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是大连海事大学的
二级学院。1953年3月,大连
海运学院成立,同时成立轮机系。1959年3月,成立船电系。1961年4月,学院系部调整,设船舶电气系、港电系、航海系、船舶机械系、造船系、轮机系。1964年9月,船舶电气系和港电系合并为电工系。1994年4月,轮机工程学院成立。
截至2020年1月,学院设有等7个教研室和1个本科专业;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领域;学院有教职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人,实验教师26人,管理人员(含指导员)21人;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23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是大连
海运学院轮机系。学院下设轮机系、船电系、
热能与船修系以及轮机实践实验教学中心、船舶电气实践实验教学中心和金工实习基地等教学机构。拥有
辽宁省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船用小型燃气轮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轮机监控与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机科学与运用工程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船舶安全与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实验教师40人,管理人员(含指导员)2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1人,副教授53人。持有高级船员证书的教师110人,其中持有高级轮机长、轮机长证书的教师20人。学院还聘请“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客座教授30余人。船舶动力装置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船舶辅机及防污染教学团队、船舶电工学教学团队被评为
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40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400人。学院培养了大批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的
航运领域,成为航运领域的精英。
学院现有轮机工程(轮机管理和船机修造两个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轮机工程专业于2005 年和2007年分别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特色专业和国家首批特色专业,2007年成为教育部“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轮机实践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
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 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我校“航海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轮机实践实验教学中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轮机工程专业(轮机管理方向)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轮机工程专业(船机修造方向)与大连船用推进器厂联合申报“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目前,“轮机自动化”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船舶辅机”和“轮机概论”被评为
辽宁省精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 年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
交通运输部“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和“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专业的建设规模、实验条件和研究能力已经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08年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2年被评为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拥有
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轮机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等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
电机工程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我国海上交通领域中轮机工程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重要的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中轮机工程学科1960年开始研究生培养,1981年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被列为交通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列为
辽宁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在现代轮机管理工程、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轮机自动化与控制、船舶
机电一体化、轮机故障诊断和预测技术、船舶污染控制技术、船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学术研究方向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纵向科技课题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SCI、EI检索3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励10余项,国际、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
2020年9月7日,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入选“
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