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
𩷶鯰科𩷶鯰属的一种鱼类
巴沙鱼(Pangasius bocourti)是𩷶鲶科𩷶鲇属的一种鱼类,也称博氏鲶、卡巴沙等,其名称由来原为越南语“BaSa”“Cá ba sa”的音译。其最长体长达120厘米,外形粗壮呈纺锤状,头背较长,体表光滑无鳞。头部较宽圆,吻端扁平,钝圆鼻,口鼻上有宽白色带,有须2对。成鱼体侧和腹部均呈白色,背部呈黑色或青灰色。背鳍较高,胸鳍腹鳍各一对,臀鳍较大,尾鳍呈叉形。
巴沙鱼原产于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的湄南河流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东亚地区,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以及中国等,巴沙鱼属热带淡水底栖鱼类,栖息于内陆的溪流、瀑布及湖泊等中。生活于湄公河流域中的巴沙鱼寿命一般为5年左右。
截止2011年,野生巴沙鱼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2011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巴沙鱼是湄公河流域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也是越南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但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威胁,甚至出现生物累积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形态特征
巴沙鱼最大长度有120厘米,平均体重为1.3~1.8千克,外形粗壮呈纺锤状,头背较长,体表光滑无鳞。体侧和腹部均呈白色,背部呈黑色或青灰色。幼鱼体侧具有黑白相向条纹,其余特征与成鱼类似。
巴沙鱼的头部较宽,宽度大于长度。头部较圆,吻端扁平,钝圆鼻,口鼻上有宽白色带,有单块大腭齿,两侧各有一块单独的腭齿,几乎无上颚齿,有须2对。背鳍较高,鳍条7~8条;胸鳍一对鳍条10~11条;腹鳍一对,分别具鳍条6条;臀鳍较大,鳍条27~34条;尾鳍呈叉形。
巴沙鱼体内有一单室鳔,鱼鳔中分布有许多毛细血管,是一种辅助呼吸器官,有益于其在低氧环境下生存,巴沙鱼的胃呈U形,胃的内壁呈白色。其腹腔内易沉积形成约占体重5~8%的三块油脂。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巴沙鱼原产于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湄南河流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包括孟加拉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老印度尼西亚等国,在中国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
巴沙鱼分布于中国云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
栖息环境
巴沙鱼属热带家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常见于主流和较大的支流,栖息于内陆的湿地、溪流、小溪、瀑布及湖泊等中。巴沙鱼不耐寒,20~32℃为其人工养殖适宜生长水温,当养殖水温低于18℃时,鱼体活力下降,水温降至10℃以下时,巴沙鱼会出现冻伤甚至死亡现象。巴沙鱼对水质要求不高,繁殖期甚至需要较为混浊的环境。但幼鱼生长还是需要含氧量每升2.5~7.5毫克,PH值5.5~8.7的较为清洁的水体。且水体需要流速为每分钟2.8~10升。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巴沙鱼为杂食性鱼类,在早上6时~9时和晚上6时~9时摄食活动非常活跃,主要摄食植物、寡毛类、虾类、蟹类、昆虫、软体动物门、鱼类及各种碎屑。幼鱼主要进食无脊椎动物,成鱼主要进食鱼类和植物。在雨季,巴沙鱼主要进食被洪水淹没的森林水果和树叶,而在旱季鱼类和藻类是其主要食物。当水温低于18℃时,其摄食能力下降,幼鱼存在相互残食现象。
洄游行为
巴沙鱼性成熟的成鱼4~6月溯河向上游方向洄游产卵,鱼卵随水流移动到洪泛区。汛期过后幼鱼洄游到河流下游,在旱季一直在下游生活。生长至性成熟后再开始下一次洄游产卵过程。
繁殖与生长
巴沙鱼有第二性征,在自然条件中,雌雄鱼的性别比例为1:2,巴沙鱼在自然环境中4~6月汛期溯河上游产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全年均可产卵。巴沙鱼产卵量大,雌性每千克体重可产卵约7000-20000粒,平均产卵量超过15万粒。其卵呈黄色圆形,平均卵径约为0.13厘米,卵具黏性。
水温28~30℃条件下,巴沙鱼孵化48小时后,开始摄食,幼苗约为0.87厘米,卵黄囊减小,但还没有被完全吸收,消化道在孵化时发育不完全,未分化。臀鳍首先长出、然后是背鳍、尾鳍胸鳍及腹鳍。身体比例在幼鱼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时基本固定。
发育至14日龄左右,幼鱼长度可达6厘米,90日龄时幼鱼体重可达25~30克。一年中体长每日可增加0.13%,体重每日可增加2.67克。性成熟平均体长为50厘米,体重为1000克。一龄鱼雄性性成熟比率超过80%,雌性性成熟比率大于30%。泰国湄公河流域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巴沙鱼预期寿命为5.35年。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巴沙鱼是湄公河、三角洲,特别是越南和泰国网箱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巴沙鱼人工养殖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早期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苗供应一直依赖于从自然水域捕捞,1995年首次成功进行了巴沙鱼的诱导产卵,1997年,越南巴沙鱼人工繁育技术获得突破,实现鱼苗量产。至2014年,在中国广东、海南省等地也开展了巴沙鱼的人工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养殖技术
巴沙鱼养殖需要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可采用一些特定药物组合催产的方法诱导排卵,饲养员检查雌产卵情况,并轻按雄鱼腹部收集精液,催产后,将卵与细泥溶液混合,清洗干净后,移至有水流的孵化池,采用干法体外受精,人工授精整个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
