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蟒
蟒科蟒属下的一种蛇
缅甸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在中国亦有南蛇、琴蛇(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的称呼, 是一种栖息于热带地区较原始的大型无毒蛇类,头小体粗,吻端扁平,唇周附有热感应颊窝,身体布满黑边框的云豹斑纹,体腹呈黄白色,雌性体型比雄性更大,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如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平均体长3-4米,最大体长可以接近6.09米,是现存六大巨蛇之一,也是亚洲第二大蛇。其生境与水源关系密切,经常能在湖泊,小溪等水生生境中发现它们。由于过度砍伐和开垦农田,近10年来缅甸蟒的栖息地开始急剧缩小,导致其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该物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易危(VU)。
分类
缅甸蟒的分类一直在不断被调整,1820年,动物学海因里希·库尔(Heinrich Kuhl)根据1735年艺术家阿尔伯特斯·塞巴(Albertus Seba)作品中的插图,首次命名了缅甸蟒,并将其视为独立物种。1842年大英博物馆的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了解到缅甸蟒与其姊妹群印度蟒之间的相似性后,将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作为了印度蟒(Python molurus)的同物异名处理。1910年韦纳(Wer-ner)再次把缅甸蟒视为独立种,但是在1930年,动物学家梅尔滕斯(Mertens)又将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降为印度蟒(Python molurus)的亚种处理。2009年在马克·奥列亚斯等学者的研究中再次把缅甸蟒作为独立物种看待。两者的分类目前仍存在争议,但将缅甸蟒作为独立物种看待是目前被更多学者接受的观点。
形态特征
缅甸蟒的头部较小,吻端较窄而略扁,头颈区分明显,鼻孔开于鼻鳞上部,瞳孔立直,椭圆形,部分上唇鳞和下唇鳞附有热感应颊窝,泄殖腔两侧有对退化的后肢痕迹,雄性更为明显,体背及体侧有镶黑边的云豹斑纹,腹部黄白色,头颈背后有暗褐色矛形斑,眼前和后下方有黑色斜纹达口缘,喉下黄白色。
缅甸蟒雌性比雄性体型更大,在其原产地体长通常不会超过4米,已知捕获的最大个体全长5.3米。在中国的缅甸蟒最大个体被发现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长4.75米,蛇身周长76厘米,重达89千克,是中国最大的本土蛇类。
佛罗里达州,缅甸蟒被视为入侵物种,由于较低的环境压力和缺乏天敌使得它们的体型变的比原产地更大,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佛罗里达州收集的25条成年个体中,雌蛇平均全长3.6米、重31.6千克,雄蛇平均全长3.21米、重18.8千克。2020年10月2日瑞恩·奥本(Ryan Ausburn)和他的同事在迈阿密捕获了全长5.71米,重47千克的雌性缅甸蟒,刷新了此前的记录,截止2022年是目前捕获过的最长野生缅甸蟒。2021年12月佛罗里达南部捕获迄今为止最重的野生缅甸蟒,全长5.39米,蛇身周长63厘米,头部长度15厘米,总重量为97.5千克,记录窝卵数超过122个。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缅甸蟒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的大部分地区不丹尼泊尔和印度东部也有零星分布,也可见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岛屿如爪哇岛巴厘岛等。在中国集中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陕西省海南省福建省南平市地区、贵州省中南部和云南省地区。
栖息地
缅甸蟒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低地丛林、草原、河岸、沼泽地、红树林、沿海地区、潟湖、河口、池塘、河流/小溪、洞穴。不管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受人类干扰的如农业区城市郊区等环境中,缅甸蟒都表现出对水生生境的高度依赖。 缅甸蟒多栖息在海拔200米以内,但有报道显示在越南和尼泊尔分布的部分海拔超过了1000米。
