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斗鱼(
学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因
尾鳍呈叉状而得名,又名天堂鱼,是丝足鲈科斗鱼属的一种观赏鱼类。叉尾斗鱼主要品种有红蓝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越南黑叉尾斗鱼。叉尾斗鱼个体小,体色鲜艳,雄鱼好斗,可做观赏鱼,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之后被引种到其他国家,是继金鱼之后第一条被带到欧洲的观赏鱼。除观赏外,叉尾斗鱼亦可用作捕食蚊虫幼虫之用。中国香港于2010年7月15日发行了以香港黑叉尾斗鱼为图案的邮票。
叉尾斗鱼常见体长约6厘米,体形呈长卵形,体侧稍扁,背鳍、臀鳍均呈尖形,
尾鳍内凹,呈深叉形。叉尾斗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从
长江到
珠江(包括台湾和
海南岛)的中国东部、
越南北部和中部以及
老挝北部。叉尾斗鱼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浅水地区;食无脊椎动物;昼伏夜出;繁殖期雄鱼吐泡沫为巢,将卵汇集于中,雄鱼有护巢的习性。
由于
栖息地的丧失、农药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叉尾斗鱼在部分地区(如中国台湾和四川)的
种群数量降幅较大,中国台湾于1990年8月31日将其列入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予以保护,并实施复育计划。但叉尾斗鱼整体数量稳定,分布范围广,未到易危程度,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命名与起源
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
卡尔?冯?林奈在1758年出版其巨著《自然系统》第10版时首次对叉尾斗鱼做了科学描述,并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拉丁文学名。
叉尾斗鱼在1869年首次被引入西方,
法国驻
宁波市的领事馆命令一名法国官员带100条叉尾斗鱼回国。长途跋涉之后,还有22条活了下来,其中的17条由当时
巴黎著名的育种家卡蓬尼尔成功地进行了繁殖。从此,叉尾斗鱼在西方成为了流行的
观赏鱼,并有了另一个名字——“天堂鱼”。
主要品种
红蓝叉尾斗鱼,根据身体上的红、蓝双色的分布不同,红蓝叉尾斗鱼可分为红叉、蓝叉。以红色为底色,搭配有蓝色条纹的个体称红叉,而明显以蓝色为底色,红色浅淡甚至消失,只有
尾鳍为红色的个体称为蓝叉。
香港黑叉尾斗鱼,鱼头部和前半身有黑色斑纹和纵纹,体色为浅灰绿或灰色,体侧无横纹,鳞片逐步由灰黑过渡到淡灰黑,从而形成网状纹理,鳃盖的后缘中央有一黑斑,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膜具有朱红色断斑,部分边缘为浅蓝绿色,针状腹鳍为浅黄色。
越南黑叉尾斗鱼属,鱼头部和前半身的黑色斑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针状腹鳍大多为红色且较长,尾部通常是标准的蛛网纹。越南黑叉尾斗鱼不像其他两种叉尾斗鱼具有显著的鳃斑,而是一些模糊的深色鳞片。
形态特征
叉尾斗鱼因
尾鳍呈叉状而得名,体长在5~10厘米之间,常见长度在6厘米左右,全长由吻到尾可达8厘米。体形呈长卵形,体侧稍扁,背鳍、臀鳍均呈尖形,尾鳍内凹,呈深叉形,尾柄不明显。吻短,口小,眼大。鳃上有能够呼吸空气的辅助呼吸器。
红蓝叉尾斗鱼体色为浅褐色、灰绿色或蓝绿色。背鳍与臀鳍基部长且呈深蓝色,有浅蓝色或白色边缘,尾鳍呈红色,鳃盖上有蓝色的盖斑。雄鱼体侧有红蓝相间或者红绿相间的条纹,且背鳍、臀鳍、尾鳍末端会有明显的修尖,成熟个体的鳍端会有浅蓝色的拉丝。雌鱼体色为浅褐色,体色虽有纵纹但颜色不明显,且雌鱼的背鳍、臀鳍、
尾鳍末端无明显的修尖。
相比红蓝叉尾斗鱼,黑叉尾斗鱼体形细瘦,尾鳍展开的幅度更为宽大,尾鳍与身体也更长。体色为浅褐色或者灰黑色,部分个体身体上会有绿色、紫色等。体侧无纵纹且鱼体上的盖斑也不明显。雌雄个体无明显差别。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叉尾斗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从
长江到
珠江(包括台湾和
海南岛)的中国东部、
越南北部和中部以及
老挝北部。
红蓝叉尾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最南到达中南半岛的越南中部地区。
香港黑叉尾斗鱼分布于中国香港东部
吐露港水系各大小河溪山区上游至低地邻近湿地池沼。
栖息环境
叉尾斗鱼多栖息于水生植物间,生活于山塘、稻田、河沟及溪流等浅水地区。对水质要求不严,可生活在浊水中。适宜的生存温度为15~25
摄氏度,pH为6.0~8.0,溶氧量5毫克/升。
生活习性
