鲯鳅
鲯鳅科鲯鳅属的一种鱼类
鳅(拉丁学名:Coryphaena hippurus),别名鬼头刀、阴凉鱼、青衣鱼、刀鱼,是鲯鳅科鲯鳅属的大洋性中上层鱼类。鲯鳅头及背部呈鲜艳的蓝紫色,腹部灰白色带金色光泽,尾部深叉型,鱼体背狭窄,成年雄鱼额部呈现骨质隆起。鲯鳅生长迅速,体型随年龄增长而变大,成年鲯鳅最长可达2米,最大体重可达39.5千克,平均体长1米,体重14千克。作为暖温性中上层洄游鱼类,鲯鳅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温带热带海域,包括地中海、中国东海南海黄海等地区。一般栖息于海洋表层,喜好集群游聚在海上漂浮物下,常成群洄游至外海,近海亦有出没。
鲯鳅分布范围广,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稳定,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定等级为无危(LC)。鲯鳅具有经济价值及食用价值,在中国、日本等国家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太平洋及加勒比海许多岛屿被作为重要的食用种类。
分类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在第十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首次描述了鲯鳅并命名为“Coryphaena hippurus”,对其描述的分布范围为开放海域,未发现存在亚种分化。
形态特征
鲯鳅体长及体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相同体长的雄鱼比雌鱼重,成年鲯鳅最长可达2米,最大体重可达39.5千克;平均体长1米,体重14千克。鲯鳅体型较为固定,一般体长为体高4.2~4.9倍,为头长4.3~4.7倍,头长为吻长3~3.2倍,为眼径4.5~6倍。
鲯鳅体延长而左右扁平,前部宽大,背缘狭窄与腹缘略呈直线,尾柄细小,体被细小圆鳞,不易脱落。鲯鳅共有31枚脊椎骨,体身侧线完全,由胸鳍上方呈不规则弯曲后平直延伸至尾鳍基部,背鳍自头部延伸至尾鳍基前,有58~61根鳍条,胸鳍20根鳍条,左右腹鳍相连,部分可收纳于股沟,共有一根硬棘和5根鳍条,臀鳍起始于背鳍中部鳍条下方,共27~28根鳍条,尾鳍16~18根鳍条。成年鲯鳅头大眼小,鳃盖光滑,吻部宽大钝直,下颌略突出上颌,上下颌、颚骨及舌面均长有细齿。
鲯鳅具有性别及年龄差异,雄性约在400毫米叉长时开始长出额部骨质棱,并可随时间增长而加高,外观呈一骨质隆起,头背几近方形;雌性及较小的雄性外表难以区分,头部线条呈现柔和的流线型。
活体鲯鳅头部及身体背部呈蓝绿色,腹部灰白色带金黄色光泽,左右体侧散布着青蓝色小点,背鳍紫蓝色胸鳍与腹鳍边缘呈青色,臀鳍银灰色带金黄色光泽。在鲯鳅死后,这种鲜艳的体色将褪成银灰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鲯鳅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分布纬度范围在38°S~46°N,囊括地中海、中国东海南海黄海,少见于20°等温线以下区域。
栖息环境
鲯鳅为大型海洋、半咸水鱼类,游动迅猛,一般栖息于海洋表层,水深范围在0~85米,喜好集群游聚在海上漂浮物下,常成群洄游至外海,近海亦有出没。鲯鳅对温度适应性强,可忍受16℃的低温,在21~30℃水温海域常见。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鲯鳅是暖温性中上层洄游鱼类,除热带海域全年产卵,其它地域往往呈现季节性集群出没洄游产卵,这种迁移模式与温度密切相关,在每年温暖的春夏时期,部分鲯鳅群体自中国东海顺黑潮暖流北上进入中国黄海产卵洄游,经过中国山东高角后主群继续北上,于8月初抵达海洋岛水域产卵索饵,至气温降低的9月底前后向南做越冬洄游;另一群鲯鳅群体西进,于7~8月份抵达烟威外海,之后去向不明。有推测除分布于温跃层上界栖息产卵外,部分鲯鳅个体会在产后索饵时期穿越长山海峡到达莱州湾东部。
觅食习性
鲯鳅食性较杂,属肉食性鱼类,一般选在白天或月光明亮的夜晚捕猎,主要依靠视觉寻找食物。鲯鳅行动迅捷,能够跃出水面追赶和捕猎食物,摄食对象多样,包括飞鱼等小型远洋鱼类、北方蓝鳍金枪鱼等大型远洋鱼类的幼鱼、浮游动物甲壳亚门头足纲。不同季节、生长期及性别的鲯鳅摄食具有差异性,在东加勒比海,飞鱼是鲯鳅主要的摄食对象;小体型鱼比大体型鱼捕食更多的枪乌贼及更少的飞鱼;雄鱼相对于雌鱼更偏好飞鱼、枪乌贼等快速游泳的鱼类。
社群行为
