此德庆州无领县,境域固定。
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两广
洪门起事呼应
太平天国运动,德庆州城,金林乡,晋康乡皆被洪门占领。咸丰五年(1855年),吴保率九龙民团(德庆县
凤村镇)及悦城乡兵进驻中坷,冯树屏领潮勇和金林乡兵进新圩,收复州城。
中华民国
1912年10月,改
德庆州为德庆县。1920年,直属
广东省。1932年,属广东省西北区。1936年10月,属广东省第三区。1948年2月28日,成立了广德怀抗暴义勇总队(后整编下辖怀南区队、广宁区队、德庆区队),建立了高良三河游击区。德庆人民在高良地区发动“二·二八”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1948年3月起,黄石降村担负起绥贺支队二团前身的军事组织——广(宁)德(庆)怀(集)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德庆区队队部驻地的职能。1948年4月,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中共绥江地委成立。1949年春,绥贺支队第二团在德庆县马圩河口建立
西江税站,征收西江来往
商船的税款,绥贺支队封川特排队则在
贺江设立贺江流动税站,保护过往船只交通安全,征收交通税。1949年5月,属
广东省第十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广东省
西江专区。10月23日,德庆县全境解放。1952年,属粤中区。1956年,属
高要专区。1958年10月,德庆县与
封开县合并称德封县,属
江门专区。1961年4月,德封县分县,恢复德庆县建制,共辖15个公社,属
肇庆专区。1970年10月,属肇庆地区。1988年后,隶属
肇庆市。1993年,德庆作出了“以旅兴工、以旅兴城”的决策。1996年德庆县被定为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德庆县地处肇庆市西部,
西江中游北岸,介于东经111°32'~112°17',北纬23°04'~23°30'之间,东接
高要区,南临西江与
云浮市的郁南、
云安区2县区隔江相望,西北与
封开县毗邻,北连
怀集县,东北接
广宁县。东距肇庆市92千米、距
广州市200千米,西距广西
梧州市79千米。区域面积2002.8平方千米。
气候
德庆县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
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21.6℃,1月平均气温12.7℃,7月平均气温28.7℃,平均年日较差8.6℃。无霜期年平均352天,最长达366天,最短25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23.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99.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6天。汛期一般为4~9月,平均雨量为1169.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8%。
地质
德庆县位于粤西隆起带北段,属于多轮回造山区。出露的
地层以
沉积岩、岩浆岩为主。构造主要以褶皱隆起为主,其次是断裂。褶皱构造大部分形成于加里东期,延伸方向是北东向。断裂构造大多不是一次活动形成的,而是在加里东期之后,在海西期和
燕山期的地壳运动中多次形成活动。加里东构造运动的沉积岩以互层和
夹石的形式出现,厚度巨大。海西大地构造运动初期,东北部下沉形成海洋,末期上升露出海面。在燕山时期和燕山与喜山交接期,火成岩侵入并形成穹窿,导致岩层产生褶皱。随后,由于风化剥蚀作用,
花岗石逐渐暴露在地表上。第三纪时,悦城、荔枝和小水等地有零星沉积,陆地上也有火山岩喷发。
第四纪受到河川
堆积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河谷坡积冲积
地层。
地形地貌
德庆县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
西江,境内丘陵与河谷交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低山区占县域面积的38.85%,丘陵宽谷区占50.63%,西江河流冲积区占10.52%。
金钗大山沿西部边境向西南延伸;大顶大山沿县境中部南下折向西南延伸;车牛大山沿东部边境向南曲折延伸。三列山脉越往南伸,高度愈降,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使山地沿县境从北到南成倒山字形出现,把县境分成东西两部。东西两部为丘陵宽谷区,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与山地连接。境内最高点位于
官圩镇沙旁北部金钗大山的主峰巢顶,海拔1049米;最低点位于悦城镇旧院村冲头地,海拔2.6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德庆县境内河道均属于
西江流域,一级河流有
悦城河、
马圩河、绿水河、大冲河4条,总长182千米;二级河流有凤村河、富源河、金林水、赠水、罗阳水、武垄河、桃村水、浊水河8条,总长141.9千米;三、四级河流有20条,总长196.01千米;河流总长度519.91千米,河网密度0.2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6.47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西江,流经境内的
回龙镇、德城街道、
九市镇、
悦城镇,长83千米,流域面积34.3万平方千米,平均流量约6500立方米/秒。
水利
截至2019年,德庆县有各类型水库43座,总库容量达1.4亿立方米左右;其中有
黄铜降水库、河涝坪水库、官圩镇金林水库、冲源水库、高良镇茸草水库中型水库5座。其中黄铜降水库位于德庆县东北部,始建于1969年,库容154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25.81平方千米。河坪水库始建于1976年6月,库容19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39.6平方千米。冲源水库始建于1972年,库容37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73.5平方千米,是县内最大的水库。截至2023年,德庆县主要水利灌溉工程有风料陂、高车陂、黄滑陂、古龙陂、逢逾陂、大蓬陂、波花陂、牛渡陂、大坑陂等共9宗;另外还有
沙旁村灌溉水渠、永丰镇文罗下河濂村陂头灌溉渠、官圩镇某水渠等灌溉设施。
土壤