叉尾斗鱼耐寒力很强,属低温低氧鱼。可以在0摄氏度以上的低水温环境中良好生存。叉尾斗鱼除了鳃作为主要呼吸器官外,另有副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因而能离开水而不死。副呼吸器官是指叉尾斗鱼鳃室内左右各一个的鳃上器,只要该器官保持湿润,即使在低氧环境下,也能摄取空气从而维持鱼体的生命活动。
节律行为
叉尾斗鱼属于夜行性鱼类。喜欢待在无光亮的的地方。多在水体上层活动,休息时下沉水底。
觅食行为
叉尾斗鱼为
杂食性动物,主要摄食丝状
藻类、
浮游动物、小型或微型水生动物,包括
桡足类(
剑水蚤属)及
枝角目(水蚤)、
腹足类动物(
腹足纲)、蚯蚓、昆虫、小鱼以及它们的遗骸。
攻击行为
雄性叉尾斗鱼在生殖期间,为了获得配偶和保护鱼巢,会主动攻击和撕咬其他雄鱼,此时全身会放出金属色光彩。
生长繁殖
叉尾斗鱼的繁殖从4月开始,至10月结束,每年可繁殖4~5次。适宜的繁殖条件为:水温22.4~33.5
摄氏度,溶氧量1.1~4.2毫克/升,pH为6.0~7.0。
求偶
求偶时间
求偶时间定义为从雄鱼在水面吐泡巢,体色由亮
柑橘或者蓝绿色变为橘红或蓝黑,尽力展开奇鳍和鳃盖,向雌鱼周围游动,到雌雄鱼完成第一次交配并产出精卵前为止,整个求偶时间跨度约22天。
求偶行为
雄鱼会以浮水植物作为据点,持续不断地吞吸空气,同时将鳃中的空气吐在浮游植物周围,从而制成圆形的泡沫巢,泡沫巢直径为10厘米。浮巢从开始制作到完成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筑好浮巢后雄鱼不断追逐雌鱼,尽量展示自己的身姿,此时所有的鳍展开,口张得很大,鳃膜突出并可以见到红色鳃丝,身体由于极度兴奋而战栗,颜色变得灿烂。这种行为既可以吸引雌鱼,又可以驱逐其他
雄性。
求偶过程
求偶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雄鱼主动吸引雌鱼,同时驱逐竞争对手;第二阶段为雌鱼主动,引诱雄鱼竞争;第三阶段仍是雌鱼主动,雌鱼轻啄雄鱼躯干,或在其前扭动、倾斜,向雄鱼传递交配产卵信号;雄鱼身体卷曲,向雌鱼回应交配产卵信号。之后交配行为开始。
交配过程
叉尾斗鱼属于多次交配分批产卵型。交配过程定义为从雌雄鱼第一次产出精卵的交配开始到雌鱼产完一批卵,雄鱼开始驱逐雌鱼为止。交配分为三个步骤:
1、雄鱼对雌鱼传递的产卵信号做出反应,弯曲身体包围雌鱼,雌鱼同时也弯曲身体包围雄鱼(雄鱼在水平方向,雌鱼在竖直方向)。
2、雄鱼不停扇动
胸鳍,用力向着
雌性方向翻转,使雌鱼处在水平位置且腹部朝上,雄鱼身体为侧位弯曲,雌鱼身体伸直,其生殖孔与
雄性生殖孔相对。
如果交配只完成第一步或者雌性未排卵视为交配失败或称伪交配。
护卵行为
刚产出的卵由于
浮力以及产卵时的冲力上升,之后又因为重力作用下降,雄鱼会尽可能收集所有的卵,将其送回泡沫巢中。卵粒收集完后,雌雄鱼将再次交配,然后收集卵粒,直到该批卵产完。在此期间,主要由雄鱼担当保卫后代的重任,雄鱼既要不断修补浮巢,用鳍搅动水流为卵粒提供充足的
氧气,还要不断辩别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独立护巢护卵。同时雌鱼的攻击性也增强,攻击除配偶外的张鳍游动者,防止出现偷卵现象,又给配偶提供了更多的护卵时间,从而间接地保护
受精卵。受精卵经48~60小时后孵化,孵化出的仔鱼经2~3天后,即可自由游泳活动。
主要价值
叉尾斗鱼是继金鱼之后被引进到西方的第二种中国观赏鱼,是西方国家最喜欢的观赏鱼种之一,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叉尾斗鱼对消除病媒蚊虫、杜绝蚊虫滋生也有重大作用。
物种现状
在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原本在台湾分布广泛的叉尾斗鱼由于
栖息地的丧失、农药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已濒临灭绝,促使台湾“农委会”在1990年8月31日公告将叉尾斗鱼列入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予以保护,并实施复育计划。
相关知识
相关影视
水中的财富,天生好斗,斗鱼美丽秀市场(20150409)——CCTV7农业军事频道。
遗传学
叉尾斗鱼的体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所控制的,黑体色因子(A)对白化因子(a)是显性。
物种文化
中国
南宋人张永叔曾有这样一段记述:“三山溪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拳之,角肚为搏戏。昔有斗禽,未见有十鱼,亦可观也。闻永嘉亦有之。”这段话是对叉尾斗鱼的描述。由此可见,热带观赏鱼叉尾斗鱼的饲养历史至少有七百年。
2010年7月15日,中国香港发行了以
香港黑叉尾斗鱼为图案的邮票,面值为1.40
港元。
参考资料
叉尾斗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08
叉尾斗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18
叉尾斗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