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卡·史蒂文斯
西亚卡·史蒂文斯
西亚卡·史蒂文斯(Siaka Stevens),原名:西亚卡·普罗宾·史蒂文斯(Siaka Probyn Stevens),1973年改现名。(1905年8月24日,莫扬巴,——1988年5月29日,弗里敦)塞拉利昂政治家、外交家、塞拉利昂共和国的缔造者、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1968年4月26日—1971年4月21日任塞拉利昂第三任总理;1971年4月21日—1985年11月28日任塞拉利昂第一任总统。
人物简介
西亚卡·史蒂文斯(Siaka Stevens,1905年8月24日——1988年5月29日)
塞拉利昂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委员会主席,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终身主席。
人物传记
早期生活
1905年8月24日生于塞拉利昂南方省莫扬巴区,林姆巴族人,信奉基督教。父亲是林姆巴人,曾是英属“西非兵团”的一名士兵,母亲是门德人穆斯林。史蒂文斯生在莫扬巴,成长于弗里敦,他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长大,早年在弗里敦上小学和初中,之后在弗里敦的阿尔伯特学院(高中)接受教育。史蒂文斯18岁踏进社会,一生坎坷多难。他曾向一位英国记者说,一个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经历的困难越多,受到的锻练就越多。这正是史蒂文斯从一介布衣逐渐成为显赫的政界人物的写照。1923年加入塞拉利昂皇家警察部队,他回忆说,“在那些日子里,我通宵达旦在弗里敦街道上来回巡 逻。”他除了站岗、放哨、巡逻、执勤之外,还要做许多杂务,要为警官们打扫院子、整理行装,甚至要驱赶和捕捉在街上乱奔瞎闯的野狗。在1923——1930年服役的7年中,史蒂文斯从一名普通巡警逐渐晋升为一名出色的高级警长和枪械射击教官。
1930年,史蒂文斯离开警察部队转入北方省塞拉利昂开发公司工作,1931——1946年在佩佩尔至马兰帕沿线当了15年的铁路建筑工,后被提升为马兰帕铁矿矿区的火车站站长。1943年,史蒂文斯任马兰帕矿工工会书记,并参与建立统一矿工工会,这是他步入政坛的开端,从此他专门从事工会活动,任统一矿工工会总书记达15年。在此期间,他为数千名矿工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而努力服务,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工会领袖,矿工工会也成为一支重要的工人队伍。在1944——1951年的这7年间,史蒂文斯先后当选区议员和市议员,1945年被任命为保护地议会的工人代表。1947年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到牛津大学拉斯金学院研究劳资关系,还在英国工会大会接受有关工会原理、工会制度的培训。回国后加入塞拉利昂职工大会(1951年该会改组为塞拉利昂人民党)。
政治生涯
1951年4月,西亚卡·史蒂文斯与密尔顿·奥古斯都·马尔盖、阿尔伯特·米歇尔·马尔盖(密尔顿·马尔盖之弟)等人共同创立塞拉利昂人民党,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同年当选为立法委员会代表,是保护地议会选出的两名立法代表之一。1952——1957年任英领地政府土地与测量、矿业、地质调查和劳工部部长。1957年5月他作为塞拉利昂人民党候选人当选为洛科港区选区的众议院议员,但却失去了部长职位。之后,他与人民党领袖、政府首脑密尔顿·马尔盖发生分歧,退出人民党,与从该党分裂出来的阿尔伯特·马尔盖派另组塞拉利昂人民民族党,1958——1960年任人民民族党总书记和副主席。1958——1962年当选为西部区市区众议院议员。
1960年4月,史蒂文斯作为塞拉利昂各党派联合阵线代表团成员前往英国伦敦参加独立前的“制宪会议”,就塞拉利昂独立宪法问题与女王陛下政府谈判。在会议上,他力主应在1961年4月前举行一次新的大选,反对同英国签订共同防务协定,认为这是对独立的约束。他是唯一一位拒绝在独立协议上签字的代表,为此退出了联合阵线,也被迫离开了人民民族党的领导位置并被开除出党。回国后不久,他组织了“独立前选举运动”,成功整合了北部和东部部族和人民党的力量,1960年9月24日改组为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史蒂文斯任党的领袖、哈吉·契夫·穆克塔鲁-卡拉伊为首任党主席、阿利厄·巴卡尔·科罗马为党的副主席、克里斯蒂安·阿鲁辛·穆萨·卡马拉泰勒为首任总书记、哈吉·谢赫·吉布里尔·塞萨伊为全国司库、卡武苏·孔特为全国行政书记、索里·易卜拉欣·科罗马为全国宣传和组织书记、科托尔·阿布巴卡尔·班古拉负责文化事务。全国人民大会党得到了国内青年人、失业者和工人等的支持,成为塞拉利昂两大政党之一(另一个为执政的塞拉利昂人民党)和主要反对党。