德庆县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土等8个土类、12个亚类、26个土属、69个土种,以赤红壤为主,赤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61.2%,红壤占11.84%,黄壤占1.98%,水稻土占6.65%。黄壤主要出现在海拔700米与750米以上的低山区,红壤分布于海拔350-700米之间的低山、高丘陵地带,赤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35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德庆县共有耕地1.10万公顷;种植园用地2.47万公顷;林地14.70万公顷;草地0.15万公顷;湿地0.0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19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64万公顷。
矿产资源
德庆县矿产资源呈现
贫矿多,
富矿少;共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难选冶矿多,易采选矿少;小型矿床(矿点)多,中大型矿床少的“四多四少”特点。主要有铁和锰等黑色金属矿产,钨、锡、铜等有色金属矿产,、、锆等金属矿产,
石英、
水晶、
萤石等非金属矿产。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已经开采过的主要金属矿种有金、铌和钽。虽然还探明了其他金属矿产,但由于情况不明、储量规模小或品位较低等原因,其开采程度较低。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末,德庆县有林地15.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22%,活立木蓄积量达922万立方米。全县森林树种共有72科231种,主要林木有
松科、
柏科、
樟科、
壳斗科、
山茶科、
大戟科和禾本科竹等,珍贵的
乡土树种有红藜、毛椎、
格木、香樟、
楠木、
石栎和
木荷等。
马尾松、杉林和阔叶林主要分布县的中东部低山高丘区和北部低山区;经济林则以东中部的永丰、武垄、风村、悦城、高良等乡镇部分乡村为主。用材林分布于全县各地,主要树种松、杉、桉树遍布各乡镇,垂直从海拔50米一300米的丘陵区,海拔300米高丘至700米低山区均有。
水资源
德庆县境内
降水和过境客水均较充沛,年产水量多年平均为14.68亿立方米,丰水年为20.552亿立方米,平水年为14.24亿立方米,枯水年为9.39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3232立方米。2022年德庆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良好,西湾饮用水源地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除大冲口断面水质超标外,水河口、悦城河口和马圩河口断面水质均达标。2020年,德庆县蓄水工程供水0.60亿立方米,饮水工程供水0.61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0.3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02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0.002亿立方米,德庆县2020年总供水量为1.58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德庆县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山猪、箭猪、果子狸等哺乳动物;鸟类有
环颈雉、
鹧鸪、画眉等数十种;鱼类有桂花鱼、鲈鱼、鲶鱼等约40多种;还有蛇类、
龟类、
青蛙、蜂等动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画眉、
大鲵属。2022年4月25日,德庆县农业农村局将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中国大鲵放归野外。
植物
德庆县森林树种有72科231种,主要林木有
松科、杉科、
樟科、
壳斗科、
山茶科、
大戟科和禾本科竹等;珍贵的
乡土树种有
红黎、毛椎、
格木、香樟、
楠木、桐木和
木荷等;用材树主要是松、杉、桉树。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格木、楠木。
保护地
德庆县境内有市级保护区德庆县三叉顶自然保护区。三叉顶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5.9%,保护区总面积2044.2公顷,其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濒危动植物。
自然灾害
德庆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暴雨、台风、干旱、霜(冰)冻、冰雹,以及地质灾害有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尤其是主汛期5~9月。影响较大、成灾严重的台风是2006年8月3日~6日“派比安”,当时,德庆县降暴雨到大暴雨,降雨量合计217.5毫米,共有61385人受灾,倒塌房屋323间,重危房405间,损坏房屋797间,转移安置3146人;损坏堤围7492米,冲毁坡头140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3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德庆县下辖1个街道、12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德庆大道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德庆县户籍人口有41.07万人,常住人口有33.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有10.53万人,城镇化率为31.20%,出生人口32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9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8。
