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谓礼
南宋官员
徐谓礼,(1202-1254年),字敬之,婺州武义人,南宋官员。
徐谓礼在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因恩萌入仕,以京官起步,任临安府粮料院承务郎端平(1234)任溧阳市知县;后被任为信州区(今江西上饶)知州,终身再未得到升迁;在三十余年的仕途中,官阶从第三十阶“承务郎”(从九品)升迁至第十八阶的“朝散大夫”(从六品)。宝祐二年(1254年),徐谓礼因病逝世。
徐谓礼是贾似道的姻亲,其父为南宋名臣徐邦宪
人物生平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徐渭礼因恩萌入仕,任临安府粮料院承务郎,分管官俸和军饷;绍定二年(1229年),离开杭州市出任“知平江府吴县丞”;瑞平一年(1234年),升迁“权知建康府溧阳市”,掌管一方行政事务;端平三年(1236年)十月,因生母陈氏去世,依例解官,回乡守孝;嘉熙三年(1239年)正月,守丧满三年(二十七个月),期满继续为官。
嘉熙三年(1239年),徐谓礼再度回京出任“主管官告院”;同年,又被任命为江西省境内的“添差通判建昌军”;淳祐二年(1242年),返回杭州出任“监三省枢密院门兼提辖封桩上库”,但上任一个多月就因被臣僚弹劾而被罢免,此后被重新被任命“主管台州崇道观”;淳四年(1244年),前往南京市出任“权通判建康军”;同年又被任命为“浙西两淮发运副使司主管文字”。
淳祐七年(1247年),徐谓礼被任命为“将作监主簿”,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七个月后,再度出任新职“太府寺丞”;淳祐八年(1248年),再度到地方任职“权知信州区”,掌管信州(现在的江西上饶)地区的行政事务。从“朝请郎”升为“朝散大夫”;淳佑十二年(1252年),被任命为“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市”,但还未上任就因病在宝祐二年(1254年)去世。
相关文物
徐谓礼文书是一批2005年被盗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宋墓中的纸质文书,是中原地区国内出土的系统且完整的宋朝纸质文书,也有最强的南宋官员档案之称。文书包括“录白告身"二卷、“录白敕黄”一卷,“录白印纸”十二卷,告身和敕黄都是宋代朝廷颁发给官员的委任文书,其区别在于有品给告身,无品给敕黄。文书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嘉定十四年(1221)初入仕,至淳祐十二年(1252)三十多年间的任官履历。占总文字量八成以上的录白印纸,记录了徐谓礼自任官后各方面的档案,内容全面,包括到任、考核、解任、担保、举荐等,详细解读了南宋的官制。
徐谓礼文书是推动中原地区宋史研究的新史料,文书中详细记录了徐谓礼在溧阳市知县任职当地税收的数额和完成情况,反映南宋地方赋税制度、地方政务管理等状况。徐谓礼文书不仅完整记录了一名普通文官的仕途履历,也具体展现了南宋中后期的文书制度、官员管理和政务运行,内容详实、信息量巨大,是系统规范、真实可信的宋代纸质文书。作为出土文物,它丰富了宋代官制研究的文字资料,填补了中国宋史研究的空白,是中国国宝级文物。
徐谓礼文书得以保存长久不朽,有赖于徐谓礼墓室的保存完好。其棺内灌注了,棺木与墓壁间的空隙,填了氢氧化钙、黏土、沙子、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墓室上面,还有石板盖顶、封土,做到了与外界的完全隔绝。
人物关系
以上参考
相关事件
徐谓礼古墓被盗案
2005年春,王某在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的龙王山上挖笋,无意中发现一处古墓。当晚,他伙同杨某、程某等4人进入墓中盗取文物。除了17卷文书,5人还盗取了3卷素纸等其他文物;同年年底,再次对徐墓进行盗掘,盗得陪葬衣服,在河里清洗时毁坏,后被他们丢弃。作案后,5人将文书分开存放,直到2011年才敢尝试出手。
2011年3月,武义县博物馆原馆长董三军在得知古墓被盗的信息后向公安机关报案,武义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侦查人员走访武义及周边古玩市场,辗转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地,于当年12月28日将5名嫌疑人抓获,13卷文书在嫌疑人程某的亲戚家和嫌疑人杨某家悉数追回。另外4卷则在北京一个古玩收藏者处追回。
徐谓礼文书苏州展出
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4月28日,特展“仕业——徐谓礼和南宋时代百态”在吴中博物馆对外展出。该展展出的藏品来自吴文化博物馆、武义博物馆等江苏省浙江省共15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宋代文物,通过这些文物及展品反映宋代的思想文化、政治管理模式、经济民生,再现了南宋社会形态。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相关文物
人物关系
相关事件
徐谓礼古墓被盗案
徐谓礼文书苏州展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