1961年6月史蒂文斯曾因诽谤总理罪被判刑入狱,旋即又被宣布判决无效。1962年5月塞拉利昂举行独立后第一次普选时,他联合了科诺矿区的塞拉利昂进步独立运动组成全国人民大会党联盟,反对党联盟在众议院62个直选议员席位占20个议席(全国人民大会党16席,进步独立运动4席),成为议会中一支主要的反对力量,1962年5月——1967年3月任议会反对党领袖。1962年5月——1966年5月任弗里敦市市长,弗里敦是他的政治势力基地。1963年在人民党政府的打压和分化下,反对党联盟破裂,塞拉利昂进步独立运动瓦解,其主要领军人物流亡国外,大部分成员并入人民党,4名国会议员中3人加入人民党,1人加入全国人民大会党。
朝野对立
长期以来,塞拉利昂两大政党彼此对立,塞拉利昂在1961年独立后,塞拉利昂人民党处于执政地位,人民党得到南方省和东方省门德族的支持,密尔顿·马尔盖和阿尔伯特·马尔盖兄弟二人先后出任总理。最大反对党全国人民大会党主席是工运领袖西亚卡·史蒂文斯,该党领导人大多是工会领导人,因而获得工人的支持,同时还得到北方省和首都弗里敦泰姆奈族的支持。塞拉利昂共有13个部族,其中最大部族门德族占全国人口的32%,第二大部族泰姆奈族占30%,两大部族间一直存在矛盾。全国人民大会党和人民党经常相互指责,全国人民大会党指责人民党执行亲英的外交路线,对内代表封建部落酋长和民族资产阶级右派的利益。人民党则指责全国人民大会党为工会的左派分子所掌握,表现了亲共产党国家的立场。两大政党的争吵使塞拉利昂政局动荡。
政变和反政变
在此期间,执政的塞拉利昂人民党和阿尔伯特·马尔盖政府试图建立一党制国家,愈发专制独裁,贪污腐败严重,并且企图操纵选举打压反对党候选人,其所为越来越不得人心。从1967年至1971年,亲英的右翼势力与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力量斗争激烈。1967年3月塞拉利昂举行议会选举,产生众议院包括66名直接选举议员和12名间接选举的最高酋长议员在内的一共78个议席,史蒂文斯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以27万9515票(得票率44.9%)取得选举胜利,赢得众议院66个直选席位中的32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执政的人民党仅获得28个议席,无党派人士获得的6席中多数倾向全国人民大会党,全国人民大会党在议会获得半数以上议员的支持,取得组阁资格。总督亨利·赖特富特-波士顿宣布史蒂文斯组织新政府。然而在组阁时发生军事政变,权力被军队接管,军方首脑戴维·兰沙纳准将成立了军政权,史蒂文斯遭软禁,软禁被解除后,他先后流亡到伦敦几内亚
议会选举的结果和总督的任命,引起执政党和武装部队领导人的不满是诱发政变的直接导火索。塞拉利昂武装部队的高级军官和领导人都是人民党委任的,他们大多是门德族人或与门德族有亲缘关系部族的人,他们与马尔盖总理关系密切。因此军方高层密谋发动政变,反对史蒂文斯上台。1967年3月21日,塞拉利昂政界要人、社会名流、各界代表和外交使节云集国家宫参加新总理的就职典礼,就在史蒂文斯宣誓就职几分钟后,军队包围了总督府,在国内外众目睽睽之下拘禁了史蒂文斯,武装部队司令兰沙纳将军宣布总督任命史蒂文斯为总理的决定不合法,宣布全国人民大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舞弊。兰沙纳出身门德族,与下台的马尔盖总理是同乡。军方偏袒执政党和支持马尔盖重新上台的行为激起了民愤,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军队开枪镇压,制造流血事件,加剧了国内冲突。3月21日,以查尔斯·布莱克少校和安德鲁·贾克森·史密斯中校为首的校官集团发动反政变,拘禁了兰沙纳,成立以全国改革委员会,史密斯任主席和武装部队司令。军政府执政期间,政府贪污腐化现象严重、而且无力平息部族与地区间的冲突,经济不断恶化,引起广大人民的不满,社会出现动荡。