截至2021年5月,德庆县男性人口为214.13万人,占52.05%;女性人口为197.23万人,占47.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8.57。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1.14万人,占22.16%;15-59岁人口为252.72万人,占61.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67.50万人,占16.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58万人,占11.81%。
民族
截至2019年,德庆县人口以
汉族为主,汉族占99.82%;有
壮族、
哈萨克族、
回族、
怒族等27个少数民族,占0.18%;超过50人的少数民族有壮、哈萨克2个,其中壮族273人,哈萨克族90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0%、13.2%。
语言
德庆县通行的方言是德庆话。德庆话是一种属于汉语
粤语的次方言,与广州话在语音体系和词汇上非常接近,主要分布在德城及近郊、
马圩河流域、悦城河中上游流域、悦城下游
西江沿岸和绿水河流域。由于山川等自然环境的区分,不同区域的德庆方音也有差异,大致又可分成德城及近郊、马圩河流域、
悦城河中上游流域、悦城河下游西江沿岸和绿水河流域五个方音区,一般以德城方音作为当地话代表。另外,
悦城镇等有个别客家人聚居点讲客家方言。德庆话共有20个声母、46个韵母,在传统的口语中,德庆话的阴平、阴上、阳上也有变调现象。由于地域的接近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影响,现代德庆话受广州话的影响最为明显,逐步靠拢广州话。
宗教信仰
德庆县佛教传入不迟于
唐朝。唐时,佛教在德庆县已达到盛期,境内已有乾明寺、开元寺、慈力寺、白鹤寺四座佛寺。禅宗
六祖慧能大师曾到德庆县选择合适的地方建寺传教,曾到过大广山。宋、明两代是德庆县佛教的鼎盛时期,除了唐代的四座寺庙外,城东还有华严寺、还有无著庵等20多间寺庙。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僧正司专门管理佛教事务。清末境内有15座寺庙,僧人百人。
德庆县境内的三州岩曾是晋代
道教理论家
葛洪炼丹之地。当时,道教已成为该地主要的宗教。宋代建立了玄妙观,供出家道士诵经斋戒。各个乡镇也设有道馆,供不出家修道的道士修行,并帮助信仰道教的人们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如打斋、打蘸、送葬、做法事、超度亡灵等,俗称“喃呒先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了道正司,管理该州道教的大小事务。此后,在大樵山狮子岭后建立了东华观,传承并弘扬道法。到
崇祯五年(1632年),道正司被废除。清朝统治后,道观陆续毁坏,只剩下道馆,该州只有俗家道士,没有出家道士。民国时期,县城有6家道馆。截至2023年8月,现
道教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有北帝观,位于德庆县
凤村镇禄村玄龙山,为
正一派。
德庆县的天主教教会最初隶属于
葡萄牙的
耶稣会,后来归属于肇庆教堂,并与澳门主教保持联系。1920年,澳门教区
主教派遣了陈伯禄神父来德庆传教。1921年,教会在附近的朱紫巷和巫口街购地建立了两座天主教堂,分别是名无原罪堂和属姑娘堂。1924年,在高良圩的古台村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并在马圩的佐塘和鸭利嘴分别建立了圣若瑟教堂和圣心堂。
德庆县基督教传教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九月,首批传教士是麦克贝尼牧师和安德鲁·欧文·罗伯牧师及其妻子,在县城租房开始传教工作。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麦克贝尼牧师购地在县城东建立了教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有教士继续来德庆传教。1984年3月,德庆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实行自律、自养、自传的原则。
经济
综述
德庆县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家居建材、食品南药三大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南药产业等,其中何首乌、
巴戟天、广佛手、
肉桂“四大南药”被认为品质优越且知名度高。另外德庆县
贡柑产业发展突出,拥有“贡柑之城”之称。2021年,德庆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在
肇庆市位列第七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2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6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7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92:34.56:35.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979元。
第一产业
德庆县第一产业以
德庆贡柑、南药两大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粮食以水稻为主;蔬菜以冬瓜、淮山、茄瓜为主;水果以贡柑、砂糖橘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
渔业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德庆小黄瓜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1年,德庆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5.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3.57亿元,林业产值9.1亿元,牧业产值7.3亿元,渔业产值2.1亿元。
南药产业是德庆县特色产业,主要以种植何首乌、巴戟天、广佛手、
肉桂等南药为主。截至2023年,德庆县种植四大南药76.81万亩、总产量23.16万吨、总产值33.72亿元。除了四大南药外,德庆县还种植了
毛叶两面针、苦玄参、三丫苦、
