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位于南开大学
八里台镇校区,是南开大学的
二级学院,天津化学会挂靠学院。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1921年,化学家
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1995年4月,原
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合并组建化学学院。2000年7月,南开大学实施科技和管理体制改革,化学学院实现实体化。2008年9月,药物化学系独立设置成为
南开大学药学院。2014年6月,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化学学院材料化学系及该系部分人员、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所部分教师并入该院。2017年9月,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设有2个系,设5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学院有教职工362人,有本科生1101人,硕士研究生826人,博士研究生603人。
历史沿革
溯源前身
原化学系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成立理科化学门。1921年,化学家
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1923年,
南开大学化学系迁至
八里台镇秀山堂。1937年秋,南开大学遭到日军轰炸,被迫南迁与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合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立理学院化学系。
1952年,化学系组建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
物理化学四个教研室。1955年,化学系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高校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化学系之一。1956年,化学系实行五年制教学。1958年,化学系建立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专业和教研室,化学系先后建立“
敌百虫”、“
马拉硫磷”、“离子交换树脂”、“
硝酸钍”等生产车间。
1975年,化学系筹建环境保护教研室,后改称为环境化学教研室。
1983年,在化学系环境化学教研室基础上建立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1985年,经原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建立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化学专业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
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1962年10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
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1984年,化学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成立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1992年,成立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同年,成立
配位化合物研究室、催化剂研究室,配套有催化剂生产车间。
应用化学研究所
1932年,
南开大学创建应用化学研究所。1937年,随着日军侵华毁校,应化所先后迁至
重庆市和
昆明市。1952年,全国大专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工学院各系并入
天津大学。1987年,南开大学重建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心实验室
1983年,化学系选派教师建立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和测试计算中心。
合并组建
1995年4月,由原
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合并组建化学学院。同年,依托元素所创建农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8年,整合原实验教学资源,成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1999年,成立材料化学系。2000年7月,
南开大学实施科技和管理体制改革,化学学院实现实体化。
2002年,成立化学生物学系。2003年,与
天津大学联合创办分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05年,成立药物化学系。2008年9月,药物化学系独立设置成为
南开大学药学院。2009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先进
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1年4月,科技部批准南开大学筹建“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4月,化学学院参与的“2011计划”项目“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正式运行。2014年,化学系
分析化学教研室与中心实验室合并入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并作为学院二级实体机构,化学系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研室调整至高分子化学研究所。6月,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化学学院材料化学系及该系部分人员、高分子所部分教师并入该院。2016年11月,教育部批准
南开大学建设“新能源材料化学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9年3月,南开大学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成立。11月,南开大学—
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正式启用。
2020年6月,南开大学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成立。2021年11月,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成立。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设有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2个系,设5个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362人,其中专任教师岗位214人,专业技术岗位111人,职员岗位3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及研究员138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67人,讲师9人;博士生导师126人,硕士生导师84人。有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家级学术带头人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领军人才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四青”人才63人次。有
天津市市杰出人才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2人,天津市级学术带头人3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6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津市级青年学术带头人18 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个。
教学情况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
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个,开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天津市精品课程和12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
一等奖1项。
教学基地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也是天津市优秀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化学学科列入A档。在ESI学科排名中,化学学科位列1‰。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5月,学院与
密歇根大学文理学院、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伯明翰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合作交流活动,其中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文理学院化学系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参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球访学项目,申报并获得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2022年)的承办权。2016-2018级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累计达180余人次,2017-2021年资助本科生前往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短期交流及长期科研训练共计230余人次。学院与
山东省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河南省安阳市、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政企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其中与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eScience》(《电化学与能源科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创办于2021年,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2年被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评估正式收录,期刊致力于发表能源、电化学、电子学和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原创性、重要性和普适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助力“
碳达峰”和“
碳中和”国家重大能源战略目标。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建设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和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牵头建设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
海河实验室,建设
南开大学-
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设有3个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近三年,年均新增项目数超过200项,年均新增项目经费超过1.6亿元;年均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80篇以上,其中顶级期刊论文年均110篇;年均申请专利90余项,授权90余项。学院教师在Science发表论文4篇,在Nature发表论文1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1项。
新中国成立时,学院积极支持“两弹一星”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重大项目。1958年,
何炳林教授合成出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的分离
提纯和新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的农药源于南开化学:1958年,
杨石先校长带领师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杀虫剂“
对硫磷”的生产工艺,填补了中国国内技术空白;
李正名教授等创制出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除草剂品种—单磺隆。
校园文化
院徽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徽在2021年发布,院徽整体设计为圆形,由三部分组成:内部以环环相扣的“
苯环”组合为设计原型,形成三角
齿轮状,配以学院设立年份“1921”;中圈为源于
南开大学校徽的八角星形;外圈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中英文字样。
办学方针
繁荣经济,发展学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名录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评
天津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实效奖”。
校园环境
石先楼
石先楼是2017年为纪念
杨石先先生诞辰120周年而命名的建筑物,是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地。
化学楼
化学楼位于南开大学
八里台镇校区,是化学学院集教学、科研、行政于一体的、重要的科研实验服务楼,位于南开大学东门入校处,是化学系所在地。
蒙民伟楼
蒙民伟楼位于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楼内设有
何炳林院士
塑像和“何炳林院士生平展”,是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在地,蒙民伟楼2003年1月23日竣工,建筑面积9130平方米。
其他教学楼
其余研究所科系位于其他教学办公楼,其中
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位于天南楼,化学生物学系位于
物理化学楼,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位于第六教学楼。
参考资料
化学学院.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办.2023-06-03
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3-06-02
刘新垣.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06-03
程津培.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2023-06-03
常文瑞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