1968年4月18日,以阿马杜·罗杰斯准尉和帕特里克·康特准尉为首的一些下级军官和警察发动名为“反腐败革命运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史密斯军政府,成立全国临时委员会,约翰·阿马杜·班古拉上校为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临时委员会表示尽快和和平地实现“还政于民”,并承认1967年3月大选有效。4月26日,将流亡几内亚的史蒂文斯召回国组成文官政府,史蒂文斯被恢复了总理职务,4月29日,史蒂文斯政府宣誓就职。史蒂文斯上台后着重打击和削弱塞拉利昂人民党,宣布该党在议会的席位全部无效,进行议会补缺选举,使人民党的席位降至12席,全国人民大会党赢得议会绝大多数,随后又革除了人民党在政府中的三名部长职务,全部由全国人民大会党成员担任。同时还审判了1967年发动政变的军官。1970年4月改组内阁,史蒂文斯兼任国防和内政部长。
史蒂文斯进一步打击右派势力,实行“去殖民地化”改革。1970年9月全国人民大会党内的右翼势力头子财政部长穆罕默德·福纳和发展部长巴什-塔吉反对改制共和,提出辞职,并同前马尔盖政权的外长、亲英美分子斯马特等人成立联合民主党,反对史蒂文斯政府。美、英帝国主义乘机插手,支持该党于1970年10月同部分军人一起策动政变,未能得逞。史蒂文斯谴责“大国干涉塞拉利昂内政”,宣布驱逐美国外交官,组织反美示威。同时把福纳等人开除出党,宣布联合美国民主党为非法,逮捕了该党领导人和参与政变的军政官员。1969——1970年,塞拉利昂发生多起罢工和骚乱,史蒂文斯采取强硬措施,把前4次政变的领导人送交法庭,其中21人在1970年4月被判处死刑。
1971年3月,在美、英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塞拉利昂武装部队司令约翰·阿马杜·班古拉准将发动反对史蒂文斯的军事政变,次日,军队第三号人物萨姆·金中校发动了反政变,逮捕了班古拉,控制了局势,并宣布军队仍效忠于史蒂文斯合法政府。政变被粉碎后,史蒂文斯逮捕了发动政变的军政官员,并对军队和政府进行清洗,还亲自前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与几内亚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签订了《塞—几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协调两国武装力量和对外来侵略采取共同防御手段。
共和之父
1971年4月19日,塞拉利昂宣布成立共和国,西亚卡·史蒂文斯出任塞拉利昂共和国首届总统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78年6月,塞拉利昂举行全民投票公决,通过一党制共和国宪法,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党为全国唯一合法政党,作为执政党主席,史蒂文斯继续担任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1979年6月在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史蒂文斯当选为党主席兼全国总书记。1981年2月兼任能源和动力部部长。1984年1月在全国人民大会党“八大”上连任,1985年8月在全国人民大会党“九大”上当选为党主席,1985年11月28日总统任期届满退休。1980年7月1日——1981年6月24日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1981年5月——1982年5月任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
与中国的关系
布拉德·史蒂文斯上台后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塞拉利昂共和国于1971年7月29日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1973年11月、1981年4月和1985年3月,史蒂文斯总统三次访问中国。
史蒂文斯的统治
巩固统治
西亚卡·史蒂文斯执政后,对内维护民族独立、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团结、和平与稳定”,反对部族主义,为解决国内各部族矛盾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第一次组阁时,内阁成员代表了所有的主要部族集团。1971年4月在独立十周年前夕,塞拉利昂颁布新宪法,宣布废除以英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改行总统共和制政体,塞拉利昂进入第一共和国时代。新的共和国决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但它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73年5月15日塞拉利昂举行改行共和后的首届议会选举,最大反对党塞拉利昂人民党因指责选举存在暴力事件和涉嫌违规抵制选举,执政的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包揽了众议院全部85个直选议员席位中的84个席位,其中许多全国人民大会党候选人在缺乏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