大百部等岭南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亩。德庆南药产业还拥有设立于2019年7月3日的德庆县南药产业园,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有项目27个,产业园总计划投入26384万元。截至2022年末,园内南药种植面积约20.36万亩,牵头主体广东香雪南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德庆县
官圩镇建设产业基地,基地已落实三期共294.09亩的建设用地,完成土地平整250亩以上,已完成50亩南药种植。
德庆县是“中国
贡柑之乡”,
柑橘产业是德庆县
传统农业产业。2007年,
德庆贡柑、德庆沙糖橘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峰时期,德庆贡柑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近九成农户从事柑橘种植。2021年,德庆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批贡柑上市,面积267亩的基地贡柑产量达30多万斤。
第二产业
德庆县第二产业主要以机械装备制造、家居建材、酿酒、
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2021年,德庆县工业总产值为253亿元。
德庆县有截至2022年2月为止
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德庆县林业产业园。德庆县林业产业园以林产品加工、贸易、服务为主,2021年示范园产值达42.01亿元,有国家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截至2022年2月示范园区涵盖德庆县城片区和官圩片区两部分,总体规划面积1016.63公顷,已建成627.09公顷,规划建成后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德庆县机械装备制造以风机产业为主,截至2021年已汇集
德通风机、奥众风机、
欧德宝洗碗机、嘉裕龙食品机械、进南机械等40多家规模以上的风机、电子机械及配套企业。2023年6月19日,
肇庆市德庆县举行木工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集中奠基仪式暨德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一批木工智能装备企业奠基动工建设,总投资5.75亿元,此次集中奠基动工的项目包括:郑太智能数控设备项目、森德威智能装备项目、极宇数控智能装备项目、万利德众智能装备项目、锦迪数控设备及配件项目、康倍力智能装备项目以及沃克尼奥智能装备项目,该木工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共13个。
第三产业
德庆县第三产业以批发和零售业、文旅产业为主导产业。2021年,德庆县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67.44亿元,其中批发业总额为12.05亿元,零售额为55.40亿元。德庆县除了打造三洲桃花源等景区外,把旅游元素融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当中,打造“龙母故乡百里花果园”,推出不同的四季游玩方式,并以德庆紫淮山、
竹篙粉等为代表打造
西江美食系列产品。德庆悦城的AAAA级旅游景区
龙母祖庙被誉为“古坛仅存”,
悦城镇悦江花园项目建设用地135亩,项目设计包含悦河步道、景观广场、泳道中心、中心泳池、盘龙泳道等功能区。2020年,德庆县旅游接待人数为186.3万人,旅游收入14.6亿元。
经济功能区
德庆县主要经济功能区有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位于德庆县城东面,前身是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于2006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总体规划6358亩,分为官圩片区1385亩,主导产业为家具制造和制衣行业;县城片区4973亩,主导产业为林产化工、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园区先后被省评为“优秀等次园区”“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被认定为“
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有中小学校45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28所、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中小学教职工3447人。其中
德庆县香山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立于1926年,前身是德庆县立初级中学。先后获得“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
肇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卫生健康
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203个,其中有3间县级
公立医院、1间慢性病防治站、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间卫生院、159间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27间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数有211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03人,当中有高级技术职称108人、中级技术职称260人、初级技术职称1229人。
德庆县人民医院是一家
二级甲等医院,位于德庆县城德城西片区,成立于1956年9月,前身是1906年由基督教约老会建立的“格列格纪念医院(惠爱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德庆县中医院是二甲中医院,全院占地面积1939.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18.81平方米。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德庆县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各一个。
