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英文名:The Law School of 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法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设二级学院,也是国家“211”“985”“2011协同创新”“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承载支持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于1997年建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其前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初期的政治教研室(1952年)和后来发展起来的法律教研室(1987年)、专利研究所(1987)、法学研究所(1995年)。2005年,获批法学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2011年,获批法学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成为当时中国第13家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2019年8月,获批法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底,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2023年9月,学院拥有法学本科、法学硕士点一级学科、法律专业硕士、法学博士点一级学科的全链条的学位授予权。学院设置了民法、商法与网络信息法环境法与经济法、法理与法史、诉讼法、国际法、宪法与行政法、刑事法、社会法与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等九个学科基础研究中心,所有法学二级学科,均设立了硕士和博士点。学院有教职员工共70人,包括专任教师55人,管理人员9人,博士后6人。
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前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初期的政治教研室。1987年,发展为法律教研室、专利研究所。1995年,发展为法学研究所。1997年,建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
2005年,获批法学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2011年,获批法学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成为当时全国第13家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2012年,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年也成为全国20家“本科实训基地”之一。201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4轮学科评估排名中,位居全国法学院校第15名(并列),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第13名。2019年8月,获批法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底,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3月31日,学院设有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法学硕士点一级学科、法律专业硕士、法学博士点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权。法学下的民法、商法与网络信息法环境法与经济法、法理与法史、诉讼法、国际法、宪法与行政法、刑事法、社会法与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等九个所有二级学科,均设立了硕士和博士点。2019年8月,获批法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有教职员工共70人,包括专任教师55人,管理人员9人,博士后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3人(含院聘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9人(含兼职1人),副教授20人,助理教授和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5%,具有留学1年以上经历的占90%以上,具有海外博士经历占15%。1人为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为北京市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计划,2人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为中美富布莱特学者,1人为德国洪堡基金学者,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为“卓越百人”,2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多人获得其他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或进入省部人才计划。另外,聘请了50余名国内外著名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兼职教授或兼任导师。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2012年,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年也成为全国20家“本科实训基地”之一。2019年底,学院法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学院在主要二级学科,均开出高水平的必修课、选修课,并创设了富有特色的案例研习课、名著导读课和特色实践课。 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信部、网信办、中航集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仲裁委员会等实务部门合作,共建成20余家紧密合作的实践示范基地。
教学成果
学生在国际和全国赛事中获得多项重要荣誉,其中包括2021年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2016年全国研究生首届模拟法庭大赛冠军,2017年全国首届民商法模拟法庭大赛亚军,2011年、2013年全国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历年总成绩排名全校第三),2010年美国国际辩论教育协会(IDEA)主办的首届国际辩论中国公开赛模拟法庭冠军,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一等奖等重要荣誉。涌现大批优秀校友,获得中组部领军人才、中宣部“时代楷模”“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北京市五四劳动奖章”“北京市十佳公诉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优秀毕业生进入五院四系、华东政法大学等知名法学院任教,或者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纪委、中组部、公安部等重要部门工作。同时,大量毕业生赴欧美日等国著名法学院深造。
合作交流
学院还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比利时爱沙尼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进行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自2010年以来,先后建成8家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或战略智库,包括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局批准的“国家空管法规标准中心”,工信部批准的“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办批准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教育部授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国家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建设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的“科技组织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少年司法研究基地”,全国人大法工委备案室挂牌设立的“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中心”。2016年,还获批国家无线电办公室“无线电法律与管理”创新团队。2014年,为进一步统筹和提升特色学科建设,加速推进战略科研基地和智库建设,学院整合组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2021年,又增设了“北航数字发展法治研究院”。
截至2024年4月,学院设有10个特色科研机构,6个兴趣学术机构,5个国际或区域合作交流研究机构。
学术期刊
学术成果
2016年,学院的裴炜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SSCI法学期刊——《法律与心理学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IJLP)第49卷(第31-39页)发表论文“A review of the newprovisions for sanctioning mentally disordered offenders in China,in a broader historical context”。论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订中新增的“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中国刑事司法体系中有关管治精神病加害人的制度演变、结合欧洲特别是荷兰等国的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的历史沿革,就中国当前相关制度的改革动因、方向和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逻辑,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和重要实践价值。 
学院龙卫球院长主持的“民法典编”研究项目,通过严格竞标,成功获批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度审判理论重大课题。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院概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4-28
领导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4-28
联系我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5-09
报考北航,怎么选专业?.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0
专职教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5-12
《北航法律评论》约稿函(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4-05-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规模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术期刊
学术成果
现任领导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