1974年6月30日,正当史蒂文斯总统访问罗马尼亚时,发生了政变,于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15人被处死。在全国遭到饥荒威胁时,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解决经济危机。1976年3月26日,西亚卡·史蒂文斯再次当选为总统。他设法寻求外国援助来发展经济,收效甚微。他请古巴军官培训他的保安部队。一股敌视黎巴嫩侨民(约10000人,他们掌握着国家的商业部门)的浪潮正在掀起。这一切,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部落、教派斗争加剧,终于导致了1977年1月29日学生的罢课和示威,接着发生了暴力行动,一些人被杀,执政党党部的一些建筑物遭破坏。为此,史蒂文斯呼吁在1977年5月4日至6日举行大选,选举产生众议院100个议席(85名直选议员、12名最高酋长议员、3名总统任命议员),全国人民大会党赢得85个直选议席中的70个议席。大选后,史蒂文斯总统和执政党重新控制了局势。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史蒂文斯继续巩固独裁统治。1978年5月25日颁布新宪法,宣布塞拉利昂为一党制国家,取缔其他所有政党。根据一党制下的宪政体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任免副总统、内阁部长及军队司令等,直接任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总统任期7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宪法规定,总统由全国人民大会党推选。议会实行一院制,称众议院,为最高立法机关,由104名议员组成。其中85名由直接选举产生,19名由总统任命,其中12名是最高酋长。议员任期5年。在一党制体制运行下,先后举行了1982年、1986年议会选举和1985年总统选举,全国人民大会党占众议院104席的全部席位。史蒂文斯掌握了党、政、军、立法、司法及经济大权。
经济政策
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同国家参与管理相结合的政策,鼓励发展民族经济,以使更多的塞拉利昂人从事经济活动,同时也实行“门户开放”的政策,吸收外国投资,积极争取外国援助。
外交方针
对外实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不结盟政策,对所有国家友好、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和不干涉他国内政,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非洲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反对南非白人殖民政权的种族歧视政策和种族隔离制度,反对英国向南非出售武器。致力于加强非洲团结和地区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事务,与周边国家关系有很大改善。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与几内亚、利比里亚签订了《马诺河联盟宣言》,三国共同建立区域关税-经济同盟——马诺河联盟,以期在经济、贸易、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带动西非经济共同体构建进程。
负面影响
杀害政敌
西亚卡·史蒂文斯在政治上专权,不仅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为了剪除政敌,他不惜大开杀戒,其中最突出的是班古拉案和福纳案。