其中德庆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总馆建筑面积2556平方米,设有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外借室等功能室,还设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广东流动图书馆德庆分馆。
德庆县博物馆位于德庆县城朝阳中路57号,是德庆县唯一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建于1984年7月,隶属于县文化局。馆内总建筑面积2159平方米,设有陈列室、展览室、资料室、办公室、库房等功能室。馆藏包括旧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铜器、石器、陶瓷器、书画等文物,并举办各类文物展览。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城社区体育场地总体面积达13.76万平方米,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3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9平方米。城区“15分钟体育生活圈”实现全覆盖,主要体育运动场所有德庆县体育中心、龙湖公园社区
体育公园、崇德广场社区体育公园等。乒乓球运动在德庆县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群众基础。2008年
覃小俊获北京残
奥运会M6-8团体冠军。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参加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0万人,参加
工伤保险2.39万人,参加
失业保险2.0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35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8548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缴入库1.38亿元。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09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79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31.30万人;城乡低保对象共有2944户6815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有196户299人,农村低保对象有2748户6516人;有敬老服务中心1所,镇级敬老院11所。
人居环境
德庆县是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2022年,德庆县城镇集中式
饮用水源水质均为良好级别,西湾饮用水源地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各监测点,除大冲口断面水质超标外,渌水河口、悦城河口和马圩河口断面水质均达标;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9,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三;优良天数比例为98.1%,无中度和重大污染;城区细颗粒物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
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位132%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为0.8毫克/立方米;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8.2%、自然村保洁覆盖率达100%。
交通
综述
德庆县是粤西地区水陆交通枢纽,亦为连接
粤港澳大湾区与大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黄金水道(
西江)流经德庆境内长达83千米,全年维持着3,000吨通航能力。国道G321线贯穿东西,广佛肇高速公路横跨全境,而广梧(广昆)高速公路和南广高铁南江口站离德庆县城分别仅需30分钟和15分钟车程。德庆的水陆联运现代交通网已初步形成,令德庆离珠三角核心区只需1.5小时车程,而距离
广西壮族自治区仅需半小时车程。
公路
截至2020年末,德庆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097.77千米,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千米92.95千米,基本实现公路等级化和规模化。高速公路有广佛肇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过境,另有321国道过境79.1千米,265
省道怀悦线过境59.7千米,352省道荔池线过境59.7千米、351省道莫河线过境16.4千米。
航空
德庆县境内无机场,根据2020年11月公布的《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不晚于2035年,德庆县将建通用机场。
航运
德庆县境内有通航河道“
黄金水道”——
西江1条,总长83千米,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港口有国家
地方口岸康州港,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2020年,德庆县水运年货运量约417万吨,货运周转量约10.63亿吨千米。
公共交通
至2020年底,德庆县12个镇建成农村公交客运站,镇建站率100%;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2条,贯穿175个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具备通车条件行政村通车率100%;投入营运车辆72辆、座位1198个;投入20辆7座小型客车作为农村客运班车。城区共投入公交车47辆,开通公交线路13条。
人文
综述
德庆县是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龙母文化和儒家文化在境内交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母祖庙和德庆学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龙山宫等多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母诞”庙会;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庆学宫祭孔和德庆
