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武器
采用温压战斗部的弹药
温压武器亦称温压弹。顾名思义,这种武器就是利用高温和高压效应产生杀伤效果,引爆后可产生剧烈的燃烧,并向四周大量辐射热能,同时产生无孔不入的高压冲击波。这种独特的杀伤效应是传统以破片或金属射流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弹药所难以比拟的,因此特别适用于杀伤洞穴、地下工事、建筑物等封闭空间内的有生力量。
人们习惯上把采用温压战斗部的弹药称为温压武器,它可以是航空炸弹、单兵榴弹、火箭弹甚至是导弹等。温压弹属于常规武器,但却具有超常规的杀伤威力和毁伤效果,因而国际上也喻其为穷国的“核”武器。
特点
温压炸药兼具高能炸药和燃料空气炸药等特点,爆炸时可从周围的空气中吸取大量氧气,从而造成缺氧环境。温压炸药中添加了铝、硼、硅、钛、镁、锆等物质的粉末,这些粉末在高温状态下燃烧并释放大量能量,能够大大增强温压炸药的热效应和压力效应。
目前,温压弹的杀伤效应主要体现在高压冲击波和热杀伤上,其次是冲击波与建筑物等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碎片以及有毒气体与烟雾所导致的窒息。在这些杀伤效应中,对人员而言最致命的莫过于冲击波,外军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冲击波会导致神经、血液等组织发生化学异变。
杀伤效应
温压弹在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使用杀伤效应大不一样。炸药在开放空间爆炸时的杀伤效应,按作用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热杀伤、冲击波杀伤和破片杀伤。温压弹与早期出现的云爆弹在工作原理、杀伤机制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同属于气爆式武器,但又各有特点。燃料空气弹装有大量燃料和少量的传统高能炸药,引爆后高能炸药首先爆炸,使燃料散布到周围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气溶胶云,可产生巨大高温火球。由于气溶胶云很容易渗透到洞穴、地下工事和建筑物的内部,因此燃料空气弹可以对封闭空间内人员和装备造成杀伤和破坏,不过在效果上难以和温压弹相提并论。
杀伤因素
核弹仍是迄今人类制造的杀伤破坏威力最大的非常规武器。其主要杀伤因素包括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而与核武相比,国外专家则认为,温压弹是具有更加“绿色环保”和更加经济等超常规大威力、高杀伤的一种常规武器。以热和冲击波效应为主的温压弹在封闭空间内如鱼得水,它直接与空气发生作用,不会产生核恐慌,其火球和冲击波能沿坑道等密闭空间迅速传播,进入破片无法到达的地方。即破片会被墙壁、沙袋和防护装置阻隔,而冲击波反而会因为墙壁和其他表面的反射而得到加强,所以其杀伤机理十分独特。
各国研究
世界上第一种温压武器是苏联研制的“步兵火箭喷火器”,它于1984年装备部队,在车臣冲突中曾多次用于“清剿”洞穴强敌和狙击高手。此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研制了温压高爆弹,并为反坦克制导武器系统配备了温压战斗部美国为满足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战需要,创新研发了多种温压弹,包括BLU-118/B温压炸弹、采用温压战斗部的“海尔法”导弹、温压榴弹和“肩射多用途攻击武器”等温压武器。继俄、美之后,保加利亚英国瑞士等国纷纷开展了温压武器研究。保加利亚已多次在武器展览会上展示出采用温压战斗部的GTB-7G榴弹;英国研制的“步兵反掩体武器”采用了温压战斗部,使其在攻击掩体、地下工事等目标时更具杀伤力。外军认为,当前由于反恐和城市战渐成作战常态,因此温压弹将大有用武之地。
研究历程
自从三硝基甲苯炸药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努力寻求比TNT能量更高的炸药,以TNT为基础的改进型炸药爆速和威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远场冲击波纵火性能上,一直没有大的进展。受纺织厂、煤矿粉尘瓦斯爆炸的启示,燃料空气炸药应运而生,其轰爆冲击波效应、热效应和纵火效应远高于常规高能炸药,不仅可以直接有效地打击地面和海面的集群军事目标,而且还可以涌入地堡、战壕及地下工事等密闭半密闭空间,杀伤和窒息敌隐蔽有生力量,摧毁无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装备。
可燃性液体或固体粉末分散到空气当中,形成两相或多相混合物,受到外加能量或自发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的作用,即可发生剧烈燃烧、爆炸乃至爆轰。军事上利用机械或化学能将有机燃料或含能粉末抛洒出去,与空气混合进而产生爆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燃料空气炸药,一般简称云爆弹燃料 Air Explosives)。也有媒体文章误称为真空炸弹,这是没文化的业余记者杜撰的名称,事实上,FAE只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跟真空没有任何关系。
早期
早期的燃料空气炸药FAE其实是一种高燃值、易挥发的液体燃料。在使用时爆散于空气中,快速挥发,并以合适的比例与空气混合而成的云雾状可爆炸混合物。可爆混合物在一定强度的外界能量激发下即可发生轰爆,在较大范围内产生轰爆冲击波和持续的高温火球来破坏和杀伤目标,具有高于常规炸药数倍或数十倍的热辐射能量。
