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是一种未经发酵而制成的茶。因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为绿色,故被称为绿茶,英文名称为“Green Tea”。
绿茶是世界上最早加工的茶类,主要生产和出口的国家有中国、
越南、
印度尼西亚等国,其中,中国绿茶的历史悠久,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艺。同时,中国绿茶产量较大,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个茶区几乎都产绿茶。这些茶区处于北纬18°-37°,东经94°-122°的范围内,气候温暖,降水量丰富,土壤呈酸性,土质肥沃,比较适合茶树生长,尤其是在北纬30°左右的山区茶区更适宜产名优绿茶。
绿茶属于不
发酵茶,宜选用适制性的茶树品种,不同种类的绿茶宜采摘不同的茶叶原料,制作工艺有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基本工序。绿茶具有“形秀、香高、味醇”的特点,形态万千,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
炒青绿茶(如
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蒸青绿茶(如煎茶、玉露)和
晒青绿茶(如
滇青、川青),根据不同的品种还可以选择上投、中投和下投三种冲泡法。
历史发展
绿茶是世界上最早加工的茶类,绿茶消费在世界上范围比较广,基本上各
大洲均有绿茶进口需求。绿茶生产和出口的国家主要有中国、
越南、
印度尼西亚、
日本、
斯里兰卡等国,而中国绿茶的产量和出口量都比较大,是绿茶出口大国。
中国绿茶生产历史悠久,从有关文字记载历史来看,据信史《
华阳国志》记载,当年周
武王伐纣时,巴人曾向周军献茶,绿茶应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出现了晒青绿茶茶饼,到了
唐朝中后期,为了克服晒青茶加工后仍有青草味的缺点,使茶味更鲜爽,出现了蒸青绿茶茶饼,到了
宋朝,由于蒸青茶饼在压制过程中会损失部分茶香,而且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出现了蒸青
散茶。自此,蒸青散茶和饼茶一直并存,直到明朝初年,蒸青散茶才取缔了蒸青饼茶。但是蒸青散茶香味还不够浓郁,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工艺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但直到
元朝王祯的《农书》才提及,到明朝日趋完善,接近现代炒青绿茶制法。
新中国成立后,绿茶制法由手工方式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发展,大大促进了绿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越南绿茶的加工方法与中国相同,其出口量自1996年以来已增加3倍,成为居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绿茶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有20%的茶树品种为中国小叶种,主要用于生产绿茶,其所产茶叶大部分用于出口。
日本茶树的种植和加工是从中国传入的,茶叶主要以绿茶位主,属于蒸青绿茶,分为
抹茶类和煎茶类,大部分用于直销,小部分用于出口。
斯里兰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进绿茶生产设备和技术,现在锡兰绿茶已成为比较好的锡兰茶之一,每年出口到世界各地。
产地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绿茶产地,共分为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个茶区,各大茶区几乎都生产绿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4°-122°的范围内,其中北纬30°又被称为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江南和西南茶区穿线而过,中国十大名茶中的绿茶均产自北纬30°左右的优质茶区。
中国产出茶省份(自治区、
直辖市)有20个,遍布1000多个县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河南省、
贵州省、
江西省、安徽、
浙江省、
江苏省、
四川省、
陕西省、
湖南省、湖北、
广西壮族自治区、
福建省等地,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较高,质量较优,是中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
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和耐荫的特性,一般认为温度25℃,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0%-90%,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为宜。另外,茶树是典型的喜酸性作物,土壤pH值宜在4.0-5.5之间,壤土类的砂之土壤到黏土类的壤质黏土都能种茶,但以壤土为佳。除此之外,土壤应该深厚疏松,有效
土层应达1米以上,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中国茶区所处地区都比较适合茶树的生长特性,特别是名优绿茶主要都分布在山区,温度、湿度和土壤都更为适合,素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
茶树特征
茶类的划分是以其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划分的,而不是以茶树品种,所以每一种茶树的绿叶都可以用来制作绿茶,但不同的茶树品种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其适合制作哪类茶叶,一般通过芽叶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叶片小、叶张厚、叶质柔软细嫩、色泽绿、茸毛多的茶树品种适合制作显毫类的绿茶,而芽叶纤细、叶色黄绿或浅绿、茸毛少的茶树品种适合制作扁形绿茶。除此之外,对于名优绿茶的茶树品种还要求有发芽早、芽头小,节间短,色泽绿,白毫多以及内质好等特点。
比较适合制作绿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国家级良种:龙井43、
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毫茶、
迎霜、毛蟹、早白尖、槠叶齐、碧云、黔湄502、宁州2号、上梅州,以及省级良种乌牛早、早逢春、龙井长叶、福云595、白毫早、安徽1号、信阳10号。其中龙井43、龙井长叶和乌牛早迎比较适合制作扁形类绿茶,迎霜、福鼎大白茶和福云6号比较适合制作银针、毛峰形、螺形以及曲毫形类的绿茶。
采制流程
不同的茶对茶叶原料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对茶树的采摘规则为“标准、及时、分批、留叶”,目前绿茶的采摘标准是兼顾质量,以提高收益为依据,一般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柔嫩的对夹叶。名贵茶的采摘标准要求原料细嫩匀净,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二叶,而
边销茶主要采摘粗大的叶片,一芽四五叶或者对夹三四叶均可。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其制作工艺有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基本工序,即将采摘回来的鲜叶先经过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的绿色,然后再经过揉捻干燥而成,独特的制作工艺形成了茶绿、汤绿和叶绿的独特品质。
分类与特点
绿茶色泽以绿色为主,茶汤翠绿明亮,茶香鲜嫩、清雅,形态万千,根据外观造型可以分为扁平型、圆形、针形、雀舌形、条形、片形、卷曲形和扎花形。根据不同的
杀青方式和干燥方式还可以分为
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
晒青绿茶。
冲泡方法
绿茶可以采用玻璃杯、盖碗和壶进行冲泡,冲泡水温不宜过高,沸水需要稍微晾一下再进行冲泡,浸泡时间宜短,根据不同的品种可以选用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种冲泡方法,上投法即先注水后投茶,比如
龙井、
碧螺春比较适合;中投法是指先投茶后注少量水漫过茶叶,然后再进行高冲,比如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茶比较适合;下投法是指先投茶,然后再用沸水高冲,比如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比较适合。
储存环境
绿茶储存环境不宜潮湿,以免茶叶发霉变质。不宜存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茶叶内含物质发生变化,品质变坏。还需尽量与
氧气隔绝,以免茶叶被氧化,影响颜色和营养价值。除此之外,存储空间还不宜有异味,以免茶叶吸收异味,影响品质。总之,绿茶宜放置阴凉干燥处储存,开封后应尽快饮用。
相关应用
绿茶不仅可以冲泡饮用,还可以将其加工制成粒径较小的
茶粉,也就是
抹茶,它是一种天然健康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制作各种茶食品和添加到各类食品中,比如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抹茶月饼、抹茶酸奶、抹茶巧克力、抹茶润喉糖等等,这类食品不仅有天然的绿色,而且保留了绿茶的纯正茶味。除此之外,抹茶还可以用于医药和化妆品行业,比如抹茶面膜、抹茶洗面奶等等。