公鸡舞。民间舞蹈有狮舞、龙舞、雄鸡舞、白鹤舞、蝴蝶舞等。“德庆闹元宵”,是德庆县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节庆活动。德庆舞龙队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龙”称号,蝴蝶舞参加省民间艺术表演多次获奖,
武垄镇被省授予“雄鸡舞之乡”称号。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德庆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9处,德庆县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德庆学宫是中国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
孔子庙之一,位于
肇庆市德庆县城朝阳西路。该建筑始建于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后于北宋
元丰四年(1081年)迁至现址。然而,元初时期曾遭受洪水侵袭,于
大德元年(1297年)进行了重建。德庆
学宫曾是祭祀
孔子和培养学生的场所,因此也被称为孔庙。现
涿州学宫占地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建筑
坐北朝南,其中大成殿位于中心位置,前面有文明门、石栏和泮池,后面有崇圣殿、尊经阁和
明伦堂,还有东西两庑殿。1996年,德庆学宫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母祖庙,古称博泉庙、五龙庙,位于
肇庆市德庆县
悦城镇,始建年代不详,有种说法是建于
秦汉。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所建,1983年重修。庙内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程溪书院等。庙内保存着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作品,以及历代名人的题刻、匾额、对联等。建筑按照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别高,墙四周用水磨青砖砌筑,顶部覆盖琉璃瓦,殿内外的地面铺设
花岗石板,牌楼采用庑殿顶。自
西汉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龙母曾受到九次敕封,庙内还保留有明洪武诏书碑。每逢龙母生辰诞、龙母得道诞、龙母
水灯节等节日,各地的信徒会聚集在这里。2001年,悦城龙母祖庙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德庆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11个、县级43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23人,其中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
悦城龙母诞是
广东省两大诞会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庆祝。德庆县
悦城镇是龙母葬身之地,拥有龙母
祖庙,是岭南最大的古庙。诞期间,民众在
龙母祖庙祭祀,并组团前往祖庙贺诞。参拜人群达30万人,甚至来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江西省、
湖南省、
福建省和
贵州省。诞会期间非常热闹,有建醮演戏、集会贮款等活动。贺诞团一般十人为一团,从五月初一开始,香客络绎不绝。初八那天,庙堂钟鼓齐鸣,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摸龙床、饮圣水、服香灰、吃金猪、拜青蛇、放生鲤鱼等,希望得到龙母的福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庆
涿州学宫祭孔活动是祭祀
儒家先贤
孔子的活动,起源于
宋朝,历代相沿成习成为官方祭典的一部分,在
清代达到极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该活动按传统分为春、秋两次祭祀,春祭在农历正月十五日,秋祭在农历八月上丁日举行。仪式过程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个部分,严格遵循传统仪典,用猪、牛、羊三种牲畜作为供品,进行三重祭礼,以表达对先圣的敬意和追思之情。德庆
学宫祭孔活动的祭祀仪式融合了歌、舞、乐等元素。德庆学宫祭孔活动体现了岭南地区儒学的文化传统,为研究岭南地区儒学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证据。2009年,德庆学宫祭孔活动被列入
广东省第三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每年农历十二月七八的时候,德庆县当地有包裹蒸的习俗。家家淘洗糯米、绿豆,还会洗冬叶,并开始腌制“五花腩”猪肉馅料。部分人还会配以烧鹅、腊味、冬菇和栗子等馅料。最后用冬叶将糯米、绿豆和馅料包裹起来。这些包裹好的食物会被放入大铁锅(或者有些人会用大瓦缸),然后点燃熊熊旺火。在煮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加入沸水,并用明火连续煮上七八个小时。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德庆县的
龙母祖庙都会有一个被誉为四海朝宗的盛会,那就是悦城龙母诞的祭祀仪式。据《悦城龙母庙志》记载,龙母姓温,生于
楚怀王辛未年(公元前290年),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龙母原是广西滕县人,由于家境贫寒,出生后父母将她放在一个大盆里,放在
西江上漂流,被德庆程溪一个姓梁的打鱼人拾起收养,龙母长到十几岁的一天,在西江河边拾到一个巨卵回家,孵出了五条小龙,从此她便养了这五龙子,因而人们称她为龙母。龙母有非凡的本事。能耕能织,能渔能牧,能预知风雨,能医治百病,能消灾解祸,能保境安民。龙母去世后,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的女中英杰便为她立庙,岁岁祭祀。而一些史学家认为,龙母是母系氏族社会西江流域的部落首领,是西江流域龙的传人的始祖。人们对龙母的崇拜体现了一种寻根认同,缅怀祖先,眷恋故土的情感,体现了一种本根文化和“龙”的文化。