缅甸蟒是变温动物,对温度十分敏感,无法在平均气温低于8℃的环境下生存,15℃时处于静息状态,一般温度需要在25℃以上才能正常进食,30-35℃缅甸蟒会很活跃,当温度高于35℃时,缅甸蟒的活动频率降低,在强烈阳光的暴晒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研究人员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调查12个生境因子以确认缅甸蟒生境上的选择偏好。发现缅甸蟒偏爱灌木丛和阔叶林、海拔600-900米、植被覆盖率在50-75%、水温18-24℃、环境温度26-32℃、光线强度500-1000照度、距水源距离小于500米、距人为干扰距离大于500米的地方。
缅甸蟒不同季节在栖息地的出现频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旱季对灌木丛和草地的出现率有明显提升,分别为50%和28%,对比雨季提高了17%(提升幅度相同),同时雨林和阔叶林的出现率在旱季分别下降了15%和18%,旱季缅甸蟒更倾向于海拔更高的地方,在海拔700-900米处出现率提升了17%,其余并无明显差异。无论是雨季或旱季缅甸蟒都表现出了对灌木丛的高度依赖,这与其近缘种地毯蟒(Morelia spilota)生境上是相似的。鹦哥岭保护区属于山地雨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灌木丛的温度要高于雨林,缅甸蟒栖息于此有利于调节体温,另一方面灌木丛有较多的鼠类分布,是亚成年缅甸蟒的主要食物来源。
生活习性
缅甸蟒是夜行性动物,通常白天晒太阳积蓄热量,为夜晚提供行动的能源。不过其本身并不好动,在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静息占39.4%,晒太阳30.13%,警戒7.92%,爬行6.77%,探寻5.84%,其他9.61% ,静止行为占比高达77.78%。缅甸蟒和它的巨蛇亲戚们一样主要采用伏击策略,运用绞杀来制服猎物。缅甸蟒将身体前端弓成s形蓄力弹射出去,弹射范围相当于自身体长的三分之一,触碰到猎物后用4排内弯的牙齿固定,同时向身体内侧拉扯顺势开始发力缠绕完成绞杀。
缅甸蟒的食谱范围十分广泛,从哺乳纲、鸟类到爬行纲。其分离式的下颌能帮助缅甸蟒捕食比自身还要重的猎物,研究人员在佛罗里达州发现一条雌性缅甸蟒吞下一整只幼年白尾鹿,此缅甸蟒重14.29千克,幼鹿为15.88千克,此次捕食事件缅甸蟒与猎物重量比达到了1.1倍。在中国的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中,缅甸蟒的主要猎物为野猪、海南坡鹿-1、赤麋,其中赤麋的占比最多,达到了60%。
生长繁殖
繁殖
缅甸蟒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雄性性成熟时体长约为1.7米,雌性约为2.6米,在自然环境下一般会在2-3年内达到该尺寸。佛罗里达州已知最小的成年雌蛇全长1.85米,重5.1千克。生物节律推测会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认为伴随气温的升高而展开求偶行为。在佛罗里达繁殖活动发生在12-3月,雌性会和多条雄性组成繁殖群,不过并没有在原产地发现缅甸蟒会组成繁殖群,这可能是佛罗里达独有的现象。雄性常用残余的后肢去抓挠雌性引起注意,交配时仅用一侧交接,另一侧起握持作用。每窝可产11-87枚蛋。孵化期60天左右,雌性会盘绕在窝的周围,并通过振动肌肉来产生热量用于调节窝卵的温度,在此期间缅甸蟒身上体温比环境温度高6-8度,这有助于让窝卵保持在最低发育温度以上。刚出生的幼蛇平均尺寸通常在25-76厘米,体重100-115克。
生长发育
在缅甸蟒还未成年时,它们的生长速度极快,虽说会终身生长,但一旦成年,生长速度就开始大幅放缓。在圈养环境下缅甸蟒的生长速度要比野生个体更快,根据1998年发表在《爬行动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蟒蛇饲养者鲍勃·克拉克(Bob Clark )估计,许多圈养缅甸蟒在一岁左右就能长到超过3米的大小。不过并非喂的多蛇就能长的大,遗传潜力是影响生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野外缅甸蟒一般可以存活20-25年,圈养环境下它们可以活得更久,最长圈养记录为28年零3个月。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由于蟒蛇皮的价值,传统医药和宠物贸易以及栖息地的退化,缅甸蟒在其原生范围内已经开始减少。据报道该物种在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已经变得非常少见。根据《越南红色数据手册》估计,2000-2010年以来,缅甸蟒在该国的数量下降了80%以上,在整个原生范围内保守估计数量下降了30%。2009年中国陆生动物资源调查表明,中国约有6.2万条缅甸蟒。
