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兄
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动作电影
《唐山大兄》是一部动作电影,由李小龙罗维编剧,罗维、吴家骧联合执导,李小龙、田俊衣依、苗可秀、林正英等人主演,于1971年10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映。
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了华侨青年郑潮安(李小龙饰)远赴泰国曼谷务工,发现工厂制毒、杀害工人等恶劣行为后,挺身而出,对抗压迫的故事。郑潮安因大胆反抗而被工友拥戴为“唐山大兄”(即“中国大哥”)。
《唐山大兄》是李小龙由美返港后拍摄的首部电影,影片公映后创下319万港元的票房新纪录,打破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此前在港创下的纪录,李小龙也因此成为红遍东南亚的武打巨星。
影片剧情
青年郑潮安(李小龙饰)随三叔远赴泰国务工,抵达后巧遇当地恶霸欺压妇女儿童,身怀武艺的郑潮安欲出手相救,三叔以母亲赠予的玉佩提醒郑潮安学会忍耐。当地华工许剑(田俊饰)为人正直,出手打退恶霸,并将郑潮安带至当地冰厂,为其引荐工作。工厂女工周梅(衣依饰)初见郑潮安便对其一见钟情,两人关系暧昧。
某日,冰厂老板萧米(韩英杰饰)的儿子企图调戏在河边洗衣的周梅,被郑潮安偶遇,周梅向郑潮安寻求帮助,两人的关系因此升温。而后,郑潮安正式上工,在推冰的过程中,冰块偶然撞破,一包冰毒从中掉落,被一旁的工友发现。当晚,发现冰毒的两名工友被老板手下暗杀。许剑发现工友未归,遂向老板寻人,老板企图拉拢许剑,遭到后者拒绝。为阻止许剑揭发罪行,老板派出手下围殴许剑,许剑寡不敌众,在打斗中身亡。次日,周梅见许剑彻夜未归,遂召集工友寻至厂长处,厂长不予理睬,强制开工,双方因此打斗不止。郑潮安为坚守母亲的忠告,未参加打斗,直至玉佩被敌方打手击碎,郑潮安彻底爆发,以高超的武艺扭转局势,对方落荒而逃。
此事过后,厂长反而将郑潮安提拔为一级管工,众人喜悦不已,经周梅提醒才猛然想起许剑下落不明,郑潮安表示他将查清真相。尔后,郑潮安向厂长询问许剑的消息,不料厂长一番敷衍后,将郑潮安灌醉,并将其送入青楼。工友得知后,误以为郑潮安与厂长同流合污,开始对其疏远。郑潮安为继续调查,再次去往青楼,从青楼女子口中得知冰厂制毒的真相,愤然离开。待郑潮安走后,厂长手下杀害青楼女子,绑走周梅,屠害工友。
依照青楼女子的线索,郑潮安在冰厂找到藏在冰块中的毒品和工友尸体,顿时惊愕不已。与此同时,老板儿子带领手下围堵郑潮安,郑潮安以一敌百,手刃敌方。而后,郑潮安又因违背母亲忠告而懊悔,直至发现全部工友皆已被害、周梅不知所踪,他只身前往老板住处,与其展开决斗,最终老板等人惨死在郑潮安的拳下。郑潮安伤势过重扑倒在地,警察也赶赴现场,将郑潮安抓捕。
演员与角色
幕后故事
筹备过程
李小龙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影剧世家,自幼随父母拍摄影片,后移民西雅图,自创截拳道,参演美国电影《青蜂侠》。曾有人向邵氏兄弟推荐李小龙,但双方未对片酬达成共识,遂作罢。后嘉禾电影罗维导演的太太刘亮华得知李小龙武功高超,特地飞往美国邀请他出演《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取材自真实故事,主角原型名为郑潮安,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活于泰国。郑潮安来自唐山(华侨对中国的别称),勇于反抗当地恶霸对华侨的欺压,遂被尊称为“唐山大兄”。《唐山大兄》选取了郑潮安的部分生活片段组织故事。
影片最初拟定导演为吴家骧,吴家骧出身演员,不擅长拍摄动作片,拍摄之初便与李小龙发生摩擦。嘉禾公司遂安排罗维救场,接替导演职位。
《唐山大兄》是嘉禾外判制度的先声。所谓“外判制”,即提供资金给卫星公司制作,影片完成后交由嘉禾电影发行,所获利润由嘉禾公司与卫星公司分红。影片的拍摄资金并非来自嘉禾公司。而《唐山大兄》的拍摄资金也并非来自嘉禾公司,而是由泰国片商承担,由罗维创办的四维影业公司负责该片的制作。
拍摄选景
《唐山大兄》在泰国拍摄,李小龙为参加拍摄转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当时香港媒体已得知嘉禾签约李小龙的消息,嘉禾高层为避免节外生枝,要求李小龙在香港启德机场与其电话联系,随后李小龙转机赶赴泰国。
《唐山大兄》准备拍摄时,嘉禾尚处于初创时期,资金不足,遂请泰国天一戏院的马天一先生协助剧组在泰国拍摄实景。片中外景选在曼谷北部一个叫柏庄的小村子实地拍摄。
影片中出现的泰国妓院是一个实际营业的妓院,参演这些桥段的群众演员是真正的妓女,剧组向其支付高于其平日收入的报酬,以保证她们出演电影。片中反派居住的的豪宅是一座泰国陵墓,由于中国传统习俗对此类地点有所避讳,在影片完成前,剧组并未公开这一信息。
票房奇迹
《唐山大兄》上映后,一炮走红,午夜首映场全场爆满,当时香港的西片影院也加入联映,该片首映创下319万港币的票房新纪录。彼时香港影坛以武侠女星为主导的格局已经被张彻的《独臂刀》动摇,李小龙在《唐山大兄》中充满阳刚气质的表演则正式结束了武侠女星时代,香港电影的男女明星比重的基本格局也随之变化。
李小龙因《唐山大兄》大火后,获得“李三脚”的绰号。这一绰号原是导演吴家骧与李小龙发生分歧时,为嘲讽后者而取的蔑称。邹文怀得知此事,重新将此绰号解释为李小龙“打人只需三脚”,并以此为宣传口号,加之李小龙在片中的“回旋连环三踢”,这一绰号随之传开。