鲯鳅具有独特的社群行为,常结群洄游至外海表层栖息,喜好聚集在海中漂浮物的阴影下,故也名“阴凉鱼”。造成这种集群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种,“饵料假说”认为鲯鳅聚集在漂浮物下是为了捕食其下的其它生物;“休息点”假说延续了“饵料假说”,即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次的捕食,鲯鳅在休息时仍需停留在漂浮物附近。
生长繁殖
鲯鳅在墨西哥热带水域中全年发生繁殖行为,在亚热带温带区域于温暖的春夏时期随洋流洄游产卵,产卵量一次可达8万至数百万粒。鲯鳅的繁殖力随体型急剧增加,通过相关生物学数据统计及研究,一条2.7千克的鲯鳅单次可产50万粒鱼卵,一条8.5千克重的鲯鳅单次产卵可达609万粒。鱼卵外观呈透明而饱满的球形,卵径1.4~1.6毫米,有浮性,油球为黄色。
鲯鳅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寿命短。鲯鳅受精卵孵化时间和温度相关,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刚孵化的仔鱼全长约3.95毫米,半个月后过渡到稚鱼阶段,全长约为15毫米,此时可见明显肌群,体表呈现独特的明暗相间的条带,孵化后40~55天进入幼鱼期,80~90天即可达到性成熟。野生鲯鳅平均寿命为2年,最长可达5年。
人工养殖
鲯鳅生长速度快,成熟期早,产卵频繁,养成期自然死亡率低,食物转化率高,对水体温度及盐度适应性广而强,适合进行人工养殖。
成鱼依据习性应选择环形畜养设备并保证溶解氧量适宜;鱼卵采用筛网收集分离后,使用孵化箱进行孵化,最佳室内孵化温度为25~26℃;仔鱼放入培育池中分时期换水饲喂。
人工养殖的鲯鳅仔鱼应分时期饲喂轮虫桡足类及人工饵料,未成鱼及成鱼可饲喂冻鱼头足纲,并定期补充凝胶状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质预制品。孵化后2个月叉长达到10毫米,饲养4个月后体重即可达到2.26千克
保护现状
保护举措
作为世界性常见洄游经济鱼类,鲯鳅种群在部分地区及海洋保护区域受到保护。美洲间热带鲔鱼委员会(Inter-American Tropical Tuna Commission)曾致力于禁止围网捕捞;墨西哥通过颁布禁渔令,限制了对鲯鳅的商业捕捞行为;在厄瓜多尔,渔获的最小尺寸限制在70或80厘米以上,这里50%的渔船会使用一种分类筛网,释放掉渔获物中的幼鱼、体型小的北方蓝鳍金枪鱼和其余兼捕鱼类;波多黎各在2005年对休闲渔业做出限制,每名钓客每天最多钓五条鲯鳅。
保护级别
鲯鳅分布范围广,生长速度快,繁殖效率高,种群数量稳定,未面临重大威胁,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定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鲯鳅是世界性常见经济及游钓鱼类,高生长率、早熟和高繁殖力维持着鲯鳅的高开发率,全年均可捕捞,加上对水体温度适应性广,养成期自然死亡率低,也是一种理想的人工养殖鱼类。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显示,1950~2017年全球鲯鳅平均捕捞量为4.3万吨,其中2015年的捕捞量达到最高,为12.5万吨。在地中海,鲯鳅自古以来就被作为经济鱼类捕捞;在美国东海岸,鲯鳅渔业包括休闲和商业捕捞,传统上以休闲捕捞为主导,仅有少数延绳钓渔船专门捕捞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海岸的鲯鳅。捕捞鲯鳅一般采用漂流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被围网、灯光罩网、拖网、延绳钓、手钓、杆钓等多种作业方式。
鲯鳅具有食用价值,在太平洋加勒比海许多岛屿被作为重要的食用种类,鱼肉细嫩鲜美,可鲜食、制油浸类罐头食品。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2022-11-25
物种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鲯鳅.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物种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8-24
棘鲯鳅.IUCN.2024-08-24
棘鲯鳅.fishdb.sinica.2024-08-24
棘鲯鳅.fishider.2024-08-24
目录
概述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习性
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人工养殖
保护现状
保护举措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