由于冲击波作用范围内超压适中,而且远场冲量巨大,作用时间长,非常适合工兵对扫雷作业的要求。因此,FAE一经面世就首先被应用于工程兵火箭装药,用于战场大面积扫雷。美国人最早把燃料空气炸药应用于战场,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并取得理想效果。苏联的研究也很深入,很多武器战斗部都采用了燃料空气炸药的原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云爆弹炸药也有了换代产品。第一代FAE为二次起爆单纯气溶胶型液体燃料,简称DE-FAE,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使用时需专用设备喷洒,或由低速飞机投掷,第一次起爆用于爆散开装在容器中的燃料,使其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云雾,第二次起爆用于引爆云雾,形成轰爆。因受气象条件影响巨大,二次引信装订时间不好掌握,战场限制多,所以很快被军方抛弃。
第二代
第二代FAE也属于二次引爆液体燃料,但提高了投放速度和轰爆成功率,可以直接封装在战斗部里,靠炸药进行燃料的抛洒,可由高速作战飞机投掷,从而实现了武器级的广泛应用。代表产品有美国CBU-72航空子母炸弹俄罗斯ОДАБ-500ПМ航空云爆炸弹等。但二代云爆弹受气象条件影响仍然很大,仍需要二次引爆,瞎火或引发单纯燃烧的比率仍然很高,且无攻坚能力和破片杀伤能力。
第三代
各国军火专家们都在下大力气积极研制更好用的FAE,于是第三代燃料空气炸药在上世纪80年代面试,这种炸药在国内的规范名称叫“云爆剂”,英文缩写为SE-FAE(Single Event FAE),也称为CF(Composite 燃料),美国人将其称之为温压炸药,“温压”即为温度和压力的意思(Thermo Baric),而俄罗斯人则称之为“具有体积膨胀爆炸效应的轰爆混合物”(объемно-детонирующая смесь)。第三代云爆炸药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成分为固体或固液混合燃料,主要技术进步是解决了直接起爆问题,即将二次起爆改为一次起爆,起爆方法主要有化学催化法和光化学起爆法,燃料为固体或液体,简化了云爆弹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其代表性产品是俄罗斯的РПО-А“什米尔”单兵云爆火箭弹。
中国的研制
中国从七十年代就开始针对燃料空气炸药展开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早期二次起爆液体气溶胶型云爆炸药,曾被被应用于工兵扫雷除障作业。九五计划以来,国内开展了SE-FAE以及相应战斗部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以第三代云爆弹为代表多种燃料空气炸药开始进入武器级应用。由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第三代云爆炸药,目前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与俄罗斯同类产品相比,冲击波峰值提高了40%,与TNT炸药相比提高了90%(见附表)。
装药类型 距离(M)超压(kPa)冲量(kPa。ms) 正压时间(秒)
国产云爆剂 10 128 145 6。2
俄制云爆剂 10 90 130 6
TNT炸药 10 67 100 5
B炸药 10 75 110 5
国产云爆剂较TNT提高(%) 90 45 21
国产云爆剂与TNT/B炸药的性能对比
该云爆炸药为一次引爆型固液复合云爆剂,由高能炸药、环氧丙烷/硝酸异丙脂、超细镁铝粉以及改性添加剂和稳定剂组成,装填密度可达1。55~1。60g/cm3,具有6000m/s的爆速和约15Gpa(1400MPa)的轰爆压,具有比第一/二代云爆弹更大的毁伤能力,除具有爆炸热值高,杀伤范围广,装药利用率好,冲量大,纵火能力强的特点外,同时兼有常规炸药只需一次起爆和具备预制破片和攻坚能力的特点。此云爆炸药的优点主要有:
1、与高能炸药一样只需一次起爆,突出特点是燃料的抛洒、混合和轰爆反应是同时进行的,能量的释放在轰爆火团膨胀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因此装药结构简便,性价比高,具有广泛的战场适应性。
2、战斗部的装药利用率高。由于云爆剂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参加部分或全部轰爆反应,在威力指标相同情况下,战斗部装药要比常规炸药轻得多,单位重量装药的能量大大提高。例如,1公斤环氧丙烷铝粉云爆剂在空气中完全爆轰需要2。7公斤的氧气,这样1公斤云爆剂就相当于3。2公斤TNT炸药;反之,如战斗部装1公斤TNT炸药,去掉TNT炸药本身含有的氧和氮的量,那么则只相当于装填了0。35公斤的云爆剂。
3、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杀伤威力。该云爆剂既具有普通炸药的攻坚、形成破片和近距离产生高压冲击波的能力,其产生的高温火球又具有良好的纵火能力,以及在密闭半密闭空间内产生窒息效果的能力,同时也能在远距离产生比三硝基甲苯大得多的超压和冲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而平衡的军用炸药。
4、杀伤和破坏作用大。适合杀伤集团摩步兵,摧毁武器车辆和技术装备,破坏装甲目标,在雷场开辟通路,以及排爆破障。
5、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云爆剂只添加很少量的猛炸药,耐冲击感度和安定性均比常规炸药良好,在运输、储存、及发射时要比常规炸药安全,发生诱爆和炸膛等意外事故的概率很低。
目前该国产云爆剂炸药的相关性能和生产技术已经完备成熟,被广泛应用于新型航空炸弹、远程火箭弹、反坦克弹药、攻坚破障武器等领域。
目录
概述
特点
杀伤效应
杀伤因素
各国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