在育苗阶段,需要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鱼塘。先需对鱼池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寄生昆虫病原体及敌害生物。再对水质进行培育,使之富于营养,保证幼鱼有充足的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饲料。投放鱼苗时密度需适当,另需注意天气,避免暴雨或台风对鱼苗造成伤害。饲喂需定时,养成鱼苗摄食习惯,当鱼苗长到较大规格时可改为投放颗粒饲料,并可适当分池养殖。在日常管理中需注意水质变化,及时加注新水并做好消毒工作,预防鱼病的产生。
成鱼养殖阶段可分为大规格苗种和成鱼阶段。在大规格苗种阶段投喂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可适当调整,在冬季应为其搭建大棚,以保证越冬时的水温。成鱼阶段可再次调整养殖密度,并可使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商品饲料。
病害防治
巴沙鱼病害较多,包括肠炎、肝胆综合征、黄肉症、寄生虫(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及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等,巴沙鱼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治愈较难。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201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巴沙鱼呈递减趋势,需要注意监测生境和种群数量趋势,野生巴沙鱼受湄公河旱季深池栖息地的保护。泰国湄公河流域巴沙鱼的捕获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但捕获的巴沙鱼长度呈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
2011年,巴沙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物种。
致危因素
森林树木采伐、过度捕捞水产资源、水坝修建工程扩建和洪水自然灾害等使其栖息地碎片化甚至丧失,此外杂交品种造成的基因污染,比如与低眼无齿𩷶巨鲶杂交品种逐渐替代原种巴沙鱼。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巴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小刺,营养丰富均衡,富含氨基酸、粗蛋白质,有12种脂肪酸,富含钠、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鱼肉脂肪含量低,其蛋白质、水分和灰分含量与脂肪含量成反比,内脏脂肪含量最高,腹部脂肪含量次之,背部脂肪含量最低,并且其蛋白质易于消化,被广泛食用,可以加工成鱼片、鱼豆腐鱼柳、干制鱼、鱼肉串等食用产品,也可制备成海鲜调味基料。
经济价值
巴沙鱼食性杂、生长快、易饲养、肉率高、利于加工,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是湄公河流域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2010年,巴沙鱼世界总产量约为110万吨,2016年约为174.1万吨,是越南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可以鲜鱼、冰鲜鱼形式出售,一般加工成冷冻鱼片的供越南本地消费,也出口到欧洲、美国和中国等。此外,鱼皮为巴沙鱼加工过程的下脚料,可进一步提取胶原蛋白及制备明胶。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巴沙鱼会造成水污染导致鱼苗爆发疾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又容易诱发耐药菌株,进而威胁环境,并且过程中生物积累还会引起粮食安全问题。同时,巴沙鱼产品也存在多磷酸盐超标、汞含量超标,易降解不易保存的问题。
防治措施
可以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替代抗生素和化疗的策略,减少巴沙鱼疾病爆发,同时可饲喂低分子量琼脂植物乳杆菌提升巴沙鱼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促进生长;在巴沙鱼肉片生产、运输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保存,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巴沙鱼产品。
相关文化
巴沙鱼一词原为越南语“BaSa”“Cá ba sa”的音译,含意为“3块脂肪的鱼”,因其在生长时,腹腔内易沉积形成约占体重5~8%的三块油脂,故而称为巴沙鱼。
类群对比
巴沙鱼(Pangasius spp. )与红裸翼鲷(Cynoglossus spp. )活鱼的时候还是很容易区分,但散装鱼肉多以鱼块或去头形式销售,则不易从外观判定鱼肉种类,因此一些商家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成本更低的巴沙鱼冒充龙利鱼卖给消费者,巴沙鱼冒充龙利鱼这个问题在美国也很普遍,因此将龙利鱼与巴沙鱼进行对比。
参考资料
Bocourt’s catfish.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3-05-22
..2023-05-22
..2023-05-22
..2023-05-22
Pangasius bocourti.ITIS.2024-08-07
Pangasius bocourti.fishbase.2023-05-22
..2023-05-22
..2023-05-22
..2023-05-22
..2023-06-30
..2023-06-30
..2023-05-22
..2023-05-22
Pangasius bocourti.GBIF.2023-05-22
Cynoglossus Hamilton, 1822.catalogue of life.2024-06-1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洄游行为
繁殖与生长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养殖技术
病害防治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致危因素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经济价值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相关文化
类群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