约翰·阿马杜·班古拉准将曾是拥戴史蒂文斯复位的头号功臣,他反对1967年的政变,因而被军政府外放为驻利比里亚大使,1968年罗杰斯四月政变推翻史密斯军政府后,班古拉被推举为军政府首脑,是他邀请流亡国外的史蒂文斯回国主政,恢复宪法和民选政府。史蒂文斯感念其功,委任他为武装部队司令,但手握军权、声望颇高的班古拉将军也让史蒂文斯深为忌惮,被视为潜在的政治威胁,同时他也被广泛认为是唯一可以制衡史蒂文斯专权的巨头。因此史蒂文斯借1971年未遂政变指控班古拉共谋推翻政府,将其逮捕并判处绞刑,班古拉死后还遭到鞭尸和浓酸损毁。为防止人们把班古拉当做烈士,史蒂文斯下令将其埋葬在一个秘密地点。
穆罕默德·福纳博士是塞拉利昂全国人民大会党元老和史蒂文斯政府的财长,因反对日益猖的腐败而失宠,后更因与史蒂文斯在改行共和制上产生分歧而分道扬,史蒂文斯在1974年未遂政变后,以莫须有的“叛国罪”将福纳等15人处以绞刑。
经济恶化
史蒂文斯统治时期,由于严重的管理不善和贪污腐败,经济危机加剧。塞拉利昂矿藏丰富,主要有钻石、黄金、铝矾土金红石、铁矿砂等,尤其是钻石矿。在西非科特迪瓦因历史上是著名的象牙和奴隶贸易集散地被称为“象牙海岸”,加纳因盛产黄金被称为“黄金海岸”,塞拉利昂可以说是西非的“钻石海岸”。此外,至2009年塞拉利昂黄金矿现已发现5处,其中仅南方省包马洪地区储量即达2000万吨,每吨矿砂含金0.2盎司。铝土矿储量1.22亿吨,金红石储量约1亿吨,铁矿砂储量1.87亿吨。全国森林面积约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盛产红木、红铁木等,木材储量300万立方米。由于气候温和,全国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濒临大西洋,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首都弗里敦有“西非雅典”之称。但是丰富的资源并没有带动塞拉利昂经济发展,广大人民也没有获得实惠;相反,国际垄断资本和史蒂文斯及其亲信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从中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工业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民生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孤立了弗里敦。史蒂文斯施政不善以及社会、经济政策失误直接导致了1991年塞拉利昂内战的爆发。
引退
20世纪80年代,塞拉利昂经济陷于困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政府高级官员贪污腐化盛行,钻石非法出口猖獗。史蒂文斯总统滥用职权,包庇亲信和压制反对派,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国内政局出现混乱。史蒂文斯总统以年逾八旬,日渐老迈昏聩,治国理政已力不从心,其统治出现困难。1985年,已达80岁高龄的史蒂文斯决定移交总统职务,他选择武装部队司令约瑟夫·莫莫少将作为接班人,同时迫使其他潜在的继任者下台。在1985年11月28日,史蒂文斯的总统任期届满后,莫莫正式宣誓就任塞拉利昂总统。
莫莫上台后,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触犯了保守派的既得利益,改革与反改革两股力量之间矛盾激化。史蒂文斯虽然退居二线,但他利用执政党主席的权力干预政府事务,阻碍新政实施和对腐败案件的查处。1987年3月23日,史蒂文斯的亲信密谋发动政变,但被莫莫总统挫败,史蒂文斯也被软禁。
1988年5月29日,西亚卡·史蒂文斯逝世于弗里敦,享年83岁,塞拉利昂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个人著作
西亚卡·史蒂文斯主要著有《生活教会了我什么》(1984年)。
名誉学位和头衔
西亚卡·史蒂文斯1969年获塞拉利昂大学名誉民法学博士学位,1973年任塞拉利昂大学名誉校长,1979年获美国林肯大学名誉民法学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
塞拉利昂.cn.dailyeconomic.com.2024-03-0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传记
早期生活
政治生涯
朝野对立
政变和反政变
共和之父
与中国的关系
史蒂文斯的统治
巩固统治
经济政策
外交方针
负面影响
杀害政敌
经济恶化
引退
个人著作
名誉学位和头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