《唐山大兄》所创下的票房奇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71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将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群岛交予日本,激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众的民族意识。《唐山大兄》在同年十月上映,片中李小龙泰国华工对抗压迫的情节顺应社会集体心理,宣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团结的信念,深受观众认同。
影片风格
叙事方式
《唐山大兄》在叙事方式上与李小龙其他三部代表作,《精武门》、《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有着相似之处,皆讲述了主人公出于正义感,与黑恶势力斗争,最终维护公平正义的故事。在消灭邪恶力量后,主人公往往主动离场。
《唐山大兄》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异域,陌生化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孤独气息,映射着港人的孤岛心理。与之相对应,主人公郑潮安是一个“无家”的漂泊者,在异国务工期间出于正义感而反抗压迫,始终呈现出一种奔波劳碌的流浪气质。与此同时,异域的背景设置也为故事发展提供充足空间,片中郑潮安生活在泰国的偏僻村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警察等官方力量难以介入,人物的暴力举动也因此具备存在的合理性。
动作创新
《唐山大兄》开启李小龙功夫时代,也将拳脚功夫推向高峰。在此之前,香港武打电影多以来剪辑特技制造视觉奇观,动作设计重唯美而不重真实。李小龙则直接以长镜头展示实战格斗场面,以“快、准、狠”的武打动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他的功夫动作往往简洁有力,一招一式都充满拳拳到肉的真实感,加上李小龙独具特色的睨眼神与叫喊声,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为彼时香港武打片注入新的活力,也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男性“东亚病夫”式的偏见。
侠义精神
《唐山大兄》包含了李小龙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哲思,尤其探讨了“侠”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影片贯穿了对母亲的“孝”与对朋友的“义”两大传统价值观。主人公郑潮安所佩戴的玉佩即是“孝”与忍耐的象征,然而随着黑恶势力的无理紧逼,郑潮安在玉佩被打碎后爆发,为朋友之义而对抗邪恶。最后郑潮安击毙敌人,却被警方抓捕,郑潮安面露懊悔,暗示义孝不能两全的困境。
影片中的“侠”还体现在江湖情结,片中人物的纠葛皆发生在“江湖”式的情境,郑潮安秉持着惩恶扬善的江湖精神展开斗争。但这种江湖情结已走向式微,结尾处警察的出现代表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表明“复仇”本身是非法的,同样会遭到法律制裁。言外之意,传统意义上的“江湖”不得不面对现代法治社会。
身份意识
李小龙日后创作的影片一致,《唐山大兄》的主人公郑潮安具有一种同一的“中国性”。郑潮安擅长中国功夫,奉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同胞一同对抗外敌。在这种“本土”与“他者”的二元对立中,一方面以个人英雄凸显个人主义的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强调超越时代与地域的“中国性”,表现出对模糊国族界线的“文化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与民族尊严的维护。此类情节设置暗合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国族意识消退、本土认同强化的趋势,映射了港人漂泊无根的身份认知与文化心理。
制片与发行
票房收入
反响与评价
正面评价
香港《电影双周刊》发文表示李小龙的功夫表演即是影片的艺术性所在,他的表演与功夫合二为一,形成不可复制的暴力风格。
《Alternate Ending》的影评人蒂姆·布雷顿(Tim Brayton)表示《唐山大兄》有很多不足,但李小龙对动作的编排充满创造性、运动性和杂技性,将身体运动的空灵之美与暴力的残酷性结合,是李小龙电影中最接地气的一部。
负面评价
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影双周刊》刊发的影评虽肯定了李小龙的表演与个人魅力,却也直言不讳地表示《唐山大兄》是简单粗糙的,“《唐山大兄》如果没有李小龙,那将是一部很平庸的作品”。
《Q Network Film Desk》的影评人詹姆斯·肯德瑞克(James Kendrick)认为罗维的导演相当懒散,影片明显是边写边拍,罗维对喜剧性动作场面的偏好也与李小龙对真实的追求存在矛盾。
参考资料
唐山大兄.豆瓣电影.2023-01-05
唐山大兄.1905电影网.2023-01-05
..2023-01-05
中国电影票房榜.1971香港票房.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唐山大兄.时光网.2023-01-05
..2023-01-05
..2023-01-05
目录
概述
影片剧情
演员与角色
幕后故事
筹备过程
拍摄选景
票房奇迹
影片风格
叙事方式
动作创新
侠义精神
身份意识
制片与发行
票房收入
反响与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