致危因素
缅甸蟒长期被使用于食品,皮革工业,医药和宠物贸易中。随着时装行业对皮革需求的不断增长,蟒蛇的贸易规模显著增加,在2000-2010年这10年里,亚洲国家平均每年出口约50万张蟒蛇皮,包含缅甸蟒和网纹蟒 。在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造成了滥捕,过度开发,任何季节都捕蛇,而且无论体型大小都收购,导致缅甸蟒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还有农业耕地造成的栖息地退化所带来的风险。
保护措施
为了保证缅甸蟒种群的安全,就需要在其整个范围内限制对该物种的捕捞,投入更多的研究工作,确定贸易等致危因素对缅甸蟒的影响力度,加强对蟒蛇养殖场的监管。泰国的民防部会帮助居民清理误入住宅区的蟒蛇,以及时降低双方的冲突风险。在中国,段玉宝等研究人员,于海南省展开了对缅甸蟒人工繁育种群放归自然栖息地的计划,并取得了良好进展。
保护级别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物种,2011年9月2日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缅甸蟒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入侵物种
20世纪80年代,缅甸蟒在宠物贸易中逐渐变得流行,大量的缅甸蟒被进口到了美国,但是人们发现缅甸蟒长得太大了而变得难以掌控,所以一些不负责任的主人将这些顶级掠食者们放生到了野外。另一方面1992年飓风安德鲁摧毁了当地的蟒蛇繁育中心,导致大量蟒蛇流入了附近的沼泽地,从此缅甸蟒开始逐步在佛罗里达扎根,并对当地哺乳动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1993-1999年间,根据夜间对道路上动物遭遇率的长期统计显示,浣熊、负鼠和兔子曾是佛罗里达当地最常见的哺乳动物 。但是自2003年开始哺乳动物的遭遇频率开始急剧下降,从2003-2011年间总计56971公里的道路调查中发现浣熊观察频率下降了99.3%,负鼠和短尾猫的观察频率分别下降了98.9%和87.5%,并且未能发现兔子。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驻扎在佛罗里达大沼泽的缅甸蟒数量开始激增,2001年从大沼泽清理出去的缅甸蟒仅有个位数,但随着时间推移缅甸蟒的捕获数量愈发增多,到了2009年的年捕获数量已经超过了350条,并且还在呈上升趋势。
为了了解该地区哺乳动物数量的严重下降是否与缅甸蟒有关,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实验,学者们给兔子戴上无线电项圈放生到大沼泽国家公园,9个月后等到研究人员回来查看时发现其中77%的兔子都被缅甸蟒吃掉了,这一点验证了缅甸蟒是造成当地哺乳动物急剧下降的元凶, 并且这种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们自上而下的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小到几百克的老鼠大到超过200斤的白尾鹿,甚至是顶级掠食者美洲鼍属都是缅甸蟒饮食中的一环,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它们在此快速繁殖,挤压着如郊狼美洲狮肉食性动物们的生存空间,当地顶级掠食者们曾赖以生存的白尾鹿,如今已经变成了缅甸蟒的主要猎物,久而久之当地肉食性动物的位置很有可能会被缅甸蟒所取代。
参考资料
缅甸蟒.sp2000.2024-08-14
Burmese Python.iucnredlist.2024-08-13
..2022-10-28
目录
概述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栖息地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繁殖
生长发育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入侵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