饮食
德庆县平时吃饭多以时菜和酢为主,每家每户均按季节腌制各种酢以备用。酢是用
芥菜、白菜、大头菜等蔬菜加盐腌制而成。
马圩河一带喜酸酢,
悦城河一带喜咸干酢。德庆县人早餐多是
白粥、
沙河粉、包点等等,午、晚餐是干饭、鸡、鸭、鱼肉之类。地方乡土风味特色美食有
竹篙粉、首乌饼、
鹅油酥、瓜菜酢、鱼肉酢、腊味、手撕黄瓜鲊、德庆鸭(鸡)扎等,主要传统食品有裹蒸、碱水粽、
油角等。
手撕黄瓜鲊,是利用德庆盛产的黄瓜经过腌制而成的酸鲊。黄瓜有多种食用方式,被认为最地道就是手撕黄瓜鲊。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刀具,可以避免酸性与金属接触而产生的变味,能够保留其纯正的风味。只做时需经过出水、压榨处理的黄瓜,并且传统上使用瓮进行腌制。
德庆人在过年过节时喜欢制作扎鸡扎、鸭扎。制作方法是先准备好各种材料,如煮熟的鸡(鸭)杂碎、翅膀、脚、猪瘦肥肉,以及甜笋、
酸笋、酸辣椒等配菜。这些材料都切成3厘米长的条块,分别装在盘子里备用。制作时,先取一片烫软的长韭菜叶平放在手上,然后将各种
酸菜放在韭菜叶上,最后捆扎好。待全部捆扎完毕后即可上桌享用。其味道酸甜咸辣香俱全。此外,也有一种不放鸡、
鸭肉的扎鸡扎,称为“素扎”。
德庆竹篙粉主要步骤为浸泡
糙米、石磨磨浆、过筛滤净、加入辅料、高温蒸煮、竹篙晾干、切条上碟。出锅后必须晾到当地独有的竹竿上,会产生独特的口感和清香,
粉条柔韧弹牙,滑而不腻。德庆竹篙粉制作技艺被评为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被誉为“岭南第一粉”。
特产
德庆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
德庆贡柑、德庆砂糖橘、
巴戟等。
德庆巴戟是一种
茜草科攀援花卉,俗称
巴戟天,学名巴乾天。它是四大南药之一,被认为具有壮血气、强筋骨、祛风湿、滋补肾阳的功效。巴戟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种植,德庆是主产区之一,年产量约5万
千克。巴戟多用于制作巴戟干和巴戟汁(酒),然后出售。
德庆贡柑是一种具有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地方特产。德庆地处
广东省中西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有常年昼夜温差大的特有气候。当地土壤以砂壤土为主。这些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为
德庆贡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德庆贡柑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
唐朝,
赵构品尝了德庆的柑桔后,对其赞不绝口,将其尊为御用贡品,由此得名为“贡柑”。
风景名胜
综述
德庆县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德庆金林水乡游”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截至2023年6月30日,德庆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6家,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龙母祖庙景区和德庆学宫景区、盘龙峡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
主要景点
盘龙峡景区
盘龙峡景区位于德庆县
官圩镇,是一个森林主题度假区。景区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20平方千米,拥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和瀑布资源。主要景点有腾龙飞瀑、聆天飞瀑和烟雨飞瀑,其中最大的瀑布落差达80多米。景区内还有珍稀植物,包括侏罗纪时代的黑、何首乌和
巴戟等。此外,景区还提供多种参与性游乐项目,如峡谷森林探险、瀑布观赏、峡谷漂流等。2009年,盘龙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母祖庙景区
龙母祖庙景区位于德庆县
悦城镇,距离
肇庆市市区50千米,距离
广州市150千米。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历经多次修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祖庙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砖木石结构,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中路包括牌坊、广场、山门、正殿、香亭和梳妆楼;左路有东裕堂、秦龙母墓、碑亭和观音殿;右路有西客厅、五龙太子殿和三星殿。庙后是龙母公园,背靠五龙山,面临
西江,景色壮观。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和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八,
龙母祖庙都会举办隆重的公祭和民间艺术节。2009年,盘龙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元塔景区
三元塔景区位于德庆县德城街道东部3千米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三元塔原为古人祈求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头名而建。塔的平面为八角形,高53米,外九层内分十七层,是一座阁式砖室塔。塔的墙壁厚3米,呈几何图形。塔的结构采用穿壁绕平座的形式,基础使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建造。塔的檐梁、角柱和门帮以红白相间的颜色装饰。须弥座上刻有浮雕图案,转角处还雕刻着神态各异的托塔力士。塔的东面有一座名为横翠亭的建筑,亭前矗立着宋朝宰相
李纲的石像。2019年,三元塔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德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04
地理位置.肇庆市德庆县人民政府.2023-08-07
自然资源.肇庆市